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战场习惯,他毫不犹豫的下达了一个残酷的命令:将那五千多郑国溃兵,全部杀光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阻止了他。
“够了,到此为止吧。”
卫忠全一惊,愕然的回头,然后恭敬道:“陛下怎么出来了,此地危险,还请陛下以龙体为重,暂时移步,待到战局完全稳定下来,陛下再亲临也不迟。”
杨沐摇摇头,摆手道:“大将军无须担心,朕心里有数。”
卫忠全张了张嘴,想要继续劝说,但是想到陛下的脾气,还是没有说出口。
反正,己方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应该是没有危险了。
杨沐望了一眼那些郑国兵卒的惨状,摇头道:“停下来吧,这场仗我军已经胜了,再杀下去不过是屠杀而已,脏了手。”
卫忠全皱了皱眉,提醒道:“陛下三思,臣以为,此时留俘虏,不过是无谓地增加我军负担”
听闻此言,杨沐面色平静地看了卫忠全一眼:“下令停止吧,这些兵卒,不要杀”
“这是,遵旨”卫忠全犹豫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传令全军,降着不杀”
一传十,十传百,听到这个消息后,正杀得起劲的苍卒们突然一呆,然后纷纷慢下了动作,开始喊话劝降。
“放下武器,降者不杀”
“放下武器,降者不杀”
“放下武器,降者不杀”
听到苍国士卒的劝降,那五千余负隅顽抗的残兵败将绝处逢生,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兵器,埋头跪在地上,有不少人竟失声痛哭起来。
“敌军主将陈寿呢”这时,卫忠全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早就应该陷入包围的敌军指挥处,竟然空无一人,作为一军主将的陈寿还有一干亲卫,竟然都不见了踪迹。
陈寿竟然逃了
“怎么可能”屈勇从马匹上翻身下来,眼睛瞪得像铜铃:“老子特地派了一个百人队去堵截,怎么还会让他给跑了”
他满不信地策马跑了过去,果然发现陈寿等人已不知所踪,连带着自己的那一个百人队也不见了踪影。
“狗娘养的,该不会跟丢了吧”性格粗鄙的屈勇破口大骂,可是还未等他骂完,他的声音忽然戛然而止。
因为他发现,远方烟尘飞扬,马蹄声阵阵,一队飞骑正往这边冲了过来。
自己人
飞骑近一些,他这才发现,领头的马匹上骑着的是自己麾下的一个士卒,名叫做胡骇。
之所以能够一眼认出这个士卒,实在是因为这个人太特别了,平民出身,却非常的勇猛,每一次训练和打仗都冲在最前头,虽说是一个普通士卒,但是就算是他十夫长对唯命是从,百夫长也对其青睐有加,曾经多次赞扬。
要不是出身不好,早就当上百夫长了。
“咦,这小子的马背上”
仔细一瞧,隐约可以看到胡骇后面的马背上驮着一个人影,腰间还挂着一圈人头。
“嗤”
屈勇长吸了一口气,这些人该不会是追了出去,取了敌军主将和亲卫的首级吧
这时,杨沐和卫忠全也都看到了这一幕,只见那一对飞骑停了下来,从马背上扛下一个人以及一堆人头。
余下十四人。
“就只有你们了”屈勇上前问道。
胡骇摇了摇头:“将军放心,弟兄们兵分两路,另外一队弟兄还在路上呢,总共的损失也就二十几个人。”
屈勇闻言点了点头,击杀了这么多亲卫,还俘虏了对方的主将,只损失了二十几个人,已经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了。
而被扛下来的陈寿,此时处于晕厥状态,屈勇走了过去,用手里的短刃,在陈寿的肩膀上划了一道,鲜血直流。
“啊”陈寿被痛醒,咬紧牙关,汗如雨下。
“压下去,好生看管,等待陛下发落。”屈勇吩咐道。
“是”
接着,屈勇又来到了杨沐的近前,恭敬行了一礼,看着一个个被捆缚押解的降卒,眉宇间充满了忧色。
迟疑了一下,他还是说道:“陛下,这些降卒,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处置五千余郑军俘虏,给我军所带来的负担诚为沉重,咱们这次出征的士卒总数,也不过是五千之数而已”
