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判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灯判官-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志穹一惊。
  昭兴帝知道了?
  知道的这么快?
  他要是知道了,我还能进宫么?
  “徐千户,你还等什么?”陈顺才催促道,“赶紧跟着咱家走吧!”
  不进宫就得和陈顺才拼了,徐志穹明显拼不过他。
  逃跑倒是有机会,可若是就这么逃了,身份也就暴露了,自己在大宣苦心经营的一切也就没了。
  冷静一点,昨晚自己绝对没露出过半点破绽,梁大官家找我肯定不是为了血树。
  不是血树还能是什么事情?
  不必多想,过去看看便知。
  徐志穹起身道:“陈秉笔,且容在下换身衣服。”
  “快着点吧,十万火急的大事,一刻也耽搁不得。”
  到了秘阁,徐志穹看到了不少熟人。
  内阁首辅严安清在,次辅舒景昌也在,兵部左侍郎隋智在,新任吏部侍郎公孙文也在。
  苍龙殿圣威长老梁季雄在,看到二哥,徐志穹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钟参也在,这事难道和皇城司有关?
  余杉也在,看来武威营也牵扯在了其中。
  昭兴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默而不语,似乎在等什么人,徐志穹来的还不是最晚的。
  不多时,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走进了秘阁,徐志穹大吃一惊,居然是太卜。
  阴阳司太卜,是大宣的官,但太卜几乎从来不干预政务,到底出了什么大事,能把他给请来?
  徐志穹看了看梁季雄,梁季雄表情很复杂。
  人都来齐了,昭兴帝开口了:“众卿,我大宣社稷,已到存亡绝续之关头,今请众卿前来,是为明朕之志,朕愿殊死一战,共守千里江山!”
  昭兴帝言罢,命令内侍将抄录的奏章发给众人传阅。
  徐志穹拿过奏章一看,是碌州知府吴静春,通过固基法阵发来的急报。
  碌州,在涌州之南,涌州,是大宣的北方边境。
  车骑大将军目前正在涌州,和图奴交战。
  而碌州知府吴静春在急报中写道:涌州全境,已被图努攻占,图努大军正在募集粮草,很快便要攻打碌州。
  徐志穹瞠目结舌。
  涌州失守了?真的失守了?
  昭兴帝问道:“碌州现有多少兵马?”
  隋智答道:“有守军三千多人。”
  碌州不是边境,三千多名守军属于常规驻防。
  图努有十万大军,仅仅靠这三千多人,一场大战都扛不过去。
  碌州一旦失守,往南便是平洲,平洲也有守军三千多人,情况和碌州一样。
  平洲若再失守,就到京城了!
  自从来到大宣,徐志穹只见到帝国的繁华,却从未想过亡国之忧近在眼前。
  可这事情不对。
  到底是哪里不对?
  余杉看过奏报,问道:“涌州相邻两州,湍州和迅州各有守军五万,为何不出兵抗敌?”
  北方边境不止涌州一个,还有湍州和迅州,余杉懂军事,一眼看出了问题所在。
  隋智摇头道:“湍州、迅州两州闭门不出,未发一兵一卒。”
  公孙文怒道:“这是造反了!陛下,容臣前往这两州,斩下知府头颅,率两州之军杀尽图奴!”
  昭兴帝看着众臣,一语不发。
  众臣皆无回应,只有隋智不住摇头。
  “隋爱卿,你有何话要说!”
  “陛下,臣以为湍、迅两州做法并无不妥。”
  公孙文怒道:“眼见国土沦丧,却还按兵不动,此举与叛国何异?怎说并无不妥!”
  隋智道:“公孙侍郎,你可知图奴派来几路大军?倘若湍、迅两州失守,北方全境沦丧,我大宣焉有生机?”
  隋智说的是对的,现在根本不知道图努国在这场战争中投入了多少兵力。
  倘若湍、迅两州贸然卷入战场,很有可能造成北境全部失守,图奴三路大军押上,京城三面临敌,想防守都不知该往哪打,届时就再也没有翻盘的余地了。
  湍、迅两州按兵不动是明智的选择,可徐志穹还是觉得不对。
  他看了看梁季雄,梁季雄依然不语。
  昭兴帝一锤案几,喝道:“存亡关头,众卿不必有所避讳,徐千户,你有话只管明说!”
  徐志穹思索片刻道:“陛下,碌州与涌州相邻,为何直至涌州全境失守,方来奏报?”
