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要五千名工匠,真正的工匠,少拿那些半碗水来糊弄本王!”李元景神色清淡的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王家拿不出五千名工匠!”王珪紧紧的咬着牙,五千名真正的工匠,别说是一个王家,就是两个王家,三个王家也拿不出来。
“那就说明诚意还是不够!”李元景微微一笑,随即做出了送客的姿态。
“五百人,最多五百人,再多的话就算把整个王家卖了也拿不出来!”王珪一脸肉痛的看着李元景,咬牙切齿道。
“低于两千人这件事情就不要说了,也别说本王刁难你,真正的工匠至少八百人,低于两年的学徒不要,若是让本王发现其中有假,后果你自己想!”李元景笑眯眯的看着王珪。
冤家宜解不宜结,他跟王家的仇可不是一般的小仇,而是真正的杀身之仇。
这种仇恨按理说是不应该就这么化解的,但是没办法,除非李世民点头,并且亲自出手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帮他压制,不然李元景绝对不是王家的对手。
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强不过一个千年世家。
收拾王家,以后有的是机会,但眼前的好处若是不拿,李元景怕是都会瞧不起自己。
“好!一年内老夫将这些人给殿下备齐!”王珪面色有些铁青的点着头。
“恩!说说你的条件吧!”李元景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勉强算是过去了,接下来要谈的才是正事。
反正李元景是绝对不会相信,身为侍中的王珪会闲的蛋疼跑过来跟自己道个歉达成和解?
“王家希望能够派出几位年轻子弟陪在殿下身边,与殿下一同出海,若是遇到王家看中的岛屿,也希望殿下能帮助一下王家!”终于说到了正事,王珪肉疼的表情这才总算是忘却了一些。
内部消息虽然还不太准确,但基本也就七七八八了,剩下的只是细节。
按照目前的情况,李世民为了尽快把世家赶出去,彻底的掌控大唐,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所以当下的计划是,一旦发现了合适的岛屿,就会将几家召集起来竞价,只要价格合适,就可以立即进行迁徙开发,而先期会以各个道大都督的名义去开发,五年后撤道封国。
流程上来看有些问题,但问题并不大,但毕竟是自己家族未来的出路,没人希望在没有真正见到的时候就去贸然决定,对着一堆数据,哪怕是对着地图他们也未必能看出大概。
王珪想要派人跟着一起去,就是让他们尽早了解一下各个地方的优劣,从而给家族一个决定性的参考意见,最好是有山有水,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而且还能有不少的矿产。
“可以,但是在船队中,本王说一不二!”李元景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安排几个人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另外……希望殿下能够让出一千名额给王家,不过殿下放心,这一千人还是归殿下指挥,王家并不会干涉军中事务,除此之外,军械什么的,王家愿意补贴殿下十万贯,另外再出十万贯作为这一千人一年的正常开销,给他们的补贴王家会另外支付!”王珪直接抛出了另一份大礼。
五万人一年的补贴军费也就几万贯,就算有不同等级的军官,一年十万贯的补贴也差不多了。
况且这只是额外的补贴,其他正常的待遇朝廷还是给的,王家只占据一千人的名额,最终却给了五万人都花不完的补贴。
军械朝廷是免费配备的,但王家却愿意出十万贯去买,说白了,就是五万人的补贴军费王家出了,军械的十万贯是你赵王的外快,王家就换这一千人能跟着训练。
“王家在军中也有不少人吧?似乎用不着这样啊!”李元景微笑的看着王珪。
“此次出海涉及到的战争方式会有不同,王家子弟均为陆兵,水上作战一窍不通,若不提早打算,将来怕是后悔晚矣,殿下放心,王家的目的只是让他们熟悉这种作战方式,殿下待他们就如寻常士兵即可,入了军中,生杀大权当然是交到了殿下手中的!”王珪态度放的很是端正。
李元景想了想,王家既然能找上门,其他家自然也会找上门,拒绝了王家,难不成还能拒绝所有人不成?况且这种事情就算自己都拒绝了,也拦不住他们私下里安排人手。
“给你一千人可以,不过丑话说在前面,除了这一千人以外,若是让本王发现王家在其他方面还有插手,到时候别怪本王把这一千人扔去喂鱼……”
第二百七十章:该赵王头疼了吧
接下来,李元景选择了闭门谢客,不论谁登门拜访,一律被门房给挡了回去。
而李元景也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的思考了一下接下来的安排,在这期间内,朝廷宣布了李元景检校东海道大都督的任命,与此同时,李元景身上还背着另外一个任命,太尉!