“看来你跟卫将军的想法一样。”杨沐瞥了一眼屈勇,摇头说道:“我军已经得胜,再杀下去,也不过是无谓的屠杀罢了你以为你们杀的仅仅只是那五千郑军国兵卒么不事实上被你们杀死的,是日后敌国士卒投降我军的可能性倘若我军不留俘虏,日后哪怕我军有机会再将另一支军队逼到绝路,他们也绝不会放弃斗争这五千郑国俘虏,无异于一块招牌,一份承诺书,明白么”
屈勇闻言释然道:“陛下的意思是,让郑国的士卒逐渐意识到,他们投降了我苍国,仍有机会活下来”
“正是如此。”杨沐点了点头,正色说道:“如此一来,日后与敌国交战,只要我方占据了优势,敌军就不会再作困兽之斗,不但可以保存我军将士的实力,而且从战斗一开始,就可以渐弱敌军的士气,使之没有奋战到死的决心优待俘虏,应当成为我军的一项基本政策,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屈勇连连点头:“陛下高瞻远瞩,末将佩服此后,末将定当谨遵皇命,使我苍军战无不胜”
杨沐微微一笑:“别忘了,我苍国只有七十万人口,日后征战需要更多的兵源,这些饱受压榨的普通士卒其实并没有多大国界观念,日后亦可成为我大苍的子民,为我大苍而战”
为我大苍而战
屈勇在心里反复回荡陛下的心,似乎比大家想象中的更大,宏图伟略,或许没有一个人猜到
想到这里,屈勇不由得低下了头颅,重重的抱拳,然后告退离去,组织起士卒们打扫战场。
第50章 慰问伤兵
很快,战况被统计出来。
这一战,陈寿率领的麾下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余下战俘一共是五千六百人。
苍队这边,伤亡来源主要是后期围攻,战死者六十余人,重伤者两百余人。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大胜,在三个国家的交战历史上,百年难遇。
当然,在这次大战中最出彩还是四百名新兵士卒,由于战阵新颖,直接堵在溃逃兵卒的退路上,所以他们这次斩首的人数最多,达到了一千人多人,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伤亡还很少,死亡加上重伤的一共是二十多人,算是一份非常了不起的战果了
至于为什么将重伤和死亡一起统计,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对于一个正在征战的队伍来说,重伤的士卒就意味着失去战斗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是派不上用场的,有些时候甚至还会给军队造成拖累。
所以,各国在征战的时候,一场战斗之后,往往还会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掉一些己方的重伤士卒,减轻军队的负担。
杨沐不是那些目光短浅的将领,他深知千金买马骨的道理,本来功勋爵制度就是为了刺激士卒的战斗热情,要是玩上这么一出,等于是在打自己的脸。
况且,重伤的士卒当中很大一部分,复原之后还是能上战场的,这些经历过鲜血洗礼的老士卒,绝
===分节阅读 26
对是军队中的精英,一个能顶好几个新兵蛋子。
于是,他在一众亲卫的护卫下来到了伤兵营,慰问受伤的士卒。
一看到杨沐出现,伤兵们纷纷大惊,从床上爬起来跪拜。
杨沐制止了他们:“各位袍泽,大家都是为了苍国而战,身受重伤,就不用在乎这些虚礼了,否则的话,朕心不安。”
“谢陛下,陛下万岁”
“谢陛下,陛下万岁”
“谢陛下,陛下万岁”
伤兵们大为感动,纷纷喊起了口号,这是他们唯一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式。
杨沐叹了一口气,看着一个大帐篷内的伤兵,心里很不是滋味,远处观战的时候不觉得,深入到了伤病营之后,才真正认识到战争的残酷。
很多伤兵,一个时辰前还是彪壮的汉子,但是以后,可能一辈子都身带残疾。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打仗难免伤亡,他只能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消解后顾之忧。
伤兵们都很激动,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竟然亲自来到伤兵营,而且还是来慰问大家的,嘘寒问暖,加油鼓气,还有什么比这更窝心的
特别是一些重伤的兵卒,心里的顾虑也消除了,一个个几十岁的糙汉子,眼角湿润这一次重伤,一点都不亏
