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大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朽大皇帝-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些地方,凡是城池周围的农田,干脆都荒废着,生怕到时候战事来临,会被兵将糟蹋。

    可以预见,今年王畿之地的收成不如往年,这是无可避免的事。

    就在天下都以为,这场大战就要一触即发之际,倒是另外的一件事先被诸国注意。

    苍国和武国,甚至是木国、炎国、邵国,从二月开始,就纷纷大肆收购粮食和盐铁。

    而且使用的,都是纸钞

    仅仅一个月的功夫,一车车一船船的粮食和食盐,就被从阮、魏、晋、莽、范,甚至是康国运往这几个国家。

    若仅仅是苍国也就罢了,因为从根本上说,苍国与这些国家的官方贸易都已经断了,便是民间贸易也十分稀少,基本上是靠走私。

    但是,各国与武国并没有断交呀

    不仅仅是武国,就连木国和炎国,都没有断交。

    这就导致了,这些钱粮贸易十分的顺畅,仅仅是一个月多月的功夫,阮、魏、晋、莽、范、康这些国家,就有许多粮食被收购。

    粮食这种东西,都是在大粮商的手中,官府真正能够掌控的很少,一般的小地主,当地官府不敢限制,若是大地主或者世家大族,那么就算是朝廷也管不了,无能为力。

    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就以阮国为例,大批的粮食被武国购买,如今国内的粮价涨了一倍有余。

    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由于武国给出的价格十分高,几乎是两倍于市场价,所以阮国内的粮商闻风而动,纷纷囤积粮食,同时高价到民间收购粮食,再去卖给武国的商人。

    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魏国,不过更加严重,粮价在一个月内,就涨了三倍

    莽国的粮食价格,涨了一倍。

    范国内的粮食价格,涨了两倍。

    晋国与苍国有漫长的边境线,而苍国又是大苍币的发行国,可以源源不断的印制大苍币,所以哪怕两国民间仅仅是粮食走私,就导致了晋国内的就粮食价格,涨了三倍有余

    要知道,就算是在发生天灾的年月,粮价的涨幅也不会这么大

    涨了一倍,百姓尚能承受。

    但是一下子涨两三倍,就是对百姓的一个洗劫,本来底层百姓的生活,就是为了吃食在奔波,很多家庭一个月赚到的钱,仅仅能维持吃食而已。

    粮食上涨一倍,底层百姓的生计就无法维持,就算是家中小有积蓄的家庭,也只能是坐吃山空。

    商人逐利,哪怕是极个别的商人看出了其中的端倪,知道苍国没安好心,但是也没办法,浩浩大势不可阻挡,千千万万的大粮商不会管这么多,与苍国的钱粮贸易如火如荼。

    到了三月,苍国在收购粮食的时候,价格已经出到了五倍

    有钱不赚是傻子,哪怕是农民百姓,也只是留下一些能够支撑到秋收的口粮,其余的一律贩卖,都想趁着粮价回落之前大赚一笔,一张张花花绿绿的纸钞放在家里,才是真正的安心。

    顿时,粮食和盐铁贸易,成了晋国最为暴利的行业

    受影响最大的范国和晋国,一场极为庞大的饥荒正在酝酿。

    不仅仅如此,货币的购买力其实是相对的,粮价的上涨自然也催生了其余货物价格的上涨,晋国的金融和货币体系摇摇欲坠。

    民间如此大的物价波动,自然是引起了诸国官府和朝廷的注意。

    大将军:秦堪

    大将军:华温奇

    主将:王涵阳

    老丞相:周文

    晋国皇帝:王涵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a

    第561章 纸钞的阴谋

    晋国连番禁令,甚至是官府派兵巡逻,都收效甚微。

    这要归结于过去这些年,两国繁荣的贸易。

    第一,金钱滋生,这些年晋国与苍国贸易,边境市场可以说是油水十足,所谓官商勾结,各大商队与当地的官府都都有见不得台面的关系。

    就算是抓到了走私,一番运作之下,双方各取所需,自然平安无事。

    有些官员,则是有把柄被抓在商队手里。

    或者说,大多数的走私商队,本来就有官府层面的势力参与,趁机捞钱罢了。

    第二,就是交通方面了。

    这些年来,由于大量的通商贸易,两国边境的互市市场简直是多如牛毛,道路数不胜数,官府要是打击起来,根本无法面面俱到,就像是端着一杯水去救火,在巨大的利润面前,那些走私商队也不怎么在乎这点风险了。

