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官身这个事再说,不过朕觉得这个想法可以试一试!”李世民也不傻,给官身虽然不符合自己的意愿,但这件事情本身却是对朝廷有大益的,他不可能分不清好坏。
“不,官身必须给,不然收入没以前多,人家凭什么来?就算我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家难道就不能离开回家自己去当个游医?明明能赚的更多,又为什么非要耗在这里当个孙子还不赚钱呢?”李元景直接拒绝了李世民的说法。
“既然收入不及以前,那人家又何必在乎这一个官身?”李世民反问道。
“在这个体制内,便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县级医院能力突出的医者可以调入州级医院,等级待遇也一并提升,州级医院能力突出的可以调入长安或者洛州医院,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直接进入医学院,除了晋升以外,他们还可以获得同行交流的机会,这些人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跟外面那些祖传的不一样。
外面想要做的比祖上更优秀,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的技术其实是在一直退步的,因为不管他们怎么做,都是闭门造车,但我们不同,就算一开始有所不及,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一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不定问题就解决了,若是出现什么大问题,医学院可以来安排人手进行攻关。
他们虽然不参与政治,但是在医院这个单独的系统内也并非没有什么前途的,这个其实跟钱庄是一样的,都是属于游离于政治以外的官场,虽然不涉及政治,但他们又是真真正正的官员。
一旦有了足够的人员,我们就可以去安排他们攻克更多的病症,或许在以前看来是必死的绝症,在不久的将来其实就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病,甚至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就能将其治好。”
李元景的话的确给李世民带来了太多的触动,房二这件事情暂且不提,但青霉素是实打实的救了不少的将士,虽然也给朝廷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结果终究是好的。
李世民微微眯着眼看着李元景,过了许久才开口道:“听说你想去倭国转一转?”
第二百一十四章:李世民的小心思
“去倭国?”李元景愣了下,对于李世民的脑回路李元景只能表示佩服。
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咱现在说的事情跟倭国有关吗?
我只不过是了解了一下倭国的情况,合着你就惦记上了?
等等,李元景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似乎,好像……
李世民是觉得自己伸的手太长了?
讲真,李元景这一刻是真觉得委屈,自己虽然操心的事情多了些,但摸着良心说话,自己可是从来没有贪功啊。
所有的功劳不是分给小弟们就是推给朝廷,自己得到了点什么?
“是有这个想法,不过一时半会儿我是不会去的,倭国那么远,谁知道途中会发生什么事情,现在我的想法就是先赚钱,然后造船,造足够安全的船,然后再去倭国转转,也让他们见识一下大唐的威风!”李元景口是心非的点头承认道。
“倭国你就先不要去了,不过可以先培养人才,朕让人训练两千水军,到时候就交给你负责吧,暂时还是先搞好钱庄这件事情再说。”李世民点了点头。
本是有些看好李元景的房玄龄这个时候也选择了沉默,锋芒毕露,赵王现在的才能,已经彻底的碾压了太子。
就算在大方向上面赵王没有表现出什么私心,但李世民终究是皇帝,他需要考虑的是太子李承乾,而不是赵王李元景。
虽然房玄龄心中很清楚李世民这么做对大唐未必会有好处,但却没办法站出来阻拦,人家要为太子铺路,要为太子造势,你赵王就算再怎么聪慧贤能,也只能乖乖的选择退让。
果不其然,李世民真的就没给李元景什么反应的机会,给了好处,自然要给责任,两千水军不是白给的。
“钱庄一事关乎国本,太子是储君,早一些接触也是好的,关于科举以及其他的事情,以后你就和太子商议吧!”
李世民走了,带着房玄龄和戴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走了。
而至今还是一脸懵逼的戴胄有些不太理解,赵王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竟然让李世民生了这么大的气?
就算戴胄在这方面天生迟钝,现在他也能看出这兄弟俩的关系似乎已经不同于以往了。
而今日要来这里商议的,不正是关于钱庄的事情吗?怎么到现在皇帝,宰相,和吏部尚书白跑一趟就走了?
