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战神刘封-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个曾经无敌于天下,战神一般的魔鬼,此时此刻,如同附身在那年轻的敌将身上一般。
    稍一分神之际,敌人已斩开一条血路,挟着千斤之力的银枪,破尘而来,直刺向自己的面门。
    敌将虽然武艺骇人,但曹洪好歹也是久经战阵的老将,恍惚的心神急速收敛,双手擎起长刀,急是斜挡而上。
    锵~.空气中发出一声金属交鸣的暴击声,雷鸣般的声音直灌于耳,只刺得曹洪耳膜剧痛。
    更令他震撼的是,自己一挡之下,只觉排山挡海般的劲力撞人身体,只搅得他五脏欲碎,气血翻滚激荡。
    两马擦身而过之时,曹洪低头瞅了眼手掌,虎口竟然已被震裂,鲜血正从指缝间流淌而出。
    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强悍的劲力。
    曹洪心中骇然,厉声问道:“你是何人?”
    刘封横枪而立,刀锋似的目光直射着曹洪,冷冷道:“长沙刘封在此。曹洪,束手就擒吧。”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曹家第二将的下场
    刘封!
    如雷贯耳,切齿之恨的名字。!
    一瞬间,曹洪血丝密布的眼珠,被烈焰般的愤怒填满。
    就是眼前这小子,羞辱了自己尊敬一生的兄长。
    就是这个出生卑微的家伙,一再的破坏族兄孟德的大业。
    国仇家恨,岂可不报。
    曹洪陡然间一声厉啸,拍马舞刀,向着横枪而立的刘封杀去。
    七步之外的曹洪,如被激怒的恶狼,铁塔般的身躯未至,强悍无比的刀劲,已是挟裹着凛烈的杀气当头劈至。
    刘封的眼睛,迸射着一种藐视天下之色。
    眼前这员名动天下,武艺卓绝的宿将,在他眼中,却只配用四个字来形容。
    不自量力。
    白影一动,手中银枪如电而出。
    涡旋的劲气,骤然而生,卷积着漫空的沙尘枯草,呼啸而出。
    锵一一旷野之中,一声最尖锐的激鸣之声。
    火星四溅中,锋利无比的枪尖,如同事先丈量过一般,精确无误的刺中了当头劈至的刀锋。
    刀风与枪劲如炸开的惊雷,强劲的气流四面八方的迸射开来,只将周遭乱战的军卒掀翻。
    这一击之下,菖洪如被电流击中一般,巨力如锤,直震得他骨骼咯咯作响,全身的血脉都足艮着剧烈一抽。
    手中那柄倾尽全力的大刀,竟是被生生的弹了开来,大有脱手飞出之势。
    此人的武艺,竟以强到如此地步,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曹洪震惊之下,急是手上加力,堪堪的稳住了荡开的大刀。
    此时,低啸声中,重重枪影已反击而来。
    只一招之间,刘封便夺占上风,暴涨的枪影四面八方刺射而出,层层铁幕将曹洪包裹其中。
    自斩关羽那一役后,刘封凭着自己的天赋资质,武道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经过一年的时间,他将赵云所授枪法,夫人孙尚香教授的霸王枪法,以及关羽那绝世无双的刀技,乃至同诸褚等多位高手过招的心得体会融会贯通。
    时值今日,他的武道已达到刚柔并济的绝顶境界。
    也就是说,此时的他,哪怕是面对张飞、马超、赵云这等当世绝顶之将,亦能与之一较高下,更何况是曹洪这等二流武将。
    那一枪接一枪的招式,时而重如泰山压顶,时而又虚无飘渺,刚的强横与柔的巧妙运用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枪影包裹中的曹洪,已是拼尽全力应战,但所承受的压力却愈来愈重,几乎被逼得喘不过气来。
    二十招过后,曹洪已是手忙脚乱,破绽百生。
    铛~一烈呜声中,那一柄大刀脱手而飞。
    重枪之锋撕破了曹洪的手臂,寸许多深的口子中,鲜血中泉水一般喷出。
    “uB日——”
    损折一臂,兵器脱手的菖洪,如同被逼入绝路的野兽一般,疯了似的一声狂啸,右手陡然拔出佩剑,向着刘封当头劈去。
    大刀已失,区区一柄剑又算得了什么,曹洪这是在作最后的垂死挣扎。
    这垂死的一击,必是生命潜能的爆发,不可小觑。
    刘封不及多想,急是力集于臂,擎枪一横,欲挡开那拼死的一剑,然后再斩其首。
    但就在那一剑眼看着就要劈至时,刘封的神色蓦然惊变。
    那一柄袭来之剑,寒光吐露,杀气凛烈。
    明明菖洪拼尽全力,但那剑锋划空而至时,却默默无声。
    如此熟悉的情景,在干钧一发之际惊醒了刘封。
    那绝不是一柄普通的剑。
    招式未老之际,刘封不敢硬挡,身形急斜,曹洪手中的剑几乎贴着他的手臂划过。
    一击未中,菖洪手腕一转,长剑又平扫而出。
    在这眨眼之间,刘封左手拖枪,右手迅捷无比的拔出青缸宝剑。
    一声空灵的脆响,两柄剑撞在一起,仿佛撞击的不是铁质之剑,而是两根冰棱一般。
    曹洪的那一柄剑,撞上削铁如泥的青缸宝剑,竟然安然无恙!
