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护没有作声,不过他也觉得那条“黑龙”大概率是高不凡杀死的,不由心潮起伏,喜形于色。
崔平得意洋洋地道:“瞧我说过什么来着,高郎将杀气重,能镇得住那条黑龙,嘿,现在高郎将干脆把黑龙给杀死了,姑娘以后也不用那把四石弓镇宅了。”
崔护目光一闪,计上心头,低声道:“崔广崔平,你们现在带几个人去散播消息,就说高郎将是将星下凡,杀死了黑龙潭的恶龙,其他的不要多说,懂了吗?”
崔平和崔广对视一眼,点头转身离开了宅子。
古人十分讲究顺天应命,特别是做大事之前,都喜欢故弄玄虚,搞出一些异象来造势,譬如所谓的汉高祖斩白蛇起义,大概刘邦只是在路上打死一条菜花蛇或者水蛇,然后吹成了是白蛇;又譬如陈胜吴广,干脆直接作弊,往鱼腹里塞了块布,布上写着“大楚兴,陈胜王”来忽悠别人。
如此林林种种,都不过是造势的一种嗜头,一种手段罢了。而高不凡却是真真实实地杀死了一条长角的“黑龙”,若不好好利用一番,岂不是浪费?
不过,崔护也不敢往“真命天子”上面吹嘘,只是把高不凡吹嘘成将星下凡,倒不用担心会受到杨广的猜忌,相反,如果杨广信了高不凡是将星,说不定还会加倍重用,如此一来,高不凡以后行事就更加方便了。
且说高不凡在后宅陪崔诗柔说了一会话,便出来向崔护告辞了,后者终究还是忍不住问道:“长卿,黑龙潭那条黑龙是被你斩杀的吧?”
高不凡愕了一下,问道:“崔兄如何得知?不过那并不是黑龙,只是一条黑蟒罢了。”
崔护深深地看了高不凡一眼,微笑道:“我就猜到是长卿你干的,附近的村民发现了黑蟒的尸体,如今正抬着敲锣打鼓地游街呢,而且他们说是一名骑青马携长刀的青年公子杀死了黑龙,而那条黑蟒都快长角了,大家都认为是黑龙。”
高不凡不禁目瞪口呆,看来自己低估这件事的影响力了。
当高不凡回到了军中大营时,发现众将士看自己的眼神都变了,虽然同样是尊敬,但分明多了一丝敬畏和虔诚的味道。
高不凡不禁暗汗,看来传言已经不胫而走,现在估计就连军中的将士也觉得自己就是将星下凡,不过这似乎是好事,所以也懒得去解释了。
第461章 晋阳留守
大业十年九月十二,雁门城,隋帝杨广已经被突厥始毕可汗亲率三十万大军围困在城中一个多月时间了,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陪驾巡幸的萧皇后据说也是怕得每日以泪洗面,生恐城破后落入突厥人之手饱受凌辱。
此刻的皇帝行辕内,杨广面色阴沉地坐在御座上,一众文武大臣分立两边,皆敛息静气,一筹莫展。
杨广沉声道:“朕不欲再等了,宇文将军,朕命你率一支轻骑,明日掩护朕突围。”
宇文述吓了一跳,一众大臣也是面色大变,纳言苏威急忙出列道:“皇上,此举万万不可啊。”
杨广冷道:“为何不可?”
苏威激动地道:“敌我兵力悬殊,我方将士守住城池尚欠不足,况且轻骑突进乃敌军所长,皇上乃万乘之躯,又岂能轻易犯险?更何况后宫一众贵人毕竟是女流之辈,若失陷在敌阵中该如何是好?”
众大臣纷纷附和,劝说杨广三思而后行,毕竟如今龟缩在城中还能苟活,一旦突围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在场诸公只怕也没几个能活。
杨广面色阴晴不定,显然在衡量,片刻之后才怒气匆匆地问:“勤王兵马几时能到?”
宇文述闻言反倒暗松了口气,这意味着皇上放弃了轻骑突围,还好还好,要不然自己这把老骨头明天恐怕要交待了,几十万突然骑兵啊,如何能跑得过人家?
这时新任兵部尚书樊子盖出行答道:“回皇上,各路勤王兵马应该也快到了,皇上不妨再耐心多等些时日。”
杨广顿时大发雷霆道:“朕已经等了一个多月,你还要朕等多久?”
