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在人脉,文化,钱财等各方面都具备着绝对的优势,寒门子弟想要与他们竞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科举将会令无数家庭耗尽一生的财富,倘若能够考中尚且不说,但若是考不中呢?既然科举是为了公平,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公平一些呢?”
第八十六章:把李世民忽悠瘸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也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
李世民是个很强势的帝王,纵观历史,他这一生除了想要做一个好皇帝以外,对世家的打压也是无时无刻存在的。
世家的强大,他想象过,也见识过,所以更加坚定了他内心中的想法。
杠精魏徵努了努嘴,没敢开口去反驳李元景的话。
就算这可能会影响到当下的天平,他也不敢现在就去开口制止。
李世民也没少在世家手中吃苦头,最近的一次就是去年的旱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李世民不得不向世家低头,不得不作出妥协,继续让郑善果担任岐州刺史这件事情。
而真实的情况是,李世民了解到郑善果的身体日况俞下,所以便想到了将他调到江南,对于郑善果当下的身体情况来说,长途调任,跟在鬼门关前走一遭没什么区别。
而没了郑善果这个领头人,郑家的实力将会受到巨大的打击。
“你想以工匠来对抗世家?”李世民紧皱着眉头,他大概是猜到了李元景的办法。
提升工匠地位,让工匠可以参加科举,这件事情李元景已经在他面前提起了不止一次,但李世民却十分不看好。
“看来皇兄对于工匠还是有些偏见!”李元景苦笑着说道,不过心中并不失望。
阶级地位在华夏历史上存在了上千年之久,他也没指望仅凭着自己这一张嘴在李世民面前说几次就能说服他。
李元景深深的叹了口气,道:“现在的大唐虽然在技术方面什么的还很薄弱,可与周边相比较起来还是强大的。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的大唐,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科举是一项好制度,但同时也是一项畸形的制度,它只为一部分人才而服务,在我看来,科举应该是全方位的人才选拔。
甚至可以说,科举制度从一开始就走歪了,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人员的更迭,这种观念更是会深深的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而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
这句话对,但也不对,他会为我们带来不少的辉煌,也同样会将华夏民族带入恐怖的地狱。”
说到这里,李元景顿了一下,打探了一下众人的反应,发现他们正在思考,不由的一笑,接着说道:
“一个杨里,就让织布速度提高了数倍,一个陈淼,就让大唐发现了水泥这种东西,一个长孙浚,为大唐带来了冶铁技术的改变,更不要说还有房遗爱,杜荷,程处亮这些人所做出的贡献,他们所做的事情,朝中的大臣能做到吗?能想到吗?
大唐缺乏的并不是指挥,而是胆量,且不说破釜沉舟,便是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大唐的未来绝对会让你们想不到。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耕种可以不用人力,亩产可以达到十石,边关遇到紧急军情的时候,只需要说一句话,朝廷就能知道具体的情况,也许十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将士们只需睡上一觉就可抵达边关。
这些看似天方夜谭,但若是不去想,不去做,那就真的只能是天方夜谭,这些事情,文官们做的来吗?”