    天下之间,能抵挡得住青缸剑的兵器,刘封还从未曾见。
    震惊之下,心神旋即被强行镇压。
    右手以剑相抵,左手重枪已是横荡而出。
    噗~…一声闷响声中,寒光从曹洪的眼前掠过。
    这位继曹仁之后,曹家第二号的名将,只觉脖间一凉,接着,脖子就如同被划破的水囊一般,大股大股的鲜血喷涌而出。
    再也无法拿住手中之剑,再也无法坐稳,曹洪捂着鲜流如注的脖子,圆睁着怒眼,晃了几晃便栽倒于马上。
    他的躯体在地上翻滚抽搐,喷涌的鲜血将地面的泥土浸湿了一大片。
    在最后剧烈的抽动了一下后,整具肮脏不堪的躯体便不再动弹一下。
    曹家第二号名将,就此陨命。
    刘封跃下马来,将那柄跌落的剑拾起,只是剑柄上面刻着两个细小的字一一倚天。
    倚天剑!
    原来这就是与青钉齐名的倚天宝剑。
    这倚天剑本是曹操自佩的宝剑,但前番菖仁被俘之后,菖洪临危受命出镇南阳,那时曹操便将此剑相赠,以壮其行。
    刘封当然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更没想到菖洪在失败之际,竟是妄图以倚天剑的削铁如泥,趁着刘封没有提防之际做这最后的一拼。
    如果不是刘封反应机敏,此时此刻,他连枪带人恐怕已被这倚天剑削成了两截。
    那个时候,躺在这里的就不会是曹洪,而是他刘封自己。
    “曹洪啊曹洪,你也算为曹家尽力了,安心的去吧。”
    刘封感慨了一句,对这个战死的敌将致以稍稍的敬意,接着,他便毫不犹豫的将那颗人头,用手中这柄倚天剑轻松的割下。
    淆水一战,薷洪陨命,五千虎豹骑死伤殆尽。
    荆州军趁胜北进,淆阳一线的两万曹军步军,在获闻主帅已死之后,旋即不战自溃。
    三天之后,荆州军团直抵宛城。
    南阳一郡,因为一直都是曹操支撑荆州前线自勺后方粮草基地,当地官吏和百姓早就不堪徭役之苦。
    而今曹洪陨命,南阳的曹军全线溃散,故是当荆州军杀至时,宛城守将侯音便率部举事反曹,斩杀南阳太守东里衮,功曹应余,大开宛城四门归降刘封。
    刘封得宛城,当即委任侯音为南阳太守,令其率军向北攻取叶县。
    南阳郡各县,闻知营洪兵败身亡,宛城失陷,不等荆州兵马至,各县士吏便是望风而降。
    新野县。
    文聘站在城头,回望着诺大一座新野县城,目之所及,每一张脸都是无精打采,死气沉沉。
    他叹了一声,走到女墙边来,举目远望,离城百步之外,那根高耸的大杆之上,曹洪的人头已经悬挂了整整七天。
    那颗人头,就像是一根锋利的剑,悬在新野城每一个人的心头。
    曹洪的人头,明白无误的告诉城中所有人:你们的援军已经不会来了,继续坚守下去,只有和这座城池共同灭亡。
    淆阳大败,曹洪陨命,宛城失守…,诸般噩耗接踵而至,一次次的击打着新野军民脆弱的心。
    就在两天已前,终于有人无法承受等待死亡的煎熬,开始越城逃跑。
    最初只是普通的平民,到后来发展到意志崩溃的军人也威百威百的逃跑降敌。
    尽管文聘下令增强巡城力度,对于敢越城而逃之徒,无论平民还是军人,老幼还是丁壮,一律射杀。
    但是,严酷的军令依然无济于事。
    “怎么会发展到这般地步,莫不是我看锚了?曹公难道不应该是一统天下的明主吗?可是现在….文聘的心中,一个声音不断的质问着自己。
    正自惆怅时,一骑由敌营奔驰而至,直抵城下,大叫道:“我乃仲业将军故人,特来一叙1日谊。”
    文聘凝目俯视,很快认出了来者是谁。
    那人名叫王威,原本是刘表帐下中郎将,当年曾力阻刘琮降曹,甚至还向刘琮进言,趁着曹操孤军南下江陵时,纠集1日部,从背后突然一击。
    便是因此,刘琮降菖之后,王威便不为曹操所喜,在诸多荆襄文武都有升赏的情况下,王威却只被调为一闲职。
