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得,她的心里变得有些同情起这些师妹来,一想到几个天真无邪的师妹就要落入魔掌,她心里有种难言的滋味。
    “要不然,今晚让她们在臣妾这里”
    皇后有些吞吞吐吐,脸上也闪过些红晕,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她的心中很担忧,毕竟几位师妹初承雨露,万一陛下要采补,她也能及时分担一些,不至于让几位师妹太凄惨。
    “你把朕当成什么人了”杨沐严肃哼了一声,捏了捏她的鼻子,道:“要么也是明晚,今晚好好吃一顿,安顿下来再说,朕要好好给她们体验一下第一次。”
    皇后微嗔,这么多人的面,杨沐做出如此亲昵的动作,让她很是不好意思,而且话里的意思,也非常让人浮想联翩,得亏她的这些师妹都单纯得像是一张白纸,要不然的话,还不知道要多尴尬。
    杨沐哈哈一句,也就不再逗她,整理了一下,坐上了主位。
    第269章 内商
    此时,晋国。
    晋国皇帝姬荣,坐在龙椅上,目光盘桓着众臣子。
    准确来说,是争吵不休的众臣子。
    这其中,主要吸引他注意力的,就在臣子苏代上。
    苏代是晋国另一个大臣苏拙的大弟弟,这苏拙是当年晋国在崛起的过程中,竭力辅佐先帝,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先帝中的先帝,因为已经是上面两代的事了。
    当时,苏拙用拉拢联合,个个击破的方式,在周边各国中突围,让晋国每次在遭受各国围攻的时候都化险为夷,成就了一番伟业的人。
    所以,苏代和小弟弟苏厉看见苏拙因为辅佐先帝而功成名就,对苏拙非常的仰慕,也想成为苏拙那样的人,于是二人刻苦钻研邦交之道,经常出入大鸿胪寺,著作邦交学说,也收了一大群弟子。
    问题就出在这里,当初为了帮助晋国谋取利益,前往魏国进行活动,因为受魏国皇帝的宠信而被魏国贵族的嫉恨,魏国贵族派人将其谋杀。
    苏拙死后,他为了晋国利益而破坏魏国的事情全部泄露了,魏国皇帝在得知这种情况后,非常愤怒,并且迁怒于晋国,当时正巧是几个大国家要对晋国实施包围的策略,晋国的霸主地位还不稳,就连楚国也在南边遥遥响应。
    晋国皇帝对此非常担忧。
    苏拙死后,苏代想继承苏拙的旧业,就去求见晋国皇帝,向晋国皇帝献上邦交突围的策略,晋国先帝采纳了他的策略,此后苏代就留在晋国。
    苏拙当初在晋国时,与晋国的丞相结为亲家,苏代到晋国后,也与之相交往,两人非常友好。
    当时,那位丞相的政治野心很大,不以丞相的地位为满足,还想进一步夺取权柄,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派苏代到魏国去侍奉在那里做人质的晋国皇子,伺机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
    苏代利用回晋国汇报的机会,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暗示晋国要充分信任臣子,从而帮助丞相获得了更大的权力。
    后来,晋国先帝受一些人的鼓动,竟让丞相代自己摄政,将处理国政的全部权力都交给丞相,丞相摄政后,晋国因此而发生动乱。
    魏国与其同盟趁此机会攻打晋国,骚扰边境,晋国丞相死了之后的第二年,当时的晋国先帝也死了,朝臣共同拥立太子继承皇位,这就是后来的晋国真正意义上的霸主晋武帝,也是现在的皇帝姬荣的父亲。
    苏代因为自己与晋国的内乱有一定关系,不敢再回到晋国,就与弟弟苏厉一起归附了魏国,魏国皇帝待他们很友好。
    有一次,苏代路过阮国,阮国帮助晋国捉拿了他。
    魏国皇帝听说阮国捉拿了苏代,就派使者出使晋国,说服晋国先帝释放了苏代,苏代又到了洞国,洞国皇帝对他非常友好。
    魏国联合几个小国,想要攻打洞国,洞国危急,当时正在洞国的苏代想帮助洞国解除危难,就写了一封信给晋国皇帝,信中说:
    “晋国位于