关于李世民的这波操作李元景有些看不懂,三师三公都是给一些老家伙们留的荣誉职位,虽说有不少空缺,但把这个位置给年仅十几岁的李元景,着实让人有些看不懂。
不过看不懂归看不懂,有人还是能看懂的。
‘砰……’
李世民将一道折子重重的摔在案台上,气的脸色有些发青,胸膛一上一下的,大口大口的穿着粗气。
“朕对他既往不咎,信任有加,就连赏赐也都比其他将军略微丰厚一些,没想到第一个要逃离的竟然会是他!”李世民一双鹰眼凌厉的望着外面,语气很是不善。
“陛下,强扭的瓜不甜,既然武安郡公心以不在朝廷,不如索性顺应了他的想法,也算是帮了赵王一把。”房玄龄有些无语,但思考清楚其中的关键之后,还是耐心的劝说着。
“不行,朕怕的不是现在!”李世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房玄龄的提议。
薛万彻他是绝对不会放掉的,哪怕让他死在自己身边,也绝不可能把他放给李元景。
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让薛万彻去李元景身边等于是给了他军事方面的人才来帮助他稳定局势,李世民也并不怀疑这些,但自己身为大唐皇帝都压不住他,李元景一个未成年的亲王能压的住吗?
万一李元景手下的军队被薛万彻彻底掌握,到时候又在遥远的海外封国,直接谋权篡位也并没有什么难的,而且到时候朝廷就算是想去平叛都不太现实,朝廷无法组织十万以上的大军去泛海远征。
李世民怕的不是李元景手中会拥有一员虎将,而是怕这名虎将反噬恩主。
毕竟薛万彻是有前科的,当然,有些事情其实也怪不得薛万彻,但人的命运就是这么的无聊。
早年间薛万彻与其兄薛万钧授隋命镇守幽州,后来隋朝没了,这才投降了唐朝,但是以薛万彻当时的身份地位,还不足以在人才济济的大唐阵营中镇守一方。
所以薛万彻就开始跟随罗艺与其他起义军来回征战,而罗艺又是隐太子李建成的人,这个时期薛万彻也差不多得到了李建成的信任,地位也比之前提升了不少。
而玄武门爆发的时候,薛万彻是整个东宫将领中,唯一领兵发起反攻,甚至险些攻破了李世民的秦王府。
当然不是秦王府的战斗力有多强,始终没给薛万彻机会,而是因为就在攻破秦王府之前,隐太子李建成的头颅被放在了薛万彻面前,恩主都死了,手下的人还战什么?
