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由赵国后方一路南下直指邯郸!”嬴政厉声道。
嬴子苏握着拳,果然如正史一样,桓齮最后就深入赵国作战时候被李牧抓怕破绽被偷了屁股。
“桓齮将军为何要从东往北?”嬴子苏刻意问道。
“若是取了平阳,会让赵国觉得秦国是要铁了心吃掉赵国南部,如此他们便会加强南部的防守。”
嬴政接着解释道:“这个时候从东出军迷惑赵国,实则越太行山从北往东打。”
“当赵国都把大军压在南部时候,由秦国的骑兵一路南下直逼邯郸!”
嬴子苏心里不由地惊叹桓齮的才能,这要是赵国没李牧真就让他成了计划。
但偏偏就是赵国有个李牧!
李牧死死地克制住了桓齮,就像三国里周瑜死前说的那句话。
既生瑜,何生亮?
既生齮,何生牧?
“所以桓齮将军是完全不把李牧当一回事了是么?”嬴子苏神情凝重地问道。
“李牧已经多年未曾出现,他还能不能上战场指挥都还是一回事。”嬴政冷笑。
“所以寡人觉得桓齮将军无需担赵国北部的事!”
“李牧许久未现是个疑点,但绝不是放任不管!再怎么说李牧也曾经打败过十万匈奴啊!”嬴子苏大声说道。
“所以子苏的意思是要寡人放弃这次的进攻么?”嬴政皱着眉说道。
“平阳可以攻,但后续从北深入赵国后方不可取!”嬴子苏深吸口气。
“倘若李牧复出,率军从北南下切断了秦军后路,那桓齮军岂不是就要前后受敌?”
嬴政看着嬴子苏那沉重的脸,仿佛想起了当年他也是这般坚定自己的想法。
“雁门和云中被取,寡人也是派人观察了代郡,代郡并没有发生什么军事调动。”
“如果李牧还在代郡,知道雁门和云中被大秦拿下就会率军防守。”
“可事实证明李牧并没有复出,所以北部并不会威胁到桓齮将军。”嬴政低声道。
“寡人认为桓齮将军的作战计划可行,所以还请子苏卿回去吧。”
说完嬴政便是转身,决定把最后一步完成。
“王上可相信子苏?”嬴子苏握着拳说道。
嬴政再度停下,他回身看着嬴子苏说道:“寡人何曾不相信你?”
“那就给臣十万大军,臣要伐代!”嬴子苏厉声道。
“啪!”嬴政手里的简牍掉落在地上。
。。。。。。
公孙妤看着眼前身穿战甲的嬴子苏,再有些不舍后还是从袖子里拿出一福锦。
“这是我花了好些天秀的,里面有护身符,你可以带好啊!”公孙妤亲手给嬴子苏戴上福锦。
嬴子苏摸着公孙妤的头微笑着。
“当初答应你不再离开秦国,但或许这就是我的宿命吧。”嬴子苏淡笑。
“我的职责就是辅佐秦王统一天下。”
“知道。”公孙妤抱着嬴子苏。
“听说代郡有一个很厉害的将军叫李牧,你要小心。”公孙妤紧紧地抱着嬴子苏。
“如果打不过就撤回来,王上一定不会怪罪你的。”
“如果不能打败李牧,那我也要拖住他,带兵出征岂能说退就退?”嬴子苏叹了口气。
“回去吧,大军还在等我。”嬴子苏轻声说着。
“我等你。”公孙妤眯着眼微笑,“要多吃些别又瘦了。”
“会的。”嬴子苏挥着手告别了妻子。
第389章 信任蒙恬
公元前234年,秦将桓齮出军征伐平阳,大败赵军。
桓齮一路猛进,又破武城,最终在武遂这个地方虏赵将扈辄。
桓齮率军斩杀赵军十万,取得大胜。
雁门郡。
嬴子苏看着士卒呈递上来的竹简,也是得知了桓齮在南部取得大胜的消息。
正史上这个时候的赵王还没有请李牧复出。
桓齮大胜,不仅增强了秦军的气势,也让嬴政更加笃定了桓齮是个将才。
也会笃定桓齮后续的作战计划能起成效。
桓齮率军从上党出发北上是必然了,就看他能不能在北部这里拦下李牧!
“我们离代郡还有多久?”嬴子苏把那份捷报放到一旁问道。
“回将军,最快后日就能到。”士卒回答道。
“恩,到了代郡歇息一天便攻城。”嬴子苏淡淡道。
“诺!”
