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可别看了我们妇人!”花木兰皱了皱琼鼻道:“大王你就瞧好了吧,这一回臣妾一定能大杀四方,扬我国威的!”
“好。你去吧!”
“遵命!”
看着花木兰渐行渐远的背影,冉闵又摇了摇头。
花木兰真是投错胎了,生做女儿身,她本应该当个男子汉出将入相的。不过冉闵还是力排众议,给了她立功封侯的机会。
接着,水师大都督王平又跑过来觐见冉闵。
“大王,臣盼星星盼月亮,可总算有我们水军的用武之地了!”
看着王平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冉闵倒是颇为无奈。
原本赵国的水师不是很强悍的,因为自古以来,战争就大多发生在陆地上,上位者在军事上只会关注骑兵和步兵的发展,而不会去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
当然了,东晋除外。
自古以来,在北方的王朝都是重视骑兵的,而在南方的王朝在没有过多的战马的情况下,则是更倾向于步兵和水师。因为有那么一条长江堑,水师纵横的话,北方的军队是打不过去的!
而王平受命组建并训练魏国的水师已经好几年了,依旧没有出战的机会。这一回出征朝鲜半岛,对手是倭国,所以水师能发挥的作用是极大的,难怪以王平为首的水师将领都很兴奋!
“三叔,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时候到你们水师大显身手了!这一战,只要你能大胜,把咱们大魏水师的名头打出来,寡人给你封侯!”
听到自己能封侯,王平顿时激动起来。王平征战沙场数十年,出生入死,但是眼看着身边的弟兄,乃至于后来的将领们都一个一个地封侯,而自己却只能瞪着眼睛干看着,王平早就不满了。
眼下冉闵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王平一定要抓住!
王平顿时叉手道:“请大王放心。臣一定赴汤蹈火,扬我国威!”
“好!去吧!”
就在浑厚而沉闷的号角声再度响起的时候,与家人依依惜别的将士们纷纷集结起来,整齐有序地向着漳水河进发。
这一回东征朝鲜半岛,他们要乘船走水路,然后自黄河出,到无边无际的海洋上航行一段时间之后,再与倭人交战。
面对着行军的队伍,冉闵负手而立,内心激荡,却不知为何如此。
“大王!”这时,一名骑马的内侍飞奔过来,到冉闵的身前跪下:“大王,大事不好了!陛下……陛下驾崩了!”
“什么?”冉闵顿时勃然变色。
好吧,其实这是冉闵装的。石鉴早就在大半年前就驾崩了,不过冉闵为了稳定局势,秘不发丧,并不将石鉴的死讯公布出去而已。
一听石鉴驾崩了,冉闵故作震惊的样子,随后就召集群臣到议政殿商议。
石鉴已死,其子嗣都已经夭折,而石虎一脉的子孙,不是战死,就是死在了战乱中,可以石虎的子孙已经死绝了。
追溯到石勒一脉呢,石勒这一脉亦是人丁单薄,首先是被石虎阴死的,而后又因为战乱四处离散,所以这一脉也断绝了!
恶贯满盈的羯赵皇室血脉已经断绝!
冉闵于是跟群臣商议,给石鉴上谥号“文皇帝”,葬于长陵。
“臣请大王即皇帝位,改朝换代!”
在崔皓的牵头之下,群臣都高呼:“臣等请大王即皇帝位,改朝换代!”
这一回,冉闵倒是没有马上拒绝,而是沉吟不语,暧昧不明。
这时,有人上来禀告,是宫门前聚集了上万名黎庶,给冉闵上《万民书》,请求冉闵为苍生谋福祉,为黎民百姓谋福祉,为家国社稷谋福祉!
崔皓这老子更是捧着《万民书》,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大王!这都是万民的心声啊!你的臣民都恳求大王你承意,顺民心,登极称帝呀!”
“狡焉石氏,怙乱穷兵。流灾肆慝,剽邑屠城。始自群盗,终假鸿名。”
崔皓似乎是酝酿了好久,内有腹稿,直接诋毁羯赵,大声道:“大王,降祥瑞,臣民上书,乃是众望所归也!大王你还有什么顾虑呢?”
