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神开始的诸天之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封神开始的诸天之旅-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风元突然说要在临淄修建娲皇庙,往大里说,这是改变风氏祭祀祖宗的传统,必然会引起风氏族人的不满。
  风氏族人的不满还好说,如今风氏没有什么出众的人才,全靠风宗和风元这一支主脉,影响不了什么。
  但甘岑担心,改变祭祀会引起风氏先祖风后的不满……
  毕竟,风氏的先祖风后在人族圣地火云洞跟随轩辕人皇修炼,还没死呢!
  “公子,娲皇乃是上古正神,但风氏一直以来祭祀的都是祖先风后氏,传承的乃是天皇伏羲氏的血脉……”
  甘岑只是青州的家将,对于仙神中的信息所知有限,只知道女娲娘娘是上古神女,曾经炼石补天,拯救苍生。
  但娲皇的功绩再大,也和风氏没有多少关系啊!
  万一改变祭祀引得祖宗震怒,就算公子身为青州侯的独子,在青州的地位难以动摇,也无法承受后果。
  甘岑对风宗和风元忠心耿耿,知道这件事关系紧要,没有立即领命,而是出言提醒。
  “甘将军,娲皇的功德可不只是炼石补天,更是人族圣母!我等都是娲皇后裔,祭祀圣母天经地义!”
  风元正色说道。
  女娲娘娘还是太过低调了,她的名声只在仙道三教、西方旁门以及人族先贤中流传。
  寻常的国人、百姓甚至都不知道她的名号,就连朝歌也有不少贵族不知道女娲造人的传说,只知道她曾经炼石补天,是上古正神。
  她在人族中的庙宇,也只剩下朝歌城外的女娲宫。
  “这样吧,修建娲皇庙的时候,在山下同时修建一座家庙!”
  风元看到对方忐忑不安,转念一想,稍稍的修改了一下计划。
  风氏的先祖风后氏,虽然对人族有诸多功绩,堪称人族先贤,但他终究无法和女娲娘娘相比,能在娲皇庙不远处立庙,是他的荣幸。
  并且,风后氏的基本盘在青州,只要青州的神庙不变,他想必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大概。
第7章 阶层 底蕴(第二更求订)
  在找到一个金大腿之后,要怎么样才能抱紧?
  风元心思一转就做出了决断,在这方世界,女娲的实力或许不是最强,但也绝对是站在无尽苍生最顶点的存在。
  面对这样的大靠山,就算风元有朝一日证道金仙,这背景和靠山也有极大的作用,他能做的就是“舔”。
  实力弱小的时候,“苟”和“舔”就是最好的保命方法。
  至于为女娲娘娘立庙祭祀,则是风元抱紧大腿的妙招。
  对于高高在上的圣人来说,她在意不得不是你有多强的实力,再强的实力在圣人面前也是蝼蚁。
  她在意的是你的表态。
  如果不知道也就罢了,在知道青光所代表的的意义后,风元自然也要有所回应。
  “……属下领命!”
  风元稍稍的修改了一下计划,甘岑也只能领命,至于第二件事,修建四方馆发布招贤令,他没有太过在意。
  所谓的招贤令,应该是公子提拔和招揽手下的令旨吧?
  大商王朝贵族阶层固化,从上古时期到现在,一直都是血脉高贵之人占据高位,上到人皇,下到贵族大夫,血脉都能溯源到人族三皇和先贤。
  即便是心思敏感的甘岑,也没有想到这招贤令的真正作用。
  临淄城在修筑完成之后,除了俘虏和交换而来的百万东夷奴隶之外,在荒野中艰难生活的“野人”纷纷的在临淄境内安家。
  时至今日,能见到的野人数量已有二十余万。除了野人,还有许多青州的国人和行商,看到临淄有着极大潜力,也搬来不少。
  风元身为临淄之主,在方圆数百万里的地界中,他的命令能够决断一切,在修建娲皇神庙的命令颁布之后,两万身强体壮的奴隶很快就召集完成。
  为了尽快的修好神庙,这些奴隶之中,还不乏有人境武士级的存在。
  这些奴隶有着千钧之力,开山裂石搬运巨木轻而易举。有了这些人充当苦工,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把神庙修建完成。
  修建神庙还算比较简单,只需要修建一层宫殿,装饰雄伟一些广阔一些就行。
  要是像未来帝辛那样修筑鹿台、迎仙台……就算有百万奴隶也要耗费数年的苦功!
