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当元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大唐当元帅-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朕,属实叫朕不好评价他。”
  “但正是因为如此,他反倒是可以相信之人。”
  李治不解,道:“父皇这是何意?之前您不是一直忌惮此人的实力吗,怎么现在又觉得他可以相信了呢?”
  李世民望着天花板道:“朕也说不清楚,但此人对你来说杀不得,你也杀不了,所以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安抚他,我见丽质对他有意,不妨将他招为驸马,有长乐做马缰,就算是草原烈马也足以降伏了吧。”
  李治点头称是:“阿姐对他有情孩儿也是有目共睹,那父皇所说最大的威胁在哪?”
  李世民突然想要起身,可无奈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于是手指着外面道:“最大的威胁还是你其他的兄弟和外面那些世家大族们!”
  龙目大睁,显得极其恐怖。
  李治咽了咽口水,接着问道:“父皇这是何意,难道说哥哥们有不臣之心?”
  “咳咳!”情绪一激动,李世民猛咳了两声。
  “你还是不懂,外面那些世家大族们才是真正的威胁,他们把持朝政,荫蔽子孙,世代享有特权,若你不够强势的话,就会出现权臣将你彻底架空!”
  “这也是为何朕一直在推科举考试,选拔平民为官,甚至破格提拔许牧的原因啊!”
  经过李世民这番解释,李治忽然恍然大悟,道:“许牧是平民出身,这就是父皇说的可以相信的原因吗?”
  李世民见他终于有些开窍了,心里欣慰,强撑着精神继续道:“而你的那些兄弟即算没有造反之心,也很容易被人推着走,成为一个傀儡。朕不愿见手足同胞相残,所以你在位之后需得时刻小心警惕那些逆臣!”
  “父皇放心,儿臣必时刻谨记在心!”
  李世民长松了一口气,想说的都说完了,他顿时感觉身体轻松了不少。


第426章 李世民殡天
  突然他还想起了一件事,必须反复叮嘱。
  “许牧此人太过逆天,骨子里有很重的市井江湖之气,只要你不伤其底线,相信你长乐阿姐一定都能给你兜住的。”
  李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重重的点头,他清楚的看见,李世民越来越虚弱,眼皮也越来越重,现在只是吊着一口气,什么时候这一口气松下去了,人也就没了。
  李世民想不到还有什么要说的了,这吊起来的一口气也就松了下去。
  “父皇!”
  站在不远处的老太监闻声赶紧小跑过来,李世民已经闭上了眼睛,魂归天际。
  外面的皇子娘娘们同时得到了讯号,皆是震惊的看向里面。
  李治失魂落魄的从里面走出来,众人的眼光全部看向他。虽然心里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期待着他亲口说出那几个字。
  可李治没有说,待到老太医进去后又出来,缓缓说道:“皇上驾崩了。”
  此消息如晴天霹雳,顿时将众人吓得一惊,几乎是同时,到场的几位皇子同时哭泣,娘娘们更是哭得撕心裂肺,精心打扮的妆容化为乌有。
  一时间天地齐暗,好像天要塌下来了一般。
  皇帝死如泰山崩,整个国家都将陷入哀悼之中。
  李丽质还不敢相信那么宠爱自己的父皇竟然会突然死去,之前感觉还好好的,怎么会病逝得如此之快,不是说只是劳累过度调养一下就好了吗?
  “父皇!”
  李丽质投入李婵的怀中,现在她急需一个肩膀宣泄,李婵和她相互拥抱,哭成了泪人。
  一会儿后另一个人赶到,此人正是吴王李恪,听到哭声一片,他立刻便知发生了什么事。
  很快他的眼泪便流了出来,哭的肝肠寸断、撕心裂肺,甚至想要跑进去见李世民最后一面。
  “父皇啊,您为什么走的这么快啊,孩儿不孝还没来得及见您最后一面呢,让我见见吧!”
  “吴王请节哀,皇上遗体需要及时盖棺下葬,您不要冲动啊!”
