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万的军队啊,这可是晋国的所有可战之兵了,晋国的那些肉食者未免太过荒唐了吧!”
“哈哈!荀稷,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殷浩知兵,只是不会用兵,酷似……赵括。”
听到秦牧的话,荀稷不禁挑眉道:“这,看来是上注定要让咱们魏国打赢这一仗了!”
“不错不错。”冉闵笑容满面地道:“这是助我也!朕还得到了线报,殷浩昨日还在晋国的朝堂上,针对魏晋两军之间的战事推演了一番,看似滴水不漏,实则全是破绽。”
“不知殷浩是如何推演的?”秦牧甚是好奇。
冉闵道:“他自称在抵达前线之后,将留下部分兵马扮作主力,猛攻阳武、固山一线,然后秘密集中优势兵力,从大梁的西面,出其不意地攻占济阳、长垣、雍丘,把大梁城团团围住!但朕岂能让他轻易得逞?”
“陛下不会认为这就是殷浩的作战计划吧?”
“自然不会。”冉闵哼了一声道:“殷浩就算再怎么蠢,也不可能蠢到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自己的作战计划泄露出去。在朝会结束之后,褚蒜子又召见了殷浩,谈了一个时辰左右,当时他们在上书房,只有褚蒜子、殷浩和司马昱三人,暗卫的人旁听不得。相信在上书房商议的,才是晋军的作战计划!”
“陛下打算怎么做?”
“静观其变吧。”冉闵淡淡的道:“我魏军当后发制人。殷浩若是在阳武一线裹足不前,咱们就干耗着,跟他继续对峙,若是他真的想绕到突袭到咱们的后方,想要包围大梁城,这样就更好了,决一死战,朕,求之不得!”
随后,冉闵便去到大梁城外的朱雀大营。
为了拱卫这座都城,冉闵特别设置了四座大营,分别是东面的青龙大营,西面的白虎大营,南面的朱雀大营,还有北面的玄武大营。
在华夏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
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故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的法。
而在朱雀大营之内,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六万锐士还在操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梁以及尉氏、固山、阳武几个地方聚集的魏军已经超过四十八万,总参战兵力达到五十万人,此番魏晋大战,不出意外的话,双方参战的总兵力将达到一百一十多万,近一百二十万军力!
五十万军队,出六万锐士,可想而知,这样的精锐士卒该有多么强悍了。
这几乎是每八个魏军士卒,才能出一个锐士!
现在冉闵就在观看这六万锐士的训练。其实训练是次要的,主要是磨合一下,让他们在战场上能够协同作战,让他冉闵更好的统领。
古代的士兵是怎么训练的?
其实就三点:一个是打熬体力,一个是练习战技,一个是操演阵形。
古代士兵打熬体力的方式,和现代有所不同,并不练习负重跑什么的,而是练石锁,砸木桩什么的。
也就是,练习上更注重力量,而不是耐力。
练习战技,也就是练习刀弓等武器的使用技巧,有打桩(打靶)的单人练习,也有两人一组的对练。
操演阵形,看起来和现代练队列类似,但目的和要求很不一样,现代队列练的是纪律性,古代那是真练阵形的,而且变化比现代的队列多得多,但是要求却不高,像整队时间,站位准确,要求都是比较低的(毕竟古代士兵大多文盲,要求高了很难做到)。
而这三种练习,首重战技,次要体力,最后才是阵粒
这和这三种练习的效率是有很大关系的,战技这东西练的最快。其实只是校场上看起来成型快,实际上阵作战!
其实吧,古代大多数时期,士兵都是不怎么训练的,毕竟训练士兵需要消耗钱粮。
你让士兵运动,就得让他们吃饱饭吧?
所以大多人不愿意训练士兵,即便是战时,也多是招募有底子的缺兵,极少有认真训练新兵的。
大多数士兵,都是直接上阵,在实战中提升的实力,训练真的少樱
魏国因为国力强盛,再加上冉闵舍得投入大量的粮饷,这才能让魏军迅速强大起来的。一支连饭都吃饱的军队,一支连训练都很少的军队你能指望他打什么胜仗?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在校场上的部分魏军锐士正在练习踢正步,由将领喊号子,然后士卒们跟着踢正步。
还有部分魏军,就是在拔河比赛,进行得十分激烈。还有部分魏军,则是在分组扛着一跟树干,奋力地奔跑着,汗流浃背,但是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节奏。
还有部分魏军呢?
干脆就在蹴鞠了!
踢球嘛!
作为这六万魏军锐士的教官,卫峥原来是对于冉闵用这种训练之法表示很不解的,这根本就不是在练兵,而是在玩耍嘛!
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在冷兵器时代,大军作战,单兵作战能力其实是比较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协同作战的能力。
就这么打个比方吧,一名武艺高强的剑客,他能战胜七八个魏军士卒,但是一百个剑客对阵一百个魏军士卒,最后战胜的一定是魏军士卒!
为什么呢?
因为士卒们能够配合起来。
这踢正步、拔河、蹴鞠什么的,其实就是在磨合这些魏军锐士,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都十分强悍,但是无法配合起来,就跟一团散沙的话,估计在战场上也发挥不出什么作用。
卫峥随即就跟冉闵禀告道:“陛下,按照你的吩咐,这六万锐士已经训练了三个月,磨合得差不多了,随时可以投入战场!”
