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闲王-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小人了解,市面上的布匹所有成本加起来在一百七十钱至二百钱不等,若是不通过行商自己来贩卖,利润会高一些,但销量想要上去,单靠自己所需要的精力和财力就太多了,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
    关中各县,平均运输成本一匹十钱即可,中原等地则需十五至二十钱,即便运至江南,三四十钱基本就可以了,若是运往关外,成本虽然高一些,但利润也更高,小民只要每匹布不低于五钱的利润便可将织布工坊生产的布运往各地贩卖!”宋据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方案。
    他的优势在于运输,有自己的运输车队,江南等地也与船帮有合作,所以这就是江南虽远,但运费却只涨了一倍的原因。
    李元景认真的考虑着宋据的方案,若只是关中地区,自己只需让利十五钱即可,再除去店铺的利润,大概需要让利三十钱至四十钱,而一匹布的成本只有十五钱左右。
    是的,没有看错,随着朝廷大量的原材料进入供应,匹布的成本得以继续降低,现在基本上就是只出人工,再算上五钱的其他成本就可以了,如果算上商税,实际成本也不过二十钱左右。
    四十钱的利不是不能让,李元景也没想过要吃独食,现在万民布店的火爆,最大的原因就是整个大唐独此一家,关中各县每天都会有人来买布,如果把这些人流分出去,万民布店的生意或许会有所回落,但织布工坊的生意却会越来越好。
    “若按照匹布一百二十钱的市价,只卖关中各县,你觉得多少钱合适?”李元景直接问道。
    合不合适,日后再去调查就行了,该谈的还是要谈的,又不是说今天谈好明天就出货。
    “七十钱或者八十钱都可以!”宋据只是稍稍换算了一下便给出了答案。
    七十钱他能赚十钱或者十五钱,店铺赚十五钱或者二十钱,八十钱的话就只能少赚点了,但是无所谓。
    宋据抓死了匹布一百二十钱这个巨大优势,一旦在各县开售,必将会产生量的质变,积少成多,整个关中四十余县,每个县只卖一千匹,自己就能赚到六十万钱,但一千匹会结束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可是几百万人口的区域,每个县只卖一千匹?
    就算省着点用,一千匹最多也就能做三千个人的单衣,难不成人都傻了?放着便宜的布不买,非要去买贵的?或者等着自己织出来?
    听着这个报价,李元景有些无语,说好的无商不奸呢?
    “就按八十钱吧,你先去联络安排,这个月拿货价是八十钱,售价必须定死一百二十钱,下个月售价一百一十钱,拿货价降低五钱,下下个月售价一百钱,拿货价降低十钱,如果不出意外,以后匹布的价格就定在一百钱了!”李世民直接挥了挥手。
    最低六十五钱出货,一匹布自己净赚四十五钱,看似利润减少了,但万民布店这棵树也没那么大了,这就叫做闷声大大财。

第一百一十四章:都做好,上课
    自从进入万民布店之后,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山人海,这样的画面他已经听了不止一次,但今天第一次见到,依旧是被这里的场面所震撼。
    但最让李世民难以置信的是,布店内每一个伙计,都能喝上冰镇的开水。
    除此之外,他们竟然还为前来购买布匹的百姓提供冰镇开水。
    李世民亲自尝了一杯,发现口感的确与直接从井中打出来的水有所不同,甚至看着上面漂浮着的小冰块,炎炎夏日之下,整个人都瞬间凉爽了不少。
    “你这小日子过的,倒是比朕还舒坦!”李世民很自觉的蹭了一杯冰镇橙汁,美滋滋的一口下肚,忍不住的朝着李元景埋汰道。
    “哎哎……少放点,再这样一会儿本王带兵去你家搜刮了啊……”李元景很想跟李世民认真的聊一聊,但长孙无忌不给他这个机会。
    眼瞅着长孙无忌直接自己打了半杯的冰块,倒入橙汁之后似乎觉得不太满意,有一个劲儿的往里面添加蜂蜜。
    你就是抱着冰块直接啃李元景都没意见,可哪有你这么放蜂蜜的?
