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战马之间的互相撞击,可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战马上的魏军士卒纷纷举起战矛突刺过去,挑飞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但凶残的鲜卑人不甘示弱,直接跃马而起,隔着很近的距离,一刀砍到了魏卒的脑袋上,顿时鲜血四溅,肉沫横飞。
不过魏军到底是在行军的途中,骤然碰上袭击的,有些反应不过来,再加上对面的鲜卑骑兵似乎都是精锐,他们摆了一个锥形阵,长驱直入,直接把最前面的魏军士卒砍死,然后逐步推进!
很快,魏军就陷入了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
见到这个情况,冉闵不慌不忙,直接下令道:“冉恪!”
“末将在!”
“你即刻率领左右羽林卫三万人上去阻击!务必把鲜卑人的势头挡下来!”
“诺!”
等到冉恪领命而去,冉闵又道:“全军结阵!”
那些被袭击的前沿骑兵,冉闵已经顾不上他们的死活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死伤,冉闵只能派出冉闵率军上去阻击,然后给魏军争取更多的时间排兵布阵。
冉恪率领三万铁骑兵出击之后,就迅速将鲜卑铁骑兵冲击的势头减缓下来了。
不过战场的厮杀依旧在继续,双方的骑兵都杀红了眼,几乎是一命换一命的情况。
“受死吧!”
那个魏军士卒嘶吼了一声,随后挥着长矛刺过去,顿时就将对面的一个鲜卑人挑飞到马下。鲜卑人腹部挨了一矛,血流汨汨,但还不至于马上就死。
所以这个鲜卑人咬了咬牙,额角青筋暴起,然后就悍然挥动手中的银月弯刀,一刀砍在这魏军士卒骑乘的战马的马腿上。
“嘶——”那战马哀鸣了一声,随后就扑通的一声倒了下来。
瞅准机会,那个鲜卑人直接挥着弯刀砍过去,顿时砍到了魏卒的后背上,鲜血淋漓。
“给我死!”
魏卒不甘示弱,直接攥着这弯刀的刀刃,踹了那个鲜卑人一脚,然后欺身而上,转瞬间就把对方活活掐死了。但这个魏卒还是逃不过背后有一个鲜卑人挥刀砍死了他。
还有更为惨烈的,就是鲜卑人以命换命的打法了,他们一旦受伤,就会悍不畏死地跳过去,把骑在马背上的敌人撞飞下马,然后就扭打在一起,直到气绝身亡!
冉恪此时已经全身染血,他挥舞着手中的马槊,左右冲杀,刺死了一个又一个的鲜卑骑兵,打死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横冲直撞,手下无一合之敌!
而在他的对面,慕容恪亦是身先士卒,挥舞着一杆长戟大杀四方,面对凶神恶煞一般的魏卒,他浑然不惧,一个横扫,往往就能拍飞两三个魏军铁骑兵。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慕容恪!受死吧!”
冉恪是见过慕容恪的,当年后者率军进击并州,曾与冉闵相会,当时冉恪是陪同冉闵的大将之一。
慕容恪看见冉恪,也知道他是魏军的大将,故而提起染血的长戟,夹紧马腹就冲了上去。
“铛!”
两马相交,长戟与马槊之间剧烈地碰撞了一下,出现了璀璨的火花。
二人是斗得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由于到处都是混战的魏军骑兵和鲜卑骑兵,所以给他们施展的空间并不大,他们更多的还是比拼气力和技巧。
大概斗了上百个回合,慕容恪和冉恪的身上都挂了彩,受了一点伤,甚至于冉恪的脸上都被划出了一道细细的口子,但冉恪仍不甘心放跑了冉恪!
直到后方出现鲜卑人的大军,冉闵下令吹起撤退的号角声,冉恪这才不情不愿地放任慕容恪离去,而己方的铁骑兵也都退回本阵,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鲜卑大军,他们严阵以待。
“冉恪,你怎么受伤了?”
看到脸上都有一道伤痕的冉恪,冉闵十分惊诧地询问道。
“臣碰上慕容恪了。没想到这厮的武艺这般了得,臣与他大战上百回合,不分胜负,倘若不是陛下鸣金收兵,臣一定把慕容恪的首级取下来当球踢了!”