  风元修建神庙只动用了奴隶和府库内的珍藏,但那些搬到临淄的国人、行商在听到这件事后,主动的献上一些家传的珍宝,表示对神灵和未来青州侯的敬服。
  临淄城内的街道中,本来广阔的城内多了一些人气。
  有些立下功劳的东夷人,已经脱离了奴隶的身份,有了一定的自由,这些东夷人走在街道上,还免不了受到青州人的歧视。
  不过风元早就颁布法令,在临淄境内把百姓分为“公士”“国人”“野人”“奴隶”四个阶级,除了奴隶之外,另外三个阶级都受到临淄的保护。
  无论是东夷人还是青州人,只要拥有国人的身份,都能拥有一定的地位,任何人不得欺辱。
  “把百姓分为几个阶层,并保证一定的上升空间……这倒是和仙道中的真仙、天仙的境界划分有点相似!”
  在街道上,道行天尊、韦护师徒两个正观察城内的情况。
  道行天尊对于临淄阶层的划分有着一点兴趣。
  他心念一动,临淄城内无数人的言语就汇聚成无数信息流,转瞬间就被整理成了对临淄情况的分析。
  大商王朝只是简单的把百姓划分为国人和野人两种,至于奴隶、根本不算人……国人之上,就是掌握了人族全力的贵族阶层。
  贵族阶层又简单的划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三层。
  临淄并没有对这些划分做出大改变,只是在国人之上加了一个“公士”的等级,但凡是为临淄立下大功的人,都有机会得到公士的册封。
  公士,本质上就是削弱版的贵族。充当了普通人和贵族的过渡阶层。
  看似只有一点改变,实际上这点改变却让拉近了普通人和贵族之间的上升渠道,能让人心大幅度的归附。
  实际上,风元参考的并不是道行天尊所以为的仙道境界划分,而是未来大秦横扫天下的耕战军功体系。
  当然在封神时代实行耕战军功体系完全是找死。
  风元只是根据这个理念,做出了一点点的改变而已。
  由于改变的幅度不大,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骚动,就连道行天尊都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反而对这个政策有些赞赏。
  “徒儿,你有什么看法?”
  道行天尊两人隐藏了气机,看起来就像是寻常的百姓,走在街道上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不过韦护英气勃发,就算隐藏了气息,也招来了一些人的目光。
  韦护对其他人的目光仿若未见,听到师父的问话,他俊朗的面上浮现出一丝思索。
  “以徒儿来看,这风元有着极大的潜力,能让百姓安居,连桀骜不驯的东夷人都为他所用,无论是内政还是其他手段,都是上上之选!有明君之相。”
  “只是,青州的底蕴太浅了……”
  韦护微微摇头,他从师父道行天尊口中,听过西周和东鲁的一些情况,不说兵强马壮、文臣武将如云的西周。
  就连东鲁的人才底蕴,都在青州之上。
  风元想要夺取人皇之位,还要先过东鲁这一关!
  “是啊,如果青州的底蕴再强一些,为师就能确定,风元必然是未来的人皇,到时候咱们阐教就能提前布局!”
  道行天尊感慨道。
  在大劫逐渐蔓延,天机混乱的时候,无论是圣人还是金仙,有时候能间歇性的推算出一些信息,但绝大部分的时间,眼前都仿佛有着迷雾。
  道行天尊能发现风元的气数化为真龙,全是运气。
  现在他心中还在庆幸,幸好他发现这里的情况后没有立即离开,而是暂时留在这里观察。
  如果风元真是未来的人皇,那他就为阐教立下大功了。
  这时,几个精锐的甲士走到街道交错的一处墙壁,敲锣聚集人群。
  “侯府又有新的告示出来了……难道有什么大事?”
  “谁知道呢!”
  看热闹乃是人的天性,更何况这几个甲士是要宣布临淄的法令,对城内的百姓十分重要,所以锣声一响,立即有大量的百姓汇聚。
第8章 招贤令 贤才来投(第三更求订)
  “……风后氏辅佐人皇,平定天下,乃有青州之封,今青州佐大商东伐夷狄,开疆千万里,临淄沃野,正是英雄用武之地,但有贤才能出计献力使临淄外御强敌,境内百姓安居乐业,无论高低贵贱,风氏必当倒履相迎,与之赐封!”
