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出奇的诡异。
    远在阵后的薛伍和一干将领面面相觑,不知道苍国守军在搞什么鬼。
    就连后面的督军,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他们的职责是驱赶农民兵上战场没错,但是屠杀只是一种手段,当这种手段失去了意义之后,再屠杀下去也没有必要了。
    但是,朱熙却不想失去这个好机会,当银钱撒得差不多的时候,用洪亮的声音大喊道:“你们回过头,看看那些在背后追杀你们的人,想清楚到底谁才是你们的敌人苍军是来解救郑国受苦受难的百姓的,你们的敌人是那些屠杀你们的郑国将军他们把你赶过来送死,等下还将收缴你们刚才获得的银钱”
    “去吧杀掉你们背后的郑队,我代表我大苍国的皇帝陛下在此承诺,每杀一个正规军卒,你就会获得五两银子杀掉一个穿甲胄的将军,就能获得一百两银子,赐予田地”
    顿了顿,朱熙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这就是我大苍国对你们的承诺,只要你们杀过去,我们就会打开城门,和你们一起杀过去所有人才有一条生路想想你们的父母,想想你们的妻儿,出人头地,就在今日”
    第140章 大势已去
    朱熙的大喊,犹如一声声惊雷,在农民兵的心中回荡。
    对于穷苦的百姓来说,钱财土地和性命是等同的,朱熙抛出的条件,直接击中了所有农民兵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初听闻朱熙的大喊,他们也心有忐忑。
    但方才那种撒钱的做法,已让这些农民兵们看到了朱熙的诚意。
    突然,数万农民兵发生了剧烈的混乱,在前排的农民兵不顾一切地调转了方向,向后方冲了过去,连带着后面的农民兵们,也在浑浑噩噩中,加入了反戈的队伍中。
    对呀,郑军只会驱赶我们送死,能给我们什么
    反而是苍军,不但给大家发钱,还承诺战后有这么多好处。
    反正又不一定是郑军能赢,为什么不帮苍军呢
    这个念头就是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许多农民兵都是在身旁人的影响下,调转了矛头,攻向了后面的督军。
    这一下,后面一队队的督军可算是惨了,前一刻他们还在肆意的屠杀那些止步不前的农民兵,下一刻形势就完全逆转了下来。
    督军,总共也不过上千。
    而农民军,却有几万人。
    局势突变,督军根本来不及防御和撤退,立即就与庞大的农民军遭遇在了一起,被杀得丢盔弃甲,节节败退,惊恐的向后方的东大营阵列求援。
    后方,东大营的主将们皆大惊失色,不敢置信。
    临阵发戈,到底是什么回事
    薛伍坐在红枣色大马上,惊骇万分,他算是看得比较明白的一个人,这将近三万人的农民兵倒戈,在一些钱币的驱使下就反水了
    该死
    狡猾的苍军,竟然用钱财去诱惑那些低贱的农民兵
    这一刻,薛伍大为气恼,先前看到城楼上撒钱币的时候还一副看好戏的心态,没想到竟然是苍军的计谋
    作为一军之主将,竟然看不出这么粗浅的计谋,还有什么比这更为失败的
    “传令下去我郑军军亦可赐予他们钱财,只要夺得敌将首级者,赏赐良田百亩”
    薛伍咬了咬牙,田地都掌控在贵族手中,作为一军主将,他是没有权力进行封赏的,但是战场形势十万火急,他也只能是先许下承诺,至于战后能不能兑现,那是另外一回事。
    他身边的几个将领也是一愣,要知道就算是平时正规精锐军作战,顶多也就是赏赐钱财激励,田地是万万碰不得的。
    但是一看到薛伍脸上满不在乎的表情,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
    只要能赢得这一仗,战后处置这些农民兵,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立即,身边的传令兵和亲卫一齐出动,在阵前喊话,传达这一条将令。
    农民兵们厮杀正酣,还带着复仇的快感,战场上吵吵闹闹,能听到喊话的本来就不多,就算是清晰听到的,也自动忽略了。
    毕竟,在他们的心中早已恨死了那些将他们驱赶上战场的郑国将领,在浓浓的反戈气氛下,恨不得将这些人碎尸万算,哪里还会听从他们的鬼话呢,至于银钱和田地,苍军也能给大家,凭什么要冒着更大的危险去攻城
