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师长范哈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师长范哈儿-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国也报道说:“南京方面中国抵抗力之强。殊出人意外。”“最慎重之观察者亦不能不承认日本必遭失败这些社会舆论对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争取外国政府的支援,有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

    老蒋和武汉的最高统帅部方面,已经完全意识到这次南京保卫战坚持到现在,给中国和国民政府带来的帮助,所以他们确实决定,尽最大的可能。来打好这一仗。

    “哈公,你上次要的三吨军火。已经全数拨付,现在还有什么需要的么?。

    “要求,当然有了,最好再派十个。八个师增援。老子的前线,现在需要的是兵。别拿那些经过几周练,只会扛枪正步走的民兵糊弄老子,老子要的是见过血,打过仗的老兵,起码再给南京增派三个这样的师,老子才能保证守住南京,要是能给十个,那老子铁定保证抓了柳川平助,再直接带兵打到上海去!”范哈儿听到武汉方面让自己提要求。当然是毫不客气的狮子大开口了。

    “什么?还再要三个精锐师?我的哈公,军政部可不是我一个人开的,现在哪里还有多余的部队调给你,别说三个精锐师了,就是三个,新兵师,一时半会也凑不出来啊。你等等,等等,我请示一下委员长。”武汉负责联络范哈儿的何应钦,也被范哈儿的这个要求给吓了一跳。

    如果是在开战初期,别说三个精锐师了,就是再要三个,老蒋皱皱眉头,也能抽得出来。但是仗打到现在,经理了泓沪战役、苏嘉会战的华东战场,中**队的精锐部队,可是绝对伤亡惨重。而且现在最高统帅部可以动用的精锐师,也早就派上第一线战场,根本没有任何其他精锐可以抽调了。

    但是让何应钦没有想到的是。老蒋在听到范哈儿的要求后,却是断然答复:

    “将我的委员长卫队,加上财政部的两个税警团,凑成一个精锐师给范哈儿送去,再给他五个新编师,我不要他打到上海去,只要他给我守住南京就可以了!”

    老蒋虽然也确实抽不出三个精锐师来,但是现在连他的卫队也派上,那确实算是刮箱底的把所有力量都派给范哈儿了。

    在浦口的范哈儿,收到老蒋的答复后,也是苦笑。

    早知道这成这个样子。他也许应该把留守重庆老巢的最精锐第幽。“抽调过来,不过到了现在说一切都没必要了。

    那五个新编师,大多是经过几周练的壮丁而已。也就是抽调了一些败军,构建起一个师的架子,武器弹药都肯定不会齐,指望他们抵充两个精锐师,那根本不可能。他们也就打打顺风仗,在追击的过程中。也许能杀几今日本鬼子,真要正面作战,恐怕炮声一响,自己的阵脚就乱了。

    这对于他接下来将要进行的一次夫战术来说,毫无疑问是非常不

    的。

    不过就算这点兵力不够,但范哈儿也还是不得不实施他早就准备好的战术,如果再拖延下去,恐怕自己在雨花台的雷太鹏师,可能就要交代在那儿,自己让他们达成牵制的目的,可不是想让他们做无意义的炮灰。

    所以当武汉新调来的几个师一到,范哈儿就马上下令:

    “立玄执行关门打狗计划”。

    抗战爆至今,中**队所采取的基本上是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自己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加以武器装备等不如日军。所以每战辄败。经过泓沪会战及苏嘉阵地战,中国统帅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接受了以往的教。

    在范哈儿和参谋部高层的交涉后,最高统帅部,终于统一开始改用攻势防御新方针,即将阵地战的守势与运动战的攻势及游击战的袭扰密切结合。在预选的战场地区,以一部兵力固守阵地,吸引和消耗敌人;以一部兵力游击敌后,破坏交通。袭扰据点,牵制敌人;以主力兵团迂回敌军侧背,实施强有力的攻击,从而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于被动中争取主动。历史上**随后的台儿庄战斗、临沂战斗以及序战阶段的淮河阻击战斗,都是在这种作战指导下获得胜利的。

    范哈儿的“关门打狗”计划,正是战法改变后的第一尝试。

    浦口靠近长江边上,花费了守军十几个昼夜抢修出来的码头上,此时已经密密麻麻停满了各处驶来的船只。

    大大小各式各样的船只,将整整二十个师的部队,连续不断的起运,从晚间开始直到第二天中午。花了一天的时间,才顺利将他们成功运送出去了长江南岸。

    “唐兄,待我军出击南京城外围后,我估计日军也肯定会强行派登陆部队攻击浦口,以求同样断我后路。如今浦口只剩一个老兵师加一个新兵师防守,这守护重任,就只能交给你了!”