  敲锣的甲士看到人群汇聚,便取出木简,高声的宣读。
  “这告示说的是什么意思?怎么有点听不懂啊?”
  “……招揽贤才,赐封裂土!侯府这是在招揽贤才,并且没有限定身份,就算是普通人也能自荐,侯府这是开一代先河啊!”
  有些听不懂的百姓正疑问的时候,有些听懂招贤令的人都面露震惊之色。
  但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在听到这招贤令的榜文后,心中都是一阵骚动。
  要是能被侯府看重,就算无法分疆裂土成为贵族,能成为公士也不错啊。
  “招贤令!”
  “不限出身,只要是贤才就可以前往四方馆自荐……”
  在所有人知道侯府颁布的招贤令的意思后,就算是普通人都有些心血沸腾,嗡!众多百姓顿时发出喧哗之声。
  有些自认为有能力的人立即围到宣布告示的甲士身旁,开始不断的询问。
  除了这处街道之外,还有十几队甲士分布四方,把招贤令挂到四面的城门。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喧哗震撼。
  大商王朝和八百镇诸侯,用人从来只看身份,要是没有一个厉害的祖先,就算有军功,也当不成将军。
  那些天赋异禀的人才,为了建功立业,每向上走一步都蕴含着无尽的血汗和泪水。
  可想而之,当这些人听到青州侯府的招贤令后,不管来不来,都会对青州侯产生巨大的好感。
  大商东方两百镇诸侯,生灵亿万,不知道有多少草莽英豪。
  只要招揽一部分,青州就能追上东鲁西周的底蕴。
  道行天尊和韦护两人站在原地,耳边似乎还遗留着甲士宣读招贤令的声音。
  “徒儿……”
  道行天尊眉头微微抖动,明显有些激动。
  “这招贤令一出,青州侯必能收揽诸多贤才人心,本来底蕴浅薄的青州,必能迅速壮大……风元,身怀真龙气运,又有如此智谋,绝对是未来人皇的第一人选!”
  韦护没有说话,但他心中对师父的判断也十分的赞同。
  招贤令一出,就补上了青州最后的一个缺陷。
  “既然如此,那师父是否要立即返回昆仑山,向掌教大老爷禀报这件事?”韦护问道。
  道行天尊点点头,随后又想到了什么,说道:“离开之前,为师要先见见这位青州侯世子,不能让其他人发现他的真龙气数!”
  ……
  此时,城内的某个酒馆。
  一个身穿道袍的男子正在饮酒,猛然听到传到酒馆的招贤令,神色微微一动。
  “师父说我无望真仙之道,唯一的机缘在大商……难道师父说的机缘,就在这里?”
  这男子家业早已衰落,在山中修炼多年,但一直无法凝练三大道基,越是修炼,心中越是烦闷,所以寻求师父指点。
  师父说他红尘之心太过浓郁,仙道艰难。
  唯一的机缘,就是下山,在红尘之间锤炼心境。未来或许有机缘证道。
  他下山之后,四处游荡,想要寻找师父所说的机缘。
  在来到临淄之前,他心中已经若有所误,师父的意思,是让他建功立业,重振家业,等家业阵型之后,就能了断心中的执念。
  “想要建功立业,就要入仕,但大商朝堂根本没有我这种人的立足之地!想要出头,只有投入军伍,慢慢的晋升……”
  “不过青州侯府发布的招贤令,不限出身背景,只看能力!倒是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减少十年的辛苦!”
  这道袍男子端起酒水一饮而尽,心中猛的做出了决断。
  他的血脉源自上古四贤之一的皋陶,但家业早已衰败不堪。
  像他这种家业没落之人,想要在大商出头何其艰难,如今机会难得,且去看看这青州侯世子如何,如果对方真是明主,也不枉他一身所学。
  ……
  和娲皇神庙不同,招揽人才的四方馆不用大兴土木,在城内找了一个面积宽阔的空地,很快就修建完成。
  此时风元坐在四方馆的正殿,正听着手下的禀报。
  招贤令颁布之后,第一天就来了不少的人前来自荐,这些人身份各异,登记了自身的身份和擅长的能力后,他们的信息就被送到了风元面前。
  “唐安,辩才出众……”
  “薄红河、有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