冉恪还是愤愤不平的样子。
冉闵摇头苦笑道:“慕容恪的勇武,朕是知道的。莫说是一百个回合,就算是大战三百回合,你都未必能将他擒下!”
冉恪一脸不信,但还是来到冉闵的身后拱卫。
这个时候,魏军与鲜卑人已经在这一片偌大的草原上摆开架势,一副剑拔弩张的模样。
鲜卑人是步骑都有,不过以骑兵居多,大概有三十万人马。他们以骑兵在前,步兵在后,武器是五花八门的,骑兵穿着铁甲或者皮甲,手持枪矛,战意凛然。
而步兵则是较为差劲,很多都是被拉壮丁的,没经过什么训练,但胜在勇力绝人,穿着各色的服饰,看上去跟乌合之众差不多。
魏军的铁骑兵是十万人,清一色的红衣黑甲,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长枪、环首铁刀、弓弩,顶盔掼甲,甚至于胯下的战马都披着甲具,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的。
“风,大风!风,大风!……”
在红色的旌旗之下,这些魏军士卒开始嘶声大吼起来,试图在气势上压倒鲜卑人!
看到魏军的军阵这般严整,士气这般高昂,老实说慕容俊真的是后悔找魏军决一死战了。
但这个时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鲜卑人一旦撤退,魏军必将追击上去,然后就是大溃败的局面,于鲜卑人来说,就是一面倒的屠杀了!
“陛下,这些魏军很强。比咱们此前所交战过的任何一股魏军都要强悍!适才臣以五千精骑试图冲垮魏军的阵脚,但没能成功,我们燕军精骑,是以一换一的代价,才能消灭部分魏军骑兵的。”
“什么?!”
慕容俊闻言,那是吓得勃然变色。
倘若慕容恪说的是真的话,那么这一仗,他们燕军败北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打仗并不是依靠数量决定胜负的,有的时候精锐之师更加能决定胜负的关键!
当年项羽能以三万铁骑,大破刘邦的五十六万诸侯联军,就可见一斑了。
但慕容俊已经没有退路了,这一战,他必须要胜,如若不胜,燕国说亡就亡了!
………………………………
第0665章 自负
陛下,下令出击吧。”
看到慕容俊脸上的胆怯之色,慕容恪叹了口气请战道。
而慕容俊似乎是被魏军的气势吓坏了,张了张嘴,说道:“恪弟,魏军的军阵这般严整,士气又是如此高昂,此一战,恐为我燕军不利啊!”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陛下,咱们这一退,就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了。”
慕容俊当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只不过燕军与魏军,无论是在武器装备上,士气上,乃至于战力上差得都不是一点半点的,几近天差地别!
“恪弟,要不你率领十万大军在此殿后,朕率主力军先行撤退吧?与魏军大战,绝不可力敌啊。”
闻言,慕容恪叹了口气,说道:“陛下,此时不应后撤,既然来到了这里,与魏军相持,咱们就没有了退路!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咱们后撤了,魏军又突击过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慕容俊沉默了。
魏军十万铁骑兵就这样与三十万鲜卑人在稚然山附近对峙起来,谁都没有贸然进攻。
冉闵不想落败,但是他也知道,慕容俊既然敢率军来攻袭他,一定是倾尽全力的,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饶是魏军这边是整整十万战骑,他都不敢放手一搏!
“卫辽。”
“末将在!”
“你即刻率领二万铁骑兵,从我军后方绕到鲜卑人的后面去,给予致命一击!切记,一定要隐蔽行事。”
“诺!”
卫辽随后就拍马走到后方,点起二万战骑,开始往左侧迂回,直奔对面的鲜卑人的方阵而去。
随即,冉闵又派出一名小校,到两军阵前喊话,请慕容俊出来说话。
慕容俊本来是不想跟冉闵说那么多的废话的,但是慕容恪劝他上去跟冉闵交涉,多拖延一些时间。于是慕容俊就点了点头,拍马走到两军阵前。
而当慕容俊离开后,慕容恪又对在一侧的慕容翰说道:“翰叔,你即刻率领三万骑兵,秘密绕到魏军的背后去。记住,一定要隐蔽一些,莫要打草惊蛇。”
“我晓得了。”慕容翰随后就跑到后面去点起三万骑兵,按照慕容恪的吩咐绕到魏军的后面,准备突袭。
冉闵与慕容俊随即驱马到两军阵前相会。
二人都是单枪匹马,不过慕容俊忌惮于冉闵的强悍武力值,不敢下马坐席而谈,而冉闵也是听之任之,没有勉强。
他冉闵还没有下作到依靠这种卑鄙的手段去擒杀慕容俊!