    范哈儿在站在码头边,握紧前来送行的唐生智双手,很是慎重的委托。

    “哈公放心,唐某在南京城时。就已经有必死的觉悟。如今哈公以我守浦口,则浦口在,唐某在,浦口有失,唐某也必死于阵前”。

    “这完全”唉!唐兄保重”。范哈儿本来还想说,不必一心以死守卫浦口,不过想想还是觉得没必要说这番话了,最终千叮万嘱,化成一句保重的话题。

    当范哈儿率领二十个满编师部队,登陆长江南岸南京城外围地区的时候,南京城内,正在中国残余守军打得热闹的日军部队,立刻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了。

    战斗进行到了现在,日军在南京战场,先后投入了。个师团又两个。旅团,第一期战役期间为松井石根上海派遣军的第口师团、第旧师团、第师团、第旧旅团和柳川平助第旧军的第6师团、第 旧师团、第侣师团、第口旅团。第二期投入的部认为三个新编师团,另外有两个新编师团。分别驻守苏州和上海到南京沿线。防备中国游击队对日军补给线的骚扰和破坏。

    而中国方面,在早期布防时就由唐生智担任城防司令时投入旧个师的兵力,分别为第2军团的第山师、第据师;第所军的第 凹师、第;的师;第引军的第引师;第刀军的第鳃师;的第引师、第毖师;第活军的第药师;第躬军的第;弘师、第;历师;教导总队的第;口师、第;田师;以及其他宪兵和防卫部队几个师等。

    随后等正式开战以后,老蒋又追加了一个军又一个师的兵力给唐生智。而范哈儿,也是追加了一个军加一个师一个旅的兵力。

    等到二期作战开始后,范哈儿直接以第七战区长官的身份,从老蒋的最高统帅部和周边部队中,抽调了6个师的兵力和几万人的壮丁,补充进入战斗序列。

    此时的南京城中,参战的将近三十个中国师,如今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半兵力,而且士兵多数负伤,战斗力基本不完整,龟缩在雨花台、中华门和靠近中华门的南京城一角。

    而日军在南京一线阵地,则大致保留了六个师团左右的完整战斗力。其兵力主要分布在南京城中,少部分分布在雨花台阵地对面和从上海到南京的后勤保障线上。
………………………………

第二百四十一节 合围

    当范哈儿率领整整二十个师的兵力,从南京城东西城区仁一双正面的下关三地登陆,并对南京作出包围姿态的时候,城中的日军顿时立玄警觉并很是产生了一种恐慌情绪。

    包括正在雨花台阵地对面的柳川平助和又赶到苏州的松井石根,两人也慌忙电话联系最新情况,对范哈儿的登陆部队进行评估,认为,范哈儿是想用这2o个卑的兵力,围歼已经陷入南京城中的将近三个师团日军部队。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惊人但又合情合理的判断。

    如果这样的保卫,是生在南京保卫战之前,以松井石根和柳”平助的认识,那可能反而会是高兴都还来不及,马上会利用城中的三个,师团作为诱饵进行反包围,与外围的三个师团一起合击,把进攻的中**队全部吃掉。

    但是经历了南京保卫战,认识到了中**队最新战力的两今日本高级将领,却是同时感觉形势不妙。

    仅仅是雨花台的那些部队,就已经牢牢牵制了正面进攻的第六师团和一个旅团,而驻守苏州和上海至南京后勤交通大动脉的两个师团,之前就已经在几次向南京增援中。调走了可以调的最大兵力,如今实际仅剩一个多师团,保护后勤交通线已经有几分勉强了,哪里还可能有多余兵力再对南京进行反包围夹击。

