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大明- 第5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高明罢了。
    待到太祖驾崩,后来者登基后,情况就越发严重起来。即便是雄才大略如太宗永乐帝,在面对此情况时也无能为力,他总不能把满朝做事的官员全杀了干净吧?那就真成孤家寡人了,所以也就只能选择睁只眼闭只眼了。至于后面的天子,自然是更不如这对开国父子君王了。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员们上下其手的行为是越发的严重,到了这如今的盛世天下,就没一个官员是靠着那点死俸禄过日子的,他们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或从民间,或从公中获取好处,中饱私囊,让自己过得更舒坦些。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大明天下公开的秘密,唯一被蒙在鼓里的或许只有身在禁宫深处的天子了。而现在,居然有人要把这一切都给揭出来,这自然让众官员都感到了一阵恐慌,却又无计可施。
    在战战兢兢地等了两日后,一个结果很快就被锦衣卫给公布了出来——查有户部主事冯庸、张昆伙同浙江、山东等地诸多掌管财政的官员贪墨公帑达两百万之巨。今已查明证据,罪证确凿!
    居然最终只有寥寥十多名官员被查出了贪墨公帑,这结果实在让满朝上下都略感诧异,但也让他们委实大松了口气,总算锦衣卫没有干出瓜蔓抄这样的事情来。
    他们可不知道,之所以能有这般结果还是陆缜和于谦等人互相商议和妥协的结果。
    在陆缜连夜找到于谦后,两人就是好一番的商讨,最后定下牺牲一小部分人来保全整个朝堂大局的决定来。
    于是一方面,锦衣卫只针对被拿住的诸多官员加以审讯,逼迫他们在不牵连出更多人来的前提下各自把罪名都给担了下来。另一方面,于谦等朝中重臣则开始互相合作,把之前存在的问题迅速掩盖起来,以防止再出什么破绽。有那贪污了某衙门公帑的,便立刻把钱如数交回,有账目不对的,则赶紧把帐做平了。
    可以说,在过年前本该最松散的时候,京城内外的许多官员都忙得不可开交,尽全力把后患给弥补掉。
    不过这番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在这几日的辛苦下,本来稍作追查便可看出问题的账目重新变得严丝合缝,同时那些早已被抓的官员也知道自己已罪证确凿,便也很光棍地一力把罪名都给承担了下来,并没有如东厂所希望的那样攀咬出更多相关同僚来。
    一切完成后,正是腊月二十九,陆缜便把这次案子的卷宗连同着自己的贺表一起送进了宫去。
    朱祁钰在看完整个案件的最终结果后,目光在陆缜身上定了足有半盏茶的工夫,这才开口道:“陆卿果然好本事哪,短短时日里就已把如此错综复杂的一桩贪腐大案给查得清清楚楚了。尤为可喜的是,朝中百官对此居然也无异议,这让朕都不禁有些佩服你的才干和本事了。”
    陆缜只觉心头一寒,这话可不好听哪。但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陛下谬赞了。臣这次所以能把案子查得如此顺利还是多亏了锦衣卫的下属人等足够尽心,再加上之前还有东厂人等努力查明案情真相……”
    “是啊,东厂也确实尽了力的,你这里所奏上来的犯官几乎就与他们一早报上来的没有什么出入。当真是无枉无纵哪。”皇帝若有所思地盯了他一眼:“不过你们终究都辛苦了,这次的功劳朕已记在心上,你退下吧。”
    见皇帝没有再作深究,陆缜总算是稍微松了口气,赶紧退了下去。虽然他知道事情如此结束一定会让天子大感不满,但这对整个朝廷来说却是最好的结果了。
    贪官固然要严惩,但必须讲究个度。要是不管不顾地突兴大狱,则天下不安,只会适得其反哪。
    其实朱祁钰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暂时认下了陆缜的自作主张,没有再作追究。当然,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如今已是年终岁尾,无论是谁都希望过个祥和的新年,自然不愿多生事端了。
    于是一场极可能闹得天翻地覆的大风波被陆缜巧妙化解,真正做到了举重若轻……
    @@@@@
    2019年,新的一年开始啦。。。。祝各位书友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心,身体康泰。。。。。
    对了,有件事情一直忘了说了,路人这段日子有些疯,居然开始尝试着双开了。。。。在本站还在连载着一本叫《长城脚下》的短篇,各位有兴趣可以去瞅瞅,现在虽未完结但也快了,也就二十多万字。。。。。当然,各位要是有票的话,还是投到本书吧。。。。
    说到投票。。。年初月初,月票和推荐票是否可以两开花一下?
