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闲王-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的问题,其实本公子一句话就可以解决了,不仅如此,本公子还可以保证你金家,以及你金白净的后代,都可以安安稳稳的坐在新罗王这个位置上,只要不是现任新罗王指定的继承人,就算他权势滔天也不行,大臣们连反对的声音都不敢发出来,至于高句丽和百济,除非大唐亡了,否则他们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踏进新罗一步。”
    古墩……
    金白净贪婪的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道:“只要两千斤黄金和五千斤白银?”
    “本公子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
    “好!小王同意了,但是需要一些时间去筹措……”

第二百四十一章:又特么跑偏
    这一夜对于程处亮来说是很刺激的,长孙涣也同样如此,因为他和程处亮的一船瓷器就这么卖出去了。
    而且还不单单只是卖出去了那么简单,被他们吹嘘为五百斤黄金进价的瓷器,其实仅仅只用了四千贯,大多数都是从民间收购的,只有部分是出自官窑的精美瓷器。
    而这么一番操作,他们就拿到了两千斤黄金以及五千斤白银。
    白银的价值现在不太好算,但黄金的价值好算啊,按照一两黄金能兑换十贯钱的比例来算,那么一斤黄金就是一百六十贯钱,古代都是一斤十六两,所以俗话半斤八两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两千斤黄金是多少?折合三十二万贯,成本仅仅只有四千贯,而且还没算五千斤白银的价值呢,这利润……
    “殿下,等金白净把钱交了我就立即回朝,这次多带几艘船回去!”程处亮兴奋的恨不能跳起来,暴利,妥妥的暴利啊,在大唐上哪找这么好的生意去?
    况且在大唐他也不敢用这种方式做生意,还是半岛好,连哄带骗的,人家连反抗都不敢。
    “回是肯定要回的,不过这事差不多就得了,羊毛别逮着一只撸,好歹也给本王留着点!”李元景呵呵一笑。
    “嘿嘿,分你点,这件事情我做主了,给你一万贯……”程处亮贱兮兮的说着。
    “本王差你这一万贯?”李元景没好气的瞥了眼,本王带着你净赚三十多万贯,就值一万贯的抽水?说句不好听的,要交给朝廷的税收都不止这一万贯。
    “殿下,我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怎么做才能让金氏不倒,让高句丽和百济不敢踏入新罗?”长孙涣兴奋归兴奋,但却不像程处亮那般见钱眼开,脑子里想的最多的还是这件事情该如何操作。
    讲真,以长孙涣现在的能力以及思维,反正他是觉得这件事情他们玩的有些大了。
    而且这种行为被传回朝廷之后,呵呵,可以预见的是,一大堆喷子正在朝着他们袭来……
    “方法其实很简单……”李元景微微的神秘一笑,并没有多说。
    翌日,金白净按照昨天晚上陈果交代他的方式在李元景面前痛哭流涕了一番,将此次开战的责任全部推给了高句丽。
    反正两个国家就是狗咬狗,谁也不是好东西,不过李元景一点也不在意,都是常规套路,没什么好稀奇的。
    李元景矜持了一会儿也就没再多言,就此放过了金白净,隐隐的透漏了一下自己还带着不少布匹呢,若是让他满意了,或许接下来可以去高句丽找一找他们的麻烦。
    事情谈完,程处亮再次出场,替陈果说了几句好话,李元景看似照顾程处亮面子的把陈果也放了出来。
    几人这么一番连环计楞是将金白净唬的一愣一愣的,小金库没钱了咋办?找大臣筹钱呗。
    半岛三国其实在这些资源方面并不是太缺,最缺的是百济,几乎是什么都没有,高句丽金矿银矿铜矿什么的一大堆,新罗稍微少一些,但是也有不少。
    目前他们所采取的货币制度与大唐大差不差,都是以铜钱为主,金银都是一些奢侈品,有矿,但是为了保证价值,所以没有大量的开采,但这些贵族们手中还是有不少的,一些大宗交易他们也喜欢用金银来结算,毕竟挺方便的。
    至于他们怎么PY的李元景不知道,反正在十天后,金白净送来了大量的金银,其中给李元景的黄金也提高到了一千斤,这个是送的见面礼。
