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撤军的捷报很快便是送到了昌平君这里,他嘴角扬起便让下属自己去负责这事了。
有墨家的防守工事,以匈奴人那有勇无谋的冲劲,没耗费一定时间是不可能找到弱点的。
但匈奴人可没有那么多时间了,他们需要物资来度过这个冬天。
苦攻不下他们只能退军,不然就会有一部分的匈奴士兵死在撤退的路上。
暂时解决了北部的威胁,昌平君就要把剩下的精力放在架空他的弟弟事上来。
公元前227年年中,楚王负刍迎娶了第五个妃子,只因前四个妃子都没有给他诞下一王子王女。
他的第一任夫人本是怀有身孕五月,但因病不幸死去,楚王负刍只好是再娶两位妃子。
一年过去了,两个妃子的肚皮依旧是没有大起来,楚王负刍以为是自己运气差遇到的这两个女人都是不会生。
于是他娶了第四个妃子,也就是杨夫人。
杨夫人可以说是这四个妃子里样貌最为出色的一个,楚王负刍极为宠幸他。
也因为子嗣的压力,楚王负刍经常是去宠幸杨夫人。
但半年过去了,杨夫人也没能给他怀上龙种,这下楚王负刍心慌了。
他不信自己会那么背连着遇到三个不能生育的妃子,又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过度纵欲让他不能传种了。
让太医好好查了个遍,太医说王上,你好得很根本就不是你的问题,所以只能是那些妃子的。
但楚王负刍还是不相信,他便让杨夫人也去查一查。
这一查不要紧,直接是让楚王负刍懵了。
杨夫人不能怀种,而是是极度不适合怀有身孕,楚王负刍大怒但冷静地想了想后他也是无能为力。
而且杨夫人就算是不能生育,但她的容颜确实出众算的上倾国倾城,楚王负刍心里还是舍不得的。
但王族男子已经是被他杀得差不多了,他自己若是再不赶紧有个王种,万一哪天自己染了病暴毙了,那楚国就真的是无后了。
于是他娶了第五个妃子,而在娶这个妃子前他让太医好好验了,绝对是个能怀上公子的肚子。
楚王负刍大喜重赏了那个太医,之后便是选了个良辰吉日迎娶了第五个妃子,而且他还加了去共房事的频率位为的就是尽快让夫人怀上喜脉。
相国府,李魁躬身道:“家主,安排妥当了。”
“大王可能想破脑袋都想不到会是他自己让妃子们怀不上王脉。”李魁冷冷地笑。
“嗯。”昌平君点了点头,“你做的很好,所以这里有件事也要你去做。”
“本相在秦国安插的线人说韩非改变了策略,他不增收士兵也不增收税役,连秦国的贵族都不剥削了。”
“反而是让士兵回乡种地,这行为在本相这看来无疑是自杀的举动。”
“这不就是自杀的举动么?”李魁笑笑,“此时缺兵的情况下,他韩非不收士兵反而是还让士兵回乡种地,简直就是愚蠢至极!”