  李恪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得像个娃娃一般,仿佛失去了生命的所有依靠。
  直到副将将他抬了起来,他才显得像个人样。
  李治眼泪已经干了,父皇殡天,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现在是该由他来主持大局的时候了。
  “诸位都离开吧,本宫要送父皇最后一段,留着眼泪到守灵之时再流吧。”
  说罢众人也不敢再多留,陆续的从这座门里离开,只剩下吴王李恪。
  李恪仿佛忘却了身份一般,抓着李治的肩膀不停的问道:“太子殿下,父皇临死前说了什么吗?有没有提到我,我已经好久都没有单独和父皇见面了,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这个不孝儿子。”
  言辞之间仿佛一个负罪的小孩一般,李治见哥哥嚎啕大哭,不忍告诉他真相,于是说道:“父皇临死之前什么也没说,太虚弱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恪闻言终于是松开了手,捂面悲痛着离去。
  宫城里满是悲怆的哭泣声,李恪一路被副将搀扶着离开,在离开宫城之后,李恪瞬间变了一副面孔,变得冷峻严肃,显得有些可怕。
  到了吴王府内,老仆在门口等候多时。
  “若老仆没有猜错的话,皇上应该已经殡天了吧。”
  李恪闻言并没有发怒,反而哈哈大笑:“他终于是死了,也不枉我在他的粥里下过那么多的药!”
  老仆一路跟在李恪的身后说道:“皇上一死,李治守灵之后想必就会火急火燎的开展登基大典了,若是到了那个时候,王爷可就不能再名正言顺的继位了。”
  李恪瞥了他一眼,笑道:“怕什么,李治继位又如何,现在朝廷百官虽以他为首,但是他暂时还做不到降伏百官,这其中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老仆接着道:“这段时间李治又要兼顾国事,又要处理守灵一事,定会忙得焦头烂额,若是此时王爷再给他出一道难题的话,以李治那个懦弱的性子定会做出失德之事,到时候王爷再广布恩德,百官心里自然会明白,谁才是最有资格坐上那个龙椅的人。”
  李恪咬牙切齿的道:“若是本王登上皇位,定要让长孙一脉全部死绝!”
  一想到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一直被人欺负,就因为不是嫡子的身份,而嫡子身份只能是长孙皇后的子嗣。
  所以李恪对长孙一脉都是深恶痛绝,他登上皇位最大的敌人不是李治,而是他身上流的庶子血脉!
  “许牧不是要灭绝长孙一家吗,这个本王跟他目标是一样的,若是他需要的话,本王还可以暗中提供帮助。”李恪道。
  “可万一许牧不领情怎么办,距老仆所知,他可不是什么容易被感动的人啊。”老仆道。
  李恪道:“不管如何,只要他心里能领着这份人情,到时候不要插手就行,若是他插手进来的话,我登上龙椅之路可就艰难多了。”
  ……
  皇上驾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百姓们心中感念李世民在位期间的功绩,对于他的驾崩心中十分伤心。
  长安城中街上人都变少了很多,朝廷下令禁娱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不准举行任何娱乐活动。
  本来许牧扬言要灭绝长孙家的事情是长安城十几年来头号大新闻,结果还没过多久就被皇上驾崩的消息给盖过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许牧待在府上哪里也没去,叫阿秀研墨,教她中原话和读书写字。
  同时写了一封信,叫人快马加鞭的送往巴蜀都督府。
  许牧望着外面的天空,只觉山风起势,海浪滔天,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所谓世乱出英雄,随着李世民的驾崩,局面会开始朝着不稳定的趋向发展,年轻的李治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稳定天下,到时候后非常动乱。
  无论如何,许牧都要开始积蓄实力,唯有实力是衡量话语权的唯一标准。
  “倘使巴蜀有十万精兵,驾马纵横天下又有何难!”


第427章 李治登基
  坏事不独行,对于李治来说,李世民的驾崩还以为着另一个人的离去。
  所有秀女将会被剃发赶到感业寺当一辈子尼姑,整日与青灯古佛为伴。作为秀女,不管媚娘如何聪慧,也无法于体制相抗衡。
  李治对此也毫无办法,他还得主持不久之后即将举行的守灵大礼,没时间去为她的事情奔走,即算他即将成为皇上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媚娘被剃光头发随着车队一起离去。
  收起儿女情长,李治要打起精神去准备守灵大礼,作为即将登基的储君,在这个时候他不能被人挑出毛病。
  然而又一个晴天霹雳作响——长孙无忌死了!