    不知道这些都是本王辛辛苦苦从宫里骗出来的吗?除了本王以外,那几个小兔崽子们都只尝过一次。
    “不就一点蜂蜜嘛……”长孙无忌努了努嘴,一双老手微微一抖,又是一勺蜂蜜入杯。
    “呵呵……”李元景不怀好意的笑看着长孙无忌,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的话,长孙无忌现在怕是已经粉身碎骨了。
    “回头朕从宫中再给你些!”李世民没好气的打断了两人的拌嘴。
    蜂蜜最多的地方是皇宫,这年头可没有人工养殖蜜蜂采蜜的技术,这些蜂蜜都是野生的,数量极少不说,还都被送进了宫中,留在外面的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李元景觉得心疼也不是没道理的,这可是拿钱也买不到的东西,不省着点用,难不成以后干喝不成?
    “你从哪搞的这么多冰?”李世民觉得有些好奇,在他的印象里,李元景在去年冬天的时候可没让人存储冰块。
    各家的冰块也只能是勉强够用,市面上也根本没有卖的,那么问题来了,李元景这些冰从哪搞的?
    “造的啊!”李元景无语的翻着白眼,接着说道:“前段日子本王觉得太热,又找不到冰,于是就把一千贯钱拍在面前,说谁若是能给本王解决这个问题,这一千贯就是他的了,然后第二天,一个叫马二狗子的家伙就带着冰来找本王了……”
    “这么简单?”李世民楞了一下,他怎么有点觉得李元景是在吹牛皮呢?
    “那不然呢?”李元景一副与世无争的口气说道,接着又换上一副老气横秋的口气说道:“这世界上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说明给的钱还不够多!”
    李世民:……
    感觉你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可是朕没有钱该怎么办?
    “怎么做的?”听到竟然能在炎炎夏日制冰,长孙无忌还是很好奇的,如果成本不高,又有效可行的话,这又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啊。
    “去演示一番!”李元景懒的动弹,朝着程处默嘟囔了句。
    当然,这个时候程处默是没有坐下的权力的,在座的哪个不是他的长辈?就连李元景,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他的长辈。
    趁着程处默去搞东西的功夫,李世民这才想起了这一次自己来这里的目的。
    而刚才在进入之前,也恰好听到李元景与宋据的谈话内容。
    “你就是这么谈生意的?朕怎么觉得有种儿戏的感觉?”李世民直接问道。
    李元景的态度自然是没的挑剔,两个半月以后布匹市价将至百钱,这也算是完成了之前的承诺。
    “我这么忙,哪有功夫跟他一钱一钱的去抠?当然是直接确定,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算了。”
    “可是如此一来,利润岂不是减少了?”房玄龄连忙问道,织布工坊可是有他的份子的,李元景这么做同样意味着他拿到的分成将会减少,对于缺钱的房玄龄来说,这才是最致命的。
    “减少?你知道现在工坊存了多少布吗?”面对这些商业白痴,李元景不禁有些来了气,瞬间化身正义的讲师,狠狠的给几人上一堂生动的经济课程。
    “六十万匹!整整六十万匹!而且每两天就会增加一万多匹,虽然万民布店现在的销量大概就是每天一万匹出头,这点存货根本不够今年冬天卖的,但是能不能发挥一下你的小脑筋,动用一下战略眼光去看这件事情?
    现在来这里买布的,大多数是关中各县的百姓,还有一些更远地区的百姓,若不是布店规模受制,这些布若是均摊到各地,怕是半天都用不到就会被哄抢一空。
    商业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利,现在只在长安销售,对长安以及周边的百姓来说是挺便利的,但对于更远一些的地方呢?
