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宽大的蓝布裤腿,很是不伦不类。让本来还算俏丽的容貌,也显得普通了好几分。
司机是范哈儿从万县带来的警卫兵,他先伸手一探那女人的鼻息,再翻了下她的脑袋和胳膊,就立刻报告:
“师座,这女人不要紧,好像只是落地时磕到了脑袋,没啥其他明显的伤势。”
“噢,那就好。”范哈松了一口气。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叫司机开快车,而导致一条人命消失。
“那我们怎么处理她,师座?”
“恩……先扶她到我们车上吧。这个女人,看起来就很怪异,还是先送她去医院看看吧。”范哈没有犹豫的命令。
对于女人那个同伴刚才离开时的表情,他很是在意,觉得收留这么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绝对是没事找事,所以范哈并不想把这女人带到家里去,准备到医院留下一笔医药费,就立即离开。
谁知,这女人刚一上车,就晃晃悠悠的醒了过来。
“唔,#&a……”那女人才一睁开眼睛,一窜听不懂的外语就从那小巧的嘴里冒出来,隐隐和东洋某国的口音非常像。
“坏了,这是个日本人!”司机立刻喊了一句。
“闭嘴!”范哈大喝道。
他的见识,可远那普通的警卫兵,虽然也听不懂这女人说的什么意思,音调又和日语极像,但大致还能判定,她说的其实不是日语,应该是朝鲜话,或者说韩语。
在刚刚生韩国人行刺日本派遣军指挥官的时候,出现这么一个神秘的韩国女子,他当然难免会往某个方向想。
“会说中国话么?”范哈问了一句。
语气中,隐隐带了一丝冷意。
如果不知道这女人的身份,那就直接送去医院,根本不必多管。但如果她真是那种“义士”,自己还送她去医院,那就等于把她送到日本人手里了。不管是出于公义还是私利,他都不会允许自己这么做。
多少,也应该帮帮这个女人。
但同样毫无疑问,帮她,绝对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会……一点点。”那女人勉强从座位上挣扎起来,还轻轻点了点头。只是眉目间满是痛苦,一手还忍不住扶头,却是又一阵不支,身体摇晃着再次倒在了座位上。
“那,你是韩国人?”范哈紧盯着女人的眼睛。
果然不出他所料,自己“韩国人”这个词一出口,那女人的瞳孔就猛地一缩,身子都微微抽搐了一下,显得十分紧张。
范哈知道自己猜的差不多了,也就微微一笑,补充了一句:
“不必紧张,我是中**人,你应该明白,我们和日本人之间的关系。”
即便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已经知道中日将定合约,但中日之间的交战关系,毕竟还是摆在那儿,那女人听到范哈表明身份的说法后,表情还是明显放松了一点。
“我……我只是个普通人,普通韩国人。”女人结巴的说了一句。
范哈却是已经认定对方的身份,这位就算不是这次人尹奉吉行刺的直接参与者,起码也是后方援助人员。至于她具体的身份,范哈并不准备猜测。
自己欣赏他们的行刺行动,更是高兴于他们的成功,甚至也同情朝鲜的遭遇,但对于收留这么一个刺客,他觉得对自己还是没有好处的,所以仅仅是改变了原先送医院的决定,准备将她带回家中,治疗一番,等她康复了,再送她走就是。
至于其他的帮助,一则是他没有那么多空闲的资源,再则他也不认为,朝鲜的反抗,能对日本的统治影响有多大。
车子重新开动,很快就到了范哈在租界区的临时住处,才一停车,范哈就现他刚才路过的一个街口,开来了一支日军和印度巡捕的混合部队,开始设卡检查路人了。
这个时候再去叫医生,显然也不合适。好在范哈家中的警卫中,也有学过简单军医常识的士兵,用家中常备的药物,给那朝鲜女人简单的包扎了一番,就让她受到撞击的脑袋,感觉好了很多。
直到这时,朝鲜女人才算是稍微放松了对范哈儿的警惕,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叫做尹明殊,今年只有十九岁。至于其他的东西,则一点也不肯多说。
范哈也没追问,只是叫张芬好生派人伺候好她,等她的伤势痊愈了,就送她走人。
