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冉魏霸业- 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慕容恪的援军怎么还没赶到?”慕容俊冷着脸询问在场的大将。

    将军刘佩出列道:“陛下,漠北距离辽东太远了,数万铁骑就算是星夜兼程,没有十天八天的根本无法赶到辽东。而且眼下漠北正在遭受高车人以及魏军主力的进攻,南北夹击,我们在漠北的军队陷入了苦战,陷入了被动的防御!大司马(慕容恪)能不能抽出部分军力赶到辽东增援还不一定呢。”

    “花木兰的魏胡联军进击到哪儿了?”

    “半个月前,花木兰在鸭绿江一带召集二十万军队,一路势如破竹,所下州郡,无不一战而下。十日前,前线传来败绩,慕容军被败于安市,大将慕容军、慕容彪被杀,战死五万人,慕容霸(慕容垂)将军率部在新安一带抗击。敌军距离龙城已经不足二百里了!”

    听到这话,慕容俊更是气得咬牙切齿地道:“可恶!悔不该当初利欲熏心,把代国吞并了。眼下敌军迫近龙城,大燕的形势危如累卵。再传令,让慕容恪尽快率兵赶回龙城增援。”

    “这……陛下,那漠北呢?”

    “漠北就是一块烫手山芋,咱们燕国占领了漠北,内乱不止,外战不断,眼下魏军还有东北的胡人都快打到咱们的都城了!辽东是我大燕的祖地,龙兴之地,不容有失!速速传令各地兵马勤王!”


………………………………

第0625章 缺粮断水

    苏林率领的五万魏军铁骑深入漠北之后,一路长驱直入,所向披靡,降服各部落十余个,屠戮的鲜卑、匈奴、丁零、氐等胡人部落多达三十个,死者十万余人,男女老幼都有。

    对于来势汹汹的魏军,慕容恪采取防守的策略。

    他一方面往萨彦岭积极增兵,不断打击趁机侵犯自己疆界的高车人,争取一战而下,毕竟柿子挑软的捏是吧。另一方面,慕容恪亲自率军跟深入漠北的魏军打游击战。

    为此,慕容恪紧急召集还效力于麾下的各部落,对付来势汹汹的魏军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法,试图将魏军拖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慕容恪甚至不惜放弃了盛乐,把漠北一带的城池都让给了魏军,但绝不会留下一粒粮食,一头牛羊!

    老实说,慕容恪的这种战法是真的奏效了。

    在大沱河边上,苏林命令军队休整,随后就把将领们召集议事。

    苏林面色凝重地道:“各位,现在咱们面对的形势十分的恶劣。慕容恪真的是把事情做绝了。整个漠北坚壁清野,慕容恪把所有的部落都迁徙走了,不知去向。这茫茫的漠北草原,不是荒原就是沙漠,一片苍茫,咱们根本寻找不到鲜卑人的主力进行决战。”

    “大都督,若只是这个原因还好说。”坐在旁边的冉恪苦笑道:“现在军中已经断粮了。根据陛下的旨意,咱们就食于漠北,出征之时,每个士卒只带上了两日的干粮。这一开始还好好的,那些部落都被咱们当成了肥羊可以宰杀。”

    “但现在鲜卑人坚壁清野,把当地的胡人都迁走了,甚至烧毁了带不走的一切东西,就连死去的牛羊马他们都付之一炬,坚决不跟咱们留下一粒粮食!再这样下去,咱们的将士就要杀马充饥了。”

    说到这个,众将都一脸苦色。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小校飞奔过来说道:“大事不好了!大都督,适才有三名士卒在河边取水,喝了水都死掉了!”

    “什么?!”

    众将都被吓得一愣一愣的。

    苏林咬咬牙道:“看来胡人已经往北方迁徙了,他们留给咱们的是一块死地,大沱河以南的地方,甚至是那些水源河流都被他们投毒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

    “大都督,要不咱们暂时撤军吧?”

    “撤回去?开玩笑,现在撤回去,咱们一路上可能都要把战马吃个精光,士卒们都开始吃草了!陛下一定会问罪的。”

    看着众将都在那里七嘴八舌地说着,苏林掷地有声地道:“这个时候,咱们绝不能撤退!路途遥远就不说了,在咱们撤退的途中,慕容恪极有可能率军追击过来,到时候已经饿得两眼昏花,四肢无力的将士们能挡住如狼似虎的鲜卑人吗?”

