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和薄才肯定在前三甲里,也不知这第三名会是谁?”
“我猜,应该是王泽。”
“我买的王泽,和很希望他能中个探花。”
这时候,众人议论纷纷,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榜单贴好之后,大家把目光投去,待见榜文上的第一个名字时,众人……震惊了。
秦余。
怎么会是他。
许多人不敢相信,等再次擦亮眼睛,才确认无误。
榜文之上,秦余二字赫然出现在第一名的位置。
其下是。
李远。
王泽。
“吴瑞呢,吴瑞呢,吴瑞怎么会考不上?”
“薄才啊,我可是买你第一,连老婆本都抵押进去了。”
“啊,我的田契,我的房子!”
……
“秦有余不愧是秦有余。”
“介溪兄,你在第三十九名。”
“王泽兄,真是恭喜啊,如愿以偿,为齐州还有鹿山争光。”
鹿山诸生这边,大家为秦余,韩溪还有王泽三人喝彩。
有几位鹿山学子,他们的名字也在榜文之上,而有些人却名落孙山。
然而,鹿山的人都是很团结的,大家相互鼓励,名落的,打算回去后,再寒窗三年,而高中的呢,却有些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
“等等,你们看那边,刚才的马车上……”
诸生寻声而去。
秦余也是看到,马车上刚刚还意气风发的吴瑞三人竟被车下的赌徒们给拉下了马车。
大家输了个精光,自然也别想让吴瑞还有舒林敏好过了。
这种风气很不好,愿赌服输是传统美德,这些输不起的人秦余是从心里鄙视的,但……干的好啊。
第251章 榜文余波
“他们刚刚不是下车了吗?”
有鹿山的学子瘪了瘪嘴,而秦余呢,他却知道,想装逼当然要站在高一些的地方,不然别人怎么能看得到你。
对于此,秦余是深有体会。
不过装逼失败,反而被愤怒的赌徒们殴打,秦余看着吴瑞还有薄才已经被打得鼻青脸肿,不禁有些骇然。
其实,按着吴瑞、薄才的文化水准,这次春闱不说十拿九稳,至少也能得个进士,如今成了这样,或许是因为他们老爱参加什么诗会,什么灯节有关,这些人啊,秦余早已经跟他们提醒过了,要以学业为重,要心无旁骛,可是呢,他们就是不听。
这下子,后悔都来不及了。
榜文发放完毕,差役们见到人群中发生的恶性打人事件,立马过去阻止,而秦余他们呢,在这场闹剧里早已悄悄退场。
贾太师府里,早有人把榜文的事情告知了太师还有贾公子。
贾太师气得将桌上的一盏茶杯摔得粉碎,贾公子更是憋闷,只可惜他早已被赐了官爵,不然如果自己上场,又如何能让贾府出去的人,一个都考不上。
“一群废物,老夫要他们何用?老夫要他们何用!”
贾太师一脸愤懑,而站在他对面的管家却又说道:“吴公子他们此刻正在被那些赌徒们围殴,老爷我们要不要去搭救?”
“还救和个屁,让他们死在那好了。”
贾太师说的都是气话,管家哪里敢多嘴,只得退下去,偷偷派人到贡院罢了。
太子府里,贡院的那两张榜文已经摆在了太子殿下的书房。
太子正襟危坐,认真地浏览今年考中科举的进士们。
燕王坐在一旁,抿了口茶,今天他可是乐坏了,秦有余不愧是秦家的孩子,不负众望,竟考得了第一,简直可以说是光宗耀祖。
燕王在想如果秦逸泉下有知,怕也和他一样,老怀安慰啊。
这时候,太子之子,皇长孙刘信从门外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钱袋子,跑到太子面前邀功道:“父王,你看这是孩儿在赌坊赢的钱。”
太子殿下本来很开心的,看到榜文上人才济济,而且贾太师的门生竟只中了一个,那未来的朝堂,未来的大周,非常可期啊。
特别是那个秦有余,他的文章诗词自己都看过,这人有才啊,而且他还是秦家遗孤,从小就吃苦,能有这样的成就,不容易啊。
可在这样的时候,自己的儿子呢?
含着蜜罐子长大的,什么样优厚的条件没有?
