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胄虽然是户部尚书,但他却没有直接上奏的权力,所以他的奏折是需要走流程的。
这个流程在整个大唐都是一样的,先送去中书省进行审核,中书省会对其进行分类,一类是他们可以处理的,另一类是需要上奏的。
第一类则直接讨论处理,通过或者驳回都会在这里做出决定。
第二类则是送去皇帝那里让皇帝来做决定,不论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当做出决定以后,奏折会被送去门下省进行复审,门下省有权驳回一切审核结果,不论是通过的还是驳回的,只要门下省觉得有问题,就要打回去重审,就算是皇帝审的也不行。
当然,门下省的人也不会那么彪,一般而言,皇帝审核的奏折就算有问题,也是侍中去皇帝那里交涉一下再去决定,面子还是要给的,不然真以为皇帝是摆设?
门下省通过审核之后,便会交到尚书省进行执行,这是一整套完整的行政流程,目的是为了防止独权专断,尽可能的避免错误的出现。
……
中书省这个时候有些清闲,年底了大家都不喜欢给自己找事干,大多数人现在的心思都已经飞回家过年去了,谁会闲的没事这个时候上奏?
房玄龄也乐的清闲,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这段时间最清闲了。
“房相,户部戴尚书送来的折子!”
“嗯,放下吧!”房玄龄继续看着报纸,其实是在看最后一篇文章,关于钱庄的广告。
至于奏折,反正也不急这一会儿,能送到自己这里的折子,都是下面认为属于第二类的,需要自己先过一遍,确定真的属于第二类,那就拿去送给皇帝。
那日李元景亲自登门劝说,几位老兄弟占了那么多便宜也不好去拒绝他,虽然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房玄龄是留了一手,家里的钱留了差不多一万贯,将其他多余的八万多贯都存入了钱庄。
他们几人差不多贡献了三十万贯的存款,虽然李元景说的天花乱坠,这笔钱入账以后他心中是有点底气了,但他们这些债主心里可没数了,这几天房玄龄是睡都不敢睡的太死,天天提防着,就怕夜间突然有人跑进来说赵王带着钱跑路了……
随着这一篇广告的刊登,也意味着赵王真的要开始行动了,不管怎么说,对于大唐算是好事一件,前提是赢了。
缓缓的放下报纸,房玄龄拿起了戴胄的那篇折子,打开看过一遍之后,房玄龄的脸上渐渐的浮现出一片嘲讽般的笑容。
深深的叹了口气,摇头拿起奏折便朝着御书房走去,口中低声的喃喃道:“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第一百六十三章:搞一个大的
御书房内的李世民此刻正是丑妹苦展的望着房顶,郁闷,实在是郁闷,郁闷至极!
李元景的一通胡搞,让大唐的商业气氛稍稍有些回暖,朝廷在商税这一块的收入也有所提升。
但时日尚短,提升的并不多。
现如今北边又在进行着一场大战,数十万大军每天都在消耗着巨量的物资,这些都是钱啊……
李世民倒是希望这一战能够速战速决,至少这样可以让朝廷少花些钱。
但李靖却偏偏选择了按兵不动,李世民几次急的想要下令催促李靖尽快开战,但最终还是被理智给说服了。
自己并不了解前线具体的情况,贸然指挥战争,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李靖这个人虽然看着有些木讷,反应也有些迟钝,但在战场上,这却是个四平八稳的人,从不会去冒进,也从不会去错过战机。
李世民倒是压下了自己的焦急,可户部那边却是接二连三的诉苦,财政赤字如同一座大山一样的压在李世民的头顶,让他喘不过气。
偏偏这个时候李元景还搞了青霉素出来,这种能够救活大量伤兵的药品,李世民也不敢忽视,所以在见到李靖的信件之后,便立即找来李元景,用近乎不要脸的方式去压价采购了一批,预计最快二月底三月初可以送到前线。
“向钱庄贷款应该是可行的吧?”放下戴胄的奏折,李世民轻轻的揉了揉太阳穴。
“的确可行,朝廷甚至可以用钱庄的商税来进行抵押!”房玄龄点了点头,戴胄这个人太鸡贼了,找了一个让他根本无法反驳的理由。
李世民也正是想到了这一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朝廷现在不用为钱头疼,这笔贷款可以让钱庄自行抵消。
轻轻的瞥了眼房玄龄,李世民笑颜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吧?”
