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沐看着直摇头,如果这三千伏兵能真正运用好马的优势,那么今天自己这一千亲卫军可能真得交待在这里,而自己最多也只能在妙曦的保护下,灰溜溜的原路返回到洞国境内,成为一个流亡皇帝。
    但是现在,盛国甲士们胯下的马匹只是一种代步的工具,这群人选择下马作战,那么胜负就难料了。
    “嗖”
    “嗖”
    “嗖嗖”
    摆在地上的上百架连弩,犹如一挺挺机关枪,疯狂的喷射箭矢,漫天箭雨投向了盛国的军阵中。
    犹如收割麦子一样,申国的三千甲士,一片一片的倒下。
    敌方将领大骇,赶紧命令麾下的将士向四周散开,改为纵队,围拢推进。
    但是,刚才这一波,不仅让盛国将士损失惨重,更是让所有的甲士都胆寒不已,原本雄赳赳的气势,已经消亡殆尽。
    短兵相接,双方交战在一起。
    这个时候,亲卫军和盛国甲士的差距也就显现出来了,苍国亲卫军虽然没修习过内功心法,但毕竟都学过粗浅的武功,论起正面的厮杀,不是普通的士卒能够比的,单兵作战能力比盛国的这群士卒强太多了。
    双方的主力厮杀在一起的时候,一小部分盛国兵马也追上了杨沐的龙辇。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哪怕妙曦一个无限接近于先天境界的高手,也只能是护在杨沐的周围,不敢主动出击。
    “嗡嗡”
    妙曦取出了自己的小葫芦,将璃墨蜂放出,扑向了骑坐在马匹上的甲士们。
    看得出,这些骑在马匹上的都是军中精锐,在看到漆黑如墨的东西飞向自己后,就开始闪避。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
    璃墨蜂是一种含有剧毒的小昆虫,任凭这些士卒再精锐,被蜇上一口后,十几息的时间就浑身出现不适,然后栽下了马。
    远处,二伢子带着锦衣卫的人,也赶了过来。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追上来的甲士全都被解决,锦衣卫前去增援正在交战的亲卫军。
    这一战打了足足半个时辰,盛国的伏兵全军覆没,饮恨在连弩和精锐的亲卫军之下。
    战后清点,苍国这边损失了两百多个人,缴获了三千多匹战马。
    现在摆在杨沐面前的,不是安全问题,而是如何回国。
    继续向前,从盛国取道回国肯定是行不通的了,从炎国翻山越岭回去也不现实,没有几个月的行程,根本无法回国。
    因为一旦进入到崇山峻岭中,那就与世隔绝了,苍国那边一两个月得不到自己的消息,指不定生出什么乱子,兴许斗志全无,被盛国一举给灭了。
    “他娘的千算万算,没有想到晋国竟然不按套路出牌,现在大家一点规矩都不讲了”杨沐不禁暗骂,面对残酷的现实,任他脑子里再来十个图书馆也无济于事。
    第200章 战争前奏
    这一晃,就是一个月。
    在刀兵岁月中,特别是两国战事之时,一个月的时间可能还不够一支军队行军赶路,但是在杨沐等人看来,却是无比的漫长。
    因为,每一天的等待,就意味着苍国的情况多一分不确定性。
    杨沐早已派出两路锦衣卫去盛国打探情况,同时派出沈安,带着几个人,乔装成散民,分成几路遁回苍国,将消息带回去。
    “按照这时间,也该有消息了吧”杨沐立于山坡上,眺望远方,有些担忧。
    从洞国到苍国,一来一回二十天就够了,按照正常的情况,沈安这个时候已经早已带着诏书抵达苍国,然后折返了。
    可是现在将近一个月了,却还没有半点消息。
    这种担忧一直持续到了五天之后,沈安已经几个锦衣卫成员,负伤累累的归来。
    原来,现在不仅整个盛国和苍国的边境遭到封锁,就连洞国和盛国的交界处,也有重兵把守,沈安等人是突破重重封锁,中途还交战了几次,掩掩藏藏才完成一个来回。
    就连打探消息的锦衣卫,在擅长伪装的情况下,也还是损失了一半的人员。
    “国内如何有没有乱”杨沐问道。
    沈安摇头,道:“奴才回到苍城的时候,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已经预感