第527章 胡人跟楚国杆上了
没有在赵地和燕地这两块地方占的便宜的匈奴族并没有打算放弃进攻计划。
以往匈奴人进攻边境,那的守军能守就守,不能守就尽可能地把损失降低然后撤军。
更何况这次头曼还是下了血本派了大军进攻两地的边境,前后一共投入兵力十五万都是没能拿下。
但因楚军这奇特的守城方式,匈奴军也就只有前军损失惨重,后续的部队受伤人数远远大于战死人数。
对于楚国对赵地和燕地的顽强防守,头曼越是对里面的物资感兴趣。
而且这些物资楚国必然无法全都带走,但又不想给他们匈奴人留下,那么就只能是派兵把守。
之前秦国给的物资尚够,足以他们匈奴人度过两个寒冬。
在休整了大半年,匈奴人再度对赵地和燕地发起进攻,而且这一次投入的兵力更大,足足是有二十几万快三十万。
面对匈奴这来势汹汹的大军,昌平君也是重视起来,立刻是派出军队增援赵地和燕地。
公元前227年,夏。
匈奴人率先发起进攻,在失利了三次后终于是让匈奴人发现了楚军防守的弊端。
第四次开战,匈奴军破了楚军的防守阵势,第一道防线被破,匈奴军杀进城内大肆杀掠。
但昌平君也是深谋远虑之人,他很早便是尽可能地搬空边境附近的城池。
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边境的那几座要塞的规模本就不大,若是匈奴人执意强攻也会有被破的一天。
于是昌平君派人对要塞里的物资和附近的村落进行疏散,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而昌平君的这一举动也给自己增加了好感,让这些撤走的百姓看到楚国好的一面。
破了要塞的匈奴人看着空荡荡的城池也只能是杀楚军泄愤,在要塞里重新休整大军准备对下一个城池发起进攻。
楚军与匈奴军就这么僵持住了,头曼得知大军搜的是几座空城也只是微怒。
但楚军的这些举动坐实了赵地和燕地是有丰厚物资的,而且楚军带不走,所以只能派重兵把守。
头曼对古德下了死命令,除非是战损超过一半,不然就要一直对这两个地方发起进攻。
起先古德想要效仿之前集结两地兵力对某一地发起进攻,但只试了一次古德便放弃了。
这一次他们再去攻打燕地,但没想到不仅是有楚军还有齐国的军队。
冲了两次没能冲下来,古德便把大军尽数调回要冲击赵地,但打着打着古德发现不对劲了。
这楚军是越打人越多,好像他们身后就是一整个楚国似的。
古德决定暂时不打了,反正背后就是草原,他们也不用过于担心补给问题。
这也是昌平君精明的地方,他知道头曼有野心但也绝不敢把所有兵力都拿来进攻用,自家老巢不得留人把守?
燕地那里,因为他和齐国的关系,那里的守军配合齐国的军队可以完美胜任防守。
而他则是拉了二十万大军,靠着死守和匈奴的二十几万大军就这么对峙着。
双方谁也拿不下谁,也同样不担心补给问题,索性就一直赖着。
匈奴人时不时骑着马赶个两天两夜去草原上狩猎,活生生是把赵国边境当作自己的家一样。
虽然没有什么损失,但昌平君还是有些小小的不爽。
算上燕地的守军,他有二十五万大军被匈奴人牵制在了北部。
只要匈奴人一天不撤军,那这二十五万大军就得一直待在北方,等于说是他有近乎一大半的兵力被锁死了。
“这胡人究竟再干什么?”昌平君握紧酒樽眼睛眯成一条缝隙,如果不是事关日后计划,他真想现在就给这匈奴大军一个惊喜。
“相国大人,李魁大人的信到了。”侍从进了屋子,在昌平君的身后躬身道。
昌平君把酒樽放下,他拿过绢布然侍从退下。
看着绢布上的内容,昌平君原本紧绷的脸部肌肉终于是再也止不住地抽动着。
“一边种田快速积攒粮食,种地时候还不忘训练。”昌平君扯着绢布恨不得是把它撕成粉碎。
“好一个韩非,好一个秦国。”昌平君在愤怒下把那绢布随手一甩。
难怪他的线人是没能探出个什么东西来,难怪在这快一年的时间里秦国默不作声的。
明面上韩非散了一大部分士兵回乡种田像是自暴自弃废了秦国的军队实力。
实则是种田生产粮食的同时还时刻保持着军队的战斗素质,如果发生战争,这些士兵便会迅速回到军队。
而且因为有训练,他们并不会忘记战斗技巧,而且还有着足够的粮食储备。
韩非这一招做的是真绝,而减少税役这一招配合军功爵制度,会让更多的男丁参军入伍。
昌平君越想越觉得这事有蹊跷,他读了韩非所有著作,这些政策完全不像是一个法家人能想出来的。
【作者题外话】:写了本西方奇幻的,我与龙君共生君临世界,速速去看!
