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熊启为了对抗秦军和百越部族军队,抽走了边境十二万大军只留三万大军。
留三万是做做样子,告诉匈奴人他们这里的大军还在,对峙着就好。
但嬴子苏清楚楚王熊启想跟他们抗衡就得抽边境的守军,所以边境那是没有军队的。
他们将楚军围在原赵国境内,而在休整等待补给的时候,嬴子苏已经是让人送信给匈奴。
信上说边境没了大军可以放心进攻,进境后原属于你们匈奴地盘的地域拿走,其他地盘不得触碰。
信并不是送到头曼单于那里,而是送到了古德将军手里。
古德将军在赵国待过,也学习过中原文化,他知道诚信这个美德。
匈奴能拿回原来的土地就已经足够诚意,这些地盘原本就是属于他们匈奴族的。
这些地域是可以种植粮食的,虽然产量不多但能缓解整个部族的吃饭问题。
但赵国一直北上,夺得这些地域后修长城抵御他们。
失去这些土地,匈奴人是只能逐水草而活,到了冬天就吃不饱。
饿肚子,然后是饿死人,匈奴只好是侵犯边境夺取粮食。
现在这些地盘能拿回来就知足了,这意味着他们匈奴国的粮食问题得到解决。
三万大军完全抵挡不住匈奴的十五万大军,只是不到十日,各大城关告破。
匈奴军长驱直入,而另一边,正面的楚军也遭受猛烈的进攻。
得知匈奴入关并直奔后方,楚军的将领都慌了。
心一慌连兵都带不好,正面第一道防线宣布告破。
楚军一路后撤,而嬴子苏也让军队散步楚国被占领的消息。
与此同时还让练习了几个月的楚国民乐的队伍在战场上唱着家乡的哥。
这一招刘邦对项羽干过。
项羽战败带着残部要退回原楚国境内,也就是乌江的对岸。
刘邦让士兵唱着楚国的民歌,思乡的项羽军士兵放下武器投降,最后就只剩项羽一人。
这就是四面楚歌。
而现在的他们就是让楚国士兵感受这四面楚歌,再配合散步的消息,楚国士兵选择了投降。
嬴子苏并没有杀他们,而是放他们离开。
越来越多的楚国士兵选择放弃抵抗,而这些消息也都是送到了楚王熊启和那些大将耳里。
前两次他们对楚王不肯率军回防楚国的行为就十分不满,而且还封锁消息杜绝外传,甚至杀鸡儆猴威慑他们。
如今士兵们都已经知道自己的家乡沦为了别人的地盘,家里人是死是活都是未知数。
已经没了战斗欲望的大军又如何面对前方的秦军和后方的匈奴军?
将领们质疑楚王熊启,但他咆哮、愤怒地让将领们都滚,更是拔剑杀死一人。
这一下军心涣散,将领们纷纷率着自己的部下离开。
他们听闻了秦军不杀人,反而是放人回国。
听着他们唱的楚歌,又看着大开的回乡之路。
血战了一年多的楚国士兵流下眼泪,踏上了回家的路。
公元前222年4月,楚王熊启的军营里只剩下他和他的誓死追随者。
随后他被围在灵寿县里,背后是匈奴大军,前面和侧面是秦军加百越族大军。
嬴子苏本是想困个三四个月,但在第二个月的时候,城门从里面被打开。
楚王熊启带着自己所剩的几千人从城里走出,每个人及其瘦弱,看样子是饿了几日。
“没想到我熊启,末代楚王竟然会是以这种方式面对秦国大军。”楚王熊启看着前方大军自嘲道。
“你面对的不仅仅是秦军,还有你这辈子都想杀死的敌人。”
嬴子苏骑着马从军队里出来,他从马背上下来拔剑指着楚王熊启。
第550章 大结局:大一统;秦朝创立;千…
楚王熊启冷笑,“是啊,你是寡人最想杀死的敌人,但就是杀不死你。”
嬴子苏摇了摇头,“你错了,你最想杀死的敌人不是我。”
“不是你?”楚王熊启皱着眉,“寡人能有今日都是拜你所赐!不是你难道另有其人么!”