能理解也好,不能理解也罢,戴胄都得乖乖的跟着走。
这一次李世民是铁了心的要为太子李承乾铺路了,原因无他,李渊所犯的错误,自己不会再犯。
先前的确对李承乾有些失望,觉得他玩性太大,整天有些不务正业。
但这一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子李承乾的表现还是深得李世民欢心的,既然太子有所改观,李世民也不会轻易的去改变什么,不然不就违背了自己立储的初心?
“陛下这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速度也太快了点吧?”依旧躺在病床上的房遗爱自然知道了一些事情,不由得愤愤不平道。
他这个年纪还没到他爹那个稳重的年纪,他跟李元景关系好,也深知道李元景在其中用了多少心思,没想到现在却换来这么个结果,正处于敢打敢拼的年纪,房二当然也敢直接当着李元景的面去抱怨李世民的所作所为。
“你才是驴,你全……”李元景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误伤其他人的好。
房二也是为了自己打抱不平,自己再去骂他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但这件事情的确搞的自己很糟心。
“算了,安心搞好布庄,赚足够多的钱,然后造船出去玩!”李元景摇了摇头,直接打消了某种不可能的想法。
“你要出海?会死人的……”房遗爱满脸的恐惧,海路并不太平,甚至海边的渔民也只敢在近海游荡,而且海上天气变幻莫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要了小命。
房遗爱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让如此心大的李元景遭受如此大的打击?
“呵呵,出海不一定会死人,我们可以沿着陆地走啊,也可以先去高丽,大唐是宗主国,本王到了那里岂不是跟太上皇似的?有本王照着,你小子在高丽岂不是夜夜笙歌?”李元景嘿嘿一笑。
房遗爱发动脑筋想了想,瞬间觉得李元景说的很有道理。
杨广数次征伐高句丽,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并不是隋军不能战,而是高句丽的地形太复杂。
两国交界处全部都是山地,这种地形下不利于隋军的大兵团展开作战,而熟悉地形的高句丽则可以美滋滋的打游击,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纵使打不过,也能拖的隋军没有半点脾气。
而历史上李世民征伐高句丽也同样是败于这个原因,当然啦,没有打下来,并不意味着高句丽的自信心就会急剧的膨胀。
事实上他们则是被吓破了胆子,不断的派人求饶,请求和平,双方的实力在那里摆着呢,这也就是地形阻挠了隋军,一旦隋军突破了这种地形的限制,后面的还有他们什么事?
高句丽同样是接受中原文化熏陶的区域,所以房遗爱很清楚,就算没有赵王跟着,就是他自己去高句丽,只要摆明了身份,那边也依旧会把自己当做大爷来供奉着的。
“那咱们说好了啊,你不能把这件事情透漏给我爹!”房遗爱瞬间两眼放光的看着李元景。
“告诉他干啥?本王闲的没事干了吧?”李元景没好气道。
“嘿嘿,我要十个……一天十个……”房遗爱贱兮兮的搓着手念叨着。
李元景不动声色的瞄了眼房遗爱的患处,还一天十个呢,再不收心让你十天一个都不可能。
话说这小子脑子里到底都长了点什么?小小年纪怎么竟是那些肮脏的思想?
“行了行了,先养伤吧,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出发,还得造船呢,本王先了解了解再说!”李元景心中暗叹了口气。
这么一搞,自己的房地产计划看来是要提前上马了啊……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第二百一十五章:咋不美死你呢
李元景也知道这一次是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刚刚搞定了钱庄的事情。
这个时候李世民心中肯定是会有些其他想法的,而恰好这个时候自己又提出了医院的事情,而且还是相同的套路。
用某句话来说,这就有点农村包围城市的意思了。
若干年以后,你李元景手握财政,医疗,或者再加点别的什么大权,我李世民还怎么跟你玩?
