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判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灯判官- 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乔顺刚运起杀气,上千尖刀停在了面前。
  乔顺刚再次震荡杀气,尖刀尽数落地,消失不见。
  他本想一鼓作气,直接杀了肖松庭,毕伍生再用万刑之技,将烈焰狱的滚滚浓烟召唤过来。
  乔顺刚想用杀气驱散浓烟,没想到周围的杀气忽然减弱,乔顺刚反被浓烟笼罩。
  不好!
  有人在吸取乔顺刚释放的气机。
  乔顺刚不信邪,还在用杀气硬扛,徐志穹赶上前去,扯住乔顺刚从浓烟里冲了出来。
  一个身影出现在浓烟之中,抓住肖松庭和毕伍生,飞到空中消失不见。
  一个会飞的饕餮修者,这人是谁?
  基本可以确定,这人是隋智。
  乔顺刚愤恨道:“志穹,你拉着我作甚?这两个人都是囊中之物,你这是不想让我立这场功劳!”
  众人一起看着乔顺刚,乔顺刚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且转过脸去不再言语。
  看着夜空之中消失的身影,徐志穹没觉得可惜,反倒有些释然。
  就凭在场众人的修为,就凭刚才乔顺刚的状态,隋智要真出手,提灯郎不知要死多少!
  隋智没出手,是怕引来京城中的强者。
  他走就走了吧。
  肖松庭、毕伍生,你们到底想从我这得到什么?昭兴帝的罪业对你们到底有什么用处?
  不急,咱们走着看。
  徐志穹先看了看乔顺刚。
  一群提灯郎都在看着乔顺刚。
  乔顺刚把徐志穹带到一个没人的地方,低声说道:“兄弟,我时才不知是怎么了,说出那种话来,那些话没有一句是我本意,你千万别放在心上。”
  徐志穹笑道:“哥哥,你不知道,肖松庭是怒夫教的人,怒夫教里有邪道修者,专门乱人心智,刚才你是中了饕餮道的邪术了。”
  “饕餮道?”乔顺刚咂咂嘴唇,“以前跟着武千户的时候,也遇到一回,当时让武千户一刀就砍了,也没觉得有什么本事。”
  徐志穹笑而不语。
  那是因为千户没给他发挥的机会。
  乔顺刚又想了想,问道:“那个白衣人,也是饕餮道的?”
  “或许是吧,我对饕餮道知道的也不多。”
  徐志穹长出一口气,乔顺刚对冥道一无所知。
  组织严密的道门,委实更加隐秘。
  按照徐志穹的划分,冥道和判官道的组织最为严密,修为本身还和道门里的职务挂钩,而且还有这特殊的生活地点,尤其以冥道最为隐秘,他们和普通人完全生活在两个世界。
  其次是苍龙霸道和朱雀生道,这两个道门跟血脉有关,外人很难渗透。
  再其次是阴阳家和墨家,他们通过人为的方式建立了阴阳司和苦修工坊这样的组织。
  组织性最差的就是杀道、儒家和宦门,这些体系的优点是修者众多,便于道门开枝散叶。
  缺点是道门之中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看到乔顺刚脸上仍有愧色,徐志穹赶紧岔开话题:“今夜多亏了哥哥们相助,志穹才保住这条性命。”
  “说这作甚!”乔顺刚笑一声道,“咱们都是过命的兄弟,我老乔但凡有一口气在,也绝不能让这帮杂种伤了你!”
  这是句实话,乔大哥的情谊没得说。
  可之前那些话,虽然受了饕餮道的蛊惑,那也是实话。
  他心里不服。
  这件事得妥善处置。
  当前最要紧的是救人,陶花媛昏迷可能是因为外身,童大哥和韩大哥是什么缘故造成的?
  早有人去宫里请了太医,徐志穹又叫人去李七茶坊请李沙白。
  结果李沙白不在茶坊。
  太子倒是亲自带来了太医,还没等太医看出个端倪,太卜来了。
  这老东西不疯了?
  看着说话的样子还算正常。
  “这三个都是我阴阳司的人,还是交给我来处置吧。”
  徐志穹道:“不是我信不过你,是你这……”
  太卜笑道:“都过去了,过去了。”
  太子在旁眨眨眼睛:“真过去了?”
