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大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朽大皇帝-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不是有流匪山脉的白虎军团为外援,恐怕郑国早已经第二次南侵。

    可以说,目前的申国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还有能力北伐

    “陛下,臣的意思是,申国虽无力北伐,但是能够分散敌军兵力。”孔尚贤道。

    “哦”

    “这就得说起上次的申国之战了,陛下当时归还了申国安罗城,但是却对其余两座城池只字不提,此乃一步妙招。如今陛下欲伐申国,苍国将士士气虽盛,但是兵员数量却不足,况且又是深入敌军腹地,难保不会出现被围攻的状况。但是,如果让申国北上,屯兵山泉城与平乡城之外,必然引得郑国忌惮,从而分兵防守,为我苍国大军减轻压力。”

    “五千士卒而已,就算是在城外驻军,也不会引起郑国重视吧两座城池的守军完全可以应付,如何能达到令其分兵的效果”

    “非也。”孔尚贤神秘一笑,道:“陛下不妨想想,如果白虎军团按兵不动”

    白虎军团

    忽然,杨沐像是想到了什么,惊喜道:“爱卿果然奇思妙想,只此一计,我苍国五千士卒便可拖住郑国五万大军”

    第107章 君臣谋算

    五千士卒拖住五万大军,这看似一个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如今三个国家的局势下,却是完全存在的。

    因为,苍国占据着流匪山脉

    两国一旦开战,如果申国的军队只是屯兵山泉和平乡两座城之外,这或许不足以让守城的郑队忌惮,但是如果有流匪山脉的五千士卒相策应,那么结果如何

    因为,现在驻扎在流匪山脉中的白虎军团,有整整五千精锐

    如果申国进攻山泉城和平乡城,那么白虎军团可以协助攻城,切断郑国援军,如果申国不进攻这两座城池,直接深入郑国腹地,那么有白虎军团在一旁震慑,两座城池中的军队也不敢出城堵截,足以保证申队后方无忧。

    这就是出兵先后的区别,也是占据地利的优势

    孔尚贤的策略很简单,就是让白虎军团先别急着进攻,而是一直驻扎在流匪山脉,成为一支灵活的机动部队,哪里需要去哪里,最好就是一直呆在流匪山脉不动,让郑国摸不透动向,只能在每一个可能被进攻的城池中都安排军队防守。

    这样一来,等于是申国的五千士卒,加上苍国的白虎军团,共计一万军队,拖住了数倍于己的敌方兵力

    这就是小国家之间的战争,由于没有太大的战略纵深,所以每一道布置都慎之又慎,一旦有一支军队攻入了郑国的皇都,或者说一座关键城池被夺下,导致整个国家被拦腰切断,那么对整个郑国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陛下,微臣以为,如若我白虎军团迟迟不动,郑国必定会做出反应。”

    “什么反应”

    “主动进攻”孔尚贤严肃道:“陛下莫要低估了郑翰此人的聪慧,如果被我们缠住了手脚,微臣相信其一定会想办法破局,而以此人的用兵风格,多半会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莫非你指的是,主动进入流匪山脉附近,与白虎军团对峙”杨沐听了,也觉得很有可能,如果郑翰有这份魄力,就会用同样的办法牵制住白虎军团,一旦白虎军团离开流匪山脉,那么郑翰麾下的军队,就会进入到山脉中,鸠占鹊巢。

    可是,他舍得么

    一旦被白虎军团冲进郑国腹地,那可是灾难性的后果呀

    相比而言,苍国失去了流匪山脉,对整个战局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顶多也就是双方互有顾忌,各自停战罢了。

    除非郑翰有放眼未来的眼光,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夺下流匪

===分节阅读 54

    山脉,借此彻底压制住苍国,只待未来国内恢复了元气,再凭借流匪山脉的地理位置,轻而易举的灭掉苍国。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棒的战略,不图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使郑国立于不败之地。