    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之列,却派遣人质到魏国,名声卑贱而权利低下,奉献大量的兵力帮助魏国攻打洞国,百姓疲劳,财物耗费,纵然攻破洞国,也只能使仇敌日益强盛而残害了自己的国家,这三个方面都是晋国最大的失策。然而陛下却仍在继续这样干。如果让盛国并吞它们,是使盛国增加一倍的国力。那就成为了晋国一个心腹大患。一个强大的魏国,晋国还像狼一样顾虑重重不能支撑,如今又出现一个强大的盛国降临晋国,这个祸害就一定大了。”
    “现在陛下如果想转祸害为吉祥,转失败为成功,就不如怂恿各国与魏国结交,派使臣到大礼王室去结盟,宣传攻打阮国的计策,晋国、盛国得不到好处却又一定要这么干,现在您如果不联络,魏国可能就将撼动晋国的霸主地位,诸侯都拥护魏国而您不允许,这样就会引起霸业动摇,这样您的名声就卑贱了。”
    晋国皇帝看了苏代的信,认为苏代的意见很有道理,对身边的人说:“先帝曾经对苏家有恩,后来因为内乱苏代兄弟才离开晋国。晋国要向魏国报仇,非得苏氏兄弟帮助不可。于是,晋国皇帝采纳了苏代的建议,不再帮助魏国攻打盛国。
    杨沐坐上了主位,擦了一下手,目光在桌子上巡视了片刻,发现今日吃的正是火锅,各种肉食和蔬菜,加上一些辣辣的红色汤底,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
    大雪天吃火锅,的确很有一番滋味。
    这火锅,当然也是他的杰作,当初为了这些蔬菜,他还特地早了好些时候就开始准备,修建一座冰窖,专门用来储藏蔬菜,再加上冬天出的一些蔬菜,凑成了这一些配菜。
    杨沐直接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反正在这后宫里他最大,也没什么好讲究的,夹起几块羊肉就开始吃。
    圣女峰的六个弟子,倒是没见过这种吃法,见杨沐吃得津津有味,不知道怎么下筷,在想自己要不要也把筷子伸进去夹起一块来尝尝呢
    可是,这可是皇帝陛下下筷的地方呀,自己如果也下筷的话,是大不敬的
    还是皇后吃过几次,已经习以为常了,率先夹起几片蔬菜扔进了里面,示意她们也动筷子。
    “曦妃娘娘驾到”
    门外,一声通传之声传来,原来是妙曦到了。
    杨沐抬头,透过纸糊的窗户往外看,二十个宫女,二十个太监,随从轿夫等等,一应摆设和装饰等,样样俱全,好大的阵仗,可谓是正规妃子出行的礼仪标配。
    今儿个是吹的什么风
    杨沐有些怪异,妙曦在后宫中可以说是一个另类了,自从被调教了一番后,倒是没以前那么不守
    “臣妾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妙曦一进门,就跪地叩拜。
    此后,燕昭王将苏代召回晋国,厚待苏代。燕昭王与他苏代商讨征伐魏国的大计,苏代帮助燕昭王制定了对抗魏国的策略。一段时间以后,晋国联合诸侯攻打魏国,大获全胜,重创魏国。
    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
    “原来是曦妃妹妹来了,赐座。”
    皇后微微一笑,颇有后宫之主的仪容,手一挥,让人添了一张凳子,放在下手的位置。
    妙曦谢恩,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放眼看了一下,发现杨沐一直埋头吃火锅,也不对她多说一句话,顿时心里有些暗恼,自己好歹也是一个妃子吧,当着皇后的面竟然没有一丝宠爱,这让她吃味之余,又觉得很没有面子。
    毕竟,她原本的目标,一直就是超越皇后,只要是皇后比她优秀的地方,她都想要胜上一筹,曾经有人当众表达对皇后的赞美,之后她就找了个机会,让人将那个男人给阉了。
    如今,在这后宫中,杨沐一门心思的偏向皇后,她虽然没有了争斗之心,但是心里吃味和失落却是难免的。
    接着,她就看向了那六个圣女峰的女子。
    与想象中的一样,无一不是姿容俱佳之人,这样的女子也的确要养在深宫中,才不算辜负了她们的这一身皮囊。
    可惜了,素女门这个时候还毫无反应
    妙曦心里略微有些着急,素女门和圣女峰依附苍国已经是必然之局,但是从目前的情形看,已经被圣女峰给完全压制了,且不说皇后就是圣女峰的弟子,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就说在人数上,她也是独木难支。
