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大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朽大皇帝-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没有问题的。

    甚至,在去年的时候,他也对魏国悄悄的售卖过一些武器。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这个时候,他更多考量的,却是一个政治问题。

    第261章 楚国的请求

    从国力上讲,魏国虽然实力大损,失去了争霸的资格,但是实力仍旧不可小觑,至少比盛国这样的国家还是要强大得多,与之结为盟友,对苍国来说还是很有益的。

    但是,它现在却是阮国的盟友,或者说实际上的小弟更为合适。

    在魏国没有主动摆脱对阮国的依附之前,苍国与它结盟,无异于是对阮国的羞辱,两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交情,可能就此烟消云散。

    若是仅仅剩下单纯的贸易关系,对苍国来说有什么用

    对于阮国和苍国来说,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想到这里,他提起笔,在旁边的一张纸上写下:列为友邦,军事待遇从盟友。

    写下这一句话后,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与魏国的邦交关系,设定为第三个等级,也就是“友好”这一级,比阮国要低上一级,但是在军事方面,譬如武器装备的交易等,与阮国的待遇是一样的。

    其余的商人地位和政策扶持等等,这一点却是没法给了,这样会引起阮国的不满,更会破坏苍国原本制定的邦交规矩,短期看似乎有利,但是长远下来,百害而无一利。

    这些,他只需要做下批示,自然有外交部去处理,然后再交由各部门去执行。

    处理完阮国和魏国的问题,他转而将目光投注到楚国的国书上,这个南边的庞然大物,这几年与苍国的交往很少,可以说除了民间贸易,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官方往来,这次郑重其事地派出使者递交国书,显然不是贸易这么简单。

    一页、两页、三页

    一张一张的翻过,杨沐的脸色变得越来越怪异,也越来越凝重。

    楚国这一次,要的不是贸易,也不是邦交关系,而是人才

    众所周知,苍国已经普及了平民教育,每一个乡镇都设有学堂,每一个县城都设有县学,郡城设有郡学,皇城甚至还设立了太学,专门让官员和将领深造。

    可以说,是各国中最为重视人才的国家。

    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国家的皇帝求贤若渴,但那都是在茫茫人海中搜寻,寻求现有的人才,需要一定的机缘和本国的影响力,这样的求才,看起来更像是一句口号。

    但是苍国不一样,开了平民教育的先河,自己主动的培育人才,而且不寻求一下子培养一批顶尖的人才,着重于稳步推进,各个阶层的都有。

    从只会识字的村学,到会一些文章笔法,能够做一个小吏的乡镇学堂,再到能够学习治国理政之道的县学,再到学习浅显数学、物理、化学知识的郡学

    总之,苍国如今蒸蒸日上的国力,已经不仅仅是依靠商贸,还有更为高效的官府,贤才太多,国家想不强盛都难。

    在楚国的国书中,请求的就是这一点,希望苍国能够传授一些经验,最好派出一批教书先生,到楚国帮助建立一批学堂。

    不求财,不求装备,竟然求人才。

    这让杨沐在怪异之余,不由得升起一股警惕。

    因为目前与苍国有往来的各国中,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没有想要搞耗时耗资的教育事业,都没想过引进苍国的学堂制度,包括阮国女皇在内,虽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是施行的办法却是挖墙角,把苍国培育出的人才挖走。

    这其中,虽然有国内保守势力的原因在,譬如旧贵族的阻拦和恐慌,譬如财政配置等等,但总的来说,还没上升一个与军事相当的程度。

    这样,杨沐并不紧张。

    阮国再能挖,她能挖多少过去

    就如同后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这能一样么

    就像是买武器装备,买的终究是买的,命脉还是掐在别人的手里。

    但是楚国就不一样了。

    根据杨沐的了解,楚国这个国家的官僚和旧贵族,那是比阮国还要严重,别看楚国这些年吞灭了不少国家,但是战果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国内的贵族给瓜分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楚国的很多个家族都已经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封邑内的家族私兵完全可以与一些小国家抗衡。

