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郑镜思参见赵王殿下!”郑镜思用余光瞟了下郑集,旋即郑重的行礼道。
这个时代还不流行跪拜礼,见到上级也就是拱手弯腰以示尊敬就可以了。
在出现凳子之前,曾经出现过跪拜礼,但那仅仅只是因为没有凳子,需要跪坐,交谈中也不可能再站起来行礼,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跪拜礼。
而凳子出现之后,则以拱手礼取代了跪拜礼,这样的好处在于双方都能保护自己的尊严。
反倒是到了清朝的之后,跪拜礼才再一次流行起来,什么见官必须跪拜等等强制性的要求之类的都是在这个时代才死灰复燃的。
郑镜思年纪不大,并不像是郑家的管事人,这让李元景有些生气,不爽道:“你能代表郑家吗?”
“臣是长安郑氏族长,如果只是长安周边关于郑家的事情,臣倒是可以做主!”郑镜思点了点头,看到郑集,他就猜到了李元景叫自己来的原因,心中不禁有些后悔,答应皇后的要求有些早了啊。
自己是特意等着皇后离开之后才来的,地契李元景应该是拿到了。
“那本王就直说了!”李元景点了点头,伸手指着郑集:“他打了本王的脸,若不是看在郑家的面子上,本王早就将他笞一百,罚没家产,流放三千里了!”
郑镜思猛的皱着眉头,郑集虽然纨绔,但性子比较偏软,欺负下普通人他倒是在行,但对于有点实力的人,他是根本没胆子去招惹了。
所以听到郑集打了赵王的脸,郑镜思就觉得有些不太可能。
“请殿下明示,若郑集不占理,郑家会给殿下一个交代的!”虽然看不惯郑集,但毕竟是郑家人,郑家的脸还是要的,郑家人犯了错,只要不是违反了律法,你不能随意处置,只有我们能处置,五姓七望几乎都有这样的特权。
第五十一章:第一个目标,郑家
李元景并不清楚郑家的势力到底有多庞大,但是郑镜思的这一番话却间接的告诉李元景。
郑家既然可以有长安脉,那也可以有其他脉。
世家最恐怖的地方并不在于他的本族太强大,而是他的各个分支也不弱,这些分支联合本族,就成了一个让皇帝也不敢忽视的群体。
就比如说郑镜思,虽然年纪不大,但他本身是皇秘书郎,长期居住在长安,那么长安所有的郑氏族人便被整合为了长安郑氏,在这个大群体下面才会具体的划分某一脉的,但表面上,他们还是一个群体,需要共同努力来维护郑家的权力。
其他家族也大差不差,历史上真正让世家衰败的原因是科举制度,但这种制度持续了很多年,也才只是让世家影响力大减而已,比拼起来的话,世家依旧是不可忽视的群体,但没有唐初那么重要了而已。
郑镜思虽然表面上毕恭毕敬,可话语中却又是强硬无比,维护郑集的意图很是明显。
“这么说,你是要保他了?”李元景微微眯着眼睛看着郑镜思。
“殿下误会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国天下,家在前,臣只不过是依照家规办事而已!”郑镜思却是一点也不怕李元景。
给你面子可以好好说,不给你面子你又算是老几?
世家的嚣张远非李元景可以想象的,就连李世民数次提出想要娶几个世家的女人为妃,世家连鸟都不鸟,暗地里更是直接放出话,皇帝根本不配娶世家的女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李元景又算得了什么?
“好一个家国天下!好一个家在前!”李元景笑着拍了拍手。
这个说法并没有错,至少在现在以前是没有错的,而且关于这个话题,一直到后世都争辩不出一个先后问题,只能看个人的见解以及选择。
世家子弟享受了世家带来的好处,自然也要极力维持他们的尊严。
李元景缓缓的站起身子,走到郑镜思身前认真的盯着他,郑镜思倒也不惧,直接与李元景对视。
“你郑家的脸是脸,难道我赵王的脸就不是脸?”李元景冷声说道:“带他走吧,希望你不会为今天的选择后悔!”
“臣告退!”