===分节阅读 99
    到了不妙,用兵符降下懿旨,让四大军团全部开往了边境,新征召的士卒也都编入了各大军团,大家都在严阵以待。”
    “民间百姓如何”
    “百姓们都还好,一个个热情高涨,大家都喊着保家卫国,自发的组织操练,要求投军与盛队拼死一战。”
    杨沐点点头,看来自己这将近一年来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百姓们好不容易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日子已经能保证温饱,眼看着就要奔小康了,盛国这个时候入侵,当然引起了全民的抵抗。
    再然后,应该就是读书识字的功劳了,派往各地的教书先生,和刚投入使用没多久的学堂,不仅仅是传授枯燥知识的作用,更是一种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古华夏忠君爱国的思想,已经渐渐的深入人心。
    “那些贵族呢”
    “贵族”沈安脸上浮现出怪异之色,道:“贵族们的反应比百姓们还要暴躁,各家各族一车车的捐献物资,组织家丁帮朝廷运货物。”
    “”
    杨沐也有些无语,按道理说,苍国的朝廷和贵族是有矛盾存在的,但同时也是利益共同体,苍国一旦被攻破,那些贵族也难以遁逃。
    盛国如果熟悉苍国国内的情况,就应该派人与贵族接洽,尤其是那些郑地的旧贵族,如果有足够的利益的话,那些贵族还真的有可能会举手欢迎。
    但显然,盛国太过自傲,忽视了这一点。
    再加上,苍国的经济崛起之后,各大贵族明显的受益,所以也就没有想着主动投靠盛国。
    “陛下,奴才还有一事禀报,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沈安眉梢略带喜色,道:“老奴抵达宫里的时候,诺妃娘娘已经诞下麟儿,是一位小皇子。”
    小皇子
    杨沐精神一震,喜形于色。
    诺妃诞下一个小皇子,不仅仅代表着他当了父亲,更是有着安定国内人心的作用。
    特别是此时杨沐不在国内,一旦传出什么不利的谣言,让那些将士们怎么想,到底为谁而战
    现在有了小皇子,就能够安定人心,让那些前线的将士们知道,哪怕是皇帝死在了外面,都不用担心国内发生混乱,有小皇子继承皇位,大家仍然可以为了苍国皇室而战。
    “还有什么消息吗太后和皇后可好你走的时候,国内的情况如何”杨沐忙问道。
    “奴才当时身受重伤,禀报之后在皇宫中昏迷了几天,走的时候走的时候看到皇后娘娘很是憔悴,几乎乱了方寸,现在国内的一应事宜,都是两位丞相在打理,奴才走的时候,几位大将军都已经前往边疆备战哦,对了,皇后娘娘写了一封书信,让奴才交予陛下。”
    沈安说着,从已经内掏出一封被血浸染的竹筒,递到了杨沐的手中。
    杨沐怔怔的了沈安一眼,叹息了一声:“幸苦了,你和众位将士都下去处理一下伤口吧,若有疑问,朕自会叫你。”
    “是,奴才告退。”
    沈安应了一声,然后拖着伤口,在几个小太监的搀扶下,下去休息了。
    杨沐打开竹筒,从里面抽出一封书信。
    上面只有一行字:国事正常,臣妾无碍,守疆卫土,静待夫归。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此时,苍城皇宫。
    紫宸殿内,太后和皇后坐在珠帘后,孔尚贤和范宏济两位丞相为首,十二部官员济济一堂。
    一番严肃的讨论后,皇后以一国之母的身份下诏,召集全国抵御强敌,击败盛军,迎回皇帝陛下。
    没错,就是迎回皇帝。
    当沈安几个人带着满身伤痕回到苍国的时候,的确把太后和皇后吓了个半死,听到杨沐平安之后,才稍稍安心,紧急召集几位重臣商讨事宜。
    皇帝在外,面对盛国南侵,唯有一战,方能解决问题。
    十二部紧急运转,筹措军粮和军需,打造兵器和装备,大规模征召兵勇。
    四大军团全都打出了“抵御侵略,迎回陛下”的旗号,率领麾下的军队开赴边疆,由于杨沐出发之前,留下了密诏给皇后,所以一切边疆事宜送到了苍国之后,重大的决策都是由毓灵宫批准。