魏徵很想反驳,但想了想,李元景说的又是事实。
织布机,水泥,冶铁技术,堆肥技术虽然没有全面验证,但杜荷的小范围试验已经成功了,水车和曲辕犁就更不用说了,目前已经全面推广了。
的确,这些事情,除了工匠以外,朝中的文官们不可能会想到的,更不可能会自降身份去做这些事情。
最简单的水车和曲辕犁的改造就是个例子,那么多年了,从未有人重视过这个问题,也没有人真正的把目光放在这上面。
“你知道这么做意味着什么吗?”李世民抬头看向李元景。
他也体会到了工匠的好处,至于有没有李元景说的那么玄乎,他觉得不太靠谱,但改变是一定的。
“陛下,此事长久来看,利大于弊!”房玄龄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看出了这件事情的好处,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看到,好处就在那里站着,事实就在那里摆着。
况且李元景这个小滑头,从一开始就把他们这些老家伙们给套路进去了。
好处拿了,现在不站出来说两句好话,面子上也挂不住,况且这件事情也没有触及到他们的原则。
杜如晦紧跟着点了点头,他跟房玄龄已经形成了默契,而大家也都知道一般房玄龄表态之后他会紧跟着表态,所以也没人出声,就在等着杜如晦的意见。
“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不妨继续让赵王殿下做着!”杜如晦说道。
“嗯,言之有理!”长孙无忌也紧跟着表明了态度。
“你打算怎么做?”李世民再次将目光放在了李元景身上,他认可了李元景的建议,也接纳了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建议。
“办学!”李元景开口说道,结果不算好,但也能接受,至少已经这件事情进入了这些大佬们的视线。
虽然暂时不会大动干戈,但只要做出了成绩,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没有事实作为依据,就算是李元景自己也觉得很难让人服气,也包括他自己。
这件事情的确急不得,一个耐不住性子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成就大事的。
“工匠之术乃家传秘术,恐为不妥吧?”魏徵想了下,还是决定跟李元景杠一下。
“万事开头难,只要去做,总会有解决办法的!”李元景点了点头,这一次他倒是没有选择跟魏徵硬扛。
工匠地位虽低,但有手艺护身,经过祖祖辈辈的研磨推敲,这门手艺足以让他们一辈子不愁吃喝,甚至连他们的后辈都能有个谋生的手段。
所以古代大多数手艺人,对于传道还是比较保守的,收外人徒弟就不要想了,一百个工匠都不可能有一个愿意收的,就算是传道,也只会传给自己的儿子,孙子,连女儿都绝不可能触碰到这些机密。
这种做法属于典型的舍大家保小家,一旦小家出现了问题,这门手艺基本上也就失传了。
李世民基本上认可了自己的提议,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自己一个人来折腾,但办学,特别是办这种学校,前期烧钱是必须的。
一想到钱,李元景就觉得一阵蛋疼,问朝廷要钱是绝对不可能的,一是没钱,二是朝廷给了钱,这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那个……皇兄,之前我给你交的税能不能退给我?”
第八十七章:老夫的钱啊
“几百贯的税而已……”李世民努了努嘴,努力的控制着不让自己放声狂笑。
关于税的问题李世民是直接交给前任户部尚书韩仲良的,六月初的时候韩仲良调任刑部尚书,接替了原刑部尚书李靖,而李靖则调任兵部尚书,兵部尚书杜如晦是兼任的,这次全职负责吏部,而接替韩仲良的则是尚书左丞戴胄。
这一系列的人事任命看似很普通,但实际上也并不普通。
善兵知兵的李靖,被放在了他最擅长的位置上,所以这个时候,李世民更加不可能把钱退给李元景。
“那我从后面的税款抵扣吧!”李元景叹了口气,都特么怪自己太自大。
李世民白了眼李元景,没见过你这么抠门的,没好气道:“抵扣就不必了,朕丢不起这个脸,不过以后的税你可以正常交!”
长孙无忌:???
房玄龄一脸懵逼的看着这二兄弟:???
作为老实人的萧瑀,狠狠的鄙视了一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忍不住开口道:“陛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啊?”
“没事……没事……一个美丽的误会而已……”李元景连忙开口,打断了李世民的话。
开什么玩笑?
这件事情要是传了出去,自己的脸还要不要了?
小朝会结束了,会上并没有说什么太有营养的话,天天开会,哪来的那么多军国大事让他们去搞事情?
李元景的婚事,和确定了办学堂这两件事情已经是近五天以来最大的两件事情了。
……
几人回各自衙门的时候,恰好路过户部,不禁想起了之前在御书房李元景的尴尬,不由的心中有些好奇。
于是几人便进入了户部,户部新任尚书戴胄连忙上前迎接。
虽然大家都算是尚书,但人家却属于宰相,自己就是个普通的尚书。
“玄胤,听说赵王前些日子单独向陛下交了一笔税款?”长孙无忌笑呵呵的拉着戴胄问道。
“有这事?”戴胄愣了下,交税哪有直接交给户部的?