郑镜思直接带着郑集离开了王府,不过在离开王府之后,郑镜思却是满脸的怒容。
转过头来厌恶的看着郑集,恶狠狠的问道:“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族长,赵王就是想故意找事的,我又不认识他,他挡在我身前我就嘀咕了两句,他就让人把我抓起来,还诬陷我让他颜面扫地……”郑集自然不敢把真实原因说出来,当然,真实原因其实他也不知道。
郑镜思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赵王没事找事,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
客堂之内。
太子李承乾一直都在,只不过刚才也跟着回避了罢了。
待郑镜思领着郑集离开之后,李承乾这才悠悠然的走了出来,忍不住的鄙视道:“哼,本宫还以为天都要塌了呢,结果没想到连个雷声都没听到!”
面对着大侄子的讽刺,李元景倒是不在意,笑了笑说道:“知道你父皇为什么让你来本王这里吗?”
“当然是学习耕种,体恤民情!”李承乾脑袋举的高高的,一脸傲然道。
“因为你没脑子!”
“你……”
“怎么,想打人?来吧!本王站在这里不动让你打,随意打,哪怕打死本王也不会说一句不满的话!”看着暴跳如雷的李承乾,李元景淡定的将脑袋伸过去。
不是为了装逼,你是太子又怎么了?老子还是你叔叔呢,感动本王一根头发,都不用本王发威,你爹就能教你重新做人,大臣们也一定会嚷嚷着废掉太子。
管你是不是太子,敢打长辈,不管什么理由,那都是十恶不赦的罪过。
李世民现在还在为这件事情头疼呢,如果他选的太子也来上这么一出,那么结果……
呵呵……
“三日之内,本王要看到郑家所有的产业!”李元景转过头,对着刘虎冷声命令道。
“诺!”刘虎直接应了下来。
郑家家大业大的,产业众多,但正是因为产业太多,所以调查起来才更方便,加上自己的身份,甚至可以直接去官府调集资料,三天的时间并不难。
“陈二水!”李元景又将浑身颤抖的陈二水喊了过来:“本王说过要给你一个说法,就一定会给你一个说法!”
陈二水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心。
只要这件事情做好了,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会事半功倍,只有让下面的人看到希望,才会更加彻底的为自己卖命。
虽然不是造反,但世家的力量也不容小视,特别是几大世家盘根交错的关系网,随便动一家,其他几家都会紧跟着出动。
倘若自身内部都不能够团结,那还拿什么去跟人家斗?
至于为什么要跟世家斗,原因很简单,自己想过的更快乐一些,从工匠事件,又到现在郑镜思的反应,李元景发现不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绕不开世家。
跟他们联合就更不用考虑了,李世民绝对不会坐视的。
所以,自己其实也没什么选择,除非安于现状,当个什么也不管,听天由命的咸鱼王爷。
附在陈二水耳旁,低声道:“待会你就如此说,先……”
李承乾真的想听,但李元景将声音压的太低,所以压根听不着。
陈二水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底气,这个层面远远不是他一个人普通人能够接触的,所以,李元景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连反驳的底气都没有。
遣退了众多嗷嗷待哺的小兔崽子们,李元景直接带着陈二水,还有死活都要跟着的李承乾进入了皇宫。
告状丢脸?
只要能得到好处,丢脸有什么好怕的?
况且有这个免费的渠道不用,难不成还留着过年不成?
就算不是为了陈二水,这件事情李元景也不会就此放弃,郑镜思的回应,同样也打了自己的脸,这口气若是不出,世家那里怎么看?
皇室与世家的交锋之中,皇室又一次的落入了下风,这无疑会增长世家的傲气,打击皇家的威望。
第五十二章:要赏!要钱!要权!