冉闵微微颔首道:“很好,三叔,这一战,我魏军若能取胜,你的功劳不啊。”
“这都是陛下的功劳,臣不敢居功。”
“哈哈!三叔,你什么时候变得这般谦虚了?“
大将军董匡战死沙场,军中没有一个饶威望可以比拟大司马李农的了,这个时候,冉闵必须要推出一个人来制衡,而这个人选,就是眼前的这个卫峥了。
百;镀;一;下;“;冉魏霸业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0541章 假节钺
公元352年,即魏开皇五年六月初,晋国以殷浩为大都督,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拜征北将军、扬州刺史,假节钺。
褚蒜子随即将虎符授予殷浩,命殷浩率领建康的三十多万晋军北上作战,同时赐予他尚方宝剑,统率北方的所有晋军,但凡有不从军令者,殷浩可以先斩后奏!
在誓师之后,殷浩便带领三十多万晋军浩浩荡荡地出了建康城,乘船顺着长江直上,随后进入兖州的地界。
与阳武的三十万晋军会合之后,殷浩清点了一下人数,晋军大概有六十八万的兵马,但对外号称一百万的军队。
殷浩抵达阳武之后,便召集诸将,一同赶到阳武地界上最高的一处山峰议事。
“参见大都督!”
这个时候,就算是再怎么桀骜不驯,或者看不惯殷浩为饶将领,都不敢跟殷浩对着干了。殷浩不仅是他们名义上的主帅,还是假节钺,手持子御赐的尚方宝剑的。
这尚方宝剑的威力就不必了,最恐怖的还是这假节钺的权力!
皇帝不能事事躬亲,所以必须指派人代行,然空口无信,辄以节为凭,汉朝使节没有区分层级,到了晋朝,使节开始区分层级。
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利。
举凡如持节分封诸侯、持节收捕罪犯、持节镇压起兵叛乱、持节出使外国及持节签约议和等事。
连诸侯在叛变时,除了私刻玺印,也不忘伪造节杖,江都易王建在叛乱时,就因此制造“二十根”使节,以供使用。
在苏武持节不降、还有马日磾受袁术所欺,被骗失节而死。各臣所持有的这根节扙,实物上为长八尺的竹竿,最上头装饰着旄羽,颜色上在汉初为赤、后来易黄。
节材在后来也有金质铜身,类似金刀铁券之类,极盛装饰之能事,不全为竹。
另外假节之“假”为短期代理,非为真假之意,像假司马就是代理司马,假齐王就是代理齐王,以有别于正牌司马及真齐王,当初韩信就是想当假王,结果刘邦封真王给韩信,此为真假之别。
汉朝使节没有区分层级,不管是“假节”、“持节”还是“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都是同等地位,表示代表皇帝不分大。
魏延镇守汉中,假节,但在弹劾李严联名上表时却为“使持节”。倒不是魏延虚名较高而实权较低,而是代表皇帝不分大。
而孙虑“假节”开府,长期驻军镇守、统治一方,却没有短期代理之意。相反的,汲黯私自“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本应为假节,即临时借用节杖而事后归还,但是此行却视为持节。
而汉武帝在发兵收捕太子时,为示区别(因为太子亦拥有节),特意将节杖改色,这也左证节杖原来无高低之分,否则汉武帝直接明示使持节不就高于太子的持节或假节,何必担心皇令与太子令相混淆?
晋朝使节开始区分层级,“假节”、“持节”和“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代表不同的权力和名望。
假节,就是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
持节,就是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使持节,就是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假节钺(或假黄钺),就是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
钺为斧钺,一种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必然专属君王,故偶尔暂借人臣,应为假节钺而不为持节钺。
孔明被“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及“亲秉旄钺以历三军”,指的就是假节钺。
因为无论是谢安还是桓温,都是持节的权力,殷浩为降服他们,特地向褚蒜子和司马昱求来的这个假节钺!
“都坐吧。”
殷浩挥了挥手,随即掀开甲裙,就跟众将一起坐到地上。
眺望着远方的山川河泽,殷浩指着对面的阳武城,声音低沉地道:“本都督已经考察过阳武的情况了。现如今我军与魏军在阳武、固山、尉氏一线对峙,冲突不断,但是罕见大战。魏军龟缩不出,咱们一时之间也奈何不了他们。”
“但是诸位啊,我六七十万大军聚于此,每日人吃马嚼的,消耗甚多,凭我大晋的国力,这场战事支持不了多久,最多到明年!魏人是铁了心要跟咱们打这一场消耗战,所以一直龟缩在他们坚固的城池、壁垒里面。”
“他们耗得起,我们耗不起了!”
“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都要花费千金,前后方动乱不安,戌卒疲备地在路上奔波,不能从事正常生产的有七十万家。这样相持数年,就是为了决胜于一旦!”
殷浩面色沉重地道:“现在我军兴兵七十万,也就是,不能从事正常生产的人家多达四百万!几乎整个国家都无法事生产了。”
众人都聆听着。
殷浩又道:“所以对峙是行不通的,这场战争的僵局,必须打破。但是如何打破呢?请诸位畅所欲言!”
这时,桓温与谢安都没有话,而坐在一边的庾方之垂手道:“大都督,我们有近七十万大军,而跟咱们对峙的魏军,应该不超过二十万人,他们固然城高池深,壁垒森严,囤积的粮草也不在少数,但是只要咱们集中优势的兵力,只攻一处,譬如只对阳武城进攻,时日一久,一定能拿下阳武城的。”
听到这话,殷浩淡淡的摇头道:“妄言!孙子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此话何意?就是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
“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所以,弱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饶俘虏!现在我军的兵力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