    就这样,船队大部分人以及所有货物全部下船登陆,陪着李元景留守在这里,程处亮和长孙涣两人则是带着八艘千石海船以及两艘五百石运兵船回国,他们需要将这些金银财物运回去,同时进行补货。
    而在程处亮和长孙涣回朝的这段日子,留下来的房遗爱彻底的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王的感觉。
    虽然被下令不准离开军营,但是架不住金白净一味的讨好啊,自从透漏出自己想那个啥啥的想法之后,金白净便变着花样的往军营送人,也不直接进来,每隔几天就送一批人,房遗爱捡着挑,看中的就留下,几天后再换一批,小日子爽的不要不要的。
    而这段日子也让房遗爱忘记了他的货物没有出售的郁闷,本来房遗爱是要搞瓷器的,但房玄龄觉得半岛很穷,奢侈品什么的不会太好卖,所以房遗爱变成了杂货铺老板,他的那艘船上什么货物都有,都是价格不高,但又是生活必需品。
    当然,房遗爱是爽了,但踏上归途的两兄弟日子可不太好过,原因无他,又偏航了……
    最郁闷的还是任知行,去时的偏航倒是能理解,可回来的时候偏航就偏的有些妈卖批了。
    他们可是一直按照李元景要求的朝着九点钟方向走的,而如果没有偏航,他们的目的地应该会是青州一带,结果船在海上走了将近五天才看到陆地,然而靠岸一问,这里特么的是河南道,海州!
    这下就连任知行都有些怀疑人生了,看着自己画的海图,越来越觉得好像错的一塌糊涂。
    不过就算是错也没有办法,日子还是得过,他依旧得想办法去完善,去验证,去找解决办法。
    程处亮带着几十个士兵直接在海州登陆,稍事休息便从海州军营借马一路向西直奔长安。
    另一路则由长孙涣带领,依旧原路返回,先去扬州,然后在那里换船,将这些金银押回长安,货物什么的都有清单,留下几个心腹帮着置办就成了。
    当然,这段时间船队也没闲着,而是四处找人打听,看如何能够保证船停在海上而不动,不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永远也解决不了偏航的问题,虽然方向可以保证,但自己的位置出现了错误,保证方向又有什么关系?
    长安,皇宫,御书房!
    这几个月来,李世民已经习惯了在下午的时候把几个大臣们召集过来商量事情。
    两个月多月前,钱庄发行的那一批国债反应很好,短短十天的功夫便销售一空,虽然钱不多,但这却是朝廷的一次试水,当然,这里面其实有将近一半都是被朝廷官员给买去了,不然到时候国债没人买,朝廷该有多尴尬啊?
    民间已经有声音传出希望朝廷再出一批国债了,因为利息真的高,而钱庄在年后也进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结息,所有人都拿到了先前承诺的利息,而经过这次预料之中的挤兑之后,钱庄的口碑瞬间得到了百姓的认可,这两个月来前来存钱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但是存钱多并不代表着朝廷已经解决了缺钱的现状,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没钱,缺铜,这个才是最要命的,所以货币改革的事情也提上了议程,但大唐金银产量不高,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所以这段时间李世民主要就是跟大臣商议看是不是能找到其他的东西来替代金银?
    两个月过去了,没有任何眉目,能被当做钱来用的,首先要稀有,不能是烂大街的东西,而且朝廷手中也必须要有足够的储备才行。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御书房外传来了一道声音。
    “陛下,宿国公带着程二公子在宫外求见……”

第二百四十二章:暴利啊
    门外的通报声让御书房内的众人为之一愣。
    回来了?
    这么快就回来了?
    不对……
    李世民意识到情况可能有些不太对劲儿,连忙让人将程知节和程处亮父子召唤进来。
    “你自己回来了?”看着程处亮的表情装扮,李世民心中又有些疑虑。
    程处亮的神色除了有些疲惫之外,倒是没有其他的表情,难道是自己想错了?