  继李世民驾崩之后,长孙无忌也去世了,长孙家全体披麻戴孝,哭声传遍整个长安城。
  全长安城的人都敢肯定长孙无忌一定是被许牧气死的,事实也确实如此,试问谁见到自己儿子的灵堂被仇人捣毁之后还能平复下心情的呢?
  于是权势滔天的长孙无忌就在这么一个平常的日子里一命呜呼了,还是早上起来的时候家仆来伺候他的时候发现死的。
  一代权臣以这样的方式落幕,不禁令人无比唏嘘。
  长孙睿自己也没想到,在盛光阁遇见许牧还没过多久,自己就成为了长孙家的家主,身为嫡长子继承了长孙家的所有家业。
  这一切如梦似幻,至今仍让他有一种不真实感。
  悲痛倒是没多少,心里高兴是真的,害怕也是真的。因为许牧敢在朝堂之上公然说要灭绝他长孙家,如今父亲被气死了,长孙睿陡然发现家里最大的顶梁柱没了。
  虽然自己继承了一切,可好像压力更大一些,平时躲避在父亲的羽翼之下为虎作伥也罢,逍遥快活也罢,如今不同了,他要面对的可是整个大唐最恐怖的人——许牧!
  而他的做法是什么?亲自来到许府门前负荆请罪。
  没错,你没有看错。
  很多人都怀疑自己看错了,堂堂长孙家主,就算没有长孙无忌的老谋深算,身份颜面都该还在吧,可长孙睿却是抛下了一切来到许府门口。
  平时很爱面子的长孙睿此刻抛下了颜面却没有任何尴尬,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许牧的实力,短短几天时间他便能将长孙家逼至如此境地。
  甚至不出手就能让长孙无忌气得半死,这么恐怖的人,长孙睿自知还不配当他的对手,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命,他抛下了所有脸皮来到许府负荆请罪。
  阿秀打开门的时候都吓了一跳,然后立马就将此事告知给了许牧。
  许牧不想见他,于是让阿秀在其中代为传话,连续跑了几趟之后,阿秀终于将许牧的答复传达一五一十的传达给长孙睿。
  “许牧说,要他放过其他人可以,滚出长安城,并且永不再让他见到,今后可以考虑放过他们一马。”
  “啊?”
  阿秀立马瞪了回去,吓得长孙睿不敢再多还嘴,连忙答应。
  “是是是,守完灵之后我会立刻带着长孙家族人退出长安,您放心吧。”长孙睿说完便离开了。
  后来这件事情成了长安的一间笑谈,短短几年时间,庞大的长孙家便被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子连根拔起,一脚踢出了长安。
  这要是放在几年之前,谁敢信?
  长远一点来看,几百年来从没有一个平民能够扳倒世家贵族,世家贵族所拥有的权力和庞大的人脉网,都是平民倾尽一生也难以达到的。
  如今就有一个这样的平民横空出世,短短几年之内就将长安第一世家踢出了长安城,不考虑恩怨情仇,足以算得上一个传奇!
  再加上许牧的战神之名,他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十分恐怖的高度,功高盖主都不足以形容如今许牧在百姓之中的威望。
  不过现在的李治可管不了那么多,眼前的麻烦事就够他头疼的了。
  一个星期后守灵大礼正是举行,百官哭吊,全城挂白,举国同哀。
  一个月后登基大典正式举行,太常卿杨师道负责整个大典,百官穿着朝冕服面见新的皇上。
  上启苍天,下告大地,李治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永徽。
  在一众恭贺的声音中,还藏着许多虎视眈眈的目光,时刻观察着上面的一举一动。
  李治登基之后,李世民传给他的是前所未有广阔的疆土,西至西域,北至草原,东至高句丽,南至南海。
  一个帝国从东方冉冉升起,四海臣服,万国来朝,牌面十足。
  周边的国家没有不对大唐这块土地虎视眈眈的,吐蕃、吐谷浑、突厥、高句丽等等,然而无一例外的都被许牧打服了,自此之后,那些小国纷纷臣服,不敢有异心。
  当李治看到这么多外邦来朝的时候,心里不禁感慨许牧不负战神之名。
  然而就在登基之后的第十天,李治便遇刺了,那是李治第一次那么接近死亡。
  在他乘车辇巡视长安之际,人群之中突然窜出一队刺客,剑锋直指李治。
  他们就是一群敢死队,完全不顾自己的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