一般情况下房玄龄会在奏折上先写下自己的意见,但是这一次他并没有写,而是直接拿着奏折来了,以李世民对房玄龄的熟悉程度,下意识的便猜到了这件事情可能另有玄机。
“赵王打算年后动手了,钱庄是重中之重,前些日子赵王找到臣等,筹集了三十万贯的存款,臣估计钱庄现在应该有五十万左右的存款可以随意去运作,但是这点钱对于赵王的布局来说,还是不够。”房玄龄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臣还听说,前段时间赵王找到户部封侍郎商谈户部存款的事情,但是被封侍郎挡了回来。”
“这个戴胄,还真是会给朕找麻烦!”李世民的面色稍稍有些阴冷。
这件事情戴胄做的没有错,朝廷要采购青霉素,价格虽然压了下来,但赵王却要求立即付清所有钱款,李世民倒是答应了,可户部压根就没有钱,或者说没有多余的钱。
那些存款一旦动了,来年的很多计划便要被无期限的暂停,现在能被列为计划单的事情,都是重中之重,淘汰了无数看似不太重要的事情之后留下来的,这个时候砍哪个?
戴胄拿不出钱,所以便想到了去钱庄贷款来补这个窟窿,所以李世民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去收拾他。
最最重要的是,前些日子李世民去探望杜如晦的时候,杜如晦推荐了戴胄接任吏部尚书,负责选官一事。
“留中吧!”李世民深深的叹了口气,无奈,头疼,实在不行的话,只能去皇后那里搞点私房钱了。
“留中不是个办法,前线等不起,赵王也不会因为朝廷暂时没有钱而松口,他现在扮演的是反派,赵王也很清楚自己必须扮演反派!”房玄龄脸色稍显凝重的说着。
留中就是暂时压下这道奏折不做批复,但留中是有期限限制的,期限到了,就必须要做出批复。
而现在可以预见的是,戴胄的奏折只能通过,一旦给出了否决的批复,王珪那里必然会打回来重审的,这可是他的一个机会,房玄龄不相信王珪会这么放过。
至于赵王,房玄龄是越来越喜欢了,这个人很聪明,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时候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青霉素一事李世民私下找过李元景,想先欠着钱,过后再还,甚至允诺可以用税款来抵扣,但最终还是被李元景一口拒绝,典型的一副就是认钱的姿态。
关于这件事情,房玄龄是力挺李元景的,这个时候他若是松口了,他若是不把李世民架在火上烤,前线的将士,乃至整个大唐的百姓,又怎么会知道他们的皇帝为了给他们弄点救命的药品,愁的天天跟人说好话,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借钱呢?
说白了就是李元景的态度越坚决,李世民的收获就越大。
这个时候李世民也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心中的恼怒稍稍消散了一些,可该头疼的事情还是要头疼,并不会因为心情好了就不头疼。
“这笔钱朕去想办法吧,皇后那里应该还能拿点,实在不行朕豁出去去找赵王借!”李世民紧咬牙关道,丢了脸,却收获了自己最想要的声望,这笔账他还是会算的。
“不!这道折子可以通过,但不能就这么通过,五万支青霉素根本不够前线用的,反正都是贷款,何不借着这个机会搞一个大的呢?”房玄龄微微一笑,就在刚刚,他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你是想?”李世民眼角微微一颤,似乎有些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
“不错,青霉素的成本几何,臣现在都不清楚,估计还没有装它的那个玻璃瓶子贵。
五百钱一支,赵王绝对是赚的,前线有将士近三十万,劳役数十万,而根据试验的情况来看,治好一个重伤员至少需要十支以上,五万支最多也就只够五千人用的!