可是,诗词文章一个不会,赌博花钱却样样精通。
和秦余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唉,别人家的孩子啊。
如果父皇和自己百年之后,把位置交给了他,那大周岂不是要完了?
想及此,便更加深恨自己从前太过娇惯于他,看来不管是不行的。
“去,到屋外跪着!谁让你去赌钱了?难道府里少了你的吃穿用度?不好好读书,整天就知道玩,还反了你了。”
“我……”
皇孙心里有些委屈,以前的父亲不是这样的,刚才明明还很高兴的样子,怎么……
皇孙走到屋檐下,啪嗒一声跪在了一根柱子边上。
屋外的太监宫女都不敢上前阻拦。
燕王在一旁却劝道:“大哥,信儿还小。”
“十四岁了,不小啦。”
太子回了一句,接着便想到刘信竟已经十四岁了,于是指着刘信道:“你跪在柱子下干嘛?到那有太阳的地方去。”
刘信有苦说不出,又不敢违拗,只好挪了挪位置。
燕王摇头笑道:“其实信儿人看起来也挺机灵的,要不找时间给他寻个师傅吧,我看先前请的那些,大多是腐儒,不如从翰林院里挑几个不单学识渊博,还会教孩子的。”
太子点了点头,他正打算这样做呢,转头又看向刘信,见他脑袋都快贴到胸口了,立马喝道:“抬起头来,挺胸!”
……
今天中午的饭菜格外丰盛,曹老爷把蔡老板都邀请了过来,大家相互碰杯,曹素坐在一旁却叫父亲注意点身体,别喝坏了。
秦余刚从赌坊里把赢来的钱取出来,他的赔率是一赔八,整整多了八万两。
走的时候,赌坊的人都不知找谁哭去,不是说秦余不可能考中吗,那为何他还得了第一。
曼儿姑娘抱着酒壶,和雪雁一起跳舞,作为秦家的一份子,半年的日子下来,已经和小六雪雁打成了一片。
秦余给了她四万两,起先说过五五分,就五五分,他秦余不是随便的人,更不会占人家姑娘的小便宜。
曼儿却把银票推了回去,四万两不是一比小数目,对她来说,也不需要那么多,于是道:“主人,曼儿一天也花不了多少,放在身上不方便,不如先存在你那吧。”
秦余无奈,此刻不是竹林,他不敢去握小姑娘的手,如果被曹素见着了,那可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所以道:“那好吧,主人先给你存着,就当是嫁妆。”
“嗯?嗯。”
曼儿低着头答应,她还是知道什么叫做嫁妆的。
“秦哥哥你们在聊什么呢?什么嫁妆?”
曹素从正厅走过来,奇怪问道。
秦余马上把情况和曹素解释清楚,中间没说一句假话。
曹素听后,双手按着曼儿的肩膀,饶有深意地看了眼秦余,说道:“原来是这样,秦哥哥你可真是个有心人。”
曹素似乎话里有话,秦余不去多想。还好的是,她没看出什么端倪,不然以后又得睡书房了。
“秦兄弟,真是恭喜啊。”
韩江从门外进来,韩溪跟在他的身后,两兄弟脸上都绽放出笑容。
秦余迎上去道:“还好还好,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竟会得第一名。”
“哈哈,你可真是太谦虚了。”
说着话,韩江便撇了秦余,进正堂和曹老爷喝酒了。
韩溪走上前,说道:“我向别人打听过了,殿试的时间是下个月的初七,这段时间,秦兄你可得准备准备,考个状元回来啊。”
秦余对状元其实没多大兴趣,可忽然间想起韩溪赌自己的那三千两银子,笑问道:“你是不是又去赌坊了,告诉我,这一回赌了多少?是不是因为这个,才会来问我殿试的事情。”
“哪有,秦兄你想多了,我只是好意问一下而已。”
第252章 攘外与安内
韩溪最近确实有些问题,心里似乎藏着秘密,虽然大家是朋友,可谁的心底每个小秘密呢,秦余自然不会去问,该知道的时候,相信韩溪会告诉他的。
把韩溪拉进正厅之中,大家一起坐在一张桌子上,一边吃酒,一边聊天。
话题很快便扯到了今年的殿试上。
韩江作为禁军统领,在宫中待了多年,非常了解这殿试的具体流程。
