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关键的是,眼看着快半个下午了,等到太阳落山,那就错失了攻城的最好机会。
晚上攻城,自古以来就极为艰难。
基于此,公孙止只能是无奈地叹息,而后下令全军收兵。
城楼上,眼瞧着魏军退去,守军立即爆发出了一阵剧烈的欢呼。
劫后余生的庆幸
守住了城池的喜悦
刘烨也有点不敢相信,眼看着自己这边越来越撑不住了,他刚刚想下令麾下将士毁掉部分守城器械,准备与城池共存亡的时候,没想到却是敌军自乱阵脚
这就结束了
刘烨比较谨慎,又命令麾下的将士们坚持,并且到各段城墙巡逻,谨防敌军诈退。
接着,他又命令一些带着伤的将士们下去休息,继续留部分将士警惕。
到了傍晚时分,基本可以确定,敌军已经退去。
这让刘烨大松了一口气。
虽然,不知道敌军为何会出现这种变故,但是至少礼城又多保住了一天,这是不争的事实。
魏军大营中,公孙止阴沉着脸,坐在帅帐中,一言不发。
旁边的几名将领,也都低着头。
气氛极为压抑。
“大将军,这一次被晋军坑害,一定要讨回个公道”
“那唐穆端的不当为人子本是他们攻打城池,我魏军前去相助,却被晾在了一边”
“依属下看,不如断了他们的粮草。”
“不行,按照各国签订的出兵条约,如果遇到他国遭受粮草的困境,是要提供短期援助的,战争结束后由城池补偿,这仗才刚刚开始打,我们要是公然违背”
“对呀,晋国不容小觑,若是惹恼了”
“哼何必顾虑这么多晋国虽强,我们魏国也不是吃素的,伐晋之战时不照样揍得他们满地找牙么”
这话一处,军帐中一下子变成沉寂了起来。
气氛有些诡异。
所有人都像是看傻子一样,将目光投注到了他的身上。
十几年前,是魏国击败了晋国
拜托
稍微有点脑子好不好
他们这些将军,既然有资格进入到帅帐当中,都是非常有资历的,基本上都经历过十几年前的那场伐晋大战,可以说是亲自见证了那一场大礼王朝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当初的晋国,是何等的强大
那可是天下霸主
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好好的一手牌打输了,但是不可否认,在晋国的面前,魏国实在是不够斤两,曾经偌大的一个国家,鼎盛的国力,被打得几乎残废,最后不得不与阮国交好,这才赢得苟延残喘的机会。
这么一个国家,即便是失去了曾经的霸主之势,但是底蕴摆在那里,也不能够轻视吧
至少,不是现在的魏国能够比的。
而魏国
诚然,魏国也是伐晋之战中的两路统帅之一,为伐晋之战做出了贡献。
但是,也仅仅是贡献罢了。
没有魏国的参与,伐晋之战也能够进行下去。
而且众所周知,伐晋之战中最关键的并不是西路联军,而是苍国统帅下的东路联军
在伐晋之战中,作为主力的一直都是苍国的军队,几次关键的战役中,都是苍国出力,骑兵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要不是苍国的话,晋国现在已经更为强大,说不定已经将周围的国家追亡逐北,快要一统天下了。
如果不是苍国自身国力不行,后勤支撑不住三个国家的消耗,一直打下去的话,说不定这个时候晋国已经灭国了。
而现在却有人说,晋国也不过如此
是何等的大言不惭
虽然,这么说确实非常长自己威风,不知情的人听了,说不定就热血沸腾,甚至叫嚷着要去扁揍晋国一把。
第532章 红衣大炮
虽然,这么说确实非常长自己威风,不知情的人听了,说不定就热血沸腾,甚至叫嚷着要去扁揍晋国一把都有可能
但是,这些话听在在场的诸将耳中,却是无比的刺耳,像是被扇了一耳光一样。
人都有自知之明,如果说真的做了非常大的贡献,这么说无可厚非,但是在明知道魏国只是一个辅助的情况下还这么说,剩下的除了尴尬,就还是尴尬。
当然,尴尬的不只是在场的诸将,还有一直一言不发的公孙止。
那一战,他可是西路联军的主帅,最后却因为无法协调各队之间的利益,也没有好的办法破关,所以在后期的时候,西路大军就像是一个摆设一样,从始至终连晋国的腹地都没打到,要不是那一战收复了魏国的失地,让他在国颇有威望,这件事他都不好意思提。
公孙止皱了皱眉头,道:“晋国不可欺,莫要因为此事,误了合盟大计。再说了,晋军此次撤退,也是情有可原,若是我军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如此。”
“话虽如此,但是可气的是,昨日分明说好了由晋军强攻,中途久攻不下向我军求援,我们好心出兵帮助,但是晋军还未等我军反应过来就撤兵,给了城内的守军一个翻转的机会,分明是故意而为之,白白损耗我大军的实力”
公孙止叹了一口气,道:“此事就此作罢,今日攻城我军损耗了一万多名士卒,各军各部要尽快填补上空缺,重新整编。”
“大将军,明日我军依旧如此进攻吗”副将万书力提出了疑问。
“不了。”公孙止从帅座上站起了身,挥手道:“明日我军不再强攻礼城了,要变换一下策略,先从附近的小城下手,礼城附近有大小城池十余座,目前被晋军占据了三座,那么剩下的城池一定要掌控在我军手中,接下来围困住礼城,就算到时候援军抵达,也无济于事。”
“好”万书立拍手称赞,道:“如此一来,非但是礼城守军被围困,就算是阮国大军抵达,也只能望城兴叹,不敢取这一座被我军围困的城池。”
“去吧,让将士们好好休息一晚上,接下来的两日,关乎我大军布局,至关重要。”
“是”
前线的消息,每天都通过早晚两日的奏报,送到杨沐的面前。
可以说,现如今各方的战事,他了如指掌。
“阮国的大军,还没赶到么”
杨沐自言自语,似乎有些遗憾。
确实,对于苍国来说,这非常的遗憾。
当初,下令玄武军团与驻守边关的军队,稍微抵抗就后撤,营造出苍国外强中干的表象,只是第一步。
果然,魏军忍不住了,飞快的派兵南下,也往王畿一带进攻。
然后,就是阮国大军。
