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牧对这个傀儡王倒也没什么不好的感觉,至少人家在没有实力的时候能苟,如今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高句丽的冬天,雪花片片落下,从开始下雪到地上积雪不到两个时辰。
干冷的寒风刮得人脸生疼,皮肤干燥皲裂开来,长久的在雪地里行走也很费体力。
冬天赶路最是难受,即算是有御寒的衣物,手脚还是会冻得冰寒,不少体寒的将士便得了冻疮。晚上更是在被窝里懂得瑟瑟发抖。
于是许牧叫他们大被同眠,聚在一起热量会高点。习武之人会好点,一身热血,即算是凛冽的寒冬也能泰然自若。
程处嗣、秦怀玉等人便是如此,许牧更是如此,他甚至可以不用盖被子光膀子躺在雪地里也能睡着。
这一切都得益于霸王血脉的强横,在严寒的天气里血液加速流动,使得身体不断发热,维持在一个令人舒适的体温。
但阿秀不行啊,她小姑娘家经历过饥荒,本就身体虚,还是体寒体质,就算许牧晚上将自己的被子给她也还是睡不安稳。
于是晚上的时候许牧便自愿帮她暖脚,一开始这小妮子还不习惯,被一个男人摸了脚,这种感觉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别扭,气氛也有些旖旎。
不过许牧也只能用这个办法了,总不能像电视剧里那样环抱着她睡觉吧。
老话说得好,脚是人之根,就像草木的根茎一样,体寒之时若是暖了脚,再寒冷也不会感觉那么难受了。
还别说,那一晚阿秀睡得特别安稳又舒服,经此之后,阿秀每晚都要许牧帮他暖暖脚,搞得许牧自己都有些无奈了。
第409章 位极人臣的封赏
一年过去,冬去春又来,长安的花又再次绽放开来。
花香扑鼻,为繁华再添一笔浓墨重彩。又逢皇上御驾亲征大胜归来,普天同庆,街上载歌载舞,东市举行了盛大的欢庆盛典。
殿上诸臣恭贺,太子李治归还监国之职。御驾归来,国土之内依旧是一副平和景象。
李世民再次坐在龙椅之上,想起之前被盖苏文追杀,差点命丧敌将之手的屈辱,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朝堂上诸臣皆在,唯独少了那个救了自己的人,也是那个保留了自己颜面的人,是这场战争的最大功臣。
按理来说大胜归来,李世民应该有劫后余生的欢喜之感,然而他内心深处却有一种浓浓的不安,隐藏在他笑容的面具之下。
李治作为东宫太子,这一日率百官及皇室诸亲朝贺,恭迎陛下回朝。
“儿臣李治携百官及皇室诸亲恭迎父皇回朝!”
所有人一齐跪下,朝着李世民的方向齐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场面之宏大,回声久久不息。
“太子监国有功,朕回来之后朝中依旧是井井有条,朕甚是欣慰啊!”李世民微笑道。
被自己的父皇这么一表扬,李治的开心全写在了脸上。
“儿臣尺寸之功,与父皇御驾亲征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李治微笑着奉承道。
李世民深深望了一眼自己这个越来越有皇者气象的太子,大笑着走去。
回宫之后,李丽质几乎是第一时间来到父皇的寝宫看望,在朝贺典礼之上场面太过正式,轮不到她与父皇问一些私密话。
此时几乎所有的皇室诸亲和子嗣都来问过安了,长乐在最后的时候才过来问安,找准这个时候自然是要问一些东西。
“真是个滑头,这个时候过来想必是不简单吧。”李世民见着李丽质,脸上笑意很快就绽放开来。
此时李丽质早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面上带红妆,不笑之时大有遗世独立之感,一笑如春风拂面,暖意直达心底。
小时候的美人胚子现在已经长成了一个倾国倾城之色,一颦一笑之间都令人心醉。
李世民望着自己最宠爱的女儿,这个自己一生最满意的“作品”,心中的得意之情洋溢于色。
李丽质娇俏的笑道:“父皇,女儿这时候来找你自然是有事要问你啦。”
李世民轻笑道:“打听许牧的事儿?”