    最快更新

第928章 金杯共汝饮
    除夕这天开始,北京各处衙门总算是彻底不在处理政务,其中的官吏也得以回家与家人过个团圆年。而且按照以往的规矩,这次群臣除了初一一大早入宫向天子恭贺新禧外,就能一直放假直到元宵节后才开始新一年的公务。长长半月时间对已经放下心事的朝臣来说可算是惬意无比。
    不过这只是相对于那些朝臣来说,像五城兵马司或顺天府这样的治安衙门肩上的担子反倒比平时更重一些,时刻得留意着京城各种的安危,生怕哪里起了武中当以你居首位了。”
    “陛下言重了,微臣惶恐。”陆缜也忙起身谦虚地说道。
    “朕可不是信口开河,你为朕,为我大明江山所立的功劳朕可一点都没有忘记呢。犹记得十多年前,正是因为你挺身而出,才让那等迁都的说法烟消云散,随后你更是辅佐于阁老镇守北京,甚至你还甘冒大险以文官的身份出城杀敌。光这一条,就不是寻常官员有勇气做出来的。
    “还有,之后你又一力主张重开海禁,从而让我大明国力得以迅速恢复。如今朕与群臣能有今日这般风光,多半也是靠了你开海的建言哪。
    “与此相比,你帮着朝廷铲除白莲教等奸邪,以及前番出京连破大案的功劳反倒不值一提了。不过这些年来,朕对你之功劳还是不敢有片刻或忘的。”
    “陛下……臣感激涕零……”陆缜也有些动了感情了。能让皇帝当了群臣之面说出这番话来,就证明他对自己是真个相当感激了。或许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确实有些太过敏感了,朱祁钰终究是个重感情的人哪。
    “来人,将朕的这只金樽送过去,就让陆卿用此满饮一杯。”皇帝说着,把面前黄金打造的酒杯交到了身旁太监的手里,由其送到陆缜面前。
    这举动一出,自然引得群臣的艳羡。那可是天子的酒杯哪,居然就肯赐予陆缜喝酒了,这是何等的荣耀哪。但大家也必须承认,在场众人也就陆缜有这个资格得到如此礼遇,毕竟除了之前说到的一系列功劳外,还有一件没什么人再敢提的大功劳也是陆缜所做呢,那就是及时平息了那场很可能颠覆天子地位的宫廷政变。
    只有于谦,在看到这一举动后,神色微微就是一变。他不是在感到妒忌,而是有些担心陆缜了。这只金杯除了荣耀之外,似乎还暗藏着其他的意味。
    陆缜在接过杯子后,心里也陡然一动,一句名言突然就从脑子里闪了出来——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难道因为这次的事情,皇帝对自己已很有些看法,甚至想要用这等手段来威胁自己了么?
    越想之下,陆缜越觉着此事大有可能是真的。不然他何必非要把这么个金杯送到自己跟前呢?还不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再做出什么违背圣意的事情来了。要不然,即便他陆缜立下过再大的功劳,皇帝一旦翻脸那就不会轻饶了。
    手里端着金杯,陆缜的心却是沉甸甸的,想说什么最终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自己与朱祁钰这对君臣难道终究要走到那一地步么?
    “臣……多谢陛下赐酒!”但此时陆缜也不好有所表现,只能谢着端起杯来,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只是这本该甘冽绵长的好酒在喝进他口中时却叫人觉着颇有些苦涩。
    事情,当真已经无法挽回了么?