    只不过,就算郑翰看明白这一点,他能做得了主的吗

    要知道,如今的郑翰也只不过是郑国的一个二皇子,而且是刚刚经历一场大败地位不稳的皇子,后方的城池都是贵族的利益所在,一旦他这么做了,岂不是与整个国内的贵族为敌

    放在一个月前,他还有可能力排众议,但是现在,他远远没有这个能力。

    除非,他放弃皇位,敢为失败承受后果。

    可是,这可能吗

    “陛下,微臣以为事情无绝对,郑翰毕竟是皇子,若是被其劝动了郑国皇帝,那么我们将陷入非常大的被动,不如我们先想办法除掉这个敌手,使之无法施展。”

    “利用郑康”

    孔尚贤点点头:“他们兄弟二人貌合神离,只需我们稍加挑拨,郑康必定会成为我们的一大助力,还有就是请陛下应允微臣,出使郑国”

    “出使”杨沐大惊,郑国和苍国之间,是很少互相派出使者的,更何况以现在两个国家的紧张关系,孔尚贤如果出使郑国,不说有去无回,最起码也会险象环生。

    并且,孔尚贤本就是郑国的臣子,那些郑国高官贵族肯定会趁机刁难泄愤,很容易有个三长两短

    “不可,万万不可。“杨沐直摇头,直接否定了这个请求,道:“你虽只是一个教育部尚书,但是却是朕的肱骨之臣,治世之能臣,我君臣齐心,必定可开创一番万世基业,万万不可因为此等小阻碍,便置身险地”

    孔尚贤感动,伏拜道:“陛下之关怀,微臣感激涕零。如此,臣更应该为陛下分忧,为我图谋万世昔日,陛下与臣初见之时曾言,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臣一直以此自勉,出使郑国看似不太重要,但处理的却是当下最为紧要的问题,立足眼前,才有后面的万世基业”

    “爱卿执意如此,朕也就只能应允了。”杨沐无奈点点头,叹了一口气,当初二人在紫宸殿谈论了一个下午,一番豪言壮语下来,引用了大量的名句,也是一大锅鸡汤,到现在他自己都忘记了,没想到孔尚贤还一直记在心里,并且看得如此重要。

    “陛下不必担忧,微臣此去,并无多少危险。”孔尚贤宽慰道。

    “哦”杨沐皱眉,道:“你在郑国时,本就是受人排挤,此次前去,难保那些自私的贵族不会刁难你,甚至伏兵截杀,爱卿还是慎重为好。”

    孔尚贤摇摇头:“此次,微臣并不会与郑国朝廷相交涉,而与那郑康见一面就够了,不管是明里暗里,郑康既然与陛下有盟约,那么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破坏两者之间的关系。”

    杨沐有点明白孔尚贤的意思了,总之一句话,郑康现在并不知道其书信已经被看出了端倪,这场戏既然要演下去,那么肯定是不会对孔尚贤下手,甚至还会派人保护,否则的话就前功尽弃了。

    “莫非,爱卿出使的目的只是为了离间郑康与郑翰的关系”

    “不错。”孔尚贤恭然一拜,然后从衣袖里取出一卷书纸,道:“这是微臣前几日拟定的计划,还请陛下过目。”

    计划

    杨沐诧异,看来出使郑国的计划已经在孔尚贤心里酝酿很久了,能够将之随身携带,恐怕早就猜到了有这么一天。

    沈安小心接过书纸,恭敬呈到杨沐的御案前。

    书纸分为三个部分。

    一封信,一副图,一份名单。

    第108章 上河村见闻

    九月初一,天空阴沉,萧瑟的秋风吹拂而过,平添了几分凉意。

    苍国大地,老百姓们纷纷在身上套了一件粗布麻衣,嘴里抱怨着天气之余,脸上却充满着盈盈笑容。

    因为,今天是交赋税的日子。

    很奇怪的一幕,往年的这一天,整个苍国不说是一片哀鸿,至少也是愁云惨淡,伤心绝望者,妻离子散者,家破人亡者,每个村都能看到不少,就算是那些家里有些田地,咬咬牙能够交得起赋税的老百姓,平白交了这么一大笔钱,也像是被剜去心头肉,疼得不行。

    但是今年,却是大不一样了

    由于免去了人丁税,所以家中没有田地又没有产业的老百姓根本不用交税,平时日子怎么过,现在仍然怎么过,眼瞅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今年过冬或许还能添两件衣衫,日子都有了盼头。

