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重生:皇后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宫重生:皇后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挑了几下,最后选中的是一件浅碧色的裙装,虽不出挑,倒也落落大方,更何况,有一股子小家碧玉的味道。像皇后、郑贵妃那样的大家闺秀,自有一种高高在上的风情,我如今刻意贬低些身份,以免惹得她们不快。

    谷雨给我梳了个反绾髻,斜插一支碧玉簪,挽了两朵堆纱宫花。不施粉黛,只涂了蜜膏,因我的口唇极小,所以用浅色涂得微微饱满了些。耳朵上戴着红豆大小的冰种翡翠塞子,颈间无饰品,手腕上戴着成色极好的老坑翡翠镯子。举手投足间若隐若现。既彰显了身份,又弥补了穿着过于素净的不足。

    收拾停当,我便坐上油壁小车,向着紫宸宫的椒房殿而去。

    皇上和皇后同住紫宸宫,皇上的寝宫是正宫,而皇后则住在椒房殿。皇帝寝宫的那张龙床,除了皇帝,就只有皇后能睡。这也是皇室向民间宣告正妻的位子是无比尊贵的。而我们这些小妾,就只能住在别的地方等着夫君的宠幸,对于那正妻的位子,只能遥望,却不能觊觎。

    油壁小车很快到了椒房殿外,我下车的时候迅速扫视了一下,发现今日给皇后请安的妃嫔们大多都来了,而且差不多都已经到了。虽然我到的时间并不晚,照理给皇后请安就应是这个时辰,但她们好像很急于比我早到一步。

    难道,这又会和前世一样,借着我“晚到”的机会,好好的数落我一番,以此来警戒我,给我个下马威吗?
………………………………

第八章 请安(二)

只不过,前世我是真的因为身子不适而晚到了的,但这一次,我刻意掐准了时间,可她们终究不肯放过我。

    无奈的苦笑一下,心中暗暗打定注意,这一次再不能像前世那样有恃无恐的顶撞了,否则,接下来的日子,皇上不在,岂不是又要被“禁足”了。看来待会儿我只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了。暗暗叹息一声,低着头走了进去。

    椒房殿中不用熏香,也隐隐透着股香气,只因这椒房殿在建造的时候,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不仅颜色美观,而且气味宜人。住在这所椒房殿中,可谓冬暖夏凉,人也会延年益寿呢!

    自古以来,不知多少人为了能住在这座宫殿里,争夺的头普血流啊!

    我一直低着头,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对着高坐凤座上的女子恭恭敬敬的行了三跪九叩大礼。等到皇后说“起!”的时候,我才起身,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准备聆听皇后训示。礼仪周到之处,无人能够挑剔。

    我见皇后微微点了点头,显然对我的恭敬是看在眼里的。皇后比皇上大三岁,如今也快四十了,虽然她保养得益,望之不过三十,但终究敌不过岁月铅华,眼角已有了鱼尾纹。而即便用了再多的脂粉,也遮掩不住妆容里的憔悴。

    “如今你已进宫,自当尽心侍奉皇上,为皇家开枝散叶。祖宗规矩,不可违逆,因此妃嫔每日请安,使姐妹相见,愈渐和睦。你如今甫进宫,正该认识了各处姐妹才是。”皇后客气的说着,面上极是和颜悦色的,指了指坐在她左侧的穿玫瑰紫戴满头珠翠的女子道,“这是郑贵妃,与本宫一道协理六宫。”

    我先是对着皇后屈膝道:“皇后母仪天下,执掌六宫,臣妾能每日见到皇后安好,是臣妾等六宫之福。”然后侧首,抬眼望去,只瞧了一眼,便很快低下头。为的,是不让她看到我眼中的恨意,旁人我能忘,这个送我归西的女子,我是断然不会忘记的!但我只是微微一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波澜不惊。遥遥拜下,款款道:“嫔妾见过贵妃娘娘,贵妃娘娘万福。”

    郑贵妃斜斜的坐着,全然不同皇后那般端正,手中正捧着一杯茶。悠闲自若的用碗盖拨着茶面上的叶子,并不管我正行着礼。我也没有表现出半分恼意,仍是恭敬万分。直到皇后轻咳了一声,郑贵妃才放下茶碗,当做才看到我似的笑道:“哟,妹妹何须这样客气,快起来吧!一群没眼力劲儿的东西,还不扶才人坐下!咦?今儿没给才人准备座位吗?怎么这儿都坐满了?”

