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
    “嘎吱嘎吱”
    “噔噔”
    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虽然听起来很是嘈杂,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轻视。
    所有的步兵,都装备精良,长刀光芒灼灼,长枪如同一柄柄宝兵,震撼人的心灵。
    接下来,便是骑兵。
    在四大军团当中,都设有骑兵队和战械队,随着军队编制的增加,这两个队的编制自然也在增加。
    目前,青龙军团的骑兵队是两万,战械队是三万。
    当看到青龙军团的方阵中有大量骑兵的时候,各国的皇帝和使臣就是一阵了然。
    威猛的骑兵们,策马而行,扬起了手中闪着寒光的弯刀之时,就让人一阵心颤。
    有些人,甚至想起了那传说中一场场惨烈的屠杀。
    难怪仅仅靠青龙军团的二十万人,就能够将百万晋军牵制住,这又是有骑兵又是战械的,试问晋军如何能不忌惮
    同时,这些人在心里,将青龙军团与自己国家的精锐稍微一对比,就升起了一种无力感。
    若是自己国家的军队,与苍国的军队战在了一起,结局毫无悬念,只能是被碾压的份。
    这其中,就包括阮国女帝。
    从青龙军团一出现,阮国女帝就伸长了秀美的脖子,整个人几乎贴在了城墙上,睁大了眼睛仔细观望着。
    骑兵
    战械
    由于与苍国是盟友关系,所以阮国在这些年一直积极的与苍国做着各种交易,不仅仅是民间贸易剧增,而且军队装备上,也从来不含糊。
    骑兵的各项装备中,除了马蹄铁之外,基本上都都有采购,并且已经装备出了一支五万人的骑兵军团。
    所以,在骑兵上她只是在心里震撼于苍国骑兵部队的规模之大,并没有太多的新鲜感。
    但是,这些战械是阮国缺少的呀
    苍国的战械,可以说已经领先了诸国几个时代。
    从最基本的攻城云梯,再到巨型投石车,简直是飞一般的跨越。
    尤其是这几年,学堂和科技部的教育收到了效果之后,战械的种类和威力,简直呈现井喷式的增长。
    阮国女帝很是羡慕,若是阮国能有这些装备,那该强到何种地步
    刚一萌生这个念头,她就想着待会儿能不能跟苍国皇帝商量一下,两国之间进行一些战械贸易。
    但是很快,她又非常沮丧的想到,苍国距离阮国实在是太远了,即便是苍国愿意售卖这些笨重的战械,她阮国也无法大规模的运到国内。
    毕竟,战械这东西不比刀箭等装备,后者不管多少都能装备上一些,战斗力的提升立竿见影。
    可是,战械是一种需要大规模装备才能发挥出实力的武器,不仅如此,还需要细心保养,更换一些零部件,阮国除非自己能造出这些东西,否则就是一个无底洞,一味依赖于苍国是完全行不通的。
    而此时,青龙军团的方阵的主体,已经到了城楼的正对面,只见这些青龙军团的士卒,齐齐使出了武器,异口同声大喊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冷不丁的一声口号,好似骤雷般,惊地城楼上诸国皇帝与使臣不由地浑身一震。
    阅兵,见过不少。
    但是,将阅兵弄成苍国这样的,却还是头一次见到。
    不按常理也就罢了,在受阅的中途突然喊出这么一下口号,就更显得与众不同了。
    再听其喊的内容,更是让人咋舌。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还真敢喊呀
    要是苍国自己关起门来阅兵,喊一喊这口号也就罢了,但是今天诸国皇帝都在呀
    这八个字,是轻易能喊出来的吗
    不过,令人尴尬的是,大家好想还真的无法反驳。
    但凡是听说过青龙军团事迹的,不得不承认,它还真当得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八个字,毕竟这支军队,确确实实自建立以来,就一直是在战场上横着走,从未有过一败,攻下的城池一座又一座,前后灭了几个国家,未尝有过败绩。
    其赫赫战功,虽不能说前无古人后无来着,但是至少在当今天下是找不出来一支军队可以媲美了。