这远远不够,臣倒是觉得,不妨直接从钱庄贷款三十万贯,全部采买青霉素,如果用不完的话,也可以私下里……”
听着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突然间笑了出来,他不是没想过把青霉素拿到外面去高价贩卖获利,但自己是皇帝,丢不起这个人。
而且这种事情一旦有了开端,后面会往着什么方向发展可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但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别的渠道进行的。
况且就算不用这种方法,也可以送到别的军营用嘛,大唐边境的小规模战斗还是挺多的。
第一百六十四章:等君入瓮(求订阅)
李世民的批复很快被送回了戴胄手中,反正对于戴胄而言,只要通过了就好,贷款多少无所谓,反正户部是不会出钱的。
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将贷款的金额上调至三十万贯,然后再一次将奏折递了上去。
这一次李世民没有犹豫,直接批复准,然后命人将其送往门下省进行审核。
朝廷贷款三十万贯,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次,不是因为钱多钱少,而是因为朝廷竟然也要贷款?
所以这道奏折很快便被送上了门下侍中王珪的案台,王珪在看到这道奏折的时候不由微微一笑,几乎不带思考的便写上了自己的意见,然后命人将其送往尚书省。
这种事情流程还是要走的,但具体的操作却不用尚书省去办,只是送去那边做个备案,将整个流程走完,然后尚书省那边开个证明将事情授权给户部去操办就是了。
具体的贷款事情还是由户部去办,尚书省还没闲到什么事情都要亲自撸起袖子去干的地步,他们这里就是一座中转站,只要经过他们这里的,就是合法的,否则便是不合法。
一路绿灯,正午之前戴胄便拿到了尚书省的授权,当即决定去找李元景谈论贷款的事情。
只不过戴胄却吃了个闭门羹,不是李元景不在,而是李元景听说是来谈贷款的,二话不说直接关门,留下一句年后十六去钱庄的话便闪身离去。
而戴胄吃了闭门羹的消息很快便传遍整个官场,毕竟这个时候除了户部以外,其他部门都很清闲,闲的蛋疼,如果没点八卦什么的传出来,他们估计得无聊死。
……
夜晚,众人汇聚在一座院子内。
长安虽然执行宵禁,但现在的宵禁却并不严格,坊市内是可以随意走动的,特别是这种居住着上层人物的坊市,在这方面的管理就很人性化了一些。
“王公,听说今日戴胄吃了闭门羹?”
王珪笑着点了点头,李元景和李世民的意图他们早就识破了,所以打一开始他们就在试探着钱庄,接连几次的试探,让他们找到了一个新的思路去对付他。
万民布店什么的虽然对他们有影响,但这个影响其实并不大,短时间内没有扩张的意思,万民布店的辐射范围仅仅局限于关中四十余县。
他们则是放弃了这四十余县的市场,转而加速开发大唐的其他地区,对于他们来说,四十余县就算是没有了,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毕竟千年世家,哪能被这点小事击倒?
但是钱庄不同,一旦让钱庄发展起来,就等于直接切断了世家的财路,甚至会让他们手中大量的土地荒废掉。
虽然钱庄现在还没有真正的体现出他的意义,但王珪是什么人?当朝宰相之一,有些事情是没办法瞒住他的。
关于钱庄日后开展耕贷业务的事情,一开始他就知道了,除非世家放弃到手的利益,去做着大量的工作而不赚钱的生意,否则的话,只要钱庄起来了,他们就再也挡不住了。
“郑公最近身体如何?”王珪笑着问道。
郑元琮微微一笑道:“还行吧!”
有些话就算是这些同盟,他也不敢多说。
但就算郑元琮说着还行,实际上郑善果的身体状况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毕竟大家都是有姻亲关系的,这种大事根本瞒不住。
郑善果能够扛到现在已经算是奇迹了,而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能不能熬过明年夏天都是个问题。
“那行,咱们开始说正事吧!……”王珪不以为意,直接切入正题。
接下来各家报上各自筹集的资金数量,王珪这边做了汇总,然后共同商议制定了计策,决定等到年后钱庄开业的时候先去小规模的试探一下,争取半年内玩死李元景。
也顺便给李世民敲一敲警钟,提醒一下他老老实实做你的皇帝,别总想着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五个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