樊子盖吓得扑通地跪倒在地上,叩头道:“皇上息怒,臣已经派人催促了,快则十天,慢则半个月,勤王兵马肯定能赶到。”
杨广闻言神色稍霁,抬手道:“樊爱卿起来吧,朕也不是怪你。”
“谢皇上。”樊子盖偷抹了一把冷汗站起来,幸好他之前留守洛阳有功,在杨广心目中是个忠臣,若是换了其他人,只怕没那轻易过关。
此时,黄门侍郎裴矩亦出班劝道:“既然援兵就要到了,皇上不妨多等几日,而且可敦方面肯定也会有策应,皇上乃万乘之躯,实不宜冒险。”
杨广无奈地点了点头,他本来只想震慑一下始毕可汗的,岂料后者根本不卖账,悍然发兵杀来,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想当初启民可汗在生时,对自己是何等的俯首贴耳,还亲手除草,替自己的车架清理御道来着,怎料绵羊一样温顺的启民可汗,竟养了一个桀骜不驯的儿子。
雁门城外。
但见突厥人的营帐连绵成片,旗帜招展,把雁门城围成了铁桶一般,一队接一队骑兵来回跑动,搅得沙尘漫天,城头上的隋军紧张万分,随时准备应付突厥人的进攻。
此刻,突厥中军大帐中,始毕可汗正在接见可敦义城公主派来的一名使者。
始毕可汗姓阿史那,名咄吉,看上去约三十出头的样子,十分粗豪,此时他冷冷地盯着使者问道:“可敦派你来有何事?”
话说父死子继是突厥人的传统,父亲去世后,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地位和所有财产,包括父亲的所有女人(生母除外),所以启民可汗死后,始毕可汗继位,而义城公主也转嫁给了始毕可汗,成为始毕可汗的可敦。
不过,始毕可汗虽然续娶了义城公主,但对这位大隋公主却不太感冒,彼此相敬如冰,要不是义城公主在突厥内部很有影响力,而且手握一支不弱的私人武装,估计始毕已经把她废了。
“可敦让属下来通知可汗,北边有变,请可汗火速率军返回牙帐。”使者小心翼翼地答道。
始毕可汗眼中闪过一丝狐疑,冷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给本汗说清楚!”
使者支吾地道:“可敦察觉铁勒人有异动,似乎想打牙帐的主意。”
始毕可汗虽然不信任可敦,但闻言也不禁心头打鼓了,这次他为了给杨广一个下马威,几乎出动了整个突厥的兵马,所以如今突厥内部十分空虚,若是铁勒人趁机造反偷袭击他的老巢,后果将会十分糟糕。
始毕可汗正拿不定主意时,一名将领匆匆进来禀报道:“可汗,南边出现了隋国人的勤王兵马。”
始毕可汗连忙出帐登高而望,果然见到南边尘头滚滚,似有大队人马赶来。
“可汗你看,西边和东边也有!”
始毕可汗转首一看,果然见到东边和西边两个方向也有尘头扬起,不由面色微变,沉吟了片刻,沉声道:“传令下去,撤军!”
始毕可汗此次本来只想给杨广一个下马威,杀一杀对方嚣张的气焰,倒没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再加上围困了雁门郡一个多月,几十万大军消耗甚巨,而且眼看就要入冬了,隋军援兵又将至,所以便果断下令撤军了。
始毕可汗一声令下,几十万的突厥骑兵便潮水一般退走了,半日之内全部跑了个精光。
“二郎,咱们的计策凑效了,突厥人撤走了!”侯君集兴奋地打马奔至李世民跟前。
李世民喜道:“当真?”
侯君集拍着胸口道:“我亲自确认过,准没错。”
刘文静和房玄龄轻松地相视一笑,同时向李世民躬身祝贺道:“恭喜二郎。”
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喜悦和激动,豪情万丈地道:“传令下去,全军赶到雁门城下迎驾。”
原来李世民那日在长安召集人马勤王救驾,数日内凑得两千人马便立即动身赶往雁门郡,一路上号召沿途的士族加入,凭借唐国公的名头,再加上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竟让他召集到三千多人,加上长安的两千子弟兵,共计五千余人。
只是五千多人在突厥几十万大军面前还不够塞牙缝呢,于是李世民灵机一动,把人马分成多路,从几个方向行进,一边以马拉树枝来回跑动,激起漫天扬尘,造成多路大军行进的假象。
此时,始毕可汗正忧心牙帐安危呢,眼见几路扬尘气势汹汹地扑来,当下也无心思去查证,立即便下令撤军了,所以不得不说,李世民这次便宜真的捡大了。
当然,李世民的机智和胆略也是必须肯定的!
