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一行人巡视到了外城。
说是外城,其实并没有围墙阻挡,只是以建筑和人群对比,人为的划分了一下而已。
内城,都是贵族和小富之家,高档店铺和娱乐场所。
外城,则是平民窟,都是给富贵人家帮工的,干的都是脏活累活。
杨沐也有点累了,从马匹上下来,看到一个小家伙探头探脑的,觉得挺有趣,走了过去,摸了摸他的头。
这时,一个妇人跑了过来,应该是这小男孩的母亲,看到杨沐摸着自家儿子的头,顿时有些傻了。
“这孩子面黄肌瘦的,都能看到骨头了,是不是每天没吃饱”杨沐抬头,望向了妇人。
妇人显然是懵了,没有回过神来,嘴里嗫嚅着,不敢说话。
“陛下问你话呢,快回答呀”沈安在一旁很着急,使劲给妇人递眼色。
杨沐狠狠的瞪了沈安一眼。
后者立即收声,这才响起了这位皇帝陛下的脾气,要么不轻易问话,要么就不准别人插嘴。
妇人很紧张,用惧怕的眼神看着杨沐,此时的她早已经忘记了关于苍国皇帝的传闻,只知道眼前是一个比贵族地位还要高的大老爷,靠得这么近,让她感觉喘不过气来。
几息时间之后,他才渐渐回过神来,颤抖道:“民民妇,我不知道”
这么紧张么
杨沐重新换了一种方式,问道:“你们家每个月能挣多少钱”
“六百钱。”妇人怯懦的回答,
六百
一两银子就是一千个大钱,六百钱就是说不足一两银子,如果这么计算的话,这个妇人家里一年的收入就七两银子的样子,按照一家五口计算,除去杂七杂八的赋税,真正属于自己的银子也就是四两银子不到。
“你们家里,有几个人”
“八个。”
杨沐皱了眉头,按照郑国收取人丁税的比例一算,一年能剩下三两银子就不错了。
这就是人丁税对一个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如果放在苍国的话,这个家庭一年能剩下五两银子,如果她们家不是以种田为生,那么就没有田赋,甚至不需要缴纳赋税,赚得的七两银子全都是自己的。
“六个”忽然,妇人又嗫嚅了一声。
六个怎么改口了
就在杨沐疑惑不解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小太监凑过来禀报,已经查清楚这个妇人家里的状况,因为缴纳不起赋税,所以在前两个月,淹死了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还卖掉了一个十三岁的女儿。
所以,真正算起来的话,妇人家里其实是六个人。
“唉”杨沐叹了一口气,道:“沈安,你拿点银子给她,让她回去买点吃食,安稳度过这个冬天吧,等明年明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闻言,沈安掏出一个钱袋子,摸出一个锭银子,在妇人的呆愣中,将银子放到她的手里。
杨沐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在一众护卫的开路下,亲自走路,巡访了一下贫民窟,感触良多。
在郑国,如此遭遇的何止这一个说是千千万万也不为过。
贵族剥削得太严重了,百年积弊,比之苍国更加的灭绝人性。
尽管知道一味的减免赋税不是长久之计,但是杨沐还是忍不住想相助他们一把,于是当众宣布,郑国皇帝听从自己的号令,将在郑国内逐步推行三大政令,今日之后,郑国的老百姓将享有苍国百姓一样的待遇。”
这个消息一传开,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郑城老百姓们欣喜若狂,气氛之浓烈丝毫不弱于杨沐进城时的欢呼。
如果说,苍军和苍国皇帝入驻郑城,只代表百姓们在期待,那么现在就是这份期待成真的时候。
就像是当初的三大政令刚一开始在苍国宣布一样,城内像是炸开了锅,成了欢腾的海洋,像是比谁的嗓门大一样,各地的欢呼声一浪盖过一浪。
当然,还有一点是杨沐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在消息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谣言。