    而家里有些田地和产业的,也因为免去了人丁税的原因,少交了将近三成的赋税,感觉自己占了一个大便宜。

    除此之外,一些家里收成不好,或者出了什么事,无力缴纳赋税的,还可以到官府登记,赋税可以先欠着明年再缴纳,按照赋税的一成收取利息。

    总之,这一场浩大的赋税收缴,并没有把任何一个家庭逼向绝路,也没有让一个青壮沦为奴隶。

    反倒是朝廷下达了一则布告,凡是丧失了主要劳动力又有老弱病残的家庭,都可以申请一笔援助款,在官府的帮助下度过今年的难关。

    于是乎,今年挨个村子收缴赋税的小吏又多了一个新的职责,收缴完赋税之后在村里挨家挨户走访,核实无误后,对贫困的家庭发放一笔银钱。

    银钱不多,一个家庭五百个铜钱到一两银子不等,放在有田地有青壮劳动力的家庭,或许只是半个月的收入,但是这对于那些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却是大旱缝甘霖,挨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不成问题。

    以至于,当小吏扛着装满铜钱的大布袋子挨家挨户走访的时候,后面还跟着一群看热闹的老百姓,一群浑身脏兮兮的泥娃娃,嬉笑打闹着,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期盼这些小吏早日进入到自己的家。

    当然,在发放银钱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原因是很多的老人,在面对送过来的银钱时根本就不敢接,怯懦的眼里满是质疑,哪怕小吏再三解释,也还是不敢相信,最后还是小吏开始恳求,这才半信半疑的收下。

    毕竟,活了一辈子,还从未听说过这样怪诞的事,官府减免了赋税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怎么还给老百姓发钱

    别说在苍国,就算是在各大诸侯国的历史上,这都是头一遭

    如果之前的补贴,只是官府对一些政策的鼓励,是为了更好的让变法推行下去,那么这一次的援助款,是完完全全的一项帮助老百姓的行为。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难道,又是皇帝陛下垂怜穷苦人家,特意颁布了政令

    跟在后面看热闹的老百姓,有很多人都是怀着好奇的心理,看看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很显然,千真万确

    比如上河村,村子里一共是八十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两个小吏扛着钱粮袋子忙活了一上午,总算是跑遍了半个村子,累得是满头大汗。

    见此,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上前,准备搭把手帮忙,却被小吏拍了一下手,严肃道:“这里面是银钱,只能由我们经手要是出了一点差错,上面可是要追责的,如果被监察部逮到了,要被打入大牢”

    “这么严重”小伙子吓了一跳,赶紧缩回了手,有些茫然,他只是感觉到这段时间官府小吏都和善了许多,所以想去帮帮忙,没想到还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当然”小吏正色,面露余悸之色,道:“你们是不知道前几天,我们的县丞老爷被监察部查出来贪墨三百两银子,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小伙子好奇,周围的百姓们也都打起了精神,屏息凝神听着。

    “剥皮”小吏眼里浮现出浓浓的恐惧,道:“当着全城人的面,像是杀猪一样,那县丞被挂在菜市场门口的架子上,被活生生的给剥了皮剥的时候从脊梁骨下刀,一刀把背上的皮分成两半,慢慢用刀分开皮和肉,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撕开,让人看着都觉腿脚发软”

    “嗤”

    顿时,周围响起了吸冷气的声音。

    “这么恐怖,快赶上凌迟了吧”有人不信,毕竟听起来如此毛骨悚然。

    “那当然了好些官员直接吓晕了过去,嘴里喊着不要不要,结果引起了监察部的注意,回去一查,在这些人中又查出了几个”

    “也剥皮了”

    “那倒没有。”小吏摇摇头,道:“朝廷规定,贪污一百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才能处以剥皮之刑,那几个官员都是新官上任,贪墨的银子不多,现在已经被押往皇城,等待刑部的判决。”

    “那可真是痛快”

    “这些贪官就该杀死,以前总是欺负咱们穷苦老百姓,现在有了陛下做主,他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好”

    老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两个小吏则是相视苦笑,贪污贿赂这等字眼,在以前那可是不敢说的,而现在不但能大声讨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