《隋末扬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扬旌-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窦建德皱眉道:“自然是真话,本王听假话来何用?”
  宋正本点头道:“那属下便直言了,此时不宜和宇文化及动手。”
  此言一出,窦建德不由有点失望,但还是虚心地请教道:“为何?”
  宋正本分析道:“宇文化及虽然劳师远来疲惫,但是十万骁果军都是杨广麾下的精锐,装备精良,战力也不差,咱们未必能讨到便宜,即便能胜只怕也是惨胜,这个时候徐圆朗若杀来,咱们肯定无力再抵挡,届时只怕长乐王你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白给别人作嫁衣裳。”
  凌敬亦附和道:“宋纳言言之有理,宇文化及如今实力雄厚,咱们不仅不能碰,还要暂时避其锋芒。高长卿原本要出兵讨伐李密的,如今却在高阳县按兵不动,长乐王以为这是为何?”
  窦建德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淡道:“那小子是想坐山观虎斗,等李密和宇文化及打个你死我活再出手吧!”
  凌敬微笑道:“既然如此,长乐王为何要急着出手呢?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高长卿试图坐收渔利,殊不知长乐王比他近得多,即便有渔利也是长乐王先收,到时给他留点汤,就算长乐王您仁义了。”
  窦建德闻言哈哈一笑道:“说的也是,是本王操之过急了,既然如此,便暂且让宇文化及多活些天,对了,本王听说徐世绩和卢升这两个小子各率一支齐军,分别驻扎在赵郡和河间县,也不知打什么鬼主意。本王这女婿啊,猴精猴精的,一定要派人盯紧了,可别让他们耍出花样来。”
  高雅贤笑道:“长乐王放心,早把他们盯死了,齐军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咱们的眼线。”
  窦建德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那就好,只要高长卿这小子老老实实的,念在一场翁婿的份上,到时给他喝口汤也未尝不可,就当给本王快要出世的外孙一份见面礼吧,哈哈哈!”
  窦建德畅快地一笑,带着人悄然离开了。
  宇文化及并不知道自己刚刚躲过一劫,正如杨广的妃子饮酒作乐呢,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大军继续起程,渡过黄河后西行,进入了武阳郡境内,这里可是李密的势力范围了。
  其实李密老早就关注着宇文化及的动向了,这么一只大肥羊跑到自己的地盘上,他又如何会错过,当即调兵遣将,磨刀霍霍准备宰羊!


第622章 尔虞我诈
  阳春三月,东都洛阳。洛水两岸,杨柳依依,春风醉人,然而,此时的洛阳已然褪去昔日的繁华,街上再也看不到车水马龙的景象,洛河之上也没有了船只如织。娇声软语的船娘销声匿迹了,多情胡姬的酒肆也已板上生尘,沿河两岸杂草丛生,一片寂寞萧条之景。
  瓦岗军围攻了洛阳一年多,虽然未能破城,但也沉重地打击了这里的经济,有条件的百姓都争相逃离这里,昔日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大都市,如今人口锐减了过半,要不是城中粮食储备充足,也不缺水源,只怕早已崩溃。
  洛阳城高墙厚,守军众多,而且粮食能吃上三年,李密显然也深知不能轻易攻破,只能够慢慢地磨,所以他也不急了,打打停停,并且在洛阳东边加紧修筑金墉城作为据点,彼有另起炉灶,建一座新都城的意思。
  金墉城是汉魏故城,李密只是从原址上兴建,省事很多,而且距离洛阳也近,十分方便。
  且说李密收到宇文化及大军抵达武阳郡的消息,正准备调兵遣将杀猪宰羊,越王杨侗竟然派使者来找他了。李密不禁暗暗好奇,命人把杨侗的使者带了进来。
  话说宇文化及弑君的消息传到了东都洛阳后,王世充和段达等人拥立了越王杨侗为帝,年号皇泰,以王世充为首的七个大臣被委以重任,时人称之为“七贵”,这七贵分别是:王世充、段达、元文都、卢楚、皇甫无逸、郭文懿,赵长文,其中王世充手握兵权,驻军在含嘉仓,所以七贵当中要数王世充最强势,连杨侗都得让他三分。
  且说杨侗派来见杨密的使者有两名,分别叫盖琮和马公政,两人能说会道,所以被委以此任。