    第三,就是避险心理。

    苍国和晋国都已经互相宣战,在晋国商人的心中,晋国的赢面并不是很大。

    如果晋国输了,那么手里捏着一大把的纸钞,就等于是确保了自身可以继续享受优渥的生活。

    如果苍国输了,那也没什么,毕竟上面还有一群世家贵族顶着,并不需要担心。

    人都有趋吉避凶的心理,晋国商人更不例外,手里捏着实实在在的纸钞,心里才不会慌。

    晋国如此,康国更甚,只是因为两国边境在打仗,所以物价便涨得慢一些。

    到了三月底,物价的上涨就到了一个十分恐怖的程度,以米价为例,晋国的米价已经涨到五倍,盐铁的价格也涨了三倍多,其余的各项物价也随之而涨。

    晋国的城内,饥民和暴乱激增。

    朝廷也是愁云惨淡,眼下还没到四月,距离粮食收割还有几个月,粮食已经稀缺到了如此地步,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再过几个月岂不是要翻天

    与此同时,阮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只不过,在阮采蕊的授意下,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譬如,三申五令之后,世家大族的米粮生意很多都停歇了,在官府能够影响到的范围之内,与武国的生意也停了很多,钱粮交易比半个月前,少了很多。

    但是,最后却发现,米粮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因此停歇。

    一番调查研究之下,阮国朝廷这才发现,问题出在了纸钞上。

    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纸钞

    这些纸钞,很大一部分是全新的,而且面值全都是一百

    年份上,标记的都是太鼎二十年

    这些纸钞,其中一部分是走私粮商引进来的,一部分则完全追查不到源头,似乎是凭空出现。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朝廷负责追查纸钞来源的人,在一个小城里看到,有人提着一袋袋的纸钞,在街上布施行善,还一边讲故事,宣扬苍国繁荣强大的思想。

    层层汇报,最后传到了阮采蕊的耳朵里。

    想了一夜之后,阮采蕊蓦然想通了一件事,出了一身冷汗。

    当初,苍国刚发行大苍币的时候,她也是在场的,为此苍国还建立了一个邦国贸易联盟,推行大苍币结算,之后苍国全面废止了白银交易,同时允许各国小规模兑换白银。

    这给了各国吃了一颗定心丸,发现大苍币的种种好处后,便没有了顾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国已经完全离不开纸钞,像晋国和范国这种把大苍币纳入到法定货币的国家,白银流通量的比例,已经是少之又少。

    这些年来,纸钞的流通量一直很稳定,而且不会因为新的白银矿的开采而出现贬值,所以各国都用着很放心,一些世家大族甚至是国库,都开始储存纸钞。

    民间百姓的交易,也习惯用“块”这个单位名词开展交易,进行结算。

    撇开各国官府不说,从某种程度上,苍国的大苍币,也就是各国所称的纸钞,地位已经比白银更加的重要。

    阮采蕊猛然想起,纸钞就是大苍币,而大苍币是由苍国朝廷印制的,在各国相安无事的和平年代,苍国为了让物价稳定,肯定不会印制太多的大苍币,以免干扰市场,让百姓手中的钱财缩水。

    但是,一旦到了战争时期呢

    阮采蕊终于想到了最关键的一点

    其实,也无怪乎阮采蕊到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没有金融方面的概念,也没有经济学常识,商人买卖货物,无外乎低买高卖,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没有什么特别的弯弯绕绕。

    没有一个人,知道什么叫做通货膨胀。

    所以,当苍国在这些国家里面,滥发货币的时候,带动了一大波通货膨胀,等到那些老百姓手中的纸钞变成了一堆废纸的时候,阮采蕊终于明白这个道理。

    苍国的阴谋

    “太可怕了”