天已经彻底的黑了下来,大臣们纷纷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但是李世民却不行,他必须要把今天的公务处理完。
所以这个时候他还在御书房内挑灯夜战,要忙的事情太多了。
下面传来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前些日子虽然接连下了两场大雪,但近日天气却出现了异变,温度比往年同时期竟然升高了不少。
地上的积雪已经化的差不多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户部推测,明年可能还会持续旱情,要朝廷早做准备。
李世民有些头疼,也有些不敢相信,但也不能忽略大臣们的建议,于是在这道折子上批下了自己的答复,酌情安排。
基本算是同意了户部的建议,但准备必须是有限度的,需要户部拿出一个合理的方案,这个批复只是给了户部准备方案的权力,并不是最终的执行权力。
看着还有厚厚一沓的折子等着处理,李世民无奈的叹了口气,暗叹口气,当皇帝真特娘的累人……
“陛下,赵王带着太子,以及一个叫陈二水的平民在殿外求见!”
“宣!”李世民缓缓的放下了笔。
李元景最近倒是让李世民有些刮目相看,曲辕犁和水车所带来的的效应自然让李世民兴奋不已,甚至最近隐隐的在期待着李元景再来见自己,说不定又能带来什么新东西。
想到这里,郁闷的李世民心情不由的好了不少,干脆就坐着等李元景算了。
“皇兄!”
“儿臣参见父皇……”
“皇……小民参见父皇……啊,不对,是皇兄……也不对……”
李元景无语的捂着眼睛,看着陈二水激情的表演,恨不能找个地缝整个人都钻进去,太特么秀了。
这货跟程处亮竟然有一拼,一个是不知道该如何自称,一个是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别人。
“呵呵,不用紧张!”李世民宽慰的笑了笑,随意的安慰着陈二水。
知道陈二水是平民,对于这些礼节可能还不太熟悉,加上第一次见皇帝紧张的情绪,前面有两个不同的称呼,跟着就来也是正常的。
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李世民的容忍度还是挺高的。
就算是当着面骂他,就算李世民气的暴跳如雷,事后也绝对不会跟人家来个秋后算账。
但骂他的人若是读书人,或者士子,那就呵呵了,自求多福吧还是!
“太子,你又惹你王叔生气了?”李世民板着脸看向李承乾,他发现李元景的表情有些不太对。
“父皇,儿臣连话都没来得及跟王叔说上几句,又怎能惹王叔生气呢?”李承乾不满的嘟囔着小嘴,对于这口锅,自己显然是不接的。
“皇兄,这事跟太子没有关系,今日臣弟是来要赏,要钱,要权的!”李元景直接开口道,他不喜欢绕来绕去的,觉得太虚伪。
“哦?朕听一听!”李世民微微眯着眼睛。
“陈二水,你来说!”
“是……”陈二水磕磕绊绊的答应着,脑子里却满满的都是浆糊,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开口。
今天一天发生的这些事情,对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自己一个没有任何身份的普通百姓,却能跟了赵王,还能在第一天就被带着进宫见了皇帝,那可是皇帝啊,自己给人人都觉得不够格的那种。
“算了,还是本王替你说吧!”李元景是真的有些急了,不是怕坏事,而是陈二水已经完全乱了分寸,他已经不可能在完成这个任务了。
李元景看了眼李承乾,李世民瞬间明白了李元景的意思。
“太子你先退下!”
“……”
李承乾一脸懵逼加不满加愤怒的离开了御书房,不是说好了要让本宫跟着呢吗?怎么关键时刻就把本宫踹开了?
“陈二水是臣弟前些日子招募的工匠之一,只不过当时为了避人耳目,所以并没有公布于众,而是命令陈二水继续秘密的进行研究。臣弟昨日接到陈二水的汇报,说研究出了成果,于是臣弟今日便带着几家的小兔崽子去验收……”李元景添油加醋般的将今日郑集在陈二水家干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然,对于自己让杜荷通过杜如晦给陈二水搞一个新身份的事情也没有隐瞒。
“你的发现呢?”李世民有些不耐烦了。
对于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他并不感兴趣,而且事关郑家,他也不太想管,不合算。
“一种新型的材料,若是用来筑城,则坚不可摧,臣弟问过陈二水,总结了一下,若是有足够的材料以及人力的话,像长安这么大的城池,最多两个月便可完工,若是边镇小城或者军堡,冬天或许需要一个月,但若是下田,最多半个月就够了。”
“有多坚固?”李世民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