只是没多久,传来朝鲜人尹奉吉被捕的消息,却让这个尹明殊大哭了一场,病情加重,当尹奉吉在日本被处死的消息,这个女人,更是差不多整日以泪洗面,完全成了个真正的病号,让张芬根本无法将她马上送走。
5月5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签署《淞沪停战协定》。日军返回战前防区(上海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及其越界筑路地带),中**队暂留现驻地(沪宁铁路上的安亭镇至长江边的浒浦一线),交战区划为非武装地区。
“一·二八”事变终以中**队的败退来告终,这就带来很多不利的后果,那就是从此,日本军队在上海驻扎,中**队反倒不能进驻上海,而上海紧靠当时的中国都南京。日军在上海市囤积兵力,直接威胁了中国都和整个东南沿海,同时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更为嚣张,在上海来讲,一旦日军侵略得逞,它在其他地方更不会放手。
一·二八事变由国际上出面调停上海的战火,但是国际社会对于东北却采取了近乎放任的态度,这期间,日本在中国的东北成立伪“满州国”,达到了在东北炮制傀儡政权的目的。而当时,中国政府因为上海问题而自顾不暇,也未采取任何有力的措施,这一切,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更严重的危机。
………………………………
第五十六节 何应钦
上海时局的稳定,对于范哈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在停战协议签署之前,他就和哈同家族一起合作,再次从沙逊那儿购得了大量房产,虽然那时候的房屋价格已经不低,但随着正式停战协议的签署,还是让市场立刻作出了积极反应,小幅上涨一块。
如今他名下的房子价格,已经上涨到了一个较高峰,并且顺利的出售了一部分,换取了大量现金。剩余房产,虽然还在继续增值中,但范哈儿觉得,继续利用房产来增值的度已经大不如前了,都得尽快出手才行。
为了范哈的这个想法,林宏来和苏庆祥那边忙得不可开交,大量本来忙着处理股票事务的金融人才,也被经常拉来凑数买房子。
终于在几天后,将大部分房产顺利出售,换来了大笔的资金,同时还将银行的贷款全部还清。
手上有钱根本不必担心怎么花了,范哈之前买下的大量工厂,正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才能重新开工。
这个时期的上海工业,盈利最大的未过于面粉和纺织行业,虽然现在这几家频临倒闭的厂子,并不是生产这几样对国计民生极为重要的事物,但在范哈儿看来,对他事业的帮助却是丝毫不差。
一家卷烟厂,两家酒厂,两家木工厂,最奇特的还是最后一家,竟然是个小型机修厂,兼产各类机械的铜、铝常规部件。
这些厂子,在上海现在的经济背景下,想要经营下去,却是比较困难,但如果搬迁到四川,却是绝对有很大的展空间。
至少,后世四川的烟酒制造条件,已经很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
只是工厂搬迁的情况,当然复杂无比,范哈只能交给林宏来和苏庆祥他们去负责。正是有了那盈余的大笔资金,让这些工厂和工人的搬迁工作顺利无比,范哈自己则是可以继续自己的平静生活。
相对于战场上的厮杀,他现在的生活,确实是平静,不过这样的好日子,也无法持续多久了。
就在这几天,刘湘在上海停战协定签署前后,先后连续两次电讯范哈儿,问他军火到哪里了?一有到达消息就通知他,他会派秘书长刘航琛立刻过来交接。
他这么急促的催问,显然是四川内部的斗争,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紧要的关头。而中日之间冲突的结束,更是让他可以放心着手备战,起运军火武装部队,不必遮遮掩掩顾这顾那了。
