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景直接将剩下一半的果汁递了过去,本来是给李丽质的,但是临走的时候李丽质托自己带过来,但是呢,走到半路李元景觉得又热又渴,于是就下意识的喝了两口。
想着一口也是喝,两口也是喝,于是又接着喝了两口,半杯就这么没了。
然而万万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连剩下的半杯都不放过。
看着李世民那一口冰镇果汁下肚后那美滋滋的形态,李元景就想一脚踹过去。
说好的不嫌弃呢?
不嫌弃你为什么不用我用过的竹管?好歹也是个皇帝,脸都不要了?哪有对着杯子吹的?
狗皇帝!
李元景心中哼哼了两声,决定不跟李世民计较那么多,直接说道:“我最近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朝廷不加紧管控的话,人类可能会就此灭亡……”
“朕也发现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你不好好说话的话,朕觉得你可能得躺着出宫了!”李世民一口将剩下的喝光,鄙视的看了眼李元景。
还人类就此灭亡呢,唬谁呢你?
“真事!虽然没有我说的那么恐怖,但这种现象的确已经发生了,而且发生了很多年,都是有迹可循的,接下来我打算让人去调查一番,如果人手足够的话,一个月便可得出结果。”李元景悄悄的给李世民打了针预防针,免得之后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只要你有人,随便你去玩,不过朕这里倒是有件头疼的事。”李世民懒得搭理李元景,任你说的天花乱坠,想玩自己玩去,反正朕是不可能给你钱,给你人的,爱咋咋地。
直接将一份奏折扔给了李元景,李世民便坐下来接着审批余下的奏折。
不过在看向旁边李元景的时候,李世民却是越来越郁闷,凭什么你个不要脸的可以这么清闲?本王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快上战场了啊……
李元景翻开奏折看了眼,又是那个杠精魏徵在搞事情。
不过魏徵搞事情有一个特点,有一说一,有啥说啥,用事实说话,所以总是怼的李世民无话可说,无言以对。
但是这一招对上脑回路惊奇的李元景来说,就有点不够看了。
从奏折上的内容可以看出魏徵是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详细调查的,所提出的每一个关键点都让人很难取舍,好吧,说来说去,暗中的意思还是直接指向了自己。
“有精力写这份奏折,做这么多的调查,事情也早就解决了,真不知道魏徵是怎么想的,怎么天天净想着怼人呢?真以为他是怼神啊?”李元景甚至连奏折都没看完就直接开炮了。
“怎么?魏徵说的难道不对?”李世民刚看完一半的奏折便听到李元景的叫嚣,不由有些生气。
“当然不对啊,出发点就错了,结果怎么可能会对?”李元景冷哼两声。
这件事情他已经有了对策,稍稍的整理了一下思路,接着说道:
“织布工坊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生产效率高,可以使布价迅速下降,除此之外,织布工坊还养活了上万人,若是执行惠民政策的话,完全可以一户只招一人,这样便可以解决上万户家庭的生活问题。
魏徵说大量的廉价布匹进入市场,冲击了普通百姓换钱的门路,使他们手中的布匹迅速贬值,无法销售,自此断了仅有的财路之一。
魏徵说的不错,但是他有没有想过,这些家庭一年也就能织一两匹布,这点钱能干啥?
朝廷这个时候应该做的就是有计划的增设一些其他的工坊,有计划的进行招人,尽可能的恩泽更多的家庭,让他们拥有一个可以稳定获取收益的工作,能一个月赚到百十钱的工作,谁还会去用一年赚那点钱?有这个功夫躺着休息,或者造个小人不好吗?
至于那些没有,或者暂时无法恩泽到的地方,也是有别的方法可以替代的,比如说,最近我就发现了一种新的织布材料,而且不仅能织布,还能保暖,用来填充衣物,填充被褥。
算了,跟你说是说不明白的,过几天我让人做几件出来给你看看就知道了。
这东西属于经济作物,随着各种设施的投入,粮食产量也会不断增加,每户家庭完全可以拿个几亩地出来种植棉花,到时候这些棉花由我们收购,这不就是一个来钱的门路?