    皇后面上不虞,我忙道:“嫔妾位卑,今日又是初次觐见,不敢与娘娘们同坐。”

    “瞧这小嘴儿甜的,难怪皇上喜欢你!”郑贵妃肆无忌惮的一笑,“不然,也不会眼巴巴儿的下了圣旨迎娶了!”

    在背后妄议帝王是死罪,可是她好像全然不觉一样。

    只听右侧有女子柔声道:“我记得当初皇上还是亲王时就上门求娶了贵妃娘娘的,看来贵妃娘娘才是皇上的心头好呢!”

    听声音我便知道,是和妃在为我解围。不等郑贵妃言语,就听到皇后略带不悦的说道:“好了,到此为止,你们也忒不像话了,竟如此议论起皇上来。纪才人,这位就是和妃了。”

    我对和妃露出浅浅笑容,向她福了福身子:“嫔妾见过和妃娘娘,娘娘万安。”

    和妃让宫女扶起我,笑道:“快起来,以后我们便是姐妹了,记得多走动走动。”

    “是。”我对和妃的印象不坏,前世父亲被流放时,她向皇上求情,说毕竟父亲是被七皇子所累。可惜后来她的日子也不好过,我被人陷害时,她也毫无办法。

    “正是该好好走动走动呢!纪才人的父亲不就是七皇子的老师么?你们本就私交甚笃,如今进了宫,更可以好好相伴了。”郑贵妃冷冷笑道。这话中的含义分明,意指父亲与和妃娘家有结党之嫌。

    而结党营私,是皇上最痛恨的事了,

    和妃果然变了脸色,问道:“贵妃这是何意?家父与纪尚书本就是同科,当初让纪尚书做皇子的老师,也是皇上首肯的。如今,才人妹妹进宫,也是皇上下旨的,贵妃姐姐今日话里话外,似乎都对皇上不满呢!”

    郑贵妃忽然起身,引得头上的簪环哗哗作响,怒道:“和妃你放肆!本宫何时对皇上表示不满?只是见不得你们在这儿惺惺作态!”

    皇后皱着眉头压制道:“好了!贵妃你快坐下,今日是纪才人第一次与大家见面,怎的你们竟这样吵闹。都不许再吵了,闹得本宫头都疼了。”

    郑贵妃狠狠瞪了一眼和妃,怏怏的坐下。一时众人都问起皇后的头疼来,我只是低眉顺目的站着,不发一言。

    惟独一人幽幽叹了口气,道:“刚才皇后也说了,今日不过是才人妹妹第一次与大家相见,就已让贵妃娘娘与和妃如此这般了。这要是以后日子长着,真不知……”

    “王美人,你是嫌本宫被吵得还不够么?”皇后冷冷说道。

    那王美人立时垂下眼睛住了口,我不用回头也知道,此人是郑贵妃的爪牙,前世就是她先对我夹枪带棒的讥讽,说我侍奉皇上起晚了之类,我回了她几句,更惹得皇后等人不快了。

    而如今,我只是跪下哽咽着说道:“都是臣妾不好,是臣妾……臣妾……”却说不出话来,只是抽泣着。

    皇后叹了口气,摆摆手道:“罢了,与你何干?本宫身子不适,各位妹妹今日就散了吧!”

    郑贵妃第一个站起身,也不用向皇后施礼,傲然走下座位,经过我身边时我听到从她口中飘出一句:“没用的东西!”我用帕子掩住嘴,勾了勾唇角,心下大安。

    今日虽让贵妃与和妃起了争持,引了皇后不快,却给她们留下了“懦弱”的印象。这样就好,我如此“不堪大用”“胆小怕事”,到免了她们花大心思对付我了。至少,在接来下皇上亲征的日子里,我能悠闲的过着了。
………………………………

第九章 赏赐

我回到凝香阁之后没多久,皇后那边就派人送来赏赐。来得正是伺候皇后最得力的宫女魏紫,她已过了二十五岁,没有放出宫去,而是留在了皇后身边。旁人都要敬称她一声姑姑的。

    魏紫将皇后送来的一对碧玉手镯,一套金头面和一串十八子玛瑙项链递到我手中,道:“皇后娘娘说了,纪才人今儿受了委屈,皇后心里是知道的,只是郑贵妃她一向如此,才人莫要太在意的好。”

    我眼圈儿一红,嗫嚅道:“臣妾位卑人微,哪里敢违逆贵妃娘娘,她说的那些话,本也是事实。只是让皇后娘娘担心,臣妾更是惶恐之至了。劳烦姑姑回禀皇后娘娘,娘娘的教诲,臣妾都记下了,不会辜负皇后娘娘的。”