“从没想过谋士出身的你也能带兵打战。”阳煞突然笑着开口道。
“这带兵打战可不比游历别国挑拨离间。”阳煞吐了口气。
“身为统帅,你身上可是肩负着十万人命!”
嬴子苏也是苦笑一声,“我确实不会带兵打战,但这是没办法的事。”
阳煞错愕,他瞪着眼看着嬴子苏仿佛像是听见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一样。
这是真不会带兵打战啊?
“你不会带兵打战你敢找王上借十万大军?”阳煞扶额叹着气道。
“如果我不找王上借这十万大军,代价就是十万秦军要葬送在赵国的土地上。”嬴子苏沉声道。
“怎么会?”阳煞喃喃。
“桓齮将军不是传来捷报么?”
“这事或许只有我明白。”嬴子苏摇着头笑了笑。
桓齮战败,所带领的军队被尽数消灭在赵国后方。
这一次败仗,是继昌平君郢陈之乱后的第二大惨败。
桓齮战败畏罪逃走后,嬴政勃然大怒,觉得受到了侮辱。
上一次畏罪而逃的人是樊於期,这个人最后逃到了燕国被燕王喜奉为上宾。
但在卫夫和燕丹在南部起义北上时候,樊於期也是果断离开了燕国去了魏国。
这一次畏罪而逃的是桓齮,正史并没有记载桓齮战败后是逃往哪里。
注:关于桓齮的去向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桓齮突围逃走回了秦,之后在公元前229年跟随王翦再度伐赵。
王翦兵败,桓齮也是被李牧击杀。
另一种说法是桓齮突围后不敢回秦,因为这么大的败仗主帅是要以死谢罪的。
前有樊於期畏罪逃往燕国还活的好好的,桓齮就学樊於期也畏罪逃亡。
这里作者取了畏罪逃亡的说法。
连续两次受辱,嬴政也因年轻气盛想要找回场子。
嬴政再度发兵伐赵,一军北上准备走之前桓齮走的路扼住北方以此威胁邯郸。
一军从上党出发,深入南部想要从背部进攻邯郸。
但南部的赵将司马尚抵住了压力,而北部面对李牧没支撑多久便是溃败。
南部秦军得知北部军队溃败后,想了想待在南部也没什么机会,最后选择撤军。
李牧复出的这几年里,秦军面对赵国无一例外,都是惨败。
既然历史已经改写,燕国已经被灭。
嬴子苏当然不希望看见秦国连续吃下败仗,他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首当其冲当然就是要如何在昌平君叛乱之前将其除掉。
紧接着才是如何提前除掉李牧这个碍事的强敌,让秦军可以占据绝对优势。
李牧一死,桓齮的作战计划便是可行。
这时只要嬴政再下一份书信让韩国出兵北上进攻赵国南部。
赵国难顾头尾,要嘛破釜沉舟,要嘛走向灭亡!
阳煞看着嬴子苏那苦涩的表情也是一脸疑惑,但也不再多问。
这时一名士卒走到营帐外大声说道:“将军,王上派来的人到了。”
“王上派来的人?”阳煞诧异地说道。
“王上说我是第一次带兵,就来了信说要派一杰出的将才辅佐我。”嬴子苏笑道。
“让他进来。”
“诺。”
不一会儿,营帐的门被拉开,一名年轻的男子走进帐内抱拳道。
“末将蒙恬,拜见子苏大人。”
“蒙恬?”嬴子苏在心里惊呼一声。
蒙恬,蒙氏家族的年轻将才。
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父亲蒙武也是秦将。
出身在名将世家的蒙恬在嬴政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也是得到重用。
哥哥蒙恬在外统军三十万抵御北方匈奴,弟弟蒙毅在内辅佐秦始皇成为左右手。
现在的蒙恬只有二十几岁,年龄和他是相仿的。
“蒙恬将军年少有为,不愧是名将之后。”嬴子苏拜礼道。
“不敢当,末将和大人比还有很多距离。”蒙恬谦虚地说道。
“蒙恬将军可曾听过李牧将军?”嬴子苏示意蒙恬坐下。
“李牧将军?”蒙恬抖了抖眉。
“听父亲讲过,是赵国一个很强的将军,算是接替了廉颇将军吧。”
“我们这次要面对的敌人就是李牧将军。”嬴子苏沉声道。
蒙恬惊讶地张了张嘴,嬴子苏便是看着他的神情。
但蒙恬惊讶完后却是面露兴奋,眼里仿佛燃起了斗志。
“能和名将交手,是我们这些晚辈的荣幸!”蒙恬大声说道。
“荣幸么?”嬴子苏喃喃道。
当时的卫夫和燕丹已是决裂,他带着自己的十万大军勇敢地来到燕国境外就是想和王翦这等名将交手一次。
哪怕是战败了,卫夫也是毅然决然地赴死,没有任何遗憾。
身为将,能和王翦、李牧这样的将军交手,确实足以让人兴奋和感到荣幸。
蒙恬,秦朝抗击匈奴的名将。
当时秦国的骑兵主力都是由蒙恬掌管,蒙恬天资聪颖,从小就是熟读和精通兵书。
父亲蒙武就是有着一支骑兵,所以蒙恬在统领骑兵这方面上是很有心得。
李牧手里也有一支骑兵,所以这一次嬴子苏的十万大军里也有三万骑兵。
如今有了蒙恬,这三万骑兵反而是可以交给蒙恬去管理。
“那好,我把三万骑兵交给你!”嬴子苏认真地看着一脸吃惊的蒙恬。
“谢大人信任!”蒙恬连忙抱拳。
“我要你现在就带着三万骑兵离开这里!”