做人办事脑子要灵活,要灵性,这也就是魏徵不在这里,不然的话我非喷死他不可……”
李世民呆呆的看着李元景,怎么突然间觉得自己的脑子好像有点不太够用了呢?
第一百二十八章:给本王狠狠的敲
魏徵说的有一定的道理,随着规模化以及工业化的推进,传统的手工业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这是谁都没有办法去制止的事情,也就是俗称的改革阵痛期。
这个时期内需要自上至下在心理上进行彻底的转变,当大家都适应了新的模式,当成果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便能够彻底的享受到这种改革红利。
织布工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织布工坊没有能力冲击到整个大唐的织布产业,但却将大半关中地区祸害的不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织布工坊工作的这些百姓,在每个月管吃的前提下,还能拿到一百五十钱的工钱,这就是改革红利,放在以前,他们是不可能拿到这么多的。
工坊的出现对家庭式作坊的确存在影响,但家庭式作坊的产量极低,都是闲暇时期去做的,平均下来每户一年也就织个两匹布左右,条件稍好一些的就自己做成衣服,条件差的就卖掉换钱。
各种工坊的出现还需要时间去沉淀,李元景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但他可以推广棉花的种植,这种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传入中原的神器。
之所以没有被人们利用起来,最大的原因是在于耕种技术的落后,以及耕种期与农作物冲突的缘故。
种了没什么卵用的棉花,就会影响到粮食的收成,产量普遍不高,自家人都不够吃的前提下,谁会傻乎乎的去种这些不能吃不能用也不能换钱的东西?
棉花虽然不多,但是也有,李元景发动力量去寻找,一时半会儿的也找到了百十斤。
经过处理之后便开始制线织布,一部分则留下来用作填充,反正只是个实验,做个一两件就足够了。
时间会改变这些老旧观念的,朝中的那些大佬他不指望,但是在马周身上,李元景可是花费了一番精力的。
两天后,随着身上的伤势逐渐的恢复,李元景同时也完成了钱庄的第一件放贷业务。
在收押了阿鲁儿的两张房契之后,双方签下了一份合约,约定贷款一万贯,期限为两年,利率一成二,第二年开始需要分期还款,即明年的今日,一次性还款三千贯,半年后再还三千贯,两年期限到了以后,一次性偿还余下的六千四百贯。
款项可提前归还,但利率不减,若第二年开始前两次还款按时完成,则可申请延期一次,延期期限为半年至一年,利率同时提升为一成四至一成六不等。
若到期后未能获得延期,活延期到期后依旧未能还款,那么抵押的房屋将会被收归钱庄所有,至于已经还掉的钱,这个就只能抱歉了。
看着这份说不上来到底是好还算是不好的借贷合约,阿鲁儿满怀壮志的要娶大干一番,反正他已经押上了所有,成败也就这样了。
“你肚子里坏水多,给本王出个主意!”新王府内,李元景有些郁闷的看着马周。
两天前他本来是去皇宫讨要个说法的,结果被李世民一来二去的给忽悠的忘记了这件事情。
本以为李世民会有下一步的动作,结果等了两天毛也没等到,李世民就跟不知道这件事情似的。
但不管李世民管不管,这件事情自己是不可能就这么放下的,这顿打不能白挨,不然说出去自己这个王爷的脸往哪放?
马周努了努嘴,幽怨道:“殿下,没您这么骂人的……”
“少跟本王扯淡,给本王出个主意,给你个好事干干!”李元景懒的跟马周扯淡,直接选择利益交换,虽然主动权都在自己手中。
“他敲您的闷棍,您也敲他一次不就行了?陛下没因为他敲您闷棍而处置他,同样也不会因此而责怪您。”马周想了想,极为认真的说道。
“嗯,也行!”李元景点了点头,确实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了,直接撕破脸皮真刀真枪的干,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一想到自己因为无妄之灾而受到了这么大的屈辱,李元景便觉得肚子里都是气。
朝着刘虎招了招手,说道:“敲门棍的事情交给你了,裴家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给本王挨着敲一遍。”
“诺!”刘虎阴沉着脸应了声。
他没得选,别说是去敲门棍,就是让他去杀人,他也得去,谁让他先前失职犯下了大错呢?