第528章 不速之客
法家思想最有名的当属商鞅、韩非和李斯,而李斯和商鞅已经是死了,如今仅存韩
韩非作为法家人该想出的政策就该是秦国起初的那些政策,强征士兵和增加税役,剥削贵族。
靠着法律强硬的手段,这些政策都是行得通的,所以昌平君就压根没把秦国休养生息这事放在心上。
他的线人随时都会把秦国的状况汇报给他,这些政策没能让秦国快速恢复起来时候他就知道韩非终究是败在了他的手上。
既然秦国已经不够造成威胁,那他自然是把重心放在壮大楚国实力这事上。
先灭齐,再灭秦,然后南征百越北伐匈奴国,这些剧本他早就想好了。
但好死不活的韩非突然变阵了,变得连他都是有些看不懂了,也险些骗过了他。
好在他直觉灵敏让李魁去查了下,这下才算是水落石出。
昌平君怒摔了几个酒樽后,那脾气方才好些缓和下来。
他仔细回想着,想到这几条政策里和某些思想有些相似。
思绪再三,昌平君便是让侍从去把楚国的国师叫来。
战国里主流的思想是道家、墨家、法家和儒家,其中儒墨又称为两大显学。
齐鲁之地,主要是齐国就主要尊崇儒家思想,学儒家文化。
秦国,在君王的带头下主尊法家思想,学法家文化。
而楚国,有着巫术文化,楚王本身就是一个巫师,更加信神魔鬼怪一说。
因此楚国则是主崇道家思想,学道家文化。
楚国的国师则是来自道家里的能人,国师来后昌平君把韩非在秦国所做的政策尽数告诉给国师。
而这国师看了一眼便是迅速从里面读出了道家思想的味道。
“相国大人,这秦国的政策里满满的都是道家黄老学派的味道啊!”国师拜礼道。
“黄老学派?”昌平君皱眉,“本相知道道家有好几个学派,你具体说说这黄老学派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昌平君让国师坐下,他毕竟是在秦国待了四十几年,归楚的这几年里他也尽快地在学习楚国文化。
关于道家的学派,他略有耳闻但不知详细。
“黄老学派是集黄帝与老子学说,而且还采纳了儒、墨、法、阴阳等学说,他们主张清净无为,万民自化。”
“意思就是统治者不会对百姓做出太多干预,很适合刚结束战争时期的国家。”
昌平君眯着眼,“所以黄老学派主要就是用于战争刚结束是吧?”
国师点头,“是,无为而治,轻徭薄赋,这些都是为休养生息而服务的手段。”
昌平君怒拍桌案也是吓了那国师一跳。
“这秦国尚法,这运用了黄老学派的思想,只怕是不简单啊相国大人。”国师轻声说道。
“退下!”昌平君大手一挥,脸已经是黑了下去。
那国师也是识相之人,昌平君已经是极力克制怒火处于随时会爆发的状态,他要是再不走只怕是要祸及他头上来。
“法家,黄老学派。。。。。。”昌平君重重地吸了口气,而后一掌把桌案上的东西扫了出去。
“我就知道你重新出山定没好事!”昌平君怒吼,“子苏先生,你不仁就休怪我昌平君不义了!”
秦国西部深山,李魁看了绢布上的地址最后一眼便挖了个坑把绢布埋了起来。
嬴子苏的隐匿之所就在前方不远处,这个藏身地点如果不是家主给了他地址,可能就算到了深山前他都不一定能找到。
也难怪秦国那些人花了几年的时间都是没能找到嬴子苏,这藏匿地点就够他们找上一辈子了。
随着往前,李魁已经是听到了孩童嬉笑的声音,这更让他确认嬴子苏一家子就是住在前面。
“子苏先生。”李魁看到了正在陪子涵的嬴子苏,大声地喊着他的名字。
嬴子苏立刻是把子涵交给公孙煜,他神情凝重地看着李魁。
“你怎么会在这?是昌平君把地址交给你的?”
“呵呵,家主要我来拜访一下你,顺便跟你谈点事。”李魁笑道。
嬴子苏淡淡地笑,心说这昌平君终究还是要比他更一步明着面把合作条约给撕毁了。
不过也好,既然昌平君已经是不想继续装下去了,那他也没必要跟给这李魁面子。
“能把我的地址交给你,恐怕这事是很急了。”嬴子苏淡笑。
“倒也不是,就是家主要我向子苏先生确认一件事。”李魁也是淡笑。
“之前昌平君大人不是跟我确认过了么?怎么还有事?”嬴子苏沉声道,语气已经是有些不耐烦。
“韩非先生改变了之前的政策,这一点先生应该知道吧?”李魁问说。
“略知一二,怎么了?”
“韩非先生是法家人,为何是会运用道家黄老学派的学说?”李魁的声音也变得凌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