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当元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大唐当元帅-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者不善,目标是自己怀里的银子,可惜的是许牧身上根本没多少银子,身上带个几两银子足够了,他可不喜欢拿储物空间来藏银子。
  “诸位适才与小弟聊的正欢,怎么如今光天化日之下打起了小弟的主意呢?”
  许牧毫不留情的揭穿了他们,动机很简单,就是见财起意,不过他们可不知道,现在站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许牧!
  可他们要是知道的话,就算给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光天化日之下拦截他了。
  见自己真面目被识别出来,那糙汉先怒了,手里的刀在太阳下亮了亮,想要向许牧展示他的威力,可许牧一眼便看到刀上有不少豁口,想必是他们从战场上捡来的。
  “小子,不要给我废话,识相点就交出银子,我们可以饶你一命,若不然,就别怪小爷我手里的刀冷血无情!”
  其他人也是面露狠色,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刚才在旅馆里虽是闲聊,但也在观察着谁有钱、谁好抢。
  许牧坦白道:“那碎银都给你了,你就算将我身上搜刮一遍也找不到你想要的,有这点时间还是去盯后面的行人吧,抢我难度太大了。”
  他们不以为然,以为许牧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没有一个相信许牧的话,更不信许牧所说的抢他难度很大。
  “小子,看来你是不会乖乖将银子交出来了,那就让小爷在你的尸体上搜刮吧!”
  说罢他们全部朝着许牧冲来。
  “唉,又是一群不知死活的。”
  自此这条路上多了一群没有人收尸的尸体,有人说是武林高手为民除害,也有人说是他们碰到硬茬子了碰碎了自己的脚。
  待到尸体被发现的时候许牧人已经快到长安了,还没到长安,那条大路上便有商队络绎不绝的往来,城外不远处就有几个小集市,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虽没有进入长安城内,但是许牧清楚一切都开始好起来了。


第479章 秦琼之死
  进入长安之后,依旧是以前那般繁华昌盛,李恪在这里的痕迹很快便被抹除了,那些胡作非为的胡人和驻守长安的边军们立即被抓了起来,牢狱里是人满为患。
  许牧还听说,那些投降李恪的官员全都被罢官,但李治没有要他们的命,而那些还在牢狱里没有投降的,全都加官一级,饱受嘉奖。
  特别是跟李治一起的勤王军武将,这可是古今少有的从龙之功,助皇上复位,拨乱反正,自然是大受封赏。
  例如程处嗣就被授封三品,加官梁州都督,位高权重,要知道许牧内战之前也不过就是个都督而已,比之其父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爹程咬金听到这封赏,嘴都要笑裂了,享受着众人的吹捧,逢人便说自己养了个好儿子,如今总算是有出息了,他就算百年之后也瞑目了云云。
  而秦怀玉也授封三品,封兵部尚书,掌管兵部诸事,这曾是李世民用来奖励许牧的职位,但是许牧拒绝了。
  秦怀玉对于兵部之事也算是熟稔,军中威信也足够,坐上此位没有人不服气。
  但不幸的是,还未到长安,秦琼便支撑不住了。或许是路上的颠簸和风雨太过折磨,或许是那阴冷潮湿的大理寺监狱让他折寿,他没有倒在战场上,生命的最后一刻倒在病床上。
  李治亲自来看望这位开国大将,一切风云渐息,看着秦怀玉逐渐成长为自己希望的模样,虽然还有百般不舍,但是已然了无遗憾。
  “老夫一辈子闯南走北,当过反贼,也当过开国元勋,经历过诸多生死,也看惯了生死。”
  “人生于世哭哭啼啼的,何必离开的时候也哭哭啼啼的。”
  “老夫这一生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却问心无愧,人说死之前会有很多遗憾,所以不想死,但是老夫已了无遗憾。”
  同样白发苍苍的程咬金握住了他的手,眼眶中含着热泪,一股浓烈的悲伤充斥他的胸腔,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悲伤时。
  “老秦……”
  “老程,人都有一死,死不是终结,将来你要去的时候也不必要死要活,平静的接受一切吧。”
  随即他看向自己的儿子秦怀玉,说道:“你也已经长大成人,如今也算建立了一番功业,为父甚是欣慰,不枉为父多年来苦心培育。”
  秦怀玉重重地点头,声音已然有些沙哑。
  “爹……”
  “皇上……”
  秦琼连咳了两声,竟咳出了血。李治见状赶紧劝道:“国公不必着急,朕在这里听着,你慢慢说。”
  秦琼稳定下来,费尽心力道:“臣还以为会带着遗憾下去,但能见到皇上扫除叛贼,拨乱反正,臣这颗心也算是安定下来了。”
  “嗯嗯。”李治轻轻地点头,眼眶也是红了。
  “皇上外有许牧镇国,内有诸多良臣,只要皇上多学先帝广纳良言,大唐必然在您的手上越来越兴盛!”