    城楼上的诸国皇帝与使臣,此时心情是十分的复杂。
    特别是配合骑兵与战械带来的视觉效果,使得商青龙军团的威势变得尤其的强大,给人莫大的震撼。
    青龙军团走过之后,便是白虎军团了。
    由于白虎军团的整支大军都驻扎在晋国,所以规模就显得小一些,只从前线抽调了五百人左右,再加上一些在国内修养好了的伤兵,一起凑齐了一千多人。
    即便如此,也让人丝毫不敢小觑。
    阅兵台上,喇叭队又介绍道:“相比较方才的青龙军,第二个方阵就是白虎军团了。作为一支与青龙军团同时诞生的军团,在一开始,主要是以流匪山脉的众流寇为主体组建而成,在我大苍皇帝陛下的圣恩普照之下,改邪归正,发展成了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劲旅,如今也是三十万人的编制,驻扎在晋国,乃是此次伐晋之战的主要攻城,一举扭转了联军的颓势,为之后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第369章 阅兵进行时一
    白虎军团的方阵从城下走过时,晋国皇帝王涵宁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相比于青龙军团,他对白虎军团更为熟悉一些。
    毕竟,这支军团如今还驻扎在晋国内,就犹如一柄尖刀,抵在晋国的心脏之上。
    当初他还是宁王的时候,就是被白虎军团的士卒从府里揪出,押送到了司马宏的面前,这才有了之后苍国的支持,一步步登上了皇帝宝座。
    所以,对于白虎军团,他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
    有一段噩梦一般的回忆,潜藏在他的心底,但是现实告诉他,一切都过去了,那个噩梦最终改写了他的命运,他应该感谢。
    白虎军团方阵的组成,与前面的青龙军团差不多,同样都是步兵、骑兵、战械兵的结构。
    但是,在微小的部分还是有所不同。
    可以看到,白虎军团士卒手中的战械,还是以进攻为主,防御性的武器反而不如青龙军团那般多。
    这是两大军团在历次大战后,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差异。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青龙军团在历次大战后有攻有守,所以是一个多方综合发展的军团,武器装备也多元化,再加上卫忠全的性格平和,打仗也四平八稳,所以各方面均衡发展。
    白虎军团则不然,这么多年来,大大小小的战争数百次,一般都是进攻的一方,自然在如何进攻之道上,变得炉火纯青,每一次大战过后,遇到棘手的问题或者意识到哪方面不足,就能够迅速的补足。
    再加上司马宏的性格勇猛,不耐防守,杨沐也有意不让其承担防守的任务,一来二去,白虎军团就养成了偏科的习惯,挑选新兵士卒和训练的时候,都以个人爆发力为主,进过五六年的积累,在进攻之道的研究上越走越远,尤其以突击能力最为强悍,怎么都拉不回来。
    杨沐也只能暗叹一声,就随它去了,毕竟这也不什么坏事,至少在攻城拔寨上,青龙军团可能还比不上白虎军团,偏科也有片刻的好处。
    片刻之后,白虎军团的方阵经过城门楼底下时,只见领头的一名将官拔出了佩剑,做了一个动作,后面的千人方阵的士卒异口同声喊道:“战战战顺者昌,逆者亡”
    由于已经历过一回,城楼上的诸国皇帝与使者们,这次倒没有被吓一跳,只是面色凝重地注视着。
    紧挨着白虎军团出场的,便是此次伐晋大战中同样大名鼎鼎的朱雀军团,这一支军团在苍国中,虽然与青龙军团与白虎军团一同创立,地位也相同,但是在老百姓的心里,其实隐隐划分在前两者之下。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两大军团,在创建之后的第一战,也就是北伐郑国的时候,表现并不是非常的出彩,而且两位统帅也没有特别令人传唱的小故事,之后在吞并洞国的时候,一直担任着与盛国对峙的任务,而把灭国的荣誉拱手让给了青龙军团与白虎军团。
    但是实际上,在苍国的朝廷中,或者说是统治阶层,并没有人这样以为。