    两位指挥官找遍了地图上各个角落。现现在华东地区,最多只能抽出四个旅团的兵力来,拿上对陷入南京城中的三个师团进行救援。其他可用的兵力,则起码再需等五天以上时间,才能从山东或者台湾等地调集过来。

    在不知不觉中,松井石根和柳川平助两位指挥官,都不约而同的,将本来是趁胜攻入南京城中的三个,师团,看成了陷入南京城中的力量了。

    对于这样的形势,两位指挥官一面把情况告知东京战时大本营,一面也小心的查看地图,研究可能性对策。

    “司令官,要下令南京城中的部队后撤么?”参谋官向松井石根提醒。“如今南京城还有一面未被中**队合围,这个时候撤出,应该还来得及。”

    参谋官的话,却是立刻让松井石根大怒。

    “皇军如果后撤,南京战役就完全功亏一篑,前线再无能力组织攻势。士兵也再无信心攻克南京,到时候我军只有退回苏嘉线,甚至最终退守上海一途。所以,皇军绝不能后撤!”松井石根直接对于派遣军参谋长吼了出来。

    “可是大本营的意见,”

    “让大本营的意见见鬼去吧。那些软弱的官僚,他们怎么能够理解。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打下来的城池。仅仅因为他们的一道命令就放弃,那是怎么样一种感觉!该死的,再给大本营电报,给台湾总督电报。给朝鲜总督电报,给山东部队驻军司令电报,让他们无论如何。必须在三年内,将三个师团的部队。给我送到上海来!快去!”

    自从打下上海后,就一直显得飞扬跋扈的松井石根,再次选择了拒绝大本营关于让南京城中日军部队寻机突围,待国内援军抵达后。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再次对南京城动攻击的建议。

    这位派遣军司令官,在和柳”平助商量,决定冒一下险,效仿中**队利用南京城作为诱饵保卫日军攻城部队那样,他们也同样以南京城中的部认为诱饵,拖住中**队。待松井从华北、朝鲜、台湾等地紧急调过来的最后增援部队抵达了,再对中**队进行内外夹击的反包围。

    让松井石根感到庆幸的是,本来已经在准备徐州会展的华北派遣军寺内毅大将,公开支持松井的做法,并且立刻从山东,抽出了两个旅团的兵力,直接装船给上海送去。其他台湾、朝鲜和日本本土方面,虽然也作出了反妄,但是在时间上,却是要落后华北方面一步。

    为此,本来一直在苏州指挥战斗的松井石根,终于在咬了咬牙后,亲自率部挺进南京,原来**南京外围阵地中,选择了一处堡垒作为临时指挥所,亲临南京市指挥这次的日军战斗。

    原来保护派遣军指挥部和镇压苏嘉等地的兵力,就达一个。师团,现在虽然被前线抽去了一个旅团,但还是剩下两个师团镇守苏嘉两地。为了尽可能的集中华东地区的兵力。松井石根仅在苏州留下一个联队的日军驻守,其余将近两个旅团的兵力,全都被他带着,一起挺进南京。对于城中的日军,作出内外合击的阵势。

    松井石根在离开苏州前二甚至也同样效仿乃木希典,从苏州城抢了一口上好的棺材,让随军士兵抬着,表示此次出战,他誓死与战的决 心。

    在抵达南京城外围阵地后,这位大将司令官,还亲自与各师团和个旅团指挥官通电话,表示这一战。将会誓死打下南京,绝不后退的决 心。

    所以明明范哈儿使用了围三缺一,给日军一条突围通道的选择,但松井石根的亲自抵达督战的情况下,城中各部指挥官还是令禁止南京城内的日军部队突

    出乎日军的预料,中**队渡过长江在南京城区外围登陆后,也并没有抢时间,马上对日军起猛烈进攻。而是摆开阵形,施行包围态势。并且在前线构筑简易的防御工事,竟然是一副准备打持久战的样子。

    松井石根和柳川平助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是深感庆幸。

    中**队行动缓慢,就能够给他们更多从后方调集援军的时间,而一旦日本本土的大量增援部队抵达。哪怕是些新编的师团,也足够对中**队形成全歼了。

    两人不约而同的命令南京城内的日军和雨花台对面的第卑团,立玄坚守阵地,不许擅自后撤,等待进一步命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