冉闵沉声道:“石氏一脉已经绝嗣,后继无人。寡人已经没有了效忠的对象,但不以家国论,而以民族论之,这片华夏大地的主人本是晋国司马氏!如今中原无主,四海沸腾,下纷乱,何得康宁?寡人欲以中原之地以降东晋,使四海重为一家,下归一!”
昏君!
糊涂!
群臣都在心里大骂不已。
哪有冉闵这么当君主的?
不知道宁为鸡首,不为牛尾的道理吗?大家拼死拼活的,不就是为了下归一,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吗?
你冉闵这么干,将为你出生入死的弟兄置于何地?
暴脾气的朗肃更是怒道:“大王啊!将自己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兢兢业业,夙夜在公打下来的基业拱手相让给别人,你于心何忍啊?就算你不会自己好好想想,也应该为那些跟着你抛头颅洒热血,东征西讨的将士们着想!也应该为我们这些跟着你恪尽职守,殚精竭虑的臣子们着想啊!”
“大王!三思啊!”
但不管群臣如何劝谏,乃至于死谏,冉闵都无动于衷,将要死谏的大臣带下去好生看管,然后就修书一封,并公告下,自己要将中原献与东晋!
百;镀;一;下;“;冉魏霸业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0424章 献中原
建康。
当东晋朝廷接到冉闵要进献中原之地,以求封魏王的诏书的时候,顿时大跌眼镜,一副活见鬼的表情。
会稽王司马昱当即召开大朝会。
尚书左仆射殷浩当即道:“陛下、太后,臣以为这是冉贼的阴谋!”
“何以见得?”待在幕帘后面垂帘听政的褚蒜子询问。
“冉贼据中原十州之地,不久前刚刚西征关中,杀姚弋仲,夺取潼关,接着又在晋阳大败拓拔鲜卑,击退我大晋的北伐之军,声势如日中!当此情形,冉贼为何要献降中原?难道真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王号吗?”
这时,就连一向跟殷浩不对付的刘惔亦是道:“臣附议!陛下、太后,魏国在国力上要强于我大晋,但是因一条长江堑而相持不下。当此时,石鉴已死,羯赵皇室已经绝嗣,后继无人,冉闵偏偏可以登极称帝,改朝换代,但是为什么要献中原之地给我大晋?此事必有蹊跷!”
朝堂上,许多大臣都觉得冉闵之所以献中原之地给晋国,必有图谋!
这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褚蒜子自己都判断不出来,又询问司马昱:“会稽王,你认为呢?”
“太后,臣也认为殷浩与刘惔得有道理。冉魏势大,断然不可能献降于我晋国。而今冉闵自称愿意将中原献于朝廷,求朝廷册封他为魏王、大司马,统领中原十州之地,并请朝廷派兵北上,交割城池土地,请朝廷还都洛阳!这事情无不透着诡异之处!”
褚蒜子想了想,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冉闵明明有着登极称帝,改朝换代的能力和威望,却仍旧要将中原之地拱手让人,这不是冉闵的脑袋被驴踢了,就是冉闵必有图谋!
殷浩瞪着眼睛道:“太后,依我看朝廷一定要拒绝冉闵的请求!这名为请求,实为施舍。而且其中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噢?此话怎讲?”
“太后可以想一想。中原之地,已经是冉闵的地盘,就算他取代羯赵,改朝换代,想来都不会出太大的乱子!而一旦朝廷接受冉闵的请求,派兵去交割中原各州郡县,凭借魏国的鼎盛军力,北上中原的军队焉能回得来?”
“此外,冉闵还让朝廷还都洛阳。可是这洛阳是一番怎样的光景,想必不必臣赘言了。而且洛阳本是中原之地,冉闵的树大根深之地,朝廷还都洛阳,不知道会不会再有曹孟德挟子以令诸侯,最后取而代之的事情啊!”
闻言,晋国朝堂上的大臣都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如此想来,冉闵这厮真是太阴险了!
他想以最快的速度,花最的代价去一统下!
别看冉闵吹捧得那么好,摆了一块大蛋糕在东晋的面前,谁知道他是不是笑里藏刀?