    以后素女门的姐妹们入宫,注定是要矮上一头的。
    莫非,真是风水轮流转么
    妙曦暗叹,素女门的先辈都是长春帝国后宫中,那些侍寝过的人,其中不乏有宠妃,就连长春大帝的皇后,也是素女门的创立者之一。
    而圣女峰的
===分节阅读 132
    那些创立者,都是后宫里那些刚进宫或者一直未能侍寝的处子,默默修炼着素女功,一身内息非常强大,犹如大补之药,只等着长春大帝采补,地位相比于素女门的先辈来说,那是远远不及。
    现在,形势几乎完全逆转了过来,圣女峰变成了最为受宠的一脉。
    她今天之所以晚上还过来,就是有来探听一下的意思,也方便日后素女门在这后宫中立足。
    如今看来,前景十分堪忧。
    接着,杨沐与她们聊了一些琐事,也通过六个圣女峰弟子,探听了一些圣女峰的情况。
    毕竟不管怎么样,将来如果有幸能够拥有足够的实力,他肯定是要去圣女峰和素女门走一遭的,最好是将两个势力迁入到苍国的后宫中。
    “陛下现在就在想此事,莫非是急着充实后宫了么”皇后不由得抿嘴轻笑,提醒道:“我们苍国的这座后宫,可是容纳不下陛下的佳丽三千哦。”
    杨沐淡淡一笑,也没有在意,夹了一块羊肉扔进嘴里,道:“你给朕说说,按照朕现在的内息水平,什么时候才能相当于你们的蜕凡境”
    “陛下修炼的是长春功,并不是争斗之法,如果按照武学境界划定的话,也算触摸到蜕凡境的门槛了,有了几位师妹的相助,并不是什么难事,若是勤加修炼的话,先天境界也是迟早的事。”
    “哦”
    杨沐眸子一亮,早就羡慕那些飞檐走壁的本事了,虽然在这宫里用不到,但是并不妨碍他心痒一番呀,到时候能和妙曦一样,像一只小鸟一样飞翔起来,视野和心情都是非常不一样的,比极限运动还要刺激。
    “陛下,上次臣妾献上的长春功,后面的几种姿势,对内息的增长都是极为有效的。”妙曦在旁边插嘴道。
    “也好,那今天晚上就试试吧,你与皇后一起,咱们三个深入浅出的探讨一下。”杨沐暧昧一笑。
    闻言,皇后和妙曦都低下了头,这句话她们可不敢接,后果很严重的。
    新年过后,大雪初融。
    根据几个邦交国传来的消息,杨沐已经基本上坚定了心中的猜测。
    其中,最为肯定的就是,晋国这个庞然大物,再一次动了起来。
    它的目标,虽然声称是楚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杨沐总是觉得有点心惊肉跳,似乎和苍国有着莫大的关系。
    难道说,它是在借机攻打苍国吗
    平心而论,自从苍国攻灭了洞国,将军队发展成百万规模之后,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里渐渐的有了一种大国自信。
    凭着这一点,他可以相信做为晋国这样一个霸主,会对苍国没有一点觊觎之心。
    只要是一个脑子没有毛病的皇帝就可以看得出来,得到了苍国的各种工艺之后,晋国绝对能够在短短几年之内,将整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跃升一个台阶。
    可是,从晋国的兵马调动和各种邦交上看,它确确实实是在谋算楚国,对苍国几乎没有什么威胁。
    譬如,晋国已经跟大礼王朝的天子请示,借道王畿,它也跟吴国的使者进行沟通,双方交往密切。
    再加上,其余几个盟国也在积极相应,最为明显的就是,晋国与楚国中间的那个彻国,已经在积极备战了,到时候晋国将派遣一路大军,直接从晋国出发,南下彻国,再在木国的边境陈兵,对楚国发起攻击。
    由于战事的准备稳步进行,通过晋国与盟友的商议,各国都已经了解到了这么一个信息,战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预计,在开春后积雪全部消融之时,晋国就会南下。
    正是针对这种猜不透的情况,杨沐决定实行两套战略。
    青龙军团和白虎军团,共计四十万大军,镇守在与晋国的边境,同时提防途经彻国的那一路大军,不让其趁机从苍国的西境杀入。
    朱雀军团和玄武军团,再加上满编的二十万麒麟军,则是准备攻打盛国。
    没错,就是盛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