李丽质见自己心里的事儿被李世民看得清清楚楚,不禁一抹绯红爬上了脸庞。
不知为何,见着自己最宠爱的女儿竟然有点喜欢那小子,李世民心中就满不是滋味,对许牧更加咬牙切齿的恨。
朕怎么没看出这小子到底有什么好,令我家姑娘神魂颠倒的。
李世民真希望自己看不出来,但李丽质的表现都这么明显了,看不出来除非他老到头昏眼花。
“他还在后面呢,放心吧。”
李世民一听原来是关心许牧的,顿时兴致就减了大半,打发般的说道。
李丽质追问道:“那他什么时候能到?”追问的时候眼神放着期待的光。
“朕怎么知道他的行程。”李世民少见在她面前表现出不耐烦,“难道今天没有老师来教你吗?”
听到这句话李丽质的脸瞬间垮了下去,李世民给她安排了很多老师来教她各种诗书经典和女红礼仪,一般公主可不会有私人老师来教的。
可这李世民的独特宠爱去让李丽质“受宠若惊”,这时间她便是逃了课出来的。
“嘿嘿。”
李丽质嘿嘿两声,突然向后小跑了出去。
“这姑娘,真拿她没办法。”李世民轻笑着摇摇头。
一直跟在李世民身边的老太监走了进来,禀告道:“启禀陛下,长孙大人求见。”
李世民立马变脸,宣道:“让他进来吧。”
长孙无忌一进来便道:“陛下,您想好了吗?”
……
长安的繁华完全震惊了阿秀,这里跟高句丽恍若两个世界一般。
繁华的街市、拥挤的人群、华丽的服饰、森严的守卫……一切都令她感到无比新奇,每个地方她都想停留下来好好的看看。
可是现在可没那么多时间留给她,许牧将兵权交还兵部之后,先将阿秀送回了自己长安的府中,整理好一间客房好好安顿下来,然后再去皇宫向李世民复命。
许牧这次可以说功比天高,先是救驾之功,然后是绝境之中挽救了唐军,并成功击败了盖苏文大军。
试想一下,若是皇上御驾亲征结果大败而归的话,那民间舆论就会如洪水猛兽,皇家颜面何在?
所以当许牧来到殿上的时候,诸臣皆称赞许牧有古名将之风,大唐能有如此将军是皇上之幸,也是这个时代之幸。
许牧注意到,此次参战的所有文臣武将几乎都在殿上,看来在殿上李世民要论功行赏了。
不出他所料,一番寒暄之后封赏诏书被老太监拿了出来,封职早就写好了。
老太监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诏书:“长孙无忌开辟道路有功,赏黄金万两,绸缎千匹。”
“杨师道运筹帷幄,辅佐有功,封工部尚书,兼太常卿。”
……
“程处嗣奋勇杀敌,悍勇无当,封忠勇伯。”
“秦怀玉沉着冷静,有乃父之风,特此晋升四品忠武大将军!”
几乎所有人都封赏完了,诸臣诸将都注意到,唯有一个人还没有封赏。
李世民开口道:“这次许爱卿着实功劳冠绝全军,可以说能打败盖苏文,许爱卿居功甚伟。若是不好好嘉奖你一番,岂不是世人要说朕无情无义了?”
许牧谦虚推辞一番后,李世民正式宣布道:“擢升许牧为兵部尚书,封烈武公,子嗣荫蔽,封地万里!”
封赏一出,震惊全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许牧不过才二十几岁,皇上便将兵部尚书这一掌管天下兵马的重要职务给了他,更重要的是封公爵“烈武公”,可以说除了皇室亲王之外,外姓之众没有人比许牧更高!
第410章 拒绝封赏
四个字:位极人臣!
兵部虽然在三省之下,但论重要性来说,兵部尚书的重要性无需赘述,自古以来这个职位只会给皇帝亲信之人。
许牧能年纪轻轻得到这个职位,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了。
兵部尚书再加上烈武公的封爵,整个朝中已经没有谁敢说能压许牧一头的,当初也只有李世民最信任的侯君集曾短暂的到达过这个地步。
可要知道侯君集可是跟着李世民戎马半生才凭借着信任到达这一步,而许牧甚至还不如侯君集的儿子大,便能凭实力到达这个地步,可以说是千古一人了!
三省尚书又如何,许牧可是有军功傍身之人,朝中百官谁见许牧不低眉?