譬如,郑国境内也将如苍国一样,对穷苦老百姓进行补贴,老百姓也能读书写字当官。
对此,杨沐直接下令辟谣,开玩笑,这种谣言要是扩散了出去,那可是一件大麻烦呀,郑国几倍于苍国的人口,要是也那么下血本补贴,还不得亏出血
就算不计成本,也要考虑一下通货膨胀,老百姓一下子多了这么都银子,肯定很大一部分要用来解决温饱问题的,生产力不提高,就会造成物价飞涨,到头来老百姓还是没得到好处。
还有就是读书识字当官,在贵族们的问题还没处理好之前,杨沐可不想这么快就开启,培养官员肯定是要先从苍国本土开始的,逐步用苍国自己的官员将郑国各座城池的主要官员替换掉。
不过,辟谣之后,杨沐对于民间舆论传播,也上了心。
第150章 献美人
民间舆论一向是朝廷施政的风向标,也是社会能否安定的主要因素。
穿越以来,杨沐至少碰到了几起谣言。
究其原因,是老百姓没有一个正确的消息获取渠道,朝廷的辟谣滞后,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
和平时期的一些小谣言,自然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但如果被一些阴谋家利用呢
上次,苍国皇城的谣言,以及宫变惨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很多时候,并不是说有人在背后推动谣言的传播,而是老百姓更愿意听到对自己有利的消息。
“该出邸报了。”杨沐心里暗暗说道。
邸报,在历史上最早出现在汉朝,开始盛行于唐朝,是朝廷发放给地方机构各种文件的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官府的一种舆论宣传手段,向民间宣达国家大事。
如果在苍国推行邸报的话,不仅可以刊登一些政治信息,还可以刊登一些工商业和农业知识,甚至是医疗知识,随着民间识字率的提高,不但能成为一个洗脑工具,还能提升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当然,如果要大规模发行这种邸报,首先就要推出活字印刷术,这对于如今的苍国来说,只要将技艺交给了科技部,研发一段时间问题不大。
想到这里,杨沐一路跟孔尚贤说了自己的这个想法,而后者也很是赞同。
“这个事情,就先交给你们教育部和礼部吧,拟出一个章程,班师回朝之后,立即推行。”杨沐吩咐道。
“是”
然后,杨沐又走访了一些平民家庭,无一例外,都是一贫如洗,能保证正常温饱的少之又少。
约莫半个时辰,杨沐从平民窟走出,回到了皇宫。
也不理会外面传得有多沸沸扬扬,杨沐吃了一点东西,舒舒服服的睡了一个大觉。
约莫到了黄昏时,在姬翎儿的提醒下,然慢悠悠的起来,亲赴宫廷晚宴。
进入大殿中,诸贵族和大臣都已经到了,听见太监的通报,连忙起身参拜。
一番礼仪之后,杨沐高坐在龙椅上,扫视了一眼整个大殿。
平心而论,郑国的大殿还是非常宏大的,这一座大殿的规模,就比苍国的朝殿还要大,上百张案桌摆放在一起,没有丝毫的拥挤,周围的装饰和摆设也都非常的华贵,像是杨沐的在苍国的寝宫一样。
在两边,还有两排威猛的护卫,一个个面无表情,刀剑出鞘,寒光耀耀,冷得让人发慌。
自然的,让殿内的贵族也如坐针毡,生怕这其中有什么算计。
宴会的气氛很严肃,稍显压抑。
尤其是,郑康以郑国皇帝的身份,坐在左侧案首,与卫忠全对坐,引来了很多人的目光。
按照规矩,所有的座次都是按照身份安排的,将一国皇帝与一国将军的座位并排,着实有些怪异。
一会儿之后,郑康领着各位大臣,向杨沐敬酒,表达欢迎和感激之情。
然后,公孙家主出列:“启禀陛下,此次王师远道而来,对我郑国百姓秋毫无犯,臣愿意捐献白银二十万两,充作军费,聊表心意。”
“启禀陛下,我梁家亦愿意捐献白银二十万两,敬献王师”
“臣附议,我谢家亦愿意敬献二十万两”
“我郭家亦愿意敬献二十万两银子”
“我宋家亦愿意敬献二十万两银子”
“我顾家捐献白银十万两,粮食三万石”
“我刘家捐献十五万两”
各个家主各自开口,说出自己家里要捐献的银钱数目。
杨沐有点诧异,虽然早就知道各个家主早晚会有所表示,但是没想到会在晚宴之时集体提出来。