且说杨广得闻突厥人撤走了,不禁又惊又喜,立即亲自登上城头确认。
“皇上,突厥人真的全部撤走了。”众臣无不惊喜不已。
杨广站在城头上望去,果见城外连绵的突厥营帐不见了,突厥人已经跑得一个不剩,不由庆幸道:“黄天保佑,朕命不该绝也。”
杨广话音刚下,便见南边尘头飞扬,不由吃了一惊,难道突厥人又杀回来了。
“皇上,是打南边来的,很可能是勤王兵马。”宇文述毕竟是沙场老将,立即道出了关键。
杨广闻言也立即醒悟过来,估计始毕可汗也是发现了勤王兵马的到来,所以这才急急忙撤军的。
约莫半炷香时间,一支人马出现在视线范围内,虽然装束杂乱,但也看得出正是隋人兵马,众臣不由松了口气,纷纷猜测这支最先赶到的勤王兵马是何人率领。
杨广此刻心情好极了,笑道:“这是朕看到的第一支勤王兵马,朕要重赏之!”
这时,那支勤王兵马渐行渐近了,终于,大家都看清了那面“唐”字大旗,不由都窃窃私语起来。
杨广眼中闪过一丝讶然,望向身边畏畏缩缩的李渊,后者此时也十分迷茫,眯缝着眼睛往远处张望。
此时,一骑快马已经抢先奔至城下,马上一名英气勃勃的小将手提长枪,赫然正是李世民。
“唐国公家二郎,李世民前来勤王救驾!”李世民翻身落马跪倒在尘埃中,朝着城头上的杨广纳头便拜。
杨广哈哈大笑,对着李渊道:“李爱卿,你生了个好儿子啊,好!好!!!”
杨广连说两个“好”字,李渊眼底亦闪过一丝激动。
城门打开,李世民率着各家士族的代表进城正式拜见杨广,自然受到杨广的大力嘉奖。
此后数日,各路勤王的兵马也陆续赶到了,杨广终于可以放心出城南返,数日之后回到了晋阳(太原)。
杨广在晋阳宫休整了半个月,终于惊魂稍定,此时已经是十月份,入冬后天气渐寒,于是杨广便打算启程回洛阳。
不过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纳言苏威力劝杨广回京师长安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巩固国力,但是杨广最后还是听取了宇文述等人的意见,决定回东都洛阳。
大业十年十月底,杨广启程回东都,而李渊也因为沾了儿子李世民的光,被封为晋阳(太原)留守,从此走上了发迹之路。
历史上的李渊就是从晋阳起兵,一举夺下关中,占据长安,然后顺利入主东都的,可以说,没有晋阳留守这个职位,估计李渊后来也当不成皇帝。
第462章 渔阳郡通守
大业十年冬月下旬,杨广终于安全回到了东都洛阳,只是作为一国之君,被突厥几十万兵马围困在雁门城差不多两个月,险死还生,无疑丢尽了面子和里子。
本来三征高句丽失败,杨广已经很丢脸了,如今又被始毕可汗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大隋两代皇帝,几十年所累积起来的国威已经所剩无几了,国内民众不再敬畏天子,邻国也开始瞧不起大隋,于是国内越来越乱,强邻蠢蠢欲动,享国才短短三十几年的大隋已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
杨广此人虽然急功近利,刚愎自用,但无疑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君主,结果雁门被围这件事显然对他的打击很沉重,回到洛阳后明显雄心不再,更沉迷于享乐,每日以醇酒美人来麻醉自己,性情也越发的多疑和喜怒无常了,宫女、太监、侍卫,就连侍寝的妃嫔也经常遭殃。
甚至有流言称皇上在龙船遇刺那次伤了龙根,已经不能人道,或者很难人道,所以侍寝的妃嫔稍有不慎就会激怒皇上,因此,侍寝原本在后宫是个香饽饽,人人都争着被翻牌,结果现在成了烫手山芋,后宫妃嫔都害怕被翻牌。
这个也流言也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佐证的,因为自从皇上那次遇刺受伤后,后宫这一年多以来已经没有任何妃嫔能怀上龙种了。
……
“鱼俱罗和吐万绪这两个废物,一年多时间竟然还没剿灭刘元进这伙反贼。”
此刻的乾阳殿中,杨广正大发雷霆,因为有人弹劾鱼俱罗和吐万绪二人消极怠战,养寇自重,所以迟迟不能把江南刘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