只是,阮国终究是离得有点远了,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抵达,让他一系列的计划都无法施展。
“只是,这样大的战略保住了,倒是苦了那些王畿之地的百姓。”
杨沐摇了摇头,不自觉的叹了一口气。
本来,目前失陷的那些城池中,很多都是可以保住的。
甚至,如果苍国朝廷决定要御敌于国疆之外,那么战火可能还烧不到王畿之地,各国大军都还在关外徘徊。
虽然,这些年来各国都从苍国的化民之策中受到启发,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攻陷的城池大肆烧杀抢掠,提倡仁治,但是总体来说,对老百姓来说,仍然是一场劫难,如果碰到了一些桀骜的将领,烧杀抢掠照做不误。
目前,朝廷就已经收到了两封奏报,晋国大军曾经对两座小城实施了屠杀。
只是,为了那个大的战略,不得不如此了。
小黄县。
这里,距离礼城只有三百里之遥。
一支特殊的部队,正在急行军。
之所以说是特殊的部队,是因为这一支队伍中的每一名士卒,都没有穿太厚的甲胄,没有骑兵没有连弩战车,同样也没有长矛兵和长戈兵。
并且,从领队的那些将领的情况来看,更是与众不同。
倒不是怪异或者另类,而是这些将领普遍比较年轻。
说起来,苍国的军队中,将领普遍都比较年轻,也不奇怪,但是这一支队伍中的将领,却有一种文弱之气。
说得难听点,就像是刚刚从书院毕业的书生。
长得俊朗一些的,还可以划归到小白脸一类。
就凭着这一点,与其余的苍军队伍,有着明显的区别。
而更加神秘的是,这支队伍的方圆数里之内,不允许老百姓靠近,发现可疑人员一律都拘捕。
行为怪异
这也怪不得这支军队会有如此怪异的行为,因为一旦走进了细看的话,会发现一个大秘密。
一架架推车上,有一根根如同铁管一样的东西。
被一个个士卒在轨道上推着。
而且,还有大批的士卒,肩上挑着一个个箩筐。
里面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反正就是被稻草覆盖,还有防水的油纸布。
这支军队,已经呼之欲出了。
就是被杨沐寄予厚望的,炮兵大队
他们推着的,就是一门门大炮。
或许,以现在的形态来说,称之为红衣大炮更为合适。
所谓红衣大炮,就是在中国古代被称之为红夷大炮的一种武器,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
红衣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
大多数的红衣大炮长在一丈左右,重量在三千斤以上。
苍国的这种大炮,就是标准的红衣大炮。
因为,苍国的科技部也是刚接触到这种武器,以目前的技术和经验,最多也就只能是仿造出这种级别的了。
c
第533章 临战
当然,并不是说红衣大炮就不好。
至少,根据杨沐所知,以及典籍上的那些记载,红衣大炮在冷兵器时代,达到的效果堪称碾压,多次大战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性能优越,红衣大炮的射程能够轻松达到七八里远,射程最远可以达到十里多,所以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铁骑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衣大炮射程,然后用红衣大炮射击,效果非常显著。
由此,也就成为了明末抵抗后金的主要战力。
史书记载,红夷大炮在宁远之战中发挥极大威力,后金的攻城行动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八旗官兵血肉横飞,尸积如山,是努尔哈赤成军以来的首次挫败。
在后来的宁锦之战中,后金大汗皇太极率领大军围锦州,攻宁远,明军红夷大炮再次发挥巨大威力,明军大胜。
崇祯四年,后金在沈阳利用俘虏过来的工匠刘汉,成功仿制了西洋大炮,还创造了“失蜡法”,化铸铁为铸钢,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使铸炮工艺领先于明朝,由于夷字犯上满洲人的忌讳,红夷大炮便更名为“红衣大炮”。
譬如,明清双方的松锦大战,双方均使用了红衣大炮,明军在关内加紧造炮,清军把红衣大炮用于大规模的野战和攻坚,清军仅松山一役,就调运了炮弹万颗,红夷大炮三十多门,炸药万斤,到阵前备用。
之后,又用红衣大炮重创了李自成起义军,追杀到南方。
可以说,明朝并非是亡在满清手里,也并非战力不足,而是在内外交困中,败在农民起义中,而后就亡了。
真正让满清占据天下的,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政权。
可见,在冷兵器时代,红衣大炮有多强大。
红
===分节阅读 259
衣大炮,可以说是杨沐的底牌。
至少,在近五六年内,苍国是没有办法研制出比之更强大的远程攻击武器了。
杨沐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一国之力对战诸国,其实就是凭此底气。
它是杨沐的底气所在。
虽然,目前受制于工部的产能,一共也就只有一百多门大炮,但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红衣大炮,注定会绽放出令人侧目的光彩。
它的影响,将丝毫不下于当初的麒麟军问世。
天下都将因其而颤抖
一百多门大炮只是一个开胃菜,组建这样的一支强大的队伍,其实还远远没到杨沐满意的范围,因为按照这个规模的话,一百门红衣大炮似乎只能够装备一个军团。
其余的五大军团,干看着过眼瘾
至于将炮兵部队独立,组建出新的军团,杨沐倒是没什么打算。
毕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