这时,杨沐看到了帐篷的门口,摆放着一个床架,上面躺着一个默默流泪的士卒。
一个军医,正在为其包扎,旁边放着一个木盆,里面的水是血红色。
“这是”杨沐皱起了眉头,他慰问的这一段时间,伤兵们要么侧着,要么枕着,只有这一名伤兵平躺在床板上一动不动,很是怪异。
军医停下了动作,低头答道:“回禀陛下,他的身上有六处创伤,五处在前胸”
杨沐沉默了,战场上拼杀过的士卒都知道,越是悍勇的士卒,前胸上的伤口越多,只有经常逃跑胆怯的人,伤口才会大多集中的背部。
六处创伤,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不死也得落个残废。
“唉都是忠勇之士呐”杨沐叹了一口气,道:“众位受伤的袍泽,你们尽管放心,此次班师回朝之后,朕一定会颁布诏令,凡是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卒,根据受伤严重程度,官府一律发放赡养金,娶不着婆姨,官府就发放一个婆姨,做不了农活,官府就好吃好喝养着,就算是躺在床上一辈子,官府也养一辈子”
这句话一说出来,整个伤兵营落针可闻。
伤兵全都震惊了,就算是躺一辈子,官府也养一辈子
这话要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伤员们绝对会不屑一顾,甚至认为是来嘲讽捣乱的,但是从这位宛如神祗的皇帝陛下口中说出来,绝对真实可信
“谢陛下”
“愿为陛下效死”
“陛下万岁,苍国万年”
“喔喔喔”
伤员们欢欣鼓舞,原本黯然神伤的重伤员,也都一个个振奋,仿佛一下子从深渊中看到了希望。
接着,杨沐又询问了一些伤员们有什么需要,根据脑海中的一些知识,教授军医们一些处理伤口的注意事项,还有野外军事急救的偏方,这才离开伤兵营,回到自己的帅帐。
两个时辰后,卫忠全与屈勇两位将领,联袂而至。
“陛下,臣有急事禀报”
杨沐斜躺在柔软的塌上假寐,闻言睁开了眼:“什么事”
卫忠全看了一下屈勇,示意后者往下说。
屈勇点点头,低头抱拳道:“启禀陛下,可否还记得追击陈寿的那一队人马”
“就是生擒了陈寿的那个胡骇”杨沐很是疑惑,皱眉道:“他们不是已经回来了吗,难道是陈寿出了什么问题”
“陈寿那边倒是一切正常。”屈勇摇了摇头,严肃道:“当时在追击陈寿时,敌军突然兵分两路,于是我军这一队士卒随机应变分成了两队,胡骇这一队擒下了陈寿之后就回来了,而另一队刚刚也在刚才回到了营寨。”
“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很严重”屈勇沉声,严肃道:“那一队敌军并没有回自己的营寨,也没有逃窜,而是去了靠近申城的一条河边,附近至少上千的敌军驻扎,弟兄们怀疑有什么机密的事,于是赶紧回来禀报了。末将听闻此事,立即严刑逼供了几个被俘的敌将,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莫非是粮草”
“”屈勇一愣,然后震惊道:“陛下都知道了”
杨沐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这么多人守着,还在河道旁边,能不知道吗”
屈勇讪讪点头:“陛下明察秋毫,运筹帷幄,末将佩服”
杨沐:“”
能把马屁拍得让人犯尴尬癌的估计也没谁了,不过屈勇发现的这个情况的确重要。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支军队在前线作战,后勤保障是重中之重,历史上因为粮草出问题而导致一场大战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今郑国二皇子郑翰正在围攻申城的紧要关头,一旦粮草出了问题,必将导致前线不稳。
对于苍队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次考验
第51章 奔袭粮草
于是,杨沐召来了那几个士卒和几个被俘的敌将,问明了一些情况。
果然如他所料,陈寿率领一万大军驻守安罗城,主要任务就是看押粮草,必要时赶赴前线支援,而粮草之所以放在河道边,就是因为可以直接装到船上,运抵申城
“陛下,根据几个降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