“……而当今陛下,沉迷炼丹,所以每年的殿试都是由太子殿下代为主持。”
韩江讲完殿试的流程,接着便向秦余韩溪道出殿试的主持者是谁。
“太子殿下是难得贤明的储君,他关心国事,体察民情,如若他日登基,我大周必定能再创龙景之治的辉煌。”
龙景是周太祖的年号,传说太祖之时的大周,风调雨顺,物阜民丰,百姓们夜不闭户,至今仍令人向往之。
而今的大周却是民生凋敝,盗贼四起,北方又有强敌环伺,可当今陛下沉迷道学,将大好的江山让贾太师等奸佞处理。
还好,皇家里还有个贤明的太子,许多的读书人都把希望放在了他身上,韩溪也不例外。
韩江在这时候很是同意自己弟弟的观点,而后再道:“太子殿下他关心的都是时论,几乎每年的殿试题目都没有偏离这一点,所以你们两个可以从现今大周最热门的话题入手,如果想在殿试之中脱颖而出,甚至拿到前三甲的话,可得好好努力了。”
“而说到时论,在我看来,北方的问题最大,你们两个也应该知道,自从孛尔只斤和草原打起来后,朝廷上下都十分注意北方草原情况,如果可能,这场殿试的题目便在此中选出了。”
韩江喝了口酒,接着又说一大堆北方的事情。
秦余对此也不得不重视起来,除他之外,参加殿试的考生们恐怕都想到这点了吧,所以大家在殿试之上都是公平的。
他秦余想要进前三甲,不是那么容易。
送走韩江他们还有蔡显后,神色变得有些紧张。
曹素站到他的身后,打气道:“你也不要太着急了,能不能成,我和爹都支持你。”
“嗯,素儿你放心好了,我会努力的。”
……
在殿试开始前的十多天里,还有一件事正困扰着大周的朝廷。
太子府中,一份奏报送到了太子的书房。
太子面色沉重地阅读奏报,燕王殿下在接到通知后,连忙从燕王府赶来。
“大哥,你说亳州的那个朱和尚已经夺下两个县城了?”
就在京城都在关注今年的殿试之时,西南方向的亳州反民朱和尚又开始作妖了,他暗中买通县城里的守兵,里应外合下,功进县城之中,杀官抢粮。
太子殿下把急报给了燕王,叹气道:“是啊,唉!现如今北方的铁木真已经起来,而这南方的朱和尚又兴风作浪,我大周现在真的是到内忧外患的时候了。”
燕王见太子欲哭无泪,伤心欲绝的样子,心里也替他着急,随即道:“大哥,让小弟去吧,这个朱和尚不过占着地利之便,竟无视我大周铁军,可他并不知道往年都因为草原部落,所以我们才脱不开身,如今北方陷入乱局,我们大可以抽身到那南方去。攘外必先安内,大哥你应该懂这个道理。”
太子点了点头,可又有些舍不得,他道:“那铁木真现在被自己的儿子弄得焦头烂额,正是派你前去讨伐的时候,可如今又出了这样的事情,愚兄我舍不你啊。要不……派其他将领去吧?”
“大哥啊,你听我说。”
燕王有些感慨自己大哥的这份不容易,说道:“亳州朱和尚不过癣疥之疾,想要消灭他非常容易,可这种事情,更应该由小弟去,小弟是皇子,去了代表天家。如果能胜,则其他地方的宵小们必然不敢再动,如此则可暂时安内,安内之后,我们才能全心全意地攘外啊。”
“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
太子一直品读着这句话所代表的含义,最后才同意燕王的请求,“好吧,过几天,我便通知兵部的人,你也早做准备。”
“好的,大哥。”
见太子被自己说服,燕王别提有多高兴了,随即便出门打算收拾一下,就去南方。
“等等。”
太子叫住了燕王。
“怎么了?”
“注意自己,要早点回来。”
“好嘞。”
……
十多天后,燕王刘棣便率领十万大军前往亳州征讨朱和尚。
这时候的朱和尚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做元璋。
朱元璋?
如果这三个字传入秦余的耳中,恐怕会让他震惊不已。
不过,秦余早已经不是那种听到名字就害怕的初哥了。
北方既然有了铁木真,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