而戴胄刚刚到任半个月不到,很多正常的工作都还没有屡清楚,更没有心思去管这些。
但几人一同前来询问,想必应该是真事,想了下,说道:“诸公稍等,我这便让人去查一下!”
戴胄连忙让人去喊户部侍郎封元素,实际上户部的大小事情都是封元素在负责,各部也是一样的,尚书只负责大方向,具体的事务就看自己是不是闲的蛋疼了。
若是这笔款项进入了户部,封元素是绕不过去的,不然这一笔钱接下来又该怎么交代?
不大会儿的功夫,封元素便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尚书召唤,加上几位宰相也都在场,封元素也不敢耽搁。
“有这事!”听完戴胄的话,封元素直接点头确定了这件事情,这笔钱确实是经过他的手来处理的,由于是赵王纳税,又是开天辟地头一次直接进了户部,所以印象比较深刻。
“这笔钱是有问题的,只不过是韩尚书直接从陛下那里拿回来的,所以我也没有多问,直接把这笔钱入了总账。”
“有什么问题?”长孙无忌连忙问道,他当然知道有问题,若是没问题的话,以赵王的性格,早就炫耀起来了。
“根据账目来看,这笔税款为总价的一成,而朝廷规定的商税为三十税一。”封元素说道。
“总价的一成?那不是成了十税一了吗?”长孙无忌笑了笑,旋即他想到了一个更可笑的事情,不由的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哈哈哈哈哈!老夫知道了,赵王啊赵王,还真是让老夫无言以对啊,早知道就让陛下安排赵王多读点书了……”
萧瑀也楞了一下,但很快便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意思。
这件事情倒真的是挺有趣的,不由的捋了捋白花花的胡须,笑言道:“赵王殿下怕是误解了关市之税了吧?把有官须者,十取其一理解成有官者,十取其一了吧?”
“是及!是及!哈哈哈哈!没想到赵王也有今天啊……”长孙无忌忍不住的放声狂笑道。
估计是后面赵王发现了自己理解错了,或者下面的人告诉他账目不对了,所以今天才会找皇帝要钱。
“你个老匹夫笑个屁,这损失的就不是你家的钱?”房玄龄无语的指着长孙无忌骂道。
“……”长孙无忌脸上的笑容瞬间被尴尬所取代,对啊,我家也有份额在内啊!
“赵王一共交了多少钱?”杜如晦也觉得心中挺不是滋味的,早知道是这件事情,当时在御书房就劝着陛下把钱退了。
万民布店的份额也有他们家的一份,长孙无忌,杜如晦,程知节,他们四个占据了四成的份额。
不过现在事已成舟,后悔也已经晚了,只能希望赵王那个糊涂蛋少交点钱吧……
“一共交了三次,好像八百多贯吧,具体的数额需要去查阅一下!”封元素想了下,给了个大概的数字。
八百多贯,基本上等于多交了五百多贯不到六百贯的税款。
换算下来的话,等于他们每个人平白损失了五六十贯的利润。
“还好!还好!幸亏发现的早!”长孙无忌长舒了口气,五六十贯而已,能接受。
“那可是老夫一年的零花钱啊……”什么叫还好?一想到五十六贯,房玄龄便觉得自己有点想昏倒的冲动。
……
离开皇宫之后,李元景的心情可谓是美美哒。
什么钱不钱的,咱们都是有身份的大人物,谈钱多俗啊,自己努力了一年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虽然幼苗还很幼小,但李元景绝对有把握用自己一泡又一泡……
不对,是精心的照料,让这颗幼苗茁壮的成长起来!
朝中的气氛并不像是要大战的气氛,各方面都四平八稳的,而这么一场旷世大战,可不是拍着脑子就能决定的。
即便是大唐,想要发动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争,也至少需要提前一两年的时间来准备,就算等不及,至少也要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