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三军统帅的李世民,正站在城墙上遥看大地。
入目所及,密密麻麻的士兵如一片汪洋大海,一眼竟然看不到尽头。
如此壮观的画面,让李世民感到一阵心旷神怡,而且,心中隐隐有几分澎湃之感,让他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昔日执掌天下的时期。
“参见陛下!”
既然要建立一座新的国家,那么此刻,自然要重新称帝了,而今日,就是李世民称帝的好日子。
无数士兵的声音,直冲云霄,让李世民不由得激动起来,脸色红润,张着嘴,发出无比豪迈的声音。
“众位将士,起来吧!”
“多谢陛下!”
将士们齐刷刷站起来,声势浩荡。
这一幕,让李世民更感畅快至极。
自从被李简从长安城中赶出来之后,他已经许久都没有享受过这种帝王一般的待遇了,尽管二十多万的将士,与昔日的辉煌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但总归要比一个边关将军强百倍、千倍!
“父皇,恭喜你,再次登上帝位。”
身边,李泰走过来,拍着马屁道。
李世民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但马上,又略微有些惋惜的道:“只可惜,我们只有这座边陲小城,在这里称帝,根本匹配不上朕的身份。”
李泰立刻道:“父皇,放心吧,现在的情况是暂时的,以后,我们将会一步步夺回失地,最后在直取长安,获得整个天下!”
“但愿吧。”
李世民拍了拍李泰的肩膀。
随即欣慰的道:“在建国这件事上,你上下奔波,出力甚多,这一切朕都看在眼里,眼下,也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李泰大喜。
只见到李世民神色逐渐肃穆起来,随即大声道:“现在,朕便宣布,让李泰成为我轩辕国第一任太子!在朕百年之后,将由他接取帝位!”
“多谢父皇!”
李泰闻言更喜形于色。
为了这一刻,他等待了太久。
昔日在长安之时,他梦寐以求想要成为太子,只可惜,上有李承乾,下又有众多皇子同时竞争,因此,他根本没有那个机会。
但现在,梦想终于实现,成为了太子。
“陛下,这么快就确立太子,真的好吗?”
但这时候,突厥和匈奴的官员,却纷纷上前:“眼下轩辕国刚刚建立起来,还没有彻底稳定,这样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确立太子,是不是太着急了?”
“朕心中自有主张。”
李世民转身看向他们,和颜悦色的道:“既然你等推举我作为这个新国家的帝王,就应该相信我的决断,只有你们相信我,我才能够带领你们重新夺回失去的一切。”
“好吧。”
突厥以及匈奴的官员在沉默了片刻之后,最终没有选择继续与李世民据理力争。
因为,在失去了各自国家的庇护之后,他们需要一位强者来带领他们,如此一来,才不至于成为无头苍蝇,最后被一网打尽。
而李世民,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们暂时还不想与李世民撕破脸皮。
傍晚时分,持续了一整天的称帝仪式,终于宣告结束。
李世民穿着龙袍,带着李泰等一众人等回到临时皇宫。
当在龙椅上坐下来后,李世民一拍椅背,脸色阴沉的道:“突厥和匈奴的余孽,朕真想现在就将他们一一处死啊!”
“父皇……”
众多皇子面面相觑。
“朕想确立太子,什么时候需要他们来指指点点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自有主张
李世民越说越恼怒,手里的茶杯,被他“嘭”一声砸在地上,茶水溅落了一地。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要知道,李世民向来都打心眼里瞧不起匈奴以及突厥。
眼下能够称帝,虽然离不开他们的帮助,以及带来的兵力,但,每当看到他们,依旧会让李世民感到极其的厌恶。
“父皇,你想要除掉那些突厥以及匈奴的官员?”
吴王李恪小心翼翼的问。
“可是……这未免太落井下石了吧?”
“落井下石?”
李世民冷冷的扫了李恪一眼:“难道你以为,他们就真心实意奉我为主吗?”