    “哦,陛下,长孙涣也回来了,不过他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到长安,我是直接在海州下船通过陆路先回来的,长孙涣还要先回扬州,然后把东西转运到内江船上在回来。”程处亮疲惫的点头说道。
    “其他人呢?”李世民疑惑道。
    “还在新罗呢,殿下派我们两个回来一个是向朝廷汇报一下那边的情况,另一个就是补货……”程处亮小声的说着,还偷偷的抬头看了眼李世民,发现李世民正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看,程处亮瞬间尴尬的要死。
    “你们带去的货物也不少吧?这才多久就卖完了?”房玄龄惊讶道,虽然他没去过新罗,但也知道那边比较穷。
    布匹什么的倒是好说,只要价格不太离谱,多的是人买,房遗爱带去的杂货也好说,都是一些畅销货,但程处亮和长孙涣可是搞了一船瓷器过去的,除了贵族以外,其他人倒是不大可能会买。
    “那……那边东西好卖……”程处亮小声说道,心中后悔的要死,没事干嘛要说补货啊?自己才赚了多少?万一被其他人盯上了,接下来自己还怎么赚钱?
    “嗯?”李世民似乎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不由问道:“卖了多少钱?”
    “两……两千斤……”
    “两千斤?新罗的钱是按斤算的吗?”李世民狠狠的瞪了眼程处亮,看这模样就知道里面一定有文章。
    “陛下,税我们可以交,该怎么交就怎么交,臣也不厚着脸皮说免税了,但是这途中的艰辛也不是常人能忍受的,去的时候就丢了两艘船,几百名将士,回来的时候也险些丢了,差点就回不来,这可都是卖命钱啊……”一旁的程知节有些看不过去了,这个时候自己若是再不出面,估计自家小娃娃就要被李世民给带到沟里去了。
    “朕也没说要你的钱!说三十税一就是三十税一!”李世民紧接着瞪了眼程知节,意识到这一次他们可能没少赚钱。
    “两千斤黄金!五千斤白银!”得到李世民的承诺,程知节也不在掩饰,直接把卖的钱数说了出来。
    “暴利……暴利啊……”
    “陛下,新罗怎么说也是大唐的属国,经商多赚一些无可厚非,但数十倍的利润,恐会影响到大唐在半岛三个属国的形象。”魏徵皱了皱眉头,直接站出来说道。
    不过劝说完李世民之后似乎还觉得不太过瘾,又转头看着程知节:“宿国公,一万匹布,一船瓷器,一船的杂货,这么点东西放在大唐最多也就一万贯,这钱你拿着就不觉得烫手吗?”
    “哼!”程知节冷哼一声,瞥了眼魏徵。
    这货就是山东士族养的一条狗,虽然深的李世民的信任,但朝堂上的事情嘛,表现的好不一定就是真的好,程知节这个人精又怎能看不出这些猫腻?
    不过他懒的跟魏徵去说那么多,没必要。
    “谁跟你说是全部的?那只是一船瓷器的价格!”
    “什么?”
    ‘砰!’
    李世民重重的敲着桌子,听到程知节这一番话,他也有些生气了,一船瓷器就敢卖这个价格,这是诚心的找事啊,堂堂天朝上国的脸还要不要了?
    “陛下……陛下……金银在大唐自然很珍贵,但是在半岛三国其实也就那样,人家是产地啊,不说遍地都是金银,但只要人家愿意,一座矿一两个月就能开采出这么多。”程处亮连忙解释道,现在他有些后悔了,怎么不让房遗爱那个二愣子回来呢?
    怎么不让长孙涣先回来背锅呢?
    “产地?”李世民愣了下,他倒是没听说过半岛三国有大量的金矿银矿,而且之前进贡的单子中也没怎么见过金银,对于这个说法,李世民保留怀疑的意见。
    御书房内的大臣们反应跟李世民差不太多,谁都没去过半岛,更不知道那边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就算先前派御史去过,也没了解的这么详细。
    “陛下,真的是产地,新罗王送礼都是几百上千斤的送……”程处亮小心肝乱跳的说着,暗暗告诫着自己一定要淡定,千万不能把他们在那里干的事情给抖出来。
    ‘嘶……’
    李世民不由的倒抽一口冷气,自己这边还在为了金银的事情而头疼数月,结果没想到人家送个礼都这么大方。
    “陛下,臣想去半岛亲自看一看,若真是如此,臣觉得倒是可以与他们进行交换。”房玄龄想了想,说道。
    朝廷现在最缺的就是金银,这两者不准备充分,货币改革根本就进行不下去。
    虽说现在货币的问题还没有那么严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