    @@@@@
    唔,元旦嘛,总觉着不能浪费了,所以再求下票吧,毕竟一年之际不在春而在年初。。。。。。
    另外,虽然阳历已经到了新的一年,但农历还没动呢,所以现在还是狗年,得等到过完年才到猪年。。。。为了各位不说错这个常识,路人也是操碎了心,几乎是一年提醒一次啊。。。。。。
    本书来自

第929章 新年礼物
    就连陆缜自己个儿都不能太确信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其他朝臣自然就更无从揣测了。所以在群臣看来,被天子以金杯敬酒的陆缜自然是圣眷不减当年,着实是叫人艳羡不已了。
    而这其中,最感嫉妒的当然还数一直随在朱祁钰身边的王岳了。他自问这一两年里已深得天子宠信,看起来取代陆缜也只是个时间问题。可今日这场宴会却叫他看清了事实,原来奴婢与臣子间的距离还是如此之大,可望而不可及哪。这让他心里是越发不是滋味儿,偶尔看向陆缜的目光里更深藏了敌意。
    但经过这次的明争暗斗后,王岳已清楚了双方的实力差距,即便把圣眷什么的放到一边不谈,光比厂卫双方的势力,才重新有些起色的东厂与锦衣卫也差得太远,一旦真动起手来,完全不堪一击。既然如此,那就只有暂作忍耐,等以后有了机会再报这一箭之仇了。
    这场宴会继续下去,天子又向朝中一些曾立过功勋的臣子敬了酒,随后又再接受了群臣的贺拜,直到申时之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群臣才起身告退。今日还是元宵佳节呢,大家总得回家去和家人好好团聚一场的。毕竟过了今晚之后,这些朝廷官员又将开始忙碌起来,能陪在家人身边的机会就不那么多了。
    在寒风中,众官员三五成群地走出皇宫,有人不时小声地谈论着什么,而陆缜此时也和于谦走在了一起,还小心地搀扶着步履已略显蹒跚的老大人慢慢朝前走着。
    因为夺门之变的改变,于谦的生命轨迹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本来早已罹难的他都年过七旬依然活得好好的。只是他的身子骨明显比不了年轻时曾修习武艺的胡濙,所以才七十岁年纪上动作看着已很有些老态了。
    “善思哪,这次可真多亏了你和锦衣卫出手相助哪。要不然不但百官都要遭殃,东厂这祸胎就得冒起来了。”于谦满是感慨地说道。
    “于大人你言重,我锦衣卫做这一切也是为了自己嘛。东厂若真起势,首先就得拿锦衣卫开刀,所以无论为公为私,我们都得破掉这一局。何况,现在朝廷内外其实已经很太平了,实在不好再生什么事端。”
    “是啊。就是老夫也想不到,在经历过那场大变故后,我大明竟能如此轻易就重新振作起来。尤其是户部的钱粮收入,几年里更是连续增长,甚至比正统朝时还要再翻上一番。也正因如此,朝廷才有余裕来处理边防、河防等诸多大事。要是没有国库里充足的钱粮,我都不敢想象接下来会怎么应付天下间的种种麻烦呢。
    “而说起此事,则又要说一句多亏你几年前一力主张并坚定推行的开海之策了。以往还不觉得呢,现在我想天下人都该知道开海对我大明意味着什么,有多么重要了。所以真要论起来,老夫的功劳是远不如你的。”于谦由衷地叹了一声。
    陆缜忙谦逊道:“大人这话却叫下官汗颜了。虽然开海一事是由我一力主张,但真正能有今日之局面却是各地官员和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可不敢居功。而且相比起大人你当日力挽狂澜的表现,我这点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呵呵,你就不必如此谦虚了。不过……”于谦说着,略微皱了下眉头:“天子今日的举动总有些古怪,老夫还是有些担心你哪。”
    “于大人说的是,下官明白。”陆缜也是神色一肃,点着头道:“这次的事情终究与陛下的心意相左,不过我自会应付。反正我想用不了多久,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务也会移交出去,到时候我便真正无官一身轻,当个盛世闲散伯爵了。”
    “你啊,才不过三十多岁,正当盛年居然就想着不问世事了么?相比起来,还有多少人尚在科举,打算着出仕呢。”于谦有些好笑地摇头道。
    “或许是因为下官没什么抱负吧。只要我大明能太太平平的,君明臣贤,百姓安居乐业,我还是当个啥都不用操心的无用之人为好。”陆缜也笑着说道。其实他是感到有些累了,不光是身体上的疲劳,更有心里的劳累。
    朱祁钰和他的关系渐渐变化,让他也很不是滋味。他更清楚只要自己一直做着锦衣卫指挥使,则皇帝总会有所忌惮。只有当自己把一切权力都交出来后,天子才会安下心来,再不用担心自己功高盖主,或是做出什么让他难以应对的事情来。
    这一点于谦也隐隐有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