    因为,四大军团在建立之初,这两大军团的士卒,反而都是有战斗经验的,只不过由于苍国的实力弱小,所以朱雀和玄武两大军团便一直担任着戍守北境的任务。
    毕竟,在戍边这一块,这两大军团可谓是轻车熟路了。
    所以,这就造成了苍国内普通百姓的一种奇特心理,下意识的觉得朱雀和玄武两大军团不如青龙和白虎两大军团的印象。
    当一些青壮在投军的时候,也都祈祷能够分配到青龙与白虎两大军团,如果是朱雀和玄武军团的话,说不得要失望一番。
    便是在此种心理下,两大军团的将士们,也是有苦说不出,心里窝着一股火,颇不服气。
    直到后来,在与盛国大战当中,朱雀军团长驱直入,几乎是将一路横扫进入盛国,将一支支盛团吊着打,大元帅韩桐也表现出了惊人的魄力与指挥能力,不仅率军进行了几番奇袭,而且还用一场宴会,说服了邓芝及其麾下的大军,蓦然让举国百姓刮目相看。
    紧接着,在伐晋之战中,一举用出了一招驱赶百姓入晋城和堵截漕运的计谋,率领三国联军攻入了晋城,所育的百姓这才恍然大悟,对其印象大为改观。
    从今日的阅兵就可以看出,当朱雀军团的方阵从西边缓缓而来的时候,围观百姓的欢呼声,一点都不比前两者要弱。
    “第三个出场的方阵,乃是我大苍初创四大军团之一的朱雀军团,在伐晋之前,便将晋国隐形的盟友盛国击败,使之国君归顺,百姓得以解救,实乃万千功德。此次伐晋之战中,编制扩大到了三十万,将士们一个个勇猛不凡,一路攻城拔寨,战功赫赫。”
    十人令官组成的喇叭队,一个个声音洪亮。
    杨沐忽然隐隐有一种被身边之人盯紧的感觉,于是扭过头去看,发现竟然是康国的皇帝在看向自己,四目相对下,他能感觉到对方传过来一个感激的眼神。
    杨沐也向他点了点头,他知道康国皇帝为何感激他。
    因为,在伐晋之战的前期,是朱雀军团拖住了晋国大军,这才让康国顺利组织起大军,成功夺下晋国的一些地盘。
    事实上,他也确实当得起康国皇帝的这一感激。
    为何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康国东面临海,其余的三面都被晋国仅仅包围,几十年来大大小小的战争,康国的国土不断的被吞并,生存环境也大为压缩,常年的大战加之无法与外界正常的沟通,康国内百姓生存十分之艰难,与昔日之苍国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康国内时常有百姓偷偷的迁入到晋国谋生,国力一年不如一年,几乎成了晋国随时可以吞下的一块肉干。
    若不是晋国的首要目的是伐魏和吞并王畿,康国必然早已不复存在。
    关键时刻,苍国号召会盟伐晋,等于是在康国灭亡的边缘救了它一命,而且在伐晋之战的初期,朱雀军团死死扼守住了北境,牵制住了晋国部署在东边的军队,这才让康国的军队能够西出,收复昔日的部分国土。
    可以说,苍国对康国是恩同再造。
    这些念头在杨沐的脑子里一闪而过,杨沐就扭过头,重新看城下的朱雀军团。
    此时,朱雀军团的方阵经过城门楼底下,领头的一名将官如同前面的两支方阵一样,也拔出了佩剑,做了一个动作,后面的千人方阵的士卒异口同声喊道:“愈战愈勇,为王尽忠”
    第370章 阅兵进行时二
    紧接着,就是玄武军团的方阵出场。
    与朱雀军团差不多,方阵经过时同样引起了围观百姓一阵热烈欢呼。
    这不仅仅是国人的爱国之心,而且还因为苍国长期的宣传和教育下,苍队在百姓的心中,已经成了一种无比高尚光荣的存在,在百姓的心中,将士们要高人一等,平时还有各种生活优待,所以苍国的百姓,都将军队中的将士视为英雄,视为百姓们的保护神。
    不过,相比于百姓们的欢呼,晋国的那些臣子,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虽然,如今的晋国朝廷与当初的晋国朝廷,几乎是换了一批人,皇帝也是亲善苍国的,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他们是晋国君臣的事实。
    当初,玄武军团大元帅朱熙的那一个造谣驱赶百姓,截断漕运的策略,可是将晋国害苦了,直接导致了晋城的陷落,勤王大军救援不及,晋国在整场大战中,开始一路血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