“本来秦军是快要抵挡不住的,但你知道为什么他们会突然燃起斗志并反攻你们楚军么?”嬴子苏问。
“呵呵,不就是扶苏那娃子督战了么?”楚王熊启冷笑。
“不过他也算是继承了他父亲的胆识,年纪轻轻就敢来战场督战,将来是个好君王。”
“扶苏他在咸阳很好。”一道声音从嬴子苏的身后响起。
听到这个声音,楚王熊启的身子猛地绷紧。
随后他惊恐地张大嘴,瞳孔逐渐放大。
嬴政骑着马缓慢来到嬴子苏身边,随后他也下马走到楚王熊启的身前。
“怎。。。。。。怎么。。。。。。怎么可能?”
楚王熊启下意识后撤几步,包括他身后的那些楚国士兵也都像看见鬼一样看着嬴政。
秦王嬴政不是在八年前多被人刺杀死的么?王陵都是已经封了土。
可他现在生龙活虎地出现在众人面前,这难道是死而复生了?
“不可能?不可能!”楚王熊启大吼。
“你的棺材已经被锁死!你就算死而复生又怎么可能从王陵里出来!”
“寡人一直就没死过,所谓的死只不过是寡人对这个天下设的一个骗局罢了。”嬴政淡淡道。
剑轰然出鞘,不是湛卢剑,而是泰阿剑。
泰阿剑最后是到了嬴政手里,也成为了他的佩剑,这把剑在嬴政手里可以发挥出最强威力。
但嬴政却是把泰阿剑丢给嬴子苏,后者诧异万分,但随后看到嬴政是握住王翦递来的定秦剑。
嬴子苏淡笑一声,原来如此。
定秦剑,安定大秦是为强国,安定秦民是为爱民,斩灭忤逆是为除恶。
这把剑杀过逆臣嫪毐,杀过吕不韦,今天它将杀了昌平君熊启!
“你生于秦国,长于秦国,但最终你背叛了秦国成了楚国的末代君王。”嬴政握紧剑柄。
“死在定秦剑下,才是你的归宿。”
楚王熊启站直身子,连剑都是丢在了地上。
他直视嬴政笑了笑,“败了,终究还是败给了你们赢姓一族。”
楚王熊启闭上了眼,嬴政一剑扫出,熊启的头颅应声落下。
公元前222年,末代楚王熊启,卒。
伴随熊启的死,这场战争以秦国胜利而画下句点。
匈奴军撤军,但按规定他们撤到了原属地。
百越大军则是从西南方向撤军,最后分道扬镳。
回到咸阳的嬴政惊起波澜,在讲述真相后,万民惊叹。
扶苏将王位退让给了自己的父王,修好的王陵也挖开重新修筑。
嬴政重登王座,继续自己的统治。
秦国整顿大军,在休整了大半年后开始收复失地。
先是收回燕地和齐地,最后于公元前221年对楚国发起最后的进攻。
但楚国军民放弃了抵抗,没有王的他们,选择投降。
楚国灭亡,曾经的战国七雄最后只剩秦国。
秦完成了横扫六国的壮举,成为继大周后完成大一统的国家。
这个过程充满艰辛,秦国更是险些亡国。
但靠着秦国上下齐心,秦国最终顶住压力并完成统一。
公元前221年,也注定是历史伟大的一年。
过去的秩序将是过往,新的秩序正在建立。
一个史上庞大的帝国就此而生一一大秦帝国!
秦国,咸阳。
今天的咸阳城异常安静,不像往常大街小巷上人来人往,今日在街巷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名名健壮的秦国将士,他们守着每一条街,每一条巷子。
除了要执行和他们一样的职责外他们还要用自己的命去保护一个男人,一个这世间最强的男人!也是他们心中伟大的王,秦王嬴政!