第390章 用半年时间去杀一个人
不仅是蒙恬愣住,就连阳煞也呆滞地瞪着眼。
“三万。。。。。。三万骑兵?”阳煞咽了口口水。
“大人,我们总共也就这三万骑兵,都带走么?”阳煞慌张地问说。
蒙恬也是感到不解,他不明白为什么子苏大人要把最强战力交给他还要他带着离开。
嬴子苏吐了口气。
“南部桓齮将军传来捷报,现在我们大军可谓是士气高涨。”
“李牧若是真在代郡里,一定会避而不战,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和我们交战完全是不理智的行为。”
嬴子苏走到挂着的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长城。
“李牧若是缩在代郡里,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很难攻下。”
“等于是骑兵派不上战场,留着只是徒增粮草的消耗罢了。”
蒙恬和阳煞对视一眼,两人也是第一次听过这种说法。
“既然雁门已经是我们的了,我要蒙恬将军带着这三万骑兵穿过长城!”
嬴子苏手按着长城画了个弧。
“在长城外的地域带着这三万骑兵去往代郡背后的长城。”
“大人,我们难道不是要进攻代郡么?为何是要去长城外?再往北可就到了匈奴地域了。”
蒙恬觉得自己白读了兵书,这种战法他也是头一次见。
“现在的北部可没有匈奴,多亏了李牧也是让北部安分了不少。”嬴子苏笑笑。
“就算北部没有匈奴,可若是接近了赵长城,上面的守军也会发现我们吧?”蒙恬说道。
“是,但如果是夜深时候呢?”嬴子苏突然说道。
“没进到赵长城的地域时候,蒙恬将军白天带着骑兵疾驰晚上就好好歇息。”
“但一旦进入赵长城监守的地域,我要你白天歇息晚上带着部队疾驰在外围。”
嬴子苏用指头笔出一条路线来。
“夜晚视线很差,在这么外围的地域疾驰,就算是赵长城上的守军也不可能能发现什么。”
“三万骑兵到了代郡背后的长城后便在夜深时候牵着马往长城走。”
嬴子苏回身看着蒙恬,“记住!一定要牵着马走!”
“蒙恬将军天资聪颖,我相信将军一定能精准判断出走到哪的时候便可以停下。”
蒙恬深吸口气,心跳也是加速了起来。
“然后呢?”
他对子苏大人说的作战计划也是起了浓厚兴趣,这是兵书里完全没有记载过的。
“然后。。。。。。”嬴子苏看向阳煞。
“然后在这期间阳煞兄便带着三千人马跟在蒙恬将军身后,我会从雁门里再借三千只马。”
“所以阳煞兄的这三千人马听着蒙恬将军的指挥,他说不能往前了你们就把马留在那。”
“啊?”阳煞愣住,“为何?”
“步行!”嬴子苏沉声道。
“你要在这段时间里简单地教会这三千士兵一些隐匿手法,如果觉得时间不够那可以再等。”
“从这里回雁门,在从雁门背后的长城绕一个大圈到代郡那的长城,算上后半段只能夜晚行进。”
“应该是要耗费一个多月的时间。”
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