    几年前,王威郁郁不乐之下,便索性辞官归乡。
    文聘虽与王威算不上多有交情,但同为武将,在刘表手下共事多年,也算是有一份1日时同僚之谊。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王威能越过重围,单骑前来城下求见,文聘立时便猜出其来意。
    尽管如此,文聘还是下令开城,将王威放入城中。
    文聘还算客气的将王威将邀入县府大堂。
    宾主坐定,王威还未开口,文聘便直白问道:“子猛,你我都是武人,咱们也不用耍文人那套拐弯抹角,你直说吧,此次前来,是不是受了那刘封之命,前来说降于我?”
    文聘的直率让王威一怔,他愣了一下,摇头笑道:“这么多年来,仲业你的脾气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直来直去。”
    “好吧,我承认,我是奉了前将军之托,前来说服仲业。”
    王威坦白道出此来目的,文聘欲待开口时,王威却笑道:“你先不用拒绝或是答应,不妨先看来此信之后再做决定。
    王威从怀中取出一封帛书递上。
    文聘打开帛一看,神色不禁微微一变:”这是子德公子的笔迹。”
    “没错,这是子德公子临终之前写给仲业你的遗书。”王威表情黯然,默默答道。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 垂死
    刘琦的遗书?
    文聘面怀奇色的盯着手中那封帛书,看似坚决如铁的心,此刻却是涟漪顿生。。
    刘琦与刘封不同,那可是刘表的长子,文聘心目中承认的1日主。
    “,当年曹操南下荆州,刘琮不战而降,荆州文臣武将多在第一时间赶来襄阳以表效忠新主之心,却唯有文聘迟迟不到。后来,在曹操几番催逼之下,文聘才不得不来。
    当时曹操曾问文聘为何迟来拜见,文聘泣声回答:为臣者,不能保全1日主疆土,无颜来见。
    在文聘的眼中,刘表才是荆州真正的主人,如果刘琮当年决心抗曹,他必定会为刘氏死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刘琦的这一封书,还未看时,便勾起了文聘心中诸多的思绪。
    他默默的展开帛书,神情黯然的将信中一字一句看完。
    刘琦在这封遗书中,怀念了过去与文聘的交情,赞扬了他的忠义之心,在信的最后,刘瑙以刘景升长子的名义,请求他归顺于从弟刘封,继续为刘氏效忠。
    文聘合上了书信,五官分明的脸上,涌动着复杂的表情。
    王威知他心中已有动摇,便道:“仲业,而今南阳已失,新野城已是孤城一座,曹孟德被牵制在潼关,根本没有时间来救援。你深知兵法,应该明白继续死撑下去,结局会是怎样。”
    文聘默然不语。
    新野的困境,他焉能不知。只是,曹操待他甚厚,若然他就这般开城投降,世人又将如何看他。
    “仲业,当年你降曹,乃是因刘琮那逆徒,背弃景升先公遗志,不得已而为之。眼下有大公子书信在此,你理应回归本志,天下人只会为你的忠义之心所感动,又岂会别有非议。”
    王威看穿了文聘的担忧所在,逐一为文聘铺平台阶。
    文聘听罢,站将起来,踱步许久,不禁仰天一声长叹。
    这般表情,似乎已是被说服,王威不由暗喜。
    这时,文聘却道:“要我归降可以,除非刘将军能答应我两个条件,否则我宁愿与新野共存亡。”
    “哪两个条件,仲业请讲。”王威欣然问道。
    文聘道:“新野将士,多是北方人士,女口果有人不愿归降,我希望刘将军能放他们北归,不要为难他们。”
    “刘将军以仁义待人,这个条件我想他一定会满足你,那这第二个条件呢?”王威又问道。
    文聘深吸了一口气,默默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