就连太子李治都忍不住多打量了许牧几眼,这么年轻的权臣绝不是简单之辈,他在心里提醒自己千万不要随便得罪此人。
李治不知道的是,他能得到这个太子之位,跟那晚许牧说的一番话有很大的关系。
也可以说若不是许牧一番话,他甚至不一定能斗得过当时深受李世民喜爱的魏王李泰!
百官都已经在心里默默的准备好了贺喜的话,正准备在散朝之后当面向许牧祝贺,谁料许牧突然朗声道:“陛下,臣拒绝兵部尚书一职。”
什么!
许牧竟然当面拒绝皇上的封赏?他好大的胆子啊!
百官哗然,许牧到底想干什么?
长孙无忌站出来大声指责道:“许牧你不要放肆,陛下封你兵部尚书一职已是天恩隆厚,怎容你继续贪婪,得陇望蜀!”
是啊,这个许牧难道对皇上的封赏不满意吗?
兵部尚书都不满意,他到底要什么职位啊?就算是有大功也不至于这么放肆吧。
百官皆是如此想到。
李绩回头一望,十分不解,兵部尚书一职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位,许牧竟然不要?难道他的胃口要比这还要大?
程处嗣、秦怀玉皆是心中一紧,本来他们都为许牧开心,没想到许牧又不走寻常路,竟然要拒绝封赏,差点让他俩心都跳出喉咙了。
他俩清楚,许牧很少真正跟别人商量,他决定的事情往往就这么做了。但他俩不明白,为何好端端的封赏要拒绝呢?
李世民脸色顿时大变,朝中由原本的封赏欢快气氛,变得瞬间紧张起来,而这一切都是由许牧那一句话引起来的。
“怎么,爱卿对这个封赏不满意?”李世民说道。
百官的目光虽然看着地面,但是注意力全在耳朵上,关注着许牧的声音,心里祈求这小子千万不要再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了。
许牧答道:“陛下,臣自知才疏学浅,劳于案牍非臣所愿,所以并非臣不愿,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这话说得委婉而又有道理,也算给了双方一个台阶,留了许多商量的余地。
李世民表情果然缓和了不少,道:“那爱卿期望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许牧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洪声道:“臣只愿为大唐镇守疆土,抵御外族入侵,若皇上有用得着臣的地方,臣也会为皇上平定天下。臣是一柄利剑,实在不能久居于鞘。”
这么一说倒也合情合理,李世民微微抬了抬眼,道:“那好吧,你就继续去镇守你的剑南道吧,真是头倔驴。”
许牧这才展露笑颜:“多谢陛下。”
散朝后,各家有各级的欢喜,程处嗣第一时间跑过来问道:“许哥,皇上都决定将兵部尚书这么重要的位置给你了,你怎么还不接受啊,要知道朝冲有多少人眼馋这个位置。”
许牧快步走着,偶尔瞥他一眼,道:“兵部尚书有什么好的,整天都要坐在兵部的衙门里做事,深不见天日,跟坐牢有什么区别,我才不干呢。”
此话说得合情合理,程处嗣听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也对,像咱们这样的人,谁愿意整天待在房间里,屁股都要长毛不可。”程处嗣大笑道。
许牧配合着笑了笑,实际上他“口是心非”,心里怎么想的不必要完全告诉别人。
皇上给自己兵部尚书之职,看似是升,实际上是贬!
以许牧的推断来看,李世民见自己势力越来越强大,定然早已后悔放自己去剑南,只有将自己放在眼皮子底下他才能安心。
正如淮阴侯韩信生涯的最后依旧被刘邦软禁在朝中,就是害怕他造反,不管做臣子的有没有反意,做皇帝的不能没有提防心。
所以他才会看似大方的扔给自己一块香喷喷的肉,若是自己兴高采烈的叼走了,才是中了他的圈套。
许牧非不,他就是要待在汉中,好话谁不会说,汉中还有自己的势力,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只要还有三万精兵,他在哪里都有说话的底气!
李世民设了一个明谋,但许牧巧妙的化解了,但出谋划策应该还有长孙无忌的一份功劳。
“这么不放心我,甚至愿意丢一块大肥肉给我,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啊。不过真把我当蠢蛋的话,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许牧心中冷哼道。
还没出皇城,便见一靓丽的身影朝自己奔来,许牧觉着有些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