    众将都表示一筹莫展。

    过去跟晋军作战,跟秦军作战,跟龟兹人作战,跟凉军作战,魏国的后勤保障工作做的很好,所以他们往往没有后顾之忧。

    可是现在深入漠北之地,他们俨然已经断了粮,断了水,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劳师远征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而这一次,冉闵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一开始就让将士们不带什么干粮,更没有民夫给他们运送粮草辎重,现在问题来了,断粮断水,等待他们的岂不是死路一条?

    苏林认为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想要让自己这数万将士活下去,想要打赢这场仗,必须要有一往无前的气概。

    苏林当机立断,下令全军渡过大沱河。

    断粮暂时可以接受,但是断水万万不可!

    实在不行了,魏军就必须要杀马充饥,这事儿在平时是犯法的,要挨杀头的,可是在非常时期,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国法和军法还是可以容许的。

    慕容恪想要让魏军知难而退,但苏林偏偏不退!

    只要能寻找到燕军的主力,甚至是一个较大的胡人部落都好。到时候魏军至少能饱餐一顿了。

    而在接到魏军已经渡过大沱河,继续孤军深入的消息后,慕容恪不禁眉头紧锁起来。

    旁边的封不疑大大咧咧地道:“大司马,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魏军已经锐气尽丧,就算靠着杀马充饥他们也撑不了多久,请你给我一万铁骑,十日后,我一定把苏林的狗头给你带回来!”

    慕容恪没有说话。

    “大司马,你倒是说句话啊。”

    慕容恪摇摇头说道:“眼下与魏军决战,绝不是良机。慕舆根,与高车人的战事进行得如何了?”

    “高车人虽然勇猛善战,善于骑射,但是上百个部落的联军,宛如一盘散沙,目前高车人已经被咱们击退了。大司马,是否要对高车人继续追击?”

    “不。”慕容恪摆了摆手说道:“根据这些天的战报来看,高车各部落都在试图保存自身的实力,罕有大战,所以北方边境的军队一旦撤走,难免他们不会继续南下侵扰。咱们的心腹大患是魏国,漠北的战事我不担心,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辽东那里,听说花木兰的军队已经兵临龙城城下了。”

    慕舆根垂手道:“大司马,末将认为你还是尽快派兵回去增援的好。龙城固然坚固,但是守军不多,我听说前些天陛下还在壶口那里与魏军作战,折损了几万人,这一下就更让本就不多的兵力捉襟见肘了。大司马,龙城毕竟是我大燕的祖地,龙兴之地,更是陛下所在之地,朝廷所在之地,不容有失啊。”

    “是啊!赶快派兵驰援龙城吧!”

    “大司马,辽东的形势已经危如累卵了。既然高车人已经被击退,咱们针对魏军的坚壁清野的战术奏效了,现在正是驰援龙城的大好时机啊!”

    众将大多是鲜卑人,有部分还是土生土长在于辽东的鲜卑人。他们之中,许多人的父母妻儿都在龙城,现在龙城都被敌军围住了,兵临城下了,他们哪里有心思在这里打仗?

    但慕容恪心中的顾虑依旧很多。

    “龙城短时间内,是不会失陷的。眼下漠北的形势似乎是一片大好,但是各位可别忘了,魏国只是出了十万不到的兵马,其国内尚有精兵强将。咱们在漠北的兵马就这么点人,若是都回去勤王了,谁来镇守漠北?”

    这时,有一个脾气暴躁的将领道:“大司马,你怎么怕这怕那的?漠北广袤,但比起咱们辽东都有所不及!辽东是咱们燕国的根基,若是失去了辽东,任由魏国占领了辽东,咱们岂能还有立锥之地?别忘了,迄今为止还有不少漠北的胡人都在反抗咱们燕国的统治呢!”

    慕舆根亦是在慕容恪的旁边苦口婆心地劝道:“是啊。大司马,你是陛下的弟弟,更是大燕的大司马,所作所为都应当为了国家社稷考虑!国家有难,龙城告急,倘若大司马对此置若罔闻,你让辽东的同胞怎么看待你?你让陛下怎么看待你?”