  太卜施礼道:“殿下登基之时,还望还我阴阳司一个清白。”
  “这是自然。”
  太卜带着三个人走了,徐志穹虽说不放心,可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有太卜有把握治好他们三个。
  太子把徐志穹带进了东宫,商议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两日我一直找你,又不知你在何处,等我当上皇帝之后,有件事情不好处置,是关于你的官职,
  按照我的意思,以你立下的功勋,我想任你正一品太师,可内阁却找来诸般借口不肯答应,我跟他们商量了好几天,且让你先做少师,你觉得如何?”
  徐志穹一笑:“少师,从一品?”
  太子低声道:“我知道你委屈,可我刚刚继位,实在拗不过内阁。”
  徐志穹连连摇头:“殿下,使不得,我仍就原职便好。”
  太子一愣:“你说甚?”
  “掌灯衙门千户,从五品,这职务就好!”
  太子不懂徐志穹的意思:“兄弟,莫跟我说笑,你若有何不满,直接说来就是,我便是拼上和群臣翻脸,也得争个正一品回来。”
  “殿下,我说的是真心话,我入仕不过一年多些,功劳或许有那么一点,可即便当个掌灯衙门千户,也难服众。”
  “还说不是说笑?且问掌灯衙门哪个不服你?整个皇城司又有谁不服你?”
  “殿下,倘若我在掌灯衙门跌爬几十年,突然有个毛头小子做了当家千户,我心里也不服,当家千户之职应该留给乔顺刚,衙门里的大小事务他更熟悉,交给他打理,我自己也觉得踏实,我还做个从五品的千户,也没什么不好。”
  还剩下半句话没说,徐志穹不想被官职牵绊,他还有太多事情要做,一份闲差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太子连连摇头道:“不妥,这属实胡闹,别说我心里过不去,若是不能论功行赏,却也寒了天下人的心。”
  “不管你怎说,我只想留在掌灯衙门,若真当我是兄弟,这件事不要为难我!”徐志穹的态度非常坚决。
  “你这却让我为难了,不妥,说什么都不妥!”
  太子的态度也非常坚决。
  徐志穹思量片刻道:“不如这样,你赏我一笔钱,你可别小气,先让我想个数!”
  徐志穹正想怎么宰太子一刀,没想到太子一拍大腿道:“你若不想当官,我封你个爵位吧,银子大把的有,只是封了爵位,却不能担任要职了。”
  按照大宣的官制,有爵位,就不能有太多实权,说白了就是把爵位和实权分割开来,像内阁阁臣、各部尚书、各寺寺卿、各司指挥使,乃至各州知府,都不能再担任了。
  当然,在紧急时刻,临时指派的职务另说。
  虽然不能担任要职,但是有了爵位,收入会大大增加。
  徐志穹斟酌一番,有些动心。
  “爵位?合适么?”
  太子点头道:“合适!你有战功!”
  封爵的前提是有战功,任颂德那个败类是个例外。
  徐志穹皱皱眉头道:“若是封爵,岂不是超品了?”
  按照大宣官制,哪怕是个男爵,也是超越品级的存在。
  “超品怎地?超品也是你应得的,又没抢了那群大臣的饭碗,哪个王八蛋敢说闲话!”
  徐志穹是不想当大官的,因为当大官,要承担很多责任。
  在不用承担责任的前提下,还能多赚很多钱,这个思路是可以有的,大大的有的!
  “当个男爵一年能拿多少?”
  在大宣,爵位有五等,男爵是最低等的爵位。
  “男爵?笑话!”太子摇头道,“直接封公!”
  “不妥!”徐志穹摇头道,“我若封公,楚信如何处置?你封他做异姓王么?”
  太子也仔细权衡了一番:“定下来,封侯,这件事你听我的,说什么都不能改了!”
  徐志穹连连搓手道:“那侯爵一年能赚多少?”


第392章 长乐大帝
  三日后,太子继位,正式改元。
  改元,就是改换上一任皇帝的年号,昭兴就是上一任皇帝的年号,现在得改了。
  在年号上,三公、三孤、各阁学士出了不少主意,礼部汇总在一起,交给苍龙殿选定。
  最开始选定的年号叫永初,这是比较传统而古老的年号,意味着一个永久的纪元开始了。
  太子不喜欢这个年号:“谁能永远做皇帝呢?不妥!”