  正所谓两军相争,不斩来使,更何况李密也很想知道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皇帝,派使者来找自己到底要作甚,所以对盖琮和马公政两人以礼相待,十分之热情。
  盖琮和马公政两人见到李密如此“通情达理”,无不暗喜,便委婉地说明了来意。
  原来杨侗竟然是派他们来招降李密的,后者听完后不禁哑然失笑,果然是小屁孩,简直异想天开。
  盖琮却面不改色地道:“魏公虽然拥兵百万,雄霸中原,却也拿洛阳城没办法,如今李唐据有关中和河东数郡,虎视中原,待李唐臣服了陇西之地,安定好后方,必然会腾出手来图谋中原。而高齐也据有幽营和河北数郡,兵多将广,实力雄厚,正觅时机俯冲中原。另外,窦建德也不是凡凡之辈,必有图谋中原之心,如今逆贼宇文化及更是率叛军十万气势汹汹而来。
  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猛虎难当群狼。所以魏公看似实力雄厚,鲸吞中原,实际却是四面来敌,处境堪忧啊。”
  李密不由面色微沉,盖琮这番话无疑刺中了他的软肋,没错,他李密的确雄踞中原,实力是众多势力中最强的,夺鼎的呼声也是最高,但是却四面环敌,有苦自知,若是没法打开这个僵局,那他就危险了,迟早有被群殴的可能。
  最关键的一点,洛阳城迟迟没能拿下,就好像一根眼中钉肉中刺,一直刺在他的腹心,如果不拨掉,他也不好分心对付四方的来敌,毕竟洛阳城中的隋军起码还有六七万之众,这是一股不弱的力量,一旦发作起来也是会要命的。
  盖琮显然也是抓住了这一点关键,继续劝道:“魏公如果能接受皇上的招安,臣服于洛阳,听从皇上的调遣,不仅能得到洛阳的全力支持,从此还再无后顾之忧,何乐而不为呢?”
  李密心思电转,淡笑道:“盖大人果然伶牙俐齿,本国公有点被你说动了,只是要本国公和麾下将士效忠于洛阳,总得有点见得着的好处吧?空口白牙的,如何取信于人?”
  盖琮和马公政二人对视一眼,微笑道:“只要魏公接受招安,皇上自会封魏公为太尉、尚书令,加爵魏国公,魏公麾下所有将士也有封赏。”
  李密目光一闪,立即站起来道:“既然如此,那李密愿意向东都请降,从此臣服吾皇。”
  盖琮和马公政不由大喜过望,当即辞别了李密,返回洛阳城中向杨侗报喜。
  杨侗和卢楚、皇甫无逸等七贵闻报后无不喜上眉梢。卢楚捋须微笑道:“李密此人无利不起早,臣早料到他会答应的。”
  皇甫无逸亦笑言:“既然如此,皇上不必怜惜官位和财物,只要李密受了官和赏赐,那就得听从皇上的调遣,到时命他讨伐宇文化及,待两方人马打得你死我活,咱们再伺机出手收拾残局,坐收渔翁之利。”
  杨侗才十三岁,特别倚重卢楚和皇甫无逸,事实上,招安李密的计策也是出自这两人,所以杨侗对两人言听计从,当即便下旨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和魏国公,并且从东都的库房中取了大量的财物,派人运到金墉城赏赐给李密和他手下的兵将。
  李密得了如果厚重的封赏,果然恭敬地向着洛阳的方面跪拜,并且三呼万岁,表示归顺了朝廷。
  杨侗喜不自胜,立即下旨,任命李密为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出兵讨伐弑君逆臣宇文化及。李密也十分听话,当众恭敬地接了圣旨,并表示很快就会出兵收拾宇文化及。
  李密毕恭毕敬地送走了传旨的官员后,随手就把杨侗的圣旨扔到了一角去,并且嗤之以鼻。
  房彦藻哂笑道:“皇甫无逸和卢楚这两只老狐狸真是鸡贼,分明是想让魏公和宇文化及自相残杀,然后好坐收渔利,殊不知即便没有这所谓的圣旨,魏公也准备宰宇文化及这只肥羊了,如今反而白得了几大车的珍宝。”
  李密亦笑道:“白送的头衔和钱财,不要白不要,既然他们都想坐山观虎斗,最后渔翁得利,那本国公何不来个顺水推舟,假意臣服洛阳,既得财得官,又避免了腹背受敌,等本国公收拾完宇文化及,再调转头来请求入洛阳辅政,看他杨侗允是不允,若是允了,那自是再好不过了,若是不允,那他杨侗就是言出无信,背信弃义的小人,本国公举兵攻城也就理直气壮了。”
  柴孝和若有所思地道:“如今东都城内有七贵辅政,王世充手握兵权,其余六贵必然忌惮他,只怕就连杨侗也得让他三分,时间一长,必起纷争。”
  李密点头道:“如此更好,让他们自己先乱起来,说不定东都城就不攻自破了。”
  柴孝和意味深长地笑道:“既然如此,魏公何不假戏真做?”