    这样一个官僚之风如此严重的国家,竟然想着引进学堂制度,是该说它不知所谓,还是说雄心壮志呢

    难道楚国皇帝就不怕惹怒了下面的贵族,逼得他们扯旗造反么

    就比如中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隋炀帝修大运河和三次远征高句丽本就已经耗尽了国力,让一个庞大的帝国风雨飘摇,他竟然还急

===分节阅读 128

    于推出一个科举制度,心急火燥的打压自魏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门阀毒瘤。

    结果呢

    老百姓还没怎么起义呢,世家门阀就迫不及待的反抗暴隋了,一年就推翻了强盛一时的大隋帝国,建立了唐朝。

    之后,唐太宗就吸取了教训,为了打压世家门阀,一步步完善科举制度,哪怕是一代圣主,终其一生都没敢把门阀逼急了,到了儿子的手里,再到武周,历经百年时间,才彻底将门阀按在地上。

    苍国,若不是因为杨沐登基不久,借着接连打赢两场战争的大势,祭起屠刀将世家门阀一撸到底,想要推出学堂制度也是一句空话,至少不可能在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现在,楚国皇帝要引进学堂制度,这在杨沐也看来,要么就是作死,要么就是楚国皇帝有应对的办法。

    “来人,给朕传召楚国使臣过来,朕要问问他。”杨沐随后说道。

    “陛下,之前皇后派绿儿来请陛下赴宴,您还应承着呢。”沈安低着头,在一旁轻声提醒。

    “哦”杨沐沉思,是有这么一回事,于是道:“派个人去毓灵宫问一下,若是没有要紧的事,就说朕晚点去。”

    “是,奴才遵旨。”

    杨沐继续低头看国书,仍然让人去叫楚国的使臣,实际上他让人去毓灵宫看一下,压根没有想过会有什么要紧的事。

    一国后宫,能有什么事

    要知道,在苍国后宫中,由于他旗帜鲜明的对皇后宠爱有加,相敬如宾,所以皇后在后宫的权威一直很高,几乎没有恶意争宠的事发生,哪怕是诺妃诞下了皇子,也不敢挑战皇后的权威。

    他让人去问一下,只是表示对皇后的尊重罢了,夫妻之间的相处就该如此。

    第262章

    趁着这个功夫,杨沐让御膳房送来了一叠卤牛肉。

    “唔,有点咸。”

    杨沐夹了一片放在嘴里,咀嚼了几下,说道。

    “那奴才让御膳房再做一份送来”沈安在一旁低眉垂眼,小心说着:“回头奴才就给这厨子一顿板子,让御膳房把他给发配到火房里去,另外挑一个人给陛下做这道菜。”

    杨沐摆摆手:“不用了,这卤牛肉的做法御膳房还没熟练,把控不好很正常,这几天多多练习一下,估计就能好很多。”

    “是,奴才这就让御膳房多加注意。”

    沈安点头,拂尘一挥,对下面一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杨沐无聊的吃着卤牛肉,只觉得越吃越有味,咸了一点没关系,反而另有一种风味。

    说起来,他已经五年没有好好吃一顿卤牛肉了,前段时间忽然想念那个味道,于是就在图书馆里抄录了一份做法交给御膳房,让庖厨学着做一下,尽管少了那么两三种调料,但是用别的做代替,还算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也就只有皇宫里能这么奢侈了,牛肉可不比其他,对于农民来说,它可是耕地的好帮手,一般十几户人家才养一头牛,在很多偏远一些的小山村,都没有耕牛的。

    所以大苍律令规定,不准随意屠宰耕牛,就算是贵族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吃牛肉,一般是到了耕牛老了的时候,在官府备案之后,吃了才不会犯法。

    皇族是最大的特权阶级,别说什么官府了,就算是大苍律令都是皇帝颁布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约束臣民,更好的维护统治,所以自然不在此列。

    所以,当杨沐说要吃卤牛肉后,御膳房立即屠宰了几头壮牛,交由几个最好的厨子学习,然后挑选其中一个做得最美味的厨子,以后专门由他负责做这一道菜。

    半个时辰之后,楚国使臣在太监的带领下,着急忙慌的跑来了,用那浓厚的口音,给杨沐见礼。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杨沐看了看国书,又看了看楚国使臣,问道。

    “回禀陛下,外臣屈丹。”