    看似利润降低了,但我们跟他们不一样,我们经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让全大唐的百姓都有新衣服穿,都能穿的起新衣服。
    为了这个宏伟而又遥远的目标,我们必须要舍弃掉一部分的利益,在各县开店售卖倒是可以保证利润,但规模扩张太慢了,这种模式能在十年内完成这个目标就算烧高香的了。
    但通过行商把布匹投放到各地不一样,一旦行商约定好了店铺,便可以在瞬间将布匹投放至各个县,不说一夜之间,起码半个月之间,整个关中四十余县都能在家门口买到便宜又耐用的布匹。
    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扩大工坊规模,店铺的存在只是一个态度,我们真正的盈利核心点,将会是织布工坊,到那时候,就不是仓库存货,而是望着空空如也的仓库,暗恨为什么规模这么小呢?……”
    李元景一番慷慨的讲述听的众人不断点头,特别是李元景那一句我们的目标不是赚钱,更是让李世民心生一股莫名的兴奋,倘若能够让大唐所有百姓都穿的起新衣服,有新衣服穿,李世民觉得自己作为皇帝而言,这已经算是一件丰功伟绩了吧?
    “皇兄,看在我这么卖力的面子上,能不能给个免税政策啊?不要多,五年!五年免税就好……”

第一百一十五章:掰直了
    随着这段无厘头的话被讲出来。
    刚刚在李世民心中树立起来的形象瞬间四分五裂,碎的不要不要的。
    感情说了那么多,目的就是为了免税?
    李世民不禁有些生气,但也想要给李元景点颜色瞧瞧,直接开口道:“倘若你能保证两年内匹布五十钱,朕便给你五年免税的特权!”
    “当我没说!”李元景忍不住的瞥了眼李世民,不料四目相对,甚是尴尬。
    要免税政策自然是为了长远的利益来考虑的,唐朝现在的商税制度还不完善,有很多漏洞可以钻。
    比如说织布工坊和万民布店,交税的只是万民布店,织布工坊那边由于没有单独出货,所以都算在了万民布店身上。
    倘若新的模式推广之后,万民布店的收益肯定是要减少的,虽然各个县售卖布匹的店铺依旧还会交税,但这笔税款跟工坊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个时候就会有人注意到织布工坊这个漏洞。
    这个时候朝廷若是补上这个漏洞,李元景是一点脾气也没有的,根本挑不出毛病。
    自产自销的确可以交一次税,但你把货物给了行商便算是完成了一次交易,按照规矩就是要交税的,至于后面的税,那是后面的事情。
    相比较交税而言,直接砍掉一半的布价,李元景显然更难接受,还不如交税呢。
    匹布五十钱,自己还赚个屁啊?干脆吃土算了!
    “殿下,臣听户部说最近盈利不少,是不是该分利了啊?”房玄龄一双渴望的小眼神瞬间抓住了要点,他是真的穷啊,俺老房也想搞点私房钱存一下……
    “分什么利?接下来工坊还要扩张,建房子,圈地,招人,还有之前的买地款,这些都不要钱的啊?情义归情义,生意归生意,不能因为本王也是股东,厂区占了本王的地你们就可以不给钱,没道理的嘛……”李元景小脸一横,直接选择了硬扛。
    除了房玄龄以外,再也没人提过要分红这件事情,至于为什么不分红,一是穷,二是创业初期真的不太适合分红,这不,现在就用上这笔钱了。
    不过长时间不分红也不是个办法,李元景想了想,还是给了一个确切的时间:“年底吧,过年之前分一次红,以后每年分红两次,一次六月中旬,一次年前!”
    整个过程之中,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两个人却是一言不发,脑袋中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只是看着那贱贱的眼神,李元景觉得有些不太妙的感觉。
    这个时候程处默也端着一只大盆走了进来,盆中还放了一个小盆,该做的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是等。
    由于这盆已经制作了有一段时间,所以没等多大会儿的功夫,两个盆中便开始出现了浮冰。
    ‘嘶……’
    看到这神奇的一幕,李世民不由的倒抽一口冷气。
    听闻不如一见,现在他是彻底的被人类的智慧给吓到了,连大夏天都能变出冰来,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不由的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李元景一直在推动的匠人入仕,自己在赵王府开了个小口子,现在就带来了这么多的震撼……
    好吧,震撼其实并不多,但这也足够了,毕竟才几个月的时间,如果不做,便什么也没有,如果在科举方面真的有所松动,那么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一时间,李世民有些不太敢想象,不过想到李元景的另外一句话,李世民还是暂时选择了放弃。
    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说明给的钱还不够多。
    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别提钱咱们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