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大明- 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可挽回的地步。只要自己能把他们的说法驳倒,所谓的罪名自然就不能成立了。
    而论雄辩之才,他陆缜还是有些信心的。数年前,当他还是一个无依无靠,无根无底的七品县令时,都敢在朝会上突然倒戈坏了王振的全盘大计,今日身份已显著提高的自己还能被他们难倒不成?
    “还请陛下容臣自辩几句,也好减轻众位大人对臣,对整个开海之事的误解。”不过在此之前,陆缜却得先征得天子的允许。
    朱祁钰正感为难呢,见陆缜要亲自出手,当然没有不允的道理,连忙点头道:“陆卿但说无妨!”
    陆缜这才转过身来,目光从这些弹劾自己的言官面上一扫而过。虽然只是一接触的瞬间,但几名言官还是感到了一阵紧张,强大的压迫力就这么直接逼了过来。
    这些年的官场历练,尤其是身在山东时杀伐决断的经历,让陆缜身上已有了上位者的气度与气势。都不用如何作势,就能让寻常小官生出畏惧之心来了。
    在先从气势上压住了这几位后,他才最终把目光落定在郑华春的脸上:“郑御史刚才弹劾本官的四条罪名,确实极重,若是落实了,别说是我,就是当朝阁老尚书,怕也是承担不起的。但是,这几项罪名却根本是因为误解了本官在山东的种种举措才会得出,所以本官在此是绝不会承认罪名的。”
    “陆大人,这些可都是事实俱在的罪名,可容不得你巧言令色地加以狡辩!”郑华春倒也有些胆色,又或者说是彻底豁出去了,听了陆缜的话后,当即硬梆梆地回了一句,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事实俱在么?那本官倒是要和你好好地说道说道了。”陆缜并没有因为对方强硬而无礼的态度感到不满,脸上反倒挂上了一丝微笑来:“你弹劾中所提到的第一条,说本官鼓励开海,导致百姓多去行商而使田园荒芜,是本末倒置?”
    “就是如此,难道我还冤枉了大人不成?”这些都是他们精心准备的东西,郑华春自然很有信心。
    “当然不对。”陆缜却毫不犹豫地否定道:“且不论农为本,商为末的说法到底对不对,就说我山东的情况吧。不错,百姓确实因为参与到开海相关之事里能获取更多的好处而放弃了耕种之事,但有一点你却疏忽,或是刻意回避了,那就是这些参与到开海一事里来的农民多半是没有田地的。他们以前不过是迫于生计,才不得不为当地的地主豪强耕种土地,而辛苦一年下来,所获取的也就只能是勉强填饱肚子而已。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他们自然会懂得如何取舍。而那些拥有自己田地的百姓,根本就没有弃农经商,这是本官早就调查明白的。不知对此,你有何看法?难道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就该为了你口中的什么农本大事而牺牲自己么?
    “而本官鼓励人们做工经商,除了可以让朝廷因此获取利益之外,也能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富足一些。当然,这也有受损的,那就是那些之前不断通过手段兼并田地的地主豪强们。但朝廷可不能只为他们说话吧?不知郑大人以为如何?”
    这番话很有些冲击大家思想的意思,不光郑华春,在场的君臣都短暂地陷入到了沉默之中。对如今各地土地兼并一事,其实所有人都已有所了解,但一时又不知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其实也是千百年来,中原王朝一直都会遇到,却又解决不了的顽疾。
    而现在,陆缜居然拿出了这么一个釜底抽薪般的方法来针对他们,这甚至都可以算得上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了。既能让朝廷和百姓获利,说不定还能遏制一下渐成气候的土地兼并问题呢。
    面对这几乎找不出什么破绽来的说法,郑华春是彻底没辙了,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能阴着张脸,不作反应。
    陆缜见了,又是一笑:“看来这一条是作不得数了。那就来看看你提到的第二条吧。擅动刀兵,以及杀俘!”
    “不错。这一条陆大人你总不好否认了吧?”郑华春无法在前一条上多作纠缠,就立刻顺着陆缜的意思说道。
    “不知郑御史你可知道一省巡抚有何职权么?”陆缜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这个”
    不等对方作答,陆缜已直接说道:“巡抚,乃是代天子巡狩地方的钦差官员,举凡民政军务,都有便宜从事与过问的权力。本官乃是山东巡抚,自然就有权调动本省兵马出战。何况,我们讨伐的都是曾戕害过我山东百姓的乱贼,无论是太行山上的山贼,还是藏于海上的海盗,都是他们先犯了我大明律法,才会遭到官军的围剿灭杀!”