    “唔,屈丹好名字。”杨沐点了点头,道:“除了这份国书上所交待之事,楚皇还交待了什么”

    屈丹拱手,道:“外臣来时,我大楚皇帝特地叮嘱,我大楚愿意与苍国共结盟好,如若可能得到话,亦可联姻以示诚意。”

    “联姻倒是不必了。”杨沐摆摆手,从龙椅上站起,走了几步,道:“久闻楚国皇帝雄才大略,这一次所求之事,所欲何为该如何在楚国施行”

    “这”屈丹迟疑,而后道:“此乃国之大略,陛下当然不会与我分说,外臣此次的使命,乃是为表达我大楚皇帝陛下之善意,愿意与苍国永修盟好,两国互助互利,在这乱世之中相互护持。”

    “哦”杨沐轻轻一笑,道:“楚国地大物博,乃是当之无愧的大国,我苍国与之相比,如萤虫与皓月,楚国可不需要我们苍国的扶持。”

    “陛下过谦了,当今世上谁人不知,陛下乃是一代雄主,区区数年便让诸国侧目,就算是列国的开国君主,尚不及陛下这份功绩。”

    “你倒是会说话,三两句就把朕捧上天了,如此之意,却是说朕要比你楚国的先帝更加贤明,你也不怕这话传到你们楚国皇帝的耳朵里。”

    “我大楚皇帝陛下亦是雄主,胸襟气魄自然非比凡人,陛下倒是不必替臣忧心,真真说起来,楚国虽大,但是对万民之贡献,却远不及苍国。”

    “哦还有这说法”杨沐眉头一挑,顿时来了兴致,也渐渐偏离了话题,道:“你觉得我苍国,对万民贡献在哪里”

    “大白纸、大苍时报、各种书籍、制造成衣、水泥这些都是利于万民的好事。”屈丹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张报纸,躬身举在头顶,道:“这是臣今日在城中所买到的报纸,其中的劝耕农事以及一些医护小方子,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乃是教化万民之时,当有大功德。”

    “不错,那其余几种呢,屈大人不妨也说说。”杨沐道。

    “要说其他的几种,怕是有一些奉承之嫌,外臣以为,当以大白纸最为重要,书籍次之,水泥第三,然后再是成衣。”

    “哦衣食住行乃是百姓之大事,难道你不觉得便宜的衣物应当放在第一位么”

    “衣食为外物,但是大白纸和书籍却有教化之功,若是百姓们都能明理,假以时日必定也能寻摸出来,水泥一事陛下心中应当比外臣更清楚,这东西既然能够修建弛道和轨道,那么也就能够修建屋宇,到时候广厦万间,百姓将不受寒侵之苦,岂会没有笑颜这四者,孰轻孰重已然了熟于胸。”

    屈丹说完,便盈盈一拜,这是请求赐教之礼。

    而杨沐,此时久久不语。

    从某种程度上说,屈丹所言入木三分,便是他在推出这些的时候,也没考虑这么长远。

    至于什么对万民的影响力,压根想都没想过。

    这个使臣不简单

    杨沐心里想着,楚国能有这样的人才,纵使不及孔尚贤,却也能相提并论了,贤才与庸才的区别不是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有多少策论,而是格局和眼光要高,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才是真正需要的。

    “贵使真是心思细腻,进城之后就对我苍国报纸这么感兴趣,还真是令人可叹。”杨沐夸赞道。

    “陛下谬赞了,大苍时报乃是苍国特有,各国就算是想要仿造也没有门路,臣在楚国时就看到过几份,所以对其上了一些心思。”

    “贵使在楚国也见到过”杨沐很是惊讶,不解道:“此乃我苍国特有之物,亦是朝廷掌控舆情之用,你楚国为何会有,难道不怕引起民心思异吗”

    “陛下说笑了,苍国与我大楚相隔数千里之遥,民心又怎会思迁,况且此乃一些商队所带来之物,仅仅是摘取上面的农事以及各种知识,百姓们倒是没有办法获取到报纸。”

    杨沐点点头,估计也是这样,楚国何其之大,就算是成千上万份报纸,也无法影响到它的民心,仅仅从盛国看就知道,为了展开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