这是二人的第一次碰面。
“燕帝!”冉闵向着慕容俊行了一礼。
虽然各为敌手,冉闵恨不能杀死慕容俊,但这个时候,是表现出他雍容大度的时候,礼不可失。
看到冉闵彬彬有礼的模样,慕容俊亦是回了一礼,笑道:“朕对魏帝你的大名是如雷贯耳啊!魏帝乃世之英雄,人人敬仰,万国来朝,早在辽东的时候朕就经常听说过你的事迹了。你我虽是同龄人,但是你成名比朕要早,做下的功绩也比朕大得多啊!”
千穿不穿,马屁不穿。
被慕容俊拍了这么一顿马屁,冉闵亦是有点飘飘然,但还是微笑着道:“燕帝过誉了。其实朕也很敬佩你,你是一个值得我冉闵敬重的对手!”
冉闵把背后的披风拿起来,放在手心里,而披风上赫然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名字,有的已经被划掉了。
“朕的每一个对手,每一个值得朕重视的对手,朕都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自己的披风上,时刻鞭策着自己。蒲洪、姚弋仲、张骏、慕容皝、桓温,这些枭雄已经先后陨落了,有的是病死的,有的是被朕杀死的。现在这件披风上,名字没有被划掉的只有两个——慕容俊、慕容恪!”
闻言,慕容俊哑然失笑道:“没想到朕和慕容恪竟然如此被魏帝重视,真是不知道该欣喜还是该痛恨了。”
冉闵淡淡的笑道:“燕帝,朕在这里向你保证,只要你率部众归降于大魏,朕就会册封你为燕国公,封地于彭城,世袭罔替!你的部众,朕也会善待他们,不让他们遭到什么不公平的对待的。”
听到这话,慕容俊眯着眼睛道:“魏帝此言差矣!朕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大燕也还没有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何以言降?”
“燕帝,朕劝你还是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倘若你不是还有这些部众,燕国还有些许反抗之力,朕不会这般厚待你的。朕视燕国为心腹大患,燕国不灭,大魏的边境就一日不得安宁!朕,也会睡不着觉的。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慕容俊沉声道:“好一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过魏帝,咱们握手言和不好吗?辽东朕可以让给魏国,魏帝又何必苦苦相逼?朕可以向你做出保证,此后我大燕若无意外,再不犯魏国疆界!”
冉闵闻言,嗤笑了一声说道:“燕帝啊,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意外?想要制造意外实在是太简单了。你的承诺或许可信,或许终朕的一生你们鲜卑人不敢南下牧马,但是朕死后呢?朕无法坐视一个强大的邻居虎视眈眈而不管不问。”
“后面的事情,交给后世之君不好吗?”
冉闵摇摇头说道:“后世之君,未必有朕这般英武,未必有朕这般雄才伟略,所以朕绝不能把漠北这个祸患,留给后世之君处理。”
“这么说,魏帝是非要灭了我大燕,彻底并吞漠北之地不可了吗?”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慕容俊冷哼了一声,指着身后气势汹汹的鲜卑军阵喝道:“朕有控弦之士数十万,何惧于魏国?魏帝,你可要想好了,天下初定,魏国才一统江山不久,人心未稳,魏帝就这般穷兵黩武,恐非吉兆啊!昔日汉武帝屡屡派遣军队征辟漠北,反击匈奴人,但最终把文景之治数十年积攒下来的财富都消耗一空了,弄得国内民怨四起,苦不堪言。莫非魏帝是要重蹈汉武帝之覆辙吗?”
“哈哈哈哈,汉武帝是汉武帝,朕是朕,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莫非魏帝自认为自己比汉武帝强?莫非魏帝认为,你的魏国,比之当年的大汉朝还要强盛?”
冉闵听到这话,顿时昂着脑袋说道:“区区刘彻,焉能与朕相提并论?至于说朕的魏国,有没有当时的汉朝强盛,这个朕无法判断,但也是各有千秋。”
冉闵还真是大言不惭,骄傲自负得很。他竟然一点都不把汉武帝放在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