    想通了这一点,阮采蕊出了一身冷汗,这太恐怖了。

    假设一个普通的家庭,家里有十万块钱的纸钞,通货膨胀一来,物价翻了几倍,发现自己这十万块钱的纸钞,只能够买两万块钱的东西。

    这不就是等于,老百姓平白无故的,遭受了一波洗劫么

    细极思恐,阮采蕊立即召集了一众大臣商议,听说了皇帝陛下的推断之后,众臣的脸上纷纷冒出了一层细汗。

    这不仅关乎国家利益,也关乎各大家族的利益。

    沿着阮采蕊的思路,众臣一商议,都认定这是苍国的阴谋,布局了十几年,故意在这个时候引发,就是要让诸国民生不安。

    所谓的米粮价格的上涨,只不过是一个诱因罢了,毕竟纸钞投放到市场上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慢慢的通过流通而扩散,难以起到暴乱和恐慌的效果。

    所以,苍国故意推高米粮的价格,实际上只是一个诱因,只要米粮价格上涨了,那么纸钞贬值就像是一辆失控的马车,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无法停下来。

    当然,这些大臣们根本不会明白,所谓的货币,终究只是一种一般等价物的符号罢了,就像是白银,本身没有任何的价值,只不过因为其恰到好处的稀缺性,所以被当做货币使用,这才能够交换,变得有价值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阅址

    第562章 通货膨胀和紧缩

    归根结底,货币的意义就是大家都认可,它才有价值。

    印制大苍币的纸张,本身一文不值,就是一张张的纸而已。

    但是,却因为有苍国官府和朝廷做信用担保,强制认定它是法定货币,所以才有了价值,能够直接兑换白银。

    苍国通过增发货币使敌国的通货膨胀,就是利用自身货币操纵国的地位,来达到目的。

    相当于一种劫掠

    “不对,苍国也是使用的纸钞,我们这些国家的米粮价格上涨了,纸钞增多了,难道苍国就不怕国内的物价也上涨么不怕自己国内的百姓,手里的货币不值钱么”

    这个时候,有一位大臣提出了疑问。

    阮采蕊叹了一口气,道“朕已经查清楚了,近日苍国的各处关卡,一直严禁售卖货物,也严禁走私,打压力度十分之大,总之就不准各国的大苍币流入苍国。同时,听说苍国还在在每一座城池中设立了米粮供应店铺,一直是按照市场价格售卖粮食,对于穷苦人家,还布施米粮。”

    “看来,这一次操控纸钞,苍国蓄谋已久。”

    “该死狡猾的苍国,用自己滥造的纸钞,购买我们的粮食,又装作慷慨的样子发给自己国家的百姓,实在是无耻”

    “如今看来,我们不得不防范武国,这一次我们阮国的大部分粮食,都被武国用纸钞买走,显然早已经跟苍国串通好的。”

    众臣议论纷纷,很快便把矛头指向了武国。

    “人性贪婪,这些增发的纸钞,终究还是会回流到他们自己国家的,到时候定要让他们好看。”

    这时候,殿角落里,传来了一个声音。

    众臣扭过头看去,不约而同地投去看白痴一般的眼神。

    最终

    流回他们自己的国家

    你这是真的傻,还是假傻

    苍国和武国这些国家,是平白无故的操弄纸钞吗

    战争

    现在是战争时期

    以苍国为首的这些国家,既然敢如此操弄纸钞,肯定早就准备好了防范措施,短期内不会对本国造成太大的伤害。

    就利用这短短时间,摧毁各国的钱货体系,甚至是洗劫各国的粮草,增加各国官府筹措粮草的难度,这些就足够了。

    国家混乱,军队后勤不保,阮国能不能等到以后都还是一

===分节阅读 273

    个大问题。

    待到苍国赢得了战争,通过一些官府采购来平衡物价,还是什么难事吗

    讨论了许久,大臣们各持己见,最后也商讨不出一个什么章程。

    良久,有人提议道“不如,陛下直接下诏,将苍国的阴谋公之于众”

    “不可”立即,便有人出来反对,道“眼下,百姓使用纸钞者甚多,一旦公之于众恐怕会引起恐慌,到时候朝廷拿不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