“殿下,那公主呢?公主也算是裴家的人了吧?”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程处默笑嘻嘻的提醒道。
“我觉得公主就不用敲了吧?怎么说也是殿下的姐姐,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程处亮在一旁紧跟着摇头否定。
这两兄弟一唱一和的,那副欠揍的嘴脸就不要提了,直接把李元景给逼上了梁山。
“他是本王的姐姐敲不得,本王是她的弟弟就敲得?敲!带人给本王狠狠的敲!”李元景狠狠的说道。
他是老好人,但老好人也有闹脾气的时候。
给了临海公主那么多面子,结果呢?自己没等到亲情的温暖,反倒是等来了闷头一棍,不敲简直就是对不起穿越一回啊!
“殿下,您说的好事呢?”马周双眼放光的看着李元景,敲谁不敲谁跟他没关系,日后算账也轮不到他头上,他倒是对自己的好处很感兴趣。
“持本王令牌去做一项调查,调查对象随机挑选两千对夫妇,没有亲戚关系与有亲戚关系的夫妇各占一半,调查他们之间的详细关系,要具体到祖上五代,以及一共生了多少孩子,包括夭折的那些,每个孩子现在的状况,夫妇年纪暂定三十以上吧!”李元景将走访调查的任务交给了马周去处置。
听完李元景的安排,程处默悄悄的捂着嘴笑道:“这不是好事,这是苦力……”
“你懂个屁,这件事情做完之后,你马周的名字便可直接出现在陛下的御书房,甚至是直接载入史册,能够影响到整个大唐的未来,你说是不是好事?”李元景瞥了眼程处默,短视,不仅短视,甚至还怀疑他很短小无力,原因自然是这些天程处默从不跟他们一起洗澡。
“做个调查就能有这么大好处?”马周挠了挠头,他是在想不出这件事情的好处在哪?又怎么能够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皇帝的御书房?
“等你调查完就知道了,到时候本王带你亲自去见陛下!”李元景给了马周一剂强心针,改造尚未完成,但不影响先动个小手术。
第一百二十九章:房二他不行
马周带着李元景的令牌一脸懵逼的带着几个人离开了皇庄。
他选择的第一站自然是长安县和万年县,这两个县就位于长安城内,人口相对密集,数量也足够多,调查起来也比较省时省力。
李元景安排的这个任务根本就没有什么挑战性,一点难度也没有。
唯一能让马周觉得头疼的,就是需要一家一户的去跑,去问,去记录,除此之外,完全就是个耗工时的任务。
不过有过商业经验的马周虽然不明白李元景此举的用意,但也基本能掌握到调查的一些基本技巧。
直接前往县衙,出示赵王令牌,让县衙负责管理户籍的官员出面协助,在寻找衙役了解大致的情况,圈定名单,接下来就是去实地调查。
每走一家,马周便将实际情况记录了下来,并且以其经济情况作为基础来划分不同的等级,同一等级内进行归拢合并,这样得到的数据最为准确,也更有利于日后的判断。
而由于是官府调查,又是一些最基础的信息统计,加上不是一些不能公布的隐秘,所以百姓们也很是配合,短短半天的功夫,马周这边便做完了五十对夫妇的调查。
但马周还是觉得进度太慢,连夜拜访了长安县令,约好明日开始进行调查,马周则开始兵分两路,同时对长安县和万年县进行调查。
仅仅一天的功夫,两拨人便在两县内完成了四百对夫妇的调查,马周当即叫停,带人将资料送回皇庄封存之后便带着人朝着周边县城继续调查。
有了初步的调查经验之后,接下来的调查是越来越顺利,马周直接订好了每个县只取一百对夫妇,两种情况的各取五十,他亲自带队拜访县令,然后留下两人进行调查,又从赵王卫队中借调了一队人负责运输资料,接着便带着其他人奔往下一个县,这边调查完之后赶往约定好的县进行会合,展开新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