  这是徐志穹发现的最大疑点。
  涌州在打仗,碌州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收不到,如今兵临城下才发急报,实在不合情理。
  昭兴帝长叹一声,让陈顺才把另一封奏报交给了徐志穹。
  徐志穹看过奏报,半响无语。
  这封奏报也是吴静春发来的,按照奏报上的描述,车骑大将军在涌州倒戈投敌了。
  涌州战事本在僵持之中,图奴占据两城,楚信坚守四城,碌州不停往涌州送去军械粮草,完全没想到涌州会失守。
  不料楚信突然倒戈,碌州知府吴静春毫无防备,等他准备应战之时,图奴大军已经压境。
  钟参看过奏报,也是一头雾水。
  他看向太卜,问道:“这消息是真的吗?”
  太卜舔舔嘴唇,没有作答。
  你让他如何作答?
  他也不相信楚信会造反,可消息是从固基法阵送来的。
  看守固基法阵法阵的是他部下的阴阳司,如果固基法阵送来了假消息,就证明他手下通敌叛国。
  太卜不言语,钟参又问道:“车骑大将军为何投敌?是没有援兵还是没有粮草?”
  隋智摇头道:“个中详情,尚且不知,然其手下有大军七万余人,纵一时间难以破敌,也绝无投敌之理。”
  公孙文怒不可遏:“此贼早有不臣之心,臣愿只身前往涌州,诛杀楚信,带其部下大军重回大宣故土!”
  隋智揉着额头道:“公孙侍郎,莫再意气用事!”
  公孙文道:“吾为社稷,愿肝脑涂地,怎说意气用事?”
  昭兴帝道:“公孙爱卿,你不懂军务,且听隋侍郎怎说!”
  隋智道:“我已传讯各州,调集兵马,北上抗敌,然仅从东西两地调拨十万大军至少要十日,待赶赴碌州,还需十日,当务之急是要守住碌州。”
  内阁首辅严安清道:“就凭三千人马,如何能坚守二十日?”
  隋智道:“分散驻守断然无望,倘若集中兵力,驻守州府,尚可拖住敌军,但只怕吴知府……别有心思。”
  公孙文喝道:“吴静春这狗贼也要投敌吗?”
  次辅舒景昌道:“三千大军,临十万之敌,吴静春有无迎敌之胆,委实难料。”
  昭兴帝道:“他若无胆,朕便赐他一胆,朕亲往碌州,为其助战!”
  徐志穹觉得这个想法是正确的,皇帝御驾亲征,三军必定舍死效命,没准还真能拖过二十天。
  就算拖不过去,昭兴帝阵亡在前线,不也留下千古美谈?
  然后太子哭两天,顺利登基,不就完美了么?
  他也知道昭兴帝只是说说而已,这种情况下,昭兴帝是不可能去前线的。
  公孙文马上跪地苦劝:“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岂可轻易涉险!”
  隋智也劝:“待大军集齐,陛下率军亲征,一举击破图奴,方为上选。”
  昭兴帝摇头道:“朕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多言,圣威长老,朕不在京中之时,政务且由卿来打理。”
  糟糕!
  徐志穹看出了昭兴帝的意图!
  可看出来也没用,梁季雄别无选择。
  梁季雄俯身施礼道:“陛下,老臣愿往碌州,代陛下亲征!”


第214章 我若变了女子,你还钟情我么
  徐志穹习惯了昭兴帝的阴险,可昭兴帝总能给他带来惊喜。
  他说御驾亲征,这是假的,徐志穹心里清楚。
  他要把大宣的政务交给梁季雄,这是假的,徐志穹也清楚。
  但梁季雄要替他前往碌州,这句是真的; 因为梁季雄没得选。
  首先他不能替皇帝打理政务,苍龙长老不干预政事,这是大宣的基本规则,维护规则是苍龙长老存在的意义。
  社稷面临危难,苍龙长老不能置之不理,守护大宣社稷,也是苍龙长老存在的意义。
  不能处理政事,还要守护大宣社稷,那么苍龙长老能做些什么呢?
  皇帝已经给他指明了方向; 他只能代替皇帝奔赴战场。
  试问整个大宣,有谁的身份和地位能和皇帝相当?
  有谁能代替皇帝亲征?
  有谁能在前线震慑住随时可能投敌的碌州知府?