  李治道:“朕记住了,国公之言朕谨记在心。”
  说罢秦琼便再也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呆呆地望着天,过了好一会儿之后,秦怀玉才颤颤巍巍地将手伸到他的鼻子前,已然没了鼻息。
  霎时间哭声一片,李治下令全军缟素。
  回到长安后第一件事是拨乱反正,肃清一切吴王余党,但是李治并没有连累其他人,这才让长安城内不至于继续在恐慌的气氛之中。
  那些战死的人也被得到了厚葬,其中就包括坚守皇城门的任城王李道宗,薛万彻作为敌军将领,也得到了厚葬,这是秦怀玉请求的,李治也都同意了。
  随后当一切风波平定下来之后,第二件事自然就是论功行赏了,在这其中武将的封赏尤为丰厚,青城甚至仅凭一策便当上了四品大官。
  不过他并没有接受,在金殿之上谢绝了李治。
  按照他的话来说,他本来就只是一个云游天下的道士而已,只是偶然碰到了许牧,志同道合而在其身边出谋划策,其志并不在于做官。
  辞官之后,青城会选择云游四方,继续做一个闲云野鹤的道士,去领略着盛世的天下美景,然后有一天回到山里,考校考校师侄们对经书之意的理解,这种日子才是他所喜爱的。
  既然如此,李治也不多做挽留,青城离开了长安,这时候许牧还没有到长安,两人没有告别,因为时机成熟的时候,两人自会再相见的。
  在封赏结束之后,许牧还没有回来,自那一晚之后许牧便消失了,目的是去找逃跑的吴王李恪,谁都知道许牧不可能死,但就是一直都没有再出现。
  封赏之后,长安内百姓都在议论纷纷,其中最热门的话题便是许牧的封赏。
  要知道许牧已经位极人臣,“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称号不是人人都能当的,也不是谁都有机会当的。
  能在国家危难之时被授予重任之人,都是天下人眼中能扶大厦之将倾之人,比之公侯荣耀要更甚千倍万倍!
  爵位上许牧也已经是国公级别,这个年纪就封公爵之人天下绝无仅有。
  换句话来说,许牧位极人臣,已经封无可封。
  所以才会在长安引起如此热烈的讨论,许牧再一次在长安引起舆论风暴。
  有人说许牧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真可谓是国之栋梁,千古少有,应该因功封王,并加封大柱国!
  也有人揣度,许牧功比天高是真,可功高盖主也是真,历来出现这等人物都会被人主所忌惮,何况许牧势力如此之大,能力挽狂澜,也能倾覆天地。
  若说这个天下还有谁能争夺皇位的话,所有人心中只会出现一个名字——许牧。
  许牧战神之名已经响彻天下,在百姓中的威望不是刚即位不久的李治能比的,再加上今年这一出,将他的声望再次推上一个高潮,甚至民众中不乏有希望许牧当皇帝的声音。
  若是许牧想要改天换地的话,天下民声不一定完全站在李唐这边!


第480章 封赏
  万众期待许牧回长安的那一天,他抓着元凶吴王李恪来面见皇上,一如既往的英雄之姿。
  不过这次许牧让他们失望了,他是悄悄回长安的,路上买了个斗笠遮住容貌,没有引起骚动,直到经过城门之时,才将斗笠取下。
  那名守城士兵吓得手足无措,正要朝着许牧作礼时,许牧一个眼神示意他不要声张,那名守城士兵也很聪明,读懂了许牧的眼神,没有将许牧的身份暴露出去。
  回到长安后,许牧径直前往皇宫,当他出现在众人眼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挪不开。
  这个年轻人用了近十年时间,从一介平民,成为了数万万人只可仰望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此人既是拨乱反正的大功臣,又是一手遮天的大权臣,权势之高、声望之大就连皇上都得避让三分。
  这般人物,已经位极人臣,跺跺脚整个天下都得抖上三抖,若是他愿意,将整个朝廷官员全部换一拨人也无不可。
  他身上的光芒太过耀眼,以至于坐在龙椅上之人都显得黯淡了几分。
  “陛下,臣许牧回来复命了。”
  依旧傲气的没有下跪,一般武将只有身穿盔甲的时候因为不方便才不用下跪,而许牧即使身穿便衣,没有不方便之处,也没有向李治下跪。
  这可是辉煌庄严的大明宫金殿,是整个帝国的权力中枢!