“在推倒李简之后,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朕!”
李泰沉声道:“父皇说的不错,眼下三股势力掺和在一起,只因为心中有同一个目标,所以才会因为利益走到一起。”
“但等到得到了利益,所谓的联盟也就不复存在,那个时候,不管匈奴,还是突厥,都会选择自立为王,不会再把父皇放在眼里。”
李世民冷笑道:“自古成大事者,必须得上下一心才行,那些突厥来的官员,和匈奴来的官员,不管什么场合,都敢跟朕顶嘴,试问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能够成事?”
“难道以后在重大决策上,都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才可以吗?”
“万一他们不支持,难道我们就只能让我们的计划,白白的从手里流失?”
其他皇子们闻言,虽然没有站出来说话,但也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话说的确实很有道理,那些人不管怎么看,都像扎在他们身上的一根刺,有些情况下,会让他们很难受。
“不过……现在绝大部分兵力,都隶属于他们管辖,这时候想要夺权,除掉他们,难度很大啊。”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世民的第八子李贞,以及李治,对视一眼后,纷纷出来道。
“现在自然不行。”
李世民缓缓道:“眼下,只能先暂时忍耐,不过在随后的时间里边,你们要尽可能的分化他们手里的势力,使得那些武力尽数归于你们麾下。”
说完,李世民又环视了这些儿子一眼。
“眼下,朕唯一能够信任的,也就只有你们几个,所以无论如何,你们必须得团结,时刻谨记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句话。”
在历史上,李世民的儿子,下场都不怎么样,也唯有无能的李治,接替了李世民的帝位,随后娶了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导致李氏宗族被武氏大肆屠戮。
说白了,包括李治,也被人称之为无能之辈!
但在眼下这种场合之中,他们反倒被李世民给强行掺在了一起,共同为李世民效力。
不得不说,穿越而来的李简,确实使得大唐出现了惊人的变化……
与此同时,长安之中。
李简和白龙早就回来了。
可是,关于李世民在边境处的所作所为,以及他所建立起来的轩辕国,却在长安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可以说,在一夜之间,就引起了天下之人异常热烈的讨论。
“没想到这李世民都被赶到了边城了,还这么不安分,竟然搞出了什么轩辕国来,莫非他真以为靠着这轩辕国,就能够推翻帝王所创建的龙国了?”
“对对对,李世民年纪也不小了,怎么有时候想法就这么幼稚?”
“帝王对他已经不薄了,只要安安心心的,就能够安享晚年,难道平平淡淡度过一生不好吗?非得折腾,看这次帝王会如何收拾他!”
“依我看,帝王肯定会彻底灭绝李世民,不会再给他丝毫侥幸的机会……”
本来在龙国之中,还有不少原先的大唐子民,感觉李简在处理李世民的这件事上,实在有些冷漠无情。
毕竟不管怎么说,李世民都是李简的亲生父亲。
但经过这件事后,他们总算明白,李简的处理很合适,不怪他对李世民太狠,只因为那李世民实在没有丝毫眼力劲。
再加上李简的贤君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此消彼长之下,现如今,李世民在龙国的名声可谓比茅厕还要更臭。
至于文武百官们,对于李世民的卷土重来,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一部分官员,始终对李世民还藏有些许感情,如果这个曾经的帝王,真的能够借此机会重新夺权的话,那他们也愿重新追随李世民。
但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他们背叛了李世民,投入了龙国。
如果李世民这次起事,真的让他成了气候的话,那日后当李世民打入长安之时,他们显然就会被一一问责。
以李世民那残暴的手段,只怕他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承受最严厉的惩罚。
所以在接下来召开的朝会上。
许多官员都站出来,纷纷主张现在立刻出兵讨伐李世民。
“帝王!李世民现在纠结二十多万大军,臣等建议,要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不然任由其发展下去,对我龙国,肯定会造成极其沉重的影响。”
“还有匈奴以及突厥,这两个势力,本来已经尽数归于龙国,然而他们之中,为何又有人出兵辅助李世民?”