    人
===分节阅读 70
    的思想和行动都是随大流的,当周围的人都在反抗督军的时候,就没有人会认为大家会再掉过头去攻城。
    顾风南和杨洪等一众义军在城头上看,也觉得热血沸腾。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么
    如此庞大的敌军,竟然会为自己所用
    同时,他们心里的庆幸更甚,只要是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出,这场战争的胜利已经朝着苍军倾斜。
    “传令下去打开城门,随下面的农民军一起,击杀郑军”朱熙在城头下令。
    “是”
    传令兵传达了这则将令,城内的所有义军,包括部分玄武军团的士卒,全都整装待发,城门刚一打开,就放下了吊桥,紧随在农民军之后,冲杀了出去
    烟尘滚滚,士气恢弘,所有的苍军士卒都在期待这一战
    反观东大营的郑军士卒,则是被吓得站立不安。
    三万农民军的反戈,彻底的扭转了兵力差距,即便是东大营的精锐士卒数量要多,但是在兵力扭转之下,形成的差距已经不大。
    出城作战的苍军加上农民军,一共有四万多人。
    四万多人追杀一万人,兵力相差之悬殊,足以让人绝望。
    “迎战”
    薛伍拔出了腰间佩剑,直指迎面而来的苍军。
    瞬间,上万的东大营士卒摆好了方阵,迎面冲杀。
    一时间,战鼓震天动地,战场上杀声震天,兵刃相接,厮杀声,惨叫声,充斥了整个黄田城外。
    待到玄武军团与东大营将士真正交手的时候,两侧已经是血流成河,被农民兵拖得疲惫不堪的东大营将士战斗力骤减,迎上如狼似虎的玄武军团的时候,节节败退。
    远处,正在指挥军队的薛伍脸色阴沉,玄武军团的战斗力太强大了,他久经战阵,还从未碰到了一支这样的军纪严明,一推一进都井然有序的军队,而且士气一直高涨,根本没人在里面浑水摸鱼。
    功勋爵,真的有如此强大的激励作用么
    作为一方大将军,薛伍自然是听说过苍国的功勋爵的,据说苍军的战斗力因此而提升一大截,他一直很不屑,毕竟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取决于很多方面,就算是单兵战斗力再强,用数量弥补就可以了,何必要用功勋爵和钱财来激励
    代价太大,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但是今天,他看到玄武军团士卒在战场上厮杀的模样之后,就彻底懵了。
    在他的视野里,就正有一个身穿皮甲的玄武军团士卒,举着手里的短刃,狞笑着朝一个东大营士卒的头上劈砍而下,眼里满是凶残和疯狂。
    他在笑
    你见过战场之上,敌军的士卒像是疯子一样,如同屠杀小鸡一般杀掉敌人,然后发出那种残忍的笑么
    这是一支疯狂的军队
    薛伍不寒而栗。
    当他再次把注意力放在其余义军上的时候,眼里更是闪过了复杂之色。
    怎么我郑国的儿郎,一到苍军手里就变了样了,竟然连那些农民兵改编而来的义军,战斗力都比以前提高了一大截
    难道,都是因为功勋爵
    还是说,我郑队就值得如此憎恨么
    “大势已去”
    看着被杀得节节败退的东大营士卒,薛伍仰天长叹,本来自己是攻城的一方,无论如何都是立于不败之地,只待攻下了城池消灭城内的军队,就能率军支援西大营,两方夹击,一举将苍军主力消灭。
    而现在,自己率领的东大营,却把一场稳赢不赔的战事输掉了,反而让西大营陷入左右夹击的困境中。
    何其悲哀
    现在,郑国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唯一的可能就是在皇城之外,西大营能够战胜青龙与朱雀军团,成功捍卫皇城
    第141章 驰援
    “撤”
    薛伍下令,复杂的看了黄田城的方向一眼,然后掉头策马就走。
    见此,身边的几个主将和一众亲卫,也面露出遗憾之色,不甘的叹了一口气,策马跟上。
    在这个战马还不能对战的时代,既然选择骑马而去,就必定没有了抵抗的心思,下这一道命令也只是想尽可能多的挽回一些残兵败将,不至于输得太难看,尽量拖延一些时间,不让玄武军团太迅速的赶到皇城支援。