  李密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如何假戏真做?”
  话说这个柴孝和原是巩县县令,颇有智谋,投靠了李密后深受重用,俨然取代了房彦藻,成为李密麾下的首席谋士。
  只听柴孝和道:“魏公可以继续假装对杨侗无比恭顺,大小事情都向杨侗回报,平时即便无事也多上奏本嘘寒问暖,这种小屁孩儿,心智还不成熟,久而久之,必能博取其好感和信任,到时说不定真的会打开城门欢迎魏公进洛阳辅政呢,不费不兵一卒就拿下洛阳城,何乐而不为呢?”
  房彦藻哂笑道:“柴兄太过想当然了,即便杨侗这小子好骗,七贵都是老狐狸,怎么可能会上当,王世充更不可能允许魏公入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大权旁落。”
  柴孝和微笑不语!
  李密瞥了房彦藻一眼道:“柴卿此计若能成,自是最好的,即便最后不成,本公也没有任何损失,更何况还能挑拨杨侗和王世充的关系,值得一试。”
  房彦藻闻言便不作声了,以李密的聪明,自然明白自己这个旧部在跟柴孝和较劲,于是找个理由上支走了柴孝和,然后单独安抚了房彦藻几句。
  数日之后,李密亲率大军赶赴武阳郡,准备迎战宇文化及。
  说来倒也奇怪,也不知是宇文化及这货的运气特别好,抑或是骁果军的战力的确强大,短短十天不到,竟然顺利拿下了武阳郡的数县之地,稳住了阵脚。
  李密闻报后不由大吃了一惊,倒是不敢再掉以轻心了,立即派遣裴仁基率领一支先锋军赶到黎阳仓,加强那里的防守。
  因此武阳郡距离黎阳仓已经不远了,要是被宇文化及攻下黎明仓,取得粮食补给,那样就麻大了,必须防患于未然。


第623章 一石数鸟?
  宇文化及自从率领骁果军进入武阳郡后,大展神威,连续攻占了临黄、观城和顿丘三县之地,其中顿丘县距离黎阳仓也就两百里左右的路程了。
  此时,宇文化及正驻军在顿丘县附近,勒令本县的士绅百姓送来酒食犒赏三军,正是春风得意,趾高气昂。
  中军大帐内,诸将齐聚,宇文化及此时已经酒意微醺,两颊泛红,举着酒杯得意洋洋地道:“外面都在传言李密是如何如何的厉害,瓦岗军是如何如何的了得,但在本丞相看来也不过如此罢了,简直不堪一击。”
  “那只是别人吹罢了,李密哪里及得上大丞相您?他给大丞相提鞋都不配啊,大家说是不是?”宇文智及笑嘻嘻地拍马屁道。
  话说宇文智及这货不学无术,胸无点墨,是个典型的大纨绔,因为宇文化及的关系,竟然当上了尚书左仆射,相当于群官之首,真是讽刺无比。
  裴虔通笑着附和道:“左仆射所言极是,大丞相英明神武,而李密只不过是徒有虚名之辈,如何能跟大丞相提并论?别说给大丞相提鞋了,端夜壶也不配啊!”
  在场一众文武官员都谄着脸,违心的哄堂大笑,宇文化及则越发的得意了,向着裴虔通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此番裴将军功劳最大,本官要奏请皇上,封你为……莒国公。”
  杨浩只是个傀儡皇帝,要封什么官,还不是宇文化及一句说了算,所以他说要封裴虔通为莒国公,那么裴虔通就是莒国公了。所以裴虔通立即喜滋滋地行礼道:“下官叩谢大丞相。”
  宇文化及畅快地哈哈一笑道:“莒国公不必多礼,你们任何人,只要尽心尽力办事,本官必然都不会亏待的。”
  “大丞相英明,大丞相仁义啊!”
  众人又是一阵恭维,极尽谄媚之能事,活脱脱就是一个大型拍马屁现场。
  裴虔通目光一闪,进言道:“大丞相,如今我军连战连捷,攻克数县之地,士气高涨,兵威正盛,下官以为当乘胜而为,一举攻下黎阳仓。”
  宇文化及虽然不懂行军打仗,但也明白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粮食乃重之重,而黎阳仓中有大量的粮食,足够大军食用很久,若是能拿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