这时候最早从香港起运的一批军火,其实已经到了上海港仓库中,如果有需要,范哈儿随时可以去提来,但是因为主要的大炮和步枪,还有部分在海上的货船中,所以范哈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回报刘湘说全部还在船运。
刘湘并没有催促,只是要求范哈儿在有空的时候,多回自己部队看看,尽量把第四师的实力提升上来,好在下次作战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另外通知他,十人的飞机师小队已经抵达万县,尽快让那十几家新式战机飞上蓝天,形成战斗力。
实际上,这段时间范哈儿还是回过万县几次的,不仅是为了督促部队训练,同时也是为了押解上次到的那部分工兵铲等装备。
第四师的那些大头兵们,个个身体素质顶呱呱,在范哈儿不吝啬钱财的充足粮饷供应下,全都表现还不错。
仅仅半个月时间,就利用手头的工兵装具和土制夯土设备,手工平整出了一块简易飞机场,让万县的战机部队,有了可以施展临时训练的场地。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另外一个成果,就是范哈回去再也见不到原来那乱哄哄的场面了,士兵们大多能规规矩矩待在营房中,见到长官也知道敬礼了。
这一切的主要功劳,还是要归功于从上海请去的几个新教官。
范哈对他们的工作成果大为满意,兴奋之下,对他们提出来的要求,也是尽量满足。要权给权,要设备给设备,最后还给每人封了两百大洋的红包,作为训练优秀的嘉奖。
几位教官对师长的大方,也是十分高兴,接下来的训练工作,自然是也是更加积极不用说。
刘湘让范哈儿多回自己部队看看,却是还将第四师的看法,停留在了原来水平。
这位未来的四川王,对自己手下的控制力度,并没有强到以后最高峰的时候的程度。如果他知道了现在第四师真正的情况,会怎么做就难说了。
范哈预计到五月底,大部分武器弹药都会到港,到时候,刘湘订的那些大炮,当然会是交由刘航琛运输,但自己第四师的枪支弹药,怎么运输却还是一个麻烦。
长江航道上关卡众多,仅仅凭他范哈儿的名号,肯定不能保证自己这批军火的运输畅通。至于将它们交由刘航琛一起运送,那是打死他都不敢的。
这位刘秘书长虽然和范哈儿关系也不错,但对刘湘的忠诚度更高,那些武器要是交给他运送,到时候肯定是和刘湘的大炮一起,被直接运送到重庆,自己的第四师连颗子弹都不用想得到。
所以范哈儿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要去走走南京的门路,批个公文,使自己的军火可以在长江上顺利通行。
刘湘和刘航琛有能耐能轻松拿到军政部的公文,那是因为川军的整体实力摆在那儿,就算是价值两百万大洋的火炮,也不能让军政部翻脸不放行。但范哈儿一个小小的师长,在四川算是个人物,放到南京去,却是随便出来一个大员,就能一指手按死他的。想要运过这一个整编师装备,却是千难万难。
范哈,副官沈聪,副总经理苏庆祥,还有杜月笙派来帮忙的杨管北,四人一踏上南京的土地,就觉得这儿的氛围,绝对不能和上海相比。
南京的繁华程度,就他们所在的码头区来说,并不比上海大多数地方差。但往来期间的小轿车,多数挂着政府旗帜,还有带着保镖的各方大员,更是随处可见。基本上,人来人往中,最常见的,就是那三五人一行的官员和将领。
其实这也是因为上海战事刚刚结束,乘势复出的蒋某人,现在正在部署再任后的各方工作,所以地方人士来南京显得特别多罢了。
有了杜月笙的渠道,范哈也省得自己去军政部盲目求人,仅仅是一个名帖递进去,就顺利得到了面见部长何应钦的机会。
这位何部长本来就是个实力派,黄埔系中的第二号人物。他之前并没有因为老蒋的临时下野而卸职,反倒是老蒋复出后,现军政部上下,已经被这位何部长经营的滴水不漏,差不多成了他的一言堂。这样情况,当然是实力更雄厚的老蒋所不希望看到,所以这位何部长转调他方,已经是大家都能预见的事情了。
范哈和杨管北等人一起见到这位何部长时,他的脸色并不是很好。
“有什么事,长话短说吧,我现在很忙。”何部长随手将手上的报纸一丢,又碰了碰面前整齐的一叠公文,瞪面前范哈几人不耐放的说了一句。
范哈眼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