    “那俘虏呢?既然已经将人捉拿,却几次杀俘,陆大人此举可实在太有伤天和,毁我大明声名了!”郑华春连忙抓住最后一点做着最后的挣扎道。
    陆缜却冷笑道:“都说有些人读书容易把脑子读迂了,本官原先还不信,今日听了你郑御史的话,总算是信了。”
    “你”郑华春气得脸色一白,只是碍于对方身份,才不好翻脸发作,但气息却有些急促起来。
    陆缜又道:“你只知照本宣科地说什么不得杀俘,却压根没有想过一点,他们算是俘虏么?这些人都是犯下大罪的犯人。本身就是我大明的子民。既然如此,本官身为山东巡抚,自然就有权为安民心,定法纪而将他们斩首示众!又或者,在郑大人你的眼里,那些地方都不再是我大明所有了?”说这话时,他的眼睛已有些不怀好意地眯了起来。

第686章 朝会激辩(下)
    郑华春当然不可能糊涂到踩这个陷阱,但一时又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言语来进行反驳,只能沉默以对。同时,惊觉情况有些不妙的他额头已生出了几许汗水来,这个陆缜可比自己想象中的要难缠得多了。
    见他不开口,陆缜脸上玩味的笑容越发的盛了起来,趁胜追击道:“郑大人你身为都察院山东道御史,难道只看着官员却不关注民间疾苦么?你可知道,两方贼人在本官派兵剿除之前曾杀害了我多少无辜百姓?到如今,山东境内还有许多人家戴着孝呢。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民做主,居然在此大言不惭的跟本官说什么杀俘,难道是和那些贼人是同属一窝么?”
    这话可就更严重了,谁也承担不起这样的指摘。若是真被人认定了他与那些贼匪有什么勾结,即便朝中君臣不信,百姓们也会将其视为仇寇,那他今后的前程可就彻底完了。明白这一点的郑华春是真个急了,赶紧分辨道:“我自然不可能和贼寇有什么关联,这只是一时失察,方才说错了话”事到如今,他只有承认自己弹劾的说法有误了。
    见此情形,那些声援他的同僚们再次变色,看向陆缜的目光也变得有些不一样了,此人口舌如此便给,实在不好对付哪,必须从别处入手才成,不能再被他牵着鼻子走了
    可他们一时之间又怎么可能拿出应对方略来,还在心里转着念头呢,这边陆缜已经继续把话题往下引了:“再来看看你提到的第三条罪状,所谓的女子杀夫,伤风败俗”
    “这你总不好狡辩了吧?难道陆大人觉着那女子杀死丈夫也是情有可原的不成?”心慌之下,为了在气势上不弱于对方,郑华春只能揪住一点加以针对了,甚至连语气也变得有些蛮横了。
    “通奸杀夫一事,在本官看来也是罪大恶极的。所以早在查明真相之后,我便已令人将之明正典刑了。”陆缜肃然道:“但是,郑大人,还有朝中某些大人以此个例来非议我山东整个开海之事就实在有些欲加之罪了。
    “各位大人,我就问一句,这天下两京一十三省,除了山东之外,就没有其他地方的百姓作奸犯科,干出此等丧心病狂的举动来了?若是有谁能作此保证的,我陆缜甘愿受朝廷严惩,罢免我的一切官职我也不会有半句怨言!”说完这话,陆缜昂首而立,目光已再次从那些弹劾者的脸上一一扫过。
    他这话,让一众官员都发出了骚动,但无论是那些被他扫视的,还是藏于臣班里的官员,全无一个敢站出来做此保证。这可不是说说便可以的,天下这么大,谁知道会不会在哪里发生更恶劣的案子?
    陆缜在等了有一阵后,方才说道:“如此看来,大家都相信别处也可能出现这等恶性案件了?既然如此,为何却要拿此案来反对抨击我山东开海之事?你们总不能把这些不守妇道的女子犯事都归咎到开海影响上吧?”