    魏紫抿唇一笑,道:“才人真是客气,说什么辜负不辜负的话。罢了,奴婢会向皇后娘娘禀报的。”随即语气一转,眼中露出不屑,道:“要说那个郑贵妃,也忒过分了,竟当着皇后娘娘的面让才人难堪。”

    我低下头,更不知该如何是好,局促的说:“臣妾不知哪里得罪了贵妃娘娘,惹得她这样不快……”

    魏紫冷声道:“宫中好久没有才人这样的重臣女子进宫了,想必郑贵妃心里不痛快才拿你出气的。”随即觉出她这话说的过于放肆,便又笑道:“其实郑贵妃便是如此,发点小脾气也就过去了。”

    我抬头冲她笑笑,说道:“多谢姑姑提点,我甫进宫,有行事不周的地方,还望姑姑多教导才是。”说罢,褪下我手腕上的一对金钏,塞在她手中,她本不肯收,见我执意如此,只得收了。

    等她一走,我便让春分把皇后的赏赐收起来。按照惯例,不光是皇后,妃以上的都要给我赏赐。果然没多久,郑贵妃的赏赐就来了,虽然她看我不顺眼,不过规矩不可破。她赏了两个古董花瓶,一根金簪,一个碧玺手串。其实古董花瓶最是无用了,只能摆着看看,就算摆着还怕哪天不小心碰到打碎了,更麻烦。然后便是和妃的赏赐,是一对金步摇,两对珍珠耳坠,一柄玉如意。因不能越过皇后和郑贵妃,所以并不算贵重,但寓意极好,又是步摇又是如意的。

    中午随意吃了午饭,正要歇会儿午觉,皇上的晋封旨意和赏赐就来了。升了我为四品美人,赏了一套头面,一盒首饰,八匹锦缎,其余还有纹银三百两,金叶子二十片,金锞子一袋,金豆子一袋,金瓜子一袋,都是用来赏下人的。

    我接了旨意,领下赏赐,便给了传旨公公五片金叶子一把金豆子,传旨公公笑着收了、走了之后,我又给自己宫中每个伺候的下人一把金瓜子,让他们好好伺候,好好对我尽忠。

    “既拿了我的赏,就知道该怎么做,日后你们得到的,绝对比现在要多得多。所以,你们都明白了吗?”我知道我现在的样子和刚才见魏紫的样子完全判若两人,他们也一定被我震慑到了,每个人都低着头,显得战战兢兢。

    “是,奴才(奴婢)明白了。”虽然他们表面上应承着,谁知道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呢?要考量他们,只能日久见人心了。

    晚上皇上没有来我这儿,不用打听也知道他在勤政殿通宵批改奏折了,因为第二天,就传来他要对突厥御驾亲征的消息。

    没有必胜的把握,皇帝是不可以亲征的,因为一旦输了,我军的士气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知道这一次他们的仗打得很漂亮,为天朝迎来了好多年的太平。至少在我死的那一年,两国都是平静的。

    这次亲征,皇上不仅自己去了,还带去了郑贵妃所生的二皇子。朝野上下对二皇子被立为储君的议论声是越来越大了,二皇子有郑贵妃母族的势力,又在军中历练,他的胜算越来越大。

    这种连我看得清的局势,我不明白七皇子为何还要选择不服气和抗争。也许他觉得他更年轻,还有大把的机会;也许他觉得他母族的势力并不输于二皇子、可他终究太年轻了,哪里是心思深沉的二皇子的对手呢?

    想到这些我不由得摇头叹息,不管七皇子要如何与二皇子争锋,只要不累及父亲就好。好在离事发还有六年,我应该还有时间部署,阻止那一切的发生。

    亲征之前我没再见到皇上,倒是听说他在皇后那里留了一晚,和妃那里一晚,王昭仪那里一晚,徐充容那里一晚,惟独郑贵妃那里留了两晚。

    十天之后,皇后和郑贵妃、和妃,在含元殿前的含元广场送走了皇上亲征的队伍。

    皇上一走,整个后宫好像变成了一潭死水,沉寂,阴郁。

    皇后因为身体不适免了我们的晨昏定省,而郑贵妃大概觉得我只是空有一副好皮囊,根本不足为惧,压根没把我当对手,所以也没有与我为难。况且二皇子上了战场,她每日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派人打听二皇子的消息,然后对着她宫中的菩萨多拜几下。

    这样一来,我的日子就过得有些无聊了。

    若是以往在家的时候,一天都分不过来时间。因为要练琴,看书,习字,有时还要练舞刺绣,所以一天的时间觉得不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