    “慕舆根,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辽东是我大燕的根基,不容有失,但这漠北,乃是我大燕的腾飞之地啊,失去了漠北,我敢保证,不出五年,可能只需要三年,咱们燕国就会步上东晋的后尘,为魏国所灭了。”

    慕容恪的目光之长远,着实不是这些粗鄙的大将能看得明白的。

    慕舆根不甘心,又道:“大司马通晓汉家典故,读过经史子集,应该知道围魏救赵之事吧?昔日魏将庞涓围邯郸,齐师伐魏,围魏都大梁,当时的魏惠王向庞涓发出了勤王的诏令,但庞涓迟迟没有接令。虽说庞涓最终还是去援救大梁了,但魏惠王也已经开始猜忌庞涓了!大司马,我没有挑拨你与陛下之间的关系的意思,但还请你以史为鉴!万勿自误!”

    其实慕容恪的心里还是很难受的。

    当初灭代的事情,是慕容恪给慕容俊出谋划策的,杀死拓拔寔君的那个刺客,更是慕容恪派出去的,甚至整漠北也是慕容恪打下来,也是他自己治理的。

    慕容俊很信任他,这种推心置腹的信任,让慕容恪十分的感动。

    但有的时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甚至兄弟情都差不多。

    之前慕容恪就劝过慕容皝,让他把都城迁到盛乐,把格局放大一点,不要只放在辽东的一亩三分地上,但慕容俊不听啊!

    慕容恪左思右想,觉得被慕容俊猜忌没什么,在大燕的兴衰荣辱面前,任何的事情都是次要的。只要能保住漠北之地,燕国就还有机会与魏国一决高下,就还能保住祖宗的基业!

    就算自己最后被慕容俊处死,慕容恪看来也值了!

    而且慕容恪认为,魏军与东北的胡人联军这般声势浩大地进击辽东,极有可能是在吸引他派兵勤王,但慕容恪偏偏不能让他们如愿以偿。

    慕容恪过了良久,才缓缓地开口道:“你们都不必劝我了。一切过错,都由我慕容恪一人承担!此事过后,陛下要杀要剐,我悉听尊便。”


………………………………

第0626章 穷途末路

    时间已经是公元356年,魏开皇九年的正月,花木兰率领魏胡联军二十万人马一路长驱直入,高歌猛进,终于进抵燕国的都城龙城。另一方面,魏将李信已经挥师挺进,绕过壶口关,直扑龙城。

    眼看着敌军已经兵临城下,慕容俊只好一面派人继续向漠北的慕容恪求援,让后者赶紧班师回朝,回来勤王,他又一面召集城内的军民,协同守城。

    在攻城器械送到龙城后,花木兰就作为联军的统帅,第一时间下令攻城。

    “放箭!”

    “守住!不要放一个魏狗进来!”

    城头上的燕军士卒纷纷张弓搭箭,射杀攀爬在云梯上的敌人,亦或是扔了石头、滚木砸死他们,亦或是用油锅水烫死他们。

    但城下的敌军却还是宛如蚂蚁一般,人潮涌动,顺着云梯一个又一个地攀爬上去。

    负责攻城的是胡人,诸如高句丽、契骨、夫余的士卒都充当炮灰,在消耗着鲜卑人的有生力量。

    在联军的方阵前沿,魏军负责放箭,火力压制上面的守军,掩护己方士兵冲上去。

    战况十分的惨烈。

    甚至慕容俊都顶盔掼甲,亲自来到城头上督战!

    看着己方的士卒死伤惨重,花木兰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继续发号施令,让更多的生力军冲上去。

    话说这些年花木兰在朝鲜半岛就一直没有闲着,有空的时候就让人制造抛石机、投石机、攻城塔、冲撞车等这一类的攻城器械,并训练胡人攻城的战法。

    驻守高句丽的魏军只有数万人,但依靠花木兰的威望,依靠帝国的威望,她可以随时拉起几十万的军队进行作战。

    每每到攻城略地的时候,魏军都不会担当急先锋,只有在正面野战的时候,精锐的魏军铁骑兵才会承受第一波伤害,等到突入敌阵,几乎把敌军打垮了,后面的胡人联军才会跟上!

    以夷制夷这一手花木兰玩得很溜。

    看到己方的士卒死伤如此惨重,一个高句丽的将军颇为不忍,于是向花木兰进言道:“大都督,要不咱们暂时鸣金收兵吧?鲜卑人的抵抗实在是太顽强了,你看,就连慕容俊的纛旗都在这里!现在肯定打不下龙城的。”

    “不。”花木兰摇摇头说道:“我绝不鸣金收兵!传令下去,二十万大军分成二十个梯队,轮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