  这个人无疑就是梁季雄。
  从皇帝提出要亲征的那一刻,梁季雄已经被送去了碌州前线。
  接下来的戏码都在徐志穹的意料之中,昭兴帝坚持要亲征,粱季雄坚持要代替昭兴帝前往碌州,隋智和公孙文坚决反对昭兴帝亲征,内阁众臣顺水推船,最终定下由粱季雄代替昭兴帝出征。
  不要以为内阁会一直与皇帝对着干,在很多情况下,内阁和皇帝的立场是一致的,尤其是这件事,如果皇帝不去,苍龙长老也不去,万一让内阁首辅去可怎么办?
  内阁首辅如果不想惹祸上身,只能帮着皇帝把船推好。
  这就是昭兴帝; 就这么明摆着下套,还让你眼睁睁的往里跳!
  不止粱季雄,在场的所有人都一样; 此刻都在昭兴帝的支配之下,包括徐志穹在内。
  可徐志穹不怕他支配。
  就算昭兴帝不让徐志穹去前线,徐志穹也要去看一看,他必须要知道前线的真实情况。
  昭兴帝是昭兴帝,大宣国是大宣国,繁荣的大宣不能葬送在图奴的铁蹄之下。
  他还要查清楚楚信倒戈投敌的理由,一名三品兵家,手上有七万大军,为什么要向图奴投降?
  一个人的骨头得软到什么地步,能向满身长毛的野蛮人屈膝?
  圣威长老去了,但他不能一个人去,粱季雄有可能震慑不住碌州知府,万一吴静春执意投敌,弄不好还会加害粱季雄。
  得有人保护粱季雄,得有人在碌州维持秩序。
  公孙文慨叹一声道:“大军压境,如同乌云压城,只怕碌州境内一片漆黑。”
  昭兴帝看着徐志穹道:“徐爱卿; 可愿为朕掌灯?”
  高明; 这个转场绝了!
  钟参有话要说:“陛下皇城司主管皇城安全,掌灯衙门按大宣律,不该离开皇城!”
  任何情况下,钟参都会不遗余力的维护皇城司的利益,他知道徐志穹此去凶多吉少。
  昭兴帝看了公孙文一眼,公孙文正要撕咬钟参,徐志穹率先开口了:
  “陛下,臣愿随前往碌州,为碌州百姓掌灯,为碌州将士掌灯,为圣威长老掌灯!”
  昭兴帝赞曰:“壮哉!我叫史川为你点选提灯郎一百人,明日随圣慈长老一并启程。”
  史川帮我点人。
  肯定都是他不喜欢的人。
  这是要给掌灯衙门换血。
  光有提灯郎还不行,还得有军队。
  在隋智集结好大军之前,碌州需要援军。
  京城之中有两支可调动的军队,一支是禁军,一支是武威营。
  昭兴帝一拍案几,当即就要调动禁军去支援碌州。
  徐志穹已经掌握了皇帝的套路,接下来,肯定是大臣们苦劝。
  果不出所料,先是隋智劝,说禁军不能轻动。
  再是公孙文劝,说禁军绝对不能动。
  内阁接着推船,说禁军动了,京城就危险了。
  说到底,就是让武威营出征,这也是皇帝今天叫余杉来的目的。
  钟参还想争辩几句,皇帝没给他机会,直接下了命令:“武威将军一职空缺,今由余杉暂代,率军两千,即刻启程,支援碌州。”
  徐志穹升任千户的时候,余杉两個晚上没睡觉,坐在院子里彻夜长叹,精神出现了严重问题。
  徐志穹被派往碌州时,余杉的脸颊一直在抽动,他感觉等徐志穹凯旋归来,估计要升任副指挥使了。
  余杉一直期待着,期待着还能有他的机会,这个机会终于让他等来了。
  暂代武威将军!
  率军两千出征!
  余杉很激动,当即谢恩领命。
  他还偷偷看了徐志穹一眼。
  虽然徐志穹已经是掌灯衙门没实权的千户了,但余杉也成了代理将军,两个人此刻的位置算是平起平坐,至少不会被徐志穹这个王八蛋活活气死!
  军队有了,皇帝还要求阴阳司出一百名阴阳师,一并出征。
  这是个合理要求,一来阴阳师可以通过法阵加快行军速度,二来阴阳师可以提升信息的传递效率,三来阴阳师在战场上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太卜接受了皇帝的命令,但也提出了一个要求:“老臣愿随圣威长老同赴碌州。”
  话音落地,粱季雄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徐志穹也觉得诧异,太卜不是和粱季雄有很深的过节么?
  太卜用一个深沉的笑容,回应了粱季雄的疑虑。
  这个深沉的笑容背后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在家国危难之际,彼此私怨本就该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