五大家族,每一个是二十万两银子,其余的家族从八万两到十五万两不等,夹杂着一些粮食,粗略算起来,有将近四百万两。
这笔银子,相当于郑国两三年的赋税收入,相当于苍国十年的赋税收入
===分节阅读 75
本来,他还叮嘱孔尚贤把这些家族的礼物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挑出几个开刀,现在看来,每一个家族的礼物都很厚呀,想抄哪个家是不可能了。
“众位家主深明大义,朕心甚慰,来人呀,赐下御酒,朕要与众位畅饮”杨沐大笑不已,让太监宫女取出红纸封坛的酒水。
虽然,这次北伐他并没有带什么酒水,什么御酒之类的也是从郑国皇宫搜刮出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彰显恩德,那些贵族要的也不是什么佳酿美酒,而是皇帝的一个态度。
杨沐收下了这些银子,还龙颜大悦,顿时让他们那颗悬着的心放进了肚子里。
总算是不用担心抄家灭族了,就算以后收敛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晚宴过后,杨沐回到了寝宫。
刚踏进宫门,就看到门口似乎站立着一群女子,像是排列队形一般,一动不动。
杨沐眉头一皱,这些女子绝对不是宫女,因为苍军占领了皇宫之后,为了安全着想,里面的宫女全部被收押了,现在随身侍奉他的都是苍国皇宫带出来的宫女,数量不多,而且都是统一的服装。
这些女子就不一样了,衣着颜色参差不齐,奢华贵气,绝不是宫女能打扮的。
或许是杨沐回宫的动静太大,那些女子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全都低下了头,连忙跪下。
“这是”杨沐指了指她们,面带疑惑。
闻言,一个小太监匆匆而来,连忙道:“启禀陛下,这些女子都是三十八个家族家的贵女,都是精挑细选的,送进宫里伺候陛下。”
各大家族挑选出来的女子
伺候我
杨沐顿时觉得非常有意思,指了其中一个女子:“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那女子含羞带怯,不敢违逆,连忙仰起了头。
绛唇映日,皮肤柔腻,体态窈窕,眉目低垂,俏脸上带着一些惶恐不安,雍容的气质中添了几分难以描述的动人神韵。
就这容貌,与姬翎儿也不相上下,在气质上又是截然不同。
杨沐点头,然后道:“你们都把头抬起来。”
顿时,所有的女子都照做。
呼
除了宫女外,杨沐还从来没有哪一次直面这么多女子,从质量上看,比皇宫里的那些普通宫女要强了不止一筹
没有一个长相平庸的,从外貌和气质上看,各有千秋。
一姿一容,尽态极妍
第151章 后宫等级
杨沐看得眼花缭乱,以前真是不会享受生活呀,瞧瞧人家郑国的贵族,深谙此道,一送就是一个大礼包
不过,郑国贵族一下子送这么多玩的是曲线救国的套路
杨沐心里有些不着边际的猜测,这些女子都很漂亮,得耗费人多大的精力
郑国的贵族和苍国的贵族不同,前者传承百年,五六代人的积累,早已经把家族基因改良得非常好了,在贵族的层面上,基本已经没有什么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各大家族互相都有姻亲关系,称之为品种优良也不为过。
当然,仅仅是品种优良还不行,从教养和风俗上,贵族家里的女子也是不一样的。
普通的平民家庭,就算是女子抛头露面比较少,但也还是要干一些粗活,农村里的妇人更是苦累,干的活和汉子没什么区别。
但是贵族家的女子就不一样了,从出生到出嫁,再到生儿育女,基本上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而且还知书达礼,贤惠端庄,花时间保养自己,娇嫩如水,细皮嫩肉的。
如果说,这些女子只是贵族从民间挑选或者从下人中挑选出来的,杨沐也没什么兴趣,但是既然是各大家族中的千金小姐,就值得探索一番了。
“你叫什么自己介绍一下。”杨沐指了一个女子,说道。
“臣女梁如玉,是梁家之主的嫡系孙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