  梁季雄选定的第二个年号叫建武,太子北征,开疆拓土,年号建武,实至名归。
  太子还是不喜欢:“毛刹犯我边疆,自当痛击,但若想国泰民安,还是少些战事的好。”
  第三个选定的年号叫甘露,昭兴一朝的苦难已经结束,大宣新得明君,如久旱逢甘露。
  太子依然不喜欢,没解释原因。
  其实原因是有的,只是不方便明说。
  我当上了皇帝,彷佛是建立在父皇带来苦难之上,我这皇帝难道一直要停留在父皇的阴影之中?
  不妥!
  治平、开元、建隆、弘光……礼部一连呈上来十几个年号,太子都不满意。
  最终梁季雄给出了建议:“你自己想一个吧!”
  “自己想,便自己想!”太子想了半日,最终想了个年号,叫长乐!
  长乐这个年号,在前前朝,也就是大瑜王朝中也曾出现过,可按史书记载,那是个终日耽于酒色,不务正业的皇帝,算是个比较典型的昏君。
  “陛下,叫这个年号当真合适么?”梁季雄对此颇为不满。
  太子摇头道:“二哥……”
  “我是你祖宗!”
  “老祖宗,长乐皇帝虽然不算勤政,但长乐一朝是大瑜王朝最富足的时期,他管得少,做得多,他长乐,百姓也长乐,其实是个好皇帝,我要做他那样的皇帝,只管让大宣长乐就好!”
  梁季雄愕然道:“这是史书上写的么?”
  “是呀!”太子一脸正色,“史书繁杂,有不少史书上记载,长乐一朝的大瑜,能与我大宣媲美!”
  真有这样的史书么?
  反正正史上是没有的。
  这些事情是李沙白讲给太子的。
  梁季雄怀疑太子的说法,可该怎么做呢?
  找礼部去史书上查证?
  何必呢。
  何必非得卷了新君的面子?
  罢了,既然让太子自己选定,那就依他的意思,叫长乐便好。
  新的年号有了,但还得给昭兴帝一个称号。
  活着皇帝有年号,死去的皇帝按理说应该有个庙号。
  像他这样的昏君不会有庙号,可至少要有个谥号,昏君的谥号一般逃不开“灵”、“幽”、“厉”、“愍”这些字眼。
  太子认为“愍”比较合适,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艰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左国逢难曰愍,危身奉上曰愍。
  按照太子的意思,昭兴帝的谥号,应叫做宣愍帝。
  消息刚一传出去,群臣沸腾,认为“愍”这个字不妥,在国遭忧,在国逢艰,说的好像昭兴帝生不逢时一样。
  而实际上,大宣的苦难,全都是这昏君造成的。
  梁季雄也觉得不妥,与礼部商议过后,改谥号为“厉”
  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这简直就是昭兴帝一生的写照。
  依梁季雄的意思,再把他的身份由帝降为王,叫宣厉王,非常合适。
  可他低估了群臣对昭兴帝的痛恨,礼部会同群臣商议过后,群臣依旧不满,最终由各书阁学士商议,联名上奏,给昭兴帝定了个谥号,曰丑。
  太子傻了眼:“丑这谥号,确实是有,可也没有定在帝王身上的。”
  梁季雄叹道:“罢了,这件事,就从了臣子们的心意吧,否则这份积怨,难有了结。”
  宣丑王,为昭兴帝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太子继位之后,先论功封赏了功臣。
  楚信居功至伟,被封为护国公。
  担任公爵后,楚信不能长期带兵,这是大宣的官制,边境的战事交给纪骐,只有在紧急情况,楚信才可以奉诏,以车骑大将军的身份领兵作战。
  纪骐被封为镇国将军,从二品之职。
  其余参战将领皆获封赏,乔顺刚获任掌灯衙门千户,孟世贞晋升为绿灯郎,李普安、马广利、楚禾等人升任青灯郎。
  余杉升任武威将军,白子鹤任上骑都尉,两人都是五品官职。
  王振南因精通图奴语,留任北境,担任正六品骁骑尉。
  看着茫茫大学,王振南慨叹一声:“我那八个夫人,却要苦忍寂寞……”
  管家上前道:“老爷,媒人到了,罗家的姑娘也到了。”
  “领进来吧!”
  王振南又叹一声:“我怕你们寂寞,且给你们找个姐妹。”
  南征一战,青衣阁战功卓着,姜飞莉升任皇城司指挥佥事,正四品,麾下戚水云、李雪飞、尉迟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