掌握了这两个,随便小手招一招,肯定会有大把的人来投啊,而且这两个也不是什么普通的东西。
一个是钱,这个作用还用多说吗?一个是医疗,或者可以更直接的说,这就是民心,这是你一个赵王该操心的事情吗?
所以,本来心里面就有些小九九的李世民,这一次却是不打算忍了,刚好想起来李元景曾经提过倭国的事情,于是便趁机提了一句。
然而,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李元景竟然还真就同意了。
这下李世民有些慌了,你特么就这么一拍屁股走人了,钱庄咋办?
想了想,决定还是用两千水军作为诱饵,让李元景带着李承乾上手了再说其他的。
而李元景倒也光棍,去海外转一转其实也算是他的梦想了,以前是没有这个机会,现在嘛……
想想就觉得挺威风的,什么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这些都是必须的啊,咱大唐立国靠的就是诚信,没有诚信的人压根就不配做人。
李元景心里面还是很想带着自己的舰队去开天辟地,去给那些依旧在某些小岛上生活极其困难的土著们送点温暖的,毕竟咱们富了,也不能不照顾下邻居不是?全球一家亲嘛……
所以,开发房地产就很有必要了。
长安城内空着的坊市还有差不多一半那么多,但搞房地产真的就没有活路了吗?
错,不但有活路,而且还是通天大道。
“啧啧,不错!”围着杨三造的沙盘转了几圈,李元景很是满意现在的造型。
“殿下,这有点太小了吧?”房遗爱忍不住的嘟囔道,既然你要卖给那些有钱人,就不能把院子搞的大一些吗?
不说十亩二十亩的,起码也得搞个五亩的院子吧?
然并卵,房遗爱现在看到的就是最小的院子,仅有两亩大小。
“你懂个屁,楼盘要有高有低,这样才能刺激消费,全部搞成最高端的,你让本王卖给谁?大唐有这么多人买吗?”李元景没好气的在房遗爱的脑袋上敲了一下。
当然,敲归敲,李元景也不是白让杨三瞎折腾一圈把东西搬过来给他看的。
李元景还是拿着那个最小的模型,对着房遗爱解释道:“别看这个院子小,但功能可不一般,一楼可以住点随从子女什么的,二楼和三楼才是真正的亮点,到时候根据布局,坐在窗边便可以看到大江的风貌,而且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安装了玻璃窗户,加入了暖气通道,你说,这座房子本王卖多少钱合适?”
房遗爱险些没让李元景给呛死,介绍了那么多,到最后就问自己卖多少钱合适?
好吧,房遗爱还是认真的打量了起来,李元景介绍的只是一些亮点,院中其实还是有一些其他的布局的,用名贵的东西倒是不一定。
但长安的房价,却不是按照东西好坏来定价的,官员富人聚集区,同样的东西价格肯定要比其他地方高,毕竟位置也属于资源的一种。
这个位置,首先就隔绝了普通人的入内,所以,价格天然加五百贯,然后还有这么多亮点,算上庞大的工程量。
“我觉得这种院子最多三千贯!”房遗爱给了个偏高一些的价格。
主要是最近长安物价都在下降,原因当然是打了胜仗,不缺粮食了,加上现在有丰年的迹象,田间地头的庄稼涨势喜人,老司机看一眼就知道今年收成不会低,在这种前提下,物价想不降都难。
李元景心中默默的计算了下,这种院子一共有三十二座,分别位于两端每侧十六座。
三千贯的话,那就是九万六千贯。
“嗯,那这个呢?”李元景又拿来一个稍大一些的模型,这个位置位于刚才那个的后面,占地五亩,用料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但布局却有稍稍的变动,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座位于正中央的别墅,除了背面以外其他三面全是玻璃,看起来流弊哄哄的。
“一万贯,这个至少一万贯!”房遗爱立刻给出了一个数字,没什么好说的,院子大了三亩地,房子也大了不少,还多了两面玻璃,一万贯并不贵。
李元景又默默计算了一下,这种源自一共十六座,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