“在击垮李世民的同时,必须也要给予匈奴以及突厥一定的制裁,必要时候,可以让他们彻底消失!”
众多官员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朝堂上,李简将众人的表情和反应,都尽收眼里。
也没多说什么,只淡淡道:“李世民的事情,本帝自有主张,这次朝堂上,就先不商议这件事了。”
“什么?不商议?”
群臣在听到李简的话,不禁面面相觑。
“帝王,你在开玩笑吗?李世民手握重兵,又从金矿处掠夺了一百多万两的黄金,如今的他,粮草充足,兵马也充足,若不尽早解决,难道还得任由他成长起来不成?”
又有人站出来忍不住进谏道。
李简说话语气十分随意:“本帝说了,关于这件事,我自有主张。”
“若帝王自有主张的话,大可以说出来让臣等知晓,也免得我们在这里提心吊胆……”
第四百八十六章 难堪
闻言,李简嘴角不禁掀起一抹嘲讽的弧度:“昔日,外界传闻我要赐死李世民的时候,你们不都在大骂我不念及父子之情吗?怎么现如今,一个个的都想杀了李世民?”
“而且,比我还积极?”
一番话落下,群臣们顿时没了言语。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一个个面露尴尬之色,毕竟李简说的是事实,当初为了这些事情,他们没少戳李简的脊梁骨,如今想起,确实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
“那……一切就听帝王的意思吧,我等不再说话了。”
最终,臣子们纷纷向李简低头,相视无言。
李简挥挥手,笑道:“既然都没事了,那就下朝吧。”
说完,李简转身而去。
留下一众臣子面面相觑,在相互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之后,这才不情不愿的陆续退去。
路上,房玄龄忍不住找上杜如晦,压低声音问道:“你觉得,帝王他什么意思?难道真不把李世民放在心上吗?”
“怎么可能。”
杜如晦摇摇头道:“据说李世民抢夺金矿的那天,帝王和白龙直接就赶去了边境,昨日才回来呢。”
“既然心中很重视,那为何现在又迟迟不拿出应对的方案来?”
房玄龄对此好奇不已。
杜如晦沉吟:“帝王这个人,心思总让人难以完全摸透,若他自己不说的话,谁能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呢?我猜测,或许他已经想到了对付李世民的办法,但嘴上不愿过早暴露而已。”
这时候,不远处,高士廉以及李绩走了过来。
刚好听到他们的话,便也凑近来,插嘴道:“帝王,会不会不太信任我们,所以才没有在朝堂上直接言明呢?”
听着高士廉所说的话,房玄龄不禁瞪了他一眼:“不要胡说。”
杜如晦也急急忙忙提醒:“小心隔墙有耳,你这样的言辞,若让有心人听到,会参你一个猜疑帝王之罪。”
高士廉却道:“你们可别忘记,李世民以前是什么身份,是我们的帝王,我们身为曾经的大唐臣子,帝王怀疑我们会与李世民暗中勾结,也算正常。”
李绩四下看了看,确定无人注意这边后,也小心翼翼道:“尽管帝王一直说对龙国官员和大唐官员一视同仁,但我们的身份毕竟有些敏感,自己也得有一些自知之明才行。”
房玄龄和杜如晦陷入沉吟之中。
杜如晦思索着道:“这么说来,现在朝中已经有人在暗中与李世民勾结了?”
“当然有。”
高士廉坚定地道:“李世民想要与龙国斗,就需要各种情报,不然什么都不知道,靠着他那二十多万人,如何能够成为帝王的对手?只怕没几天就被蚕食的干干净净了。”
“所以,李世民一定会在朝中大力发展情报网的。”
“而以前的大唐臣子,就极易成为他情报网中的一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