而一旦东晋还都洛阳,面临的就是冉闵的威胁。到时候司马聃这个皇帝还不是任凭冉闵揉圆搓扁?更严重的的,一旦朝廷真的接受了冉闵的请求,到时候冉闵就能名正言顺地派兵渗透江南,已经崩坏的朝廷焉能撑得住?
别忘了,冉闵就是靠着挟子以令诸侯的方式起家的。这一套人家冉闵玩得很溜!
邺城。
“秦牧啊,果然不出你所料,东晋的那群胆鬼,真不敢接受咱们进献中原的请求。”
冉闵拿着一封书信,对坐在对面的秦牧笑着道。
“大王,这是肯定的。打个比方,一个聪慧而孔武有力的人,对一个愚钝而四肢不勤的人:我要认你做老大!这四肢不勤的人焉能相信?这狐疑之下,晋人是断不敢接受的。”
“嗯。秦牧,那咱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将这封书信原原本本地布告出去,公之于众。”
“好!然后呢?”
“然后大王再上书,请求进献中原十州之地。”
“什么?还来!”冉闵瞪着眼睛道:“秦牧,你不知道寡人都被你的这一手搞得心惊肉跳的。若是东晋真的接受了怎么办?难道寡人还能将这中原十州之地拱手相让吗?”
“呵呵。大王,不怕晋人接受,就怕晋人不接受!”
“这……此话怎讲?”
“晋人敢接受,不一定会还都洛阳,但是派兵收复失地是肯定的。而到时候,其间出了一些岔子,惹得怒人怨的,亦是情有可原的呀!”
冉闵顿时恍然大悟。
当冉闵命人将东晋朝廷的回信,以布告的方式公之于众,顿时引起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酒馆内,针对冉闵进献中原,而东晋朝廷并不接受的事情,正反两方人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的。
一名虎背熊腰的壮汉道:“格老子的!这晋人也太不是东西了!咱魏王低声下气地请求献上中原十州之地给晋国,以求下归一,战事不再发生。这般仁义,即便是上古圣王大尧、大舜只怕都不及也。可是晋人竟然拒绝了!”
“荒唐,真是荒唐!”
“就是就是!依我看东晋就是不识抬举!以前咱还认为有朝一日,东晋能派遣王师收复中原的,来解救咱们这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民百姓的!可是这么多年了,老子的祖父过世了,父亲的头发都发白了,还不见到王师的踪影呢!狗屁的东晋!就算他们派军队打到邺城了,我也一定要上城头抗拒晋军!”
而反驳的一方则是身穿丝绸衣裳,一副风度翩翩,彬彬有礼的模样的士子。
“哼!你们这些莽汉懂什么?魏王仁德,堪比上古先贤尧舜,但是晋国司马氏毕竟是汉家正统。现在赵帝石鉴已经驾崩了,赵国后继无人,魏王又不想背负骂名,行篡逆之事,故而向晋国献上中原之地。这是大大的善举呀!”
“对啊!这是善举没错。但是晋人不接受啊!他们不接受!就是不把咱们当汉人看!”
“没错没错!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我看那些当年衣冠南迁的士大夫们,骨子里早就被南方的水土侵蚀了,迂腐!迂腐不堪!”
“要我看,咱魏王干脆改元称帝算了!咱们不受这鸟气!”
支持冉闵称帝的是大有人在。
譬如在这酒馆之中,就有好多糙汉子拍着胸脯拥戴冉闵的。就连那些衣冠楚楚的士子,哪怕是来自南方的士子都不敢在言语上冒犯冉闵,毕竟这胸怀如此之广大,竟然广大到为了江山一统,汉家社稷合二为一,而能舍弃帝位,将自己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基业拱手让人。
光是这份气度,这份魄力,就不得不让人称道!
魏王,真伟男子也!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424章 献中原
………………………………
第0425章 铁弗部
而就在冉闵再一次向东晋上书,请求进献中原十州之地,以达到四海为一家,下归一的目的的时候,远在朔方郡的沃野一带,铁弗部已经在蠢蠢欲动。
铁弗部是匈奴族的一支,是匈奴人和乌桓人、鲜卑饶后代,又称杂胡。与鲜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