  朝臣满头大汗,一身朝服都浸湿了几层,心中皆是暗想,这许牧也太胆大包天了,真是一点都没有君臣尊卑之分。
  难道他真有改天换日的想法?
  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许牧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他现在的行为实在太过大胆,此事可大可小,就看皇上追不追究。
  人人战战兢兢的,大部分人心里有一种预感,长安的风波又要起了,刚走一个想要篡位的李恪,难道又要来一个许牧吗?
  李恪有许牧来挡,若是许牧真的想要谋反,那该由谁来挡?
  气氛并没有僵住太久,李治的笑打破了群臣的猜忌,他笑道:“元帅夜袭敌营,将叛军一扫而空,实乃此次除叛的第一大功臣!”
  此话没有人敢不同意,若不是许牧,皇位还指不定坐的是谁。
  “多谢陛下,臣只是尽人臣之力,更重要的还是那些上战场随臣一起拼杀的将士,若没有他们,何来光复长安的这一天。”许牧抱拳道。
  群臣心知肚明,这是许牧在谦虚,此第一大功非他莫属。
  李治问道:“元帅亲自捉拿吴王可曾抓到?”
  此话一出,众人精神一提,迫不及待地都想看到李恪被捉拿上来,然后站在胜者的角度狠狠的批判一番,然后再吐口唾沫。
  若不是此人,怎会有内战发生,正是由于边军调动,导致边境又开始不安生起来。
  更何况此人还是想要夺自己亲兄弟的位,实在是不忠不义之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李恪都不应该被放过。
  然而事实是,许牧并没有将他捉回来,反而在最后一刻默默的离开了。
  现在他仍然有机会道清情况,只要他说出李恪的大概位置,立马就有一大批想要邀功的人去捉拿李恪,就算他逃到天涯海角也躲不掉。
  机会握在他手里,让他再次选择,内心还是选择放李恪继续活着。
  他说道:“吴王李恪已经自绝于山林之间,臣亲眼见证,绝不有假。”
  顿时朝堂之内响起一阵议论之声,程处嗣悄悄地对身旁的秦怀玉问道:“你觉得李恪真的死了吗?”
  秦怀玉轻轻撇头:“怎么,你觉得许牧在皇上面前说谎?”
  程处嗣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继续道:“我只是有一种预感,感觉李恪并没有死,可能这只是我瞎想的吧。”
  秦怀玉将头正过来,他没有继续接程处嗣的话,只要事情做的干净,死没死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现在最怕的倒是皇上追究此事,硬是死要见尸,那样的话就麻烦了。
  秦怀玉偷瞟了一眼,许牧说完后李治神色并没有变化,傻傻的对许牧的话深信不疑。
  “既然国贼已除,天下总算是要太平了!”
  “四海承平,寰宇无忧,这是我大唐的福气。”许牧再拱手道。
  李治笑了笑,心病除了之后很是开心,既然该问的已经问完了,自然就该封赏了。
  群臣心照不宣,都在心里准备好恭贺的祝词了,一到结束便到许牧面前祝贺,顺便露个脸。
  他站了起来,从台阶上一步步的下来来到许牧的面前,拍拍他的肩膀,又转身对着众臣宣布道:“元帅功业千古不朽,若不是元帅,恐怕大唐就要落入贼人之手,百姓也要陷入生灵涂炭之中,诸臣认为是否?”
  “皇上说得对啊!”
  群臣皆是点点头,一些演技好的已经开始掩面哭泣,表现得自己多心疼百姓,然而朝堂上就需要这副惺惺作态的模样。
  “若不是元帅受命于危难之际,奉命于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