于是,薛万彻便带着十几个亲信随从离开了长安,后来罗艺造反的时候薛万彻虽然没有参与,但毕竟是入唐以来第一个跟随的将军,这个时候薛万彻多少有些兔死狗烹的感觉。
再接着便是李世民再三的邀请,薛万彻实在无法拒绝了,这才答应出山,而在去年的北征突厥一战中,薛万彻大放光芒,战后直接被封为武安郡公。
李世民赦免了李建成的旧部,甚至还册封罗艺开府同三司,甚至没有没收他手中的兵权,但罗艺还是反了。
与罗艺同出一门的薛万彻,李世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松懈大意的。
“哼,他不是想上位吗?那就给他安排个岭南道的别驾!”李世民心中不悦的直接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这会引起裴家反弹的,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宜节外生枝!”房玄龄连忙劝阻道。
他也很想拉着告密的裴行方狠狠的揍一顿,海外封王也有你裴家的份,虽然能理解你想拍马屁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无疑还是太愚蠢了。
当然,如果房玄龄能先回到几十年后再回来的话,一定不会这么认为。
那时候估计他会说,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薛万彻跟李元景还真是有缘分,历史上李元景被谋反致死,就有薛万彻的功劳,可以说,正是薛万彻的支持,让李元景觉得自己在军事方面已经可以跟朝廷掰手腕了,当然,大多数时候李元景那个糊涂蛋还是被人糊弄着玩的。
这件事情很简单,薛万彻不知道什么时候透漏了自己想要加入东海道的想法,结果被思维敏捷的裴行方抓住了把柄,于是就有了这封密奏。
裴行方是薛万彻的副将,而裴行方又是裴家在军队方面大力培养的新人,所以,原本没有资格直接上奏的裴行方,借助裴家的势力成功的将这封密奏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台上。
“拟旨,令太尉领兵五万,任城王李道宗与李绩二人为副!”李世民心中有些不爽的直接吩咐道。
这封任命本是不打算这么早就公布的,但有些人却一直在蠢蠢欲动,李世民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他已经可以遇见,一旦大唐开启了封王的步伐,对于整个大唐内部将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若是李世民现在不去准备,到时候大唐所有的官府,甚至是军队都有可能直接瘫痪,原因自然是官场和军中的高层,近乎九成五都来自于这些家族。
“如此一来,就该是赵王头疼了!”房玄龄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他也头疼,他老婆这几天没少在他耳边吹风,不对,应该是没少拧他的耳朵。
房遗爱在新罗遍地开花的事情已经被他夫人知道了,也同时知道了房遗爱被房玄龄给打的半个月下不来地,这可气坏了房夫人,儿子好不容易是个正常男人,能够传宗接代了,你这个当爹的咋就这么没良心呢?
房玄龄其实很想说一句,那也是老夫的梦想啊,可是老夫不敢……
好吧好吧,反正就是房玄龄最近因为这件事情过的很不顺心,恰巧关于封王计划随着李元景的归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有有资格参与的家族都在想着办法去接近李元景。
卢家也同样不例外,但是房遗爱还在新罗,卢家找不到合适的人去引荐,李元景又不见他们,最终找来找去只能找到了房夫人这里,于是就有了房玄龄现在的纠结。
嗯,赵王该头疼了,这个时候老夫亲自登门为他解惑,应该能开口了吧?
第二百七十一章:最合适的安排
李元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历史上曾经害死了他的薛万彻竟然间接的解开了自己的疑惑。
关于任命的文书很快就被送到了李元景的府上,整个流程甚至没超过半天的时间。
效率之所以能够这么高,完全得益于这些负责部门内或多或少的,都是一些这件事情的既得利益集团。
似乎是为了要给李元景解开疑惑似的,房玄龄几乎是与圣旨一同到来的。
当然,来的还有新任命的两位副将,任城王李道宗以及李绩。
这两位之前都不在长安,两人是在三天前和五天前才回到长安的,本计划是在家歇息几天再来商量正事的,结果没想到被一道旨意打破了他们的计划。
“殿下打算如何招募这五万士兵?”坐在桌子前,房玄龄毫不客气的夹起一筷子牛肉放入火锅中涮着,似乎是为了防止自己夹起来的肉被其他人抢走,所以肉不离筷子的看着李元景问道。
另外两人也将目光看向了李元景,身为副将,军队的实际负责人,他们两个也同样很关心这件事情。
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仅仅只是知道他们要被安排去哪里?去哪里做什么?剩下的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朝廷有什么安排?”李元景倒也没有客气,这个时候就是把话谈开的时候,趁着大家伙都在,有什么事情也比较好商量。
这半个多月以来,李元景也想了很多方法去应对,不论朝廷最终是怎么安排的,他都能拿出一道应对的措施。
“没有任何安排,这件事情由殿下全权负责!”房玄龄很光棍的夹起牛肉,沾了沾兑了醋的蒜汁填进口中,不由得赞叹道:“长孙老贼家的牛肉还真是好吃……”
李元景有些意外,但由于自己做足了准备,所以又在预想之中,直接开口确认道:“士兵好说,军官呢?朝廷不管了吗?”
“不管,你想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