    而只有少数高层才知道的麒麟军,也从高强度的训练中抽离出来,驻扎在了新郑县。
    新郑县,即是以前的郑城,自从苍国接收了郑国和申国之后,就将国内所有的行政区域做了一个划分,官方的名称都做了一个改变,旧时所称的郑城、黄田城、康城等,一律改称为县,例如黄田县、新康县等等,而以城为后缀的,仅仅只是指一座城池而已。
    作为王牌的麒麟军,骑兵战马就有一万多匹,加上替补士卒和附属人员,一共有将近两万人,这么多的人当然不能驻扎在城内,所以在城外选择了一个地势稍高的驻地,安营扎寨。
    为了掩人耳目,麒麟军驻地的方圆五里,一律不准普通民众靠近,而且还特地在营地之外,摆放了一辆辆辆旧的战车,让人误以为这是一支战车部队。
    而麒麟军的将领们,也派出了十几支探查队伍,对周围的地形进行了勘探,并且针对此次战事展开演习训练。
    第201章 将帅谋算
    白庆县,边关,白庆要塞。
    卫忠全和耿贵站在要塞的城墙之上,远眺着盛队。
    不得不说,这是苍队到目前为止,遇到的纪律最严明,装备最好的一支军队,士卒们的武器都非常的整体,队列工整,精神抖索,偶尔传来一整个方阵的大吼之声,听着让人胆寒。
    在要塞一里路之外,有一队队斥候游弋,大有万夫不当之势。
    “耿将军,这样一支敌军,你有何看法”卫忠全按着腰间的剑柄,问道。
    耿贵皱了皱眉头,道:“盛军号称百万,实际上也就三十多万,兵力虽然是我军的三倍,但也并非不可战胜。”
    “战胜”卫忠全叹了一口气,苦笑道:“耿将军说得倒是轻巧,三十万大军已经不是我等可以抵挡的了,纵使国内正在征召新的兵将,但是新兵刚入伍,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
    “卫将军还有其他忧虑”
    “不错。”卫忠全叹了一口气,道:“各大诸侯国征战不休,一些穷兵黩武的国家,几乎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就连妇女都能组建成军,盛国虽然不至于此,但也算是带甲百万,所以本将估计,盛国的主力部队,都还驻扎在与洞国毗邻的边境,随时能够征召更多的预备军,就怕此地战事陷入僵持后,盛国会调派更多的军队前来。”
    “卫将军所忧,某亦赞同。”耿贵点点头。
    卫忠全道:“我苍国如今有三百万人,如果穷尽人力物力,可勉强装备三十万大军,即便能够自保,但是想要迎回唉好在诺妃娘娘诞下了皇子,要不然国内人心涣散,这一仗就真的没法打了。”
    “诺妃娘娘。”耿贵呢喃了一句,一想到这里,心里就稍微松了一口气。
    他原本是申国的大将军,申国归降之后被杨沐赦免,并且还成为一军之统帅,已经算是极为幸运。
    但是在这幸运的背后,是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和责任感。
    他担心受到苍国君臣的戒备和排斥,担心旧主申子夫和家人遭受迫害。
    现在,诺妃娘娘诞下了皇子,申国皇帝等人也都没有遭到清算,如果将来长子能继承皇位,苍国也算是有了一半的申国血统。
    这个让他消除了之前的担忧,真正的将自己当成了苍国人。
    现在唯一想的,就是报效皇帝陛下。
    “耿将军,我观你在面对这三十万大军之时,并未太放在心上。”卫忠全有些疑惑,迟疑了一会儿还是问出了口,大敌当前,不能让轻敌的思想滋生。
    耿贵不多回答,而是反问道:“卫将军认为,我苍国四大军团,能够应付多少敌军”
    卫忠全迟疑了一下,缓缓道:“二十万吧,终究我们是守城的一方,士气沸腾,又有连弩和投石车等利器协助,抵御住二十万敌军还是可以的。”
    “这不就可以了么”耿贵摊了摊手,道:“剩余的十万敌军,交予我麒麟军就好,等我们大胜之后,再来驰援你们。”
    交予麒麟军
    卫忠全咋舌,饶是他见过太多满口大话的人,也是惊住了。
    如果不是打过些交道,他都会以为耿贵是故意来炫耀的。
    麒麟军总共才多少人主体的骑兵总共才一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