    说着,他又似笑非笑地看了郑华春一眼:“郑大人,要是今后某一日你府上的某位夫人也干出了与人私通之事,难道是因为她也去了工坊做工么?”
    “你”郑华春全没想到陆缜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气得浑身打颤:“简直有辱斯!”
    群臣见他这么说话,在好笑之余也都纷纷皱起了眉头。就是皇帝,此时也只能出言呵斥:“陆卿,这等话可不能乱讲,你可是朝廷命官!”
    “臣知罪,臣只是打个比方而已,确实粗俗了些。”陆缜忙低头认错,还装模作样地冲郑华春一拱手:“还望郑大人莫要见怪才好。”
    郑华春气得满面铁青,一时已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是恨恨地盯着陆缜。不过却有人帮他说话了:“陆大人,你这番言辞虽然看似在理,但有一点却是无可否认的,那就是在你山东女子多有抛头露面,去工坊做工之举,这可于礼不合了!”
    陆缜嘿地一笑:“这位大人说得倒是大义凛然,可本官要问你一句,我大明律法中可有哪一条规定了女子就不能外出做工的?”
    这自然是没有的,对方也为之语塞而说不出话了。陆缜见此,又加了一句:“即便是四书五经,各类经典里,怕也找不出圣人有言女子只能在家中相夫教子,只要外出做工就是于礼不合吧?却不知这位大人你这番言论又从何而来?”
    顿时间,太和门前的一干君臣都愣住了。有那博学强识的在心里默想,却还真找不出哪本经典里有提到过不准女子外出做工呢,至于其他人,就更说不出门道来了。
    陆缜敢这么说,自然是有底气的。他很清楚,所谓的三从四德之类的说法,其实不过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规矩,还没高大上到能被记录在经书中的地步。虽然因为男权社会的关系,这些东西是完全被人所接受与普及,并被视作道德标准,但真硬要从书本中寻找出处,可就千难万难了。
    当然,在民间说不定还真有相关的教条被写成书,但这些糟粕是不可能登大雅之堂而被朝廷官员所认可的。所以今日他这番言辞,是很难被人辩驳了。
    看大家久久都没有开口,陆缜才又说道:“所以说只要有机会,女子外出做工其实也是可以的。不然,奶妈、仆妇之类也不得有了!”
    说着,他又上前一步,冲朱祁钰道:“陛下,其实在臣看来,这案子里的女子纵然死不足惜,但却也有值得可怜的地方。正是因为她家中原先贫穷,才使其缺少了廉耻之心,以致做下此等大错之事。可要是家中富足,这等问题便少了许多。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臣让山东开海,让百姓有更多赚钱的机会,为的正是如此!还望陛下明鉴!”
    好嘛,他这一回不但为自己开脱,还把在做的事情拔高到了道德的高点,这让现场群臣都有些不知该怎么形容才好了。
    就是朱祁钰,也是在一阵迟疑后,方才点头:“陆卿说的是,地方富足,百姓才能恪守礼节!”
    这话一出,即便有那想反驳的官员,也得在心里掂量一下后果了,何况此刻还没人能拿出适合的说辞来反驳陆缜的这套理论呢。
    眼见他已稳占上风,郑华春是真个急了。他冒着不小的风险,宁可做那出头鸟,在明知天子不喜的情况下还当众弹劾陆缜为的就是能成功把对方定罪。可现在,陆缜居然在一番说辞下把自己辛苦想出的罪名一一驳倒,这结果他是万难接受的。
    可在陆缜的一番辩驳下,前三条罪名已然彻底无效,所以他只有抓住最后一条做章了:“陆大人,即便你说得再多,有一点却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你在开海一事上获取了诸多好处。尤其是你重用私人,让你族人陆仁嘉参与到出海贸易中去,从而与民争利,这一点你总无法狡辩了吧?”
    大明官场上的争斗,最直接的手段自然就是从对方政见和政策加以反对和批驳,可要是真拿对方没了办法,从私德入手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毕竟,在这个德在才上的年代里,有些虚无的德行是最难让人把握的东西了。
    现在,从开海相关事情里已经找不出什么破绽来的郑华春也只能揪住这一点不放了。他甚至都有些庆幸,幸亏自己当时为了把陆缜的罪名往重了说,也把这条给加了进去,不然今日还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