    实际上,当薛伍一下达撤退的命令,朱熙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带领士卒截住了部分敌军的退路,剩下的也不再去管。
    穷寇莫追,这是他从兵法上学到一招,无论是担心对方有埋伏,还是对方走上绝路时爆发出来的战力,这个时候上去追杀,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一刻钟之后,战事渐渐平息下来。
    高大的城墙下,漫天遍野全都是尸体,有农民兵的,有义军的,有东大营的,也有玄武军团的,鲜血染红了土地,到处都是四肢残骸,凄惨悲凉。
    粗略清点了战后损失之后,朱熙沉默了。
    这是玄武军团经历过的最为惨烈的一战,五千士卒损失了一千多人,义军的伤亡更大,达到了三千之数,至于反戈的农民兵,由于不知道到底是死在哪一方手里,所以并没有仔细核查,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至少也死掉了一万多,将近一半。
    再加上东大营损失的六七千士卒,这次双方的伤亡总数达到了两万五千多人。
    这么大伤亡,在三个国家的征战历史上,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过了。
    当下,朱熙命令大军立即开拔,支援皇城下外的青龙军团和朱雀军团,同时为了防止敌军的残兵败将卷土重来,他派出了几支队伍,分别到野外搜寻东大营的溃兵,同时下令捣毁了东大营遗留下来的攻城器具。
    大军,出发
    驰援
    郑城外,旌旗招展,双方正在展开一场血腥惨烈的大厮杀。
    不同于黄田城的是,这一次苍军是攻城的一方。
    或者说,还没到攻城的地步,只是分出少量的士卒防止郑城内的守军突然杀出,其余的士卒全部都在正面战场上,与郑军展开一场厮杀战。
    从数量上来说,郑军的兵力仍然是占优势的,与黄田城外东大营一样,都是一万的正规军加上三万的农民兵,而苍军的兵力明显就弱了很多。
    在正规军方面,苍军的青龙和朱雀两个军团加起来,刚好一万人,这一点与郑军相当。
    但是在农民兵方面,苍军这边就有了明显的差距,满打满算,也不过是一万多人。
    大战伊始,双方摆开阵势冲杀。
    得益于新式练兵法,青龙朱雀两大军团在战阵上有极大的优势,于是在一开始就占据了上风。
    西大营的主将吴嗥当机立断,主动分散了阵形,于是两军开始了野战厮杀。
    野战厮杀其实就是一种混乱的战斗状态,双方的士卒完全分散开来,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士卒们不用顾及队形,只要见着敌人砍就是了。
    苍军在失去了战阵的优势之后,也马上调整了战术,士卒们三人一组,向着敌军主将的指挥台,徐徐推进。
    面对悍勇的苍军士卒,郑军士卒也很胆怯,根本不敢深入敌阵,看到哪里的苍军人数少,就一窝蜂上去围歼,失去了战术目标。
    好在,有庞大的人数撑着,一时也看不出什么差距。
    野战厮杀,最为耗费时间。
    从战斗打响,鏖战了两个时辰。
    战场也在不断的扩大,从皇城大门外方圆一里之地,逐渐扩大到了方圆几里的地方,士卒的体力消耗得很快,身上带了干粮的人还能偷空吃一口,没有带干粮的就只能想办法杀死敌人,从敌军的身上抢了。
    整个战场,似乎只有守城军最闲。
    作为守城主将的陈寿,一直观察着城外的战场局势。
    势均力敌呀
    陈寿叹了一口气,郑军兵力占据极大优势情况下,竟然还只是势均力敌,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失败。
    这不禁让他想起了一个半月前,苍国皇帝带着五千士卒驰援申国的往事。
    当初,苍军不也是这般,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么
    直到现在,陈寿也还是忘不了,当初在安罗城外,自己率领一万大军偷袭苍军营寨,深陷敌营,被活捉俘虏的事。
    虽然最后被郑翰用银钱赎了回来,而且还因为苍军的北伐而被重新启用,但是此事却成了他这一辈子都洗刷不掉的污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