咸阳宫。
在咸阳宫殿正中央是朝政的大殿,此刻在大殿门口站满了人影。
其中一类人穿着黑色宽松的衣袍展露出文人的气质,另一类人披着战甲外露出武将的气势。
他们对立站位,但他们的目光都朝向正前方,看着一个背影。
男子腰挺得笔直,背影看上去是那么的伟岸。
此时的他,双臂向外展开,两名女侍一左一右整理着他身上的长袍。那是一件以黑色调为主的长袍,但在袖口和身前身后都秀有红色的长龙。
胸前红龙腾云俯视万生,让人心生敬畏。
在整理好衣袍后,一名男侍从另一名男侍手中的托盘上拿出冕,小心翼翼地戴在嬴政的头上。
男侍将玉簪穿过冕,把一端上的丝带缓缓绕过嬴政的下颌系在玉簪的另一端,在丝带上挂上两颗黄色的宝玉,确认自己做的无误后,最后男侍将那十二串的旒(liu第二音)用手抚稳不至于缠在一起。
一切都打理完毕后,嬴政把手收回一甩把手垂下带着一股劲风,在手放下的那一刻,除了侍从是双膝跪地,其余大臣皆是笔直地身子双手作揖,头颅低下,而士兵则是单膝跪地。
嬴政迈出脚步踩在阶梯上,这时那两名跪地的侍女站起身托起嬴政触地的龙袍,这么做是为了他能安稳地下阶,而嬴政也慢着步调往下走,那两名侍女也一步一步地跟着嬴政的步调。
在嬴政走下台阶后,那些文武大臣纷纷把作揖的手放下,他们把头抬起,在左右丞相的领头下也缓慢下了台阶。
他们跟在嬴政的身后,但始终与嬴政保持一段距离。这是他们心中至高无上,不容小觑的王。
这些大臣中有不少老臣见证了他们的王的成长之路,秦国有他,是百年来的福气。
当嬴政走到广场中心处时,他停住身子神态威严将双手放后,侍女将衣袍慢慢放下后低着头向后小步移动。
在广场两侧站着一个个身披黑色盔甲的士兵,他们全身都披着铠甲,只露出一对眼睛和口鼻。每名士兵竖握着长戈,在腰间还系有长剑。
黑龙禁军,直属于嬴政的军团。
在嬴政的面前,摆放着一口鼎尊。在鼎腹上刻有一“雍”字,这口鼎乃雍州之鼎为秦鼎,也是砸中秦武王致死的鼎尊。
也正是这件事,天下人耻笑赢氏王族不配坐拥函谷关以西。
天下一统后,嬴政便下令将太庙里的九州鼎尊取至咸阳。如今也没有人敢耻笑赢氏王族了,当年那个被诸国瞧不起的弱小国家,现在夺了天下。
嬴政接过侍从递来燃好的熏香虔诚地对着天地三拜。
“大秦先王在上,后辈政不辱先王之命,终统天下!”
庄重的祭祖之语依旧回荡在空中久久不能散去,嬴政将熏香插进鼎内的土内,一名黑龙士兵双手托着一把青铜剑跪在嬴政的侧面。
嬴政转过身右手伸出按在剑柄上,剑柄细长雕有云纹,泛着幽幽冷光,他猛地抽出那把青铜剑,双手握住立在胸前。
青铜剑长三尺六寸,在剑身上刻有:“定秦”两个铭文。
嬴政闭上眼,脑海中都是一幅幅对大秦盛世的美好构想。
“大秦先王啊,佑吾大秦传世万代,永不泯灭!”
他猛地睁开双眼,将剑调转剑锋朝下往地面刺下,利剑穿破地面,一股气波以剑锋为中心向外扩散,嬴政身上的衣袍抖动冕旒摇摆。
群臣下跪,众人欢呼:“大秦万岁!吾王万岁!大秦万岁!吾王万岁!”
高亢的欢呼声响彻咸阳宫,一波接着一波都在传递着喜悦。
宫内外围把守的士兵在听到内殿的欢呼声后也跟着高喊,呼声如潮水涌进,盖过整座都城。
就连宫外把守的士兵也在此刻面朝咸阳宫的方向,高举手中的长戈,嘴中呐喊。
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历史伟大的一刻,将不再有战争,和平再也不是奢言。
嬴子苏看着这幕微微地笑着,重生过来的目的终是完成,也该归隐了。
嬴政放弃王的称呼,从三皇五帝里各取一字,是为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嬴政则是中国第一个皇帝。
嬴子苏在归隐前把他所记住的政策都写给了韩非,正史这些是李斯所做,如今自然是交给韩非去做。
对于嬴子苏的归隐,秦皇嬴政并没有制止,反而是选了最好的地段供其一家生活。
嬴子苏临走前对嬴政说,除非是特别重大的事,不然就别找他了。
然后便是对扶苏好点,别太苛刻,听听其他思想家的声音,别老是一根筋的重用法家。
嬴政苦笑着一一答应,最后亲自送别嬴子苏。
这么做是为了让秦朝能存在更久远些,不过没了那些六国遗留的王族势力捣乱,秦朝应该可以走很远吧?
秦朝二世而亡,被多少历史爱好者为之可惜。
但秦朝的短命是必然,绝不是偶然。
嬴政开创了新的制度,中央集权,这个制度延用了两千多年。
秦始皇嬴政,是无数人的偶像,是无数人最爱的皇帝。
但也成了无数朝代人嘴里的暴君,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