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大明-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答案是,此时的广东可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比,身处南方烟瘴之地的它,如今依然是蛮荒之地,是朝廷发配罪人的不毛之地。那里虽然靠着海,可根本就发展不出像样的港口来,而且连道路都很不通畅……所以在考虑试点时,陆缜便直接将广东给忽略掉了。
    “看来,这些家伙并没有死心,虽然不能明着反对我推行开海之事,可还是通过其他法子来加以阻挠。我大明能开设港口的地方本就不多,除了东南三省,似乎就只剩下天津和山东一带了。”陆缜脸色阴沉地作着盘算,最后说道:“既然如此,那臣以为就选在山东作为开海禁的试点,不知各位大人还会不会反对?”
    其实真说起来,天津是更合适的所在。只是这儿毕竟和京城近在咫尺,陆缜相信只要自己提出来,一定还会有人反对,而理由自然是帝辇跟前岂能随意开海?
    在听了他这句话后,有几名官员又跃跃欲试地想要反对了。正如他所料想的那样,这些人确实是憋着曲线救国,通过不断反对试点位置来否掉开海一事。但就在这些人想要出声反对时,前头一些地位较高的官员却纷纷给他们打了眼色,让他们不要再作反对。
    虽然不明白这些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底下的官员还是听从了指挥,没有再开一言。
    陆缜见状,也略觉意外,不知对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可这毕竟是件好事,好歹是把试点位置给定了下来,这就算是为开海禁一事迈出第一步了。
    于是,就在大明景泰元年的七月二十五日这天,朝廷正式决定推行开海之策,并任兵部侍郎陆缜为山东巡抚,在全权主揽地方军政大权之余,前往当地推行开海新政……
    本书来自

第557章 粗茶素菜一片心
    一张方桌之上是几样简单的素菜,边上壶里盛的也不是美酒,而只是寻常清茶而已。要是有人看到这些简单到了极点的食物居然是由眼前两人来享用,一定会感到大吃一惊。
    因为现在坐在桌子两边的二人赫然正是如今兵部衙门的一二把手,尚书于谦和侍郎陆缜!一个二品大员和一个已经被封为山东巡抚的三品官居然只用这些粗劣的食物,实在是太也叫人难以接受了。
    拿起茶壶为陆缜斟上了一杯清茶之后,于谦才微微一笑道:“今日我用这等简陋的菜肴为善思你送行并贺你如愿以偿,你可不要见怪哪。”
    “大人你这说的却让下官汗颜了。如今朝廷缺钱缺粮,我等臣子自然该当简朴节约,以身作则才是。何况大人能请我,已是陆缜的荣幸了,这京城上千官员,可没几人能得此邀请哪。”陆缜忙客气地说道,同时目光又扫了扫自己所在的环境。
    事实上,就是他所在的于府的客堂看着都不像是朝中高官府邸里该有的模样。不但没有那些豪奢精美的装饰,甚至连家具什么的都是最简陋粗犷的硬木所制,跟寻常中下等的百姓家中的摆设几乎都没有任何区别。
    陆缜记得在自己以前所读的史书里,就曾提到过于谦是个廉洁自律的,少有的清官。当时以为这不过是后世史官的春秋笔法使然,毕竟于谦是个大英雄,自然就要把诸多优点都往他身上放了。可现在看来,这一切果然非虚了。
    当然,其实他心里依然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毕竟在他看来,一个朝臣是好是坏可不在这些表面功夫上。像于谦这样的朝廷重臣,也实在没有必要如此委屈了自己。不过,这话他是不会当面说出来的。
    他虽未曾说出口,但面前的于谦却似已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在略略喝了口茶后道:“其实我大可不必做这些,也从未在外人面前表露过这等寒酸模样。事实上,我如此简朴只是因为自身缘故——因为我如今还在孝期。先父离世还不到两年,我这个当儿子的不能在乡中守孝已是大大地不该,如何还能住豪宅,饮美酒,吃珍馐呢?不过今日却要委屈你了。”
    听了这一解释后,陆缜的脸上顿现惭愧之色,赶紧站起了身来,恭恭敬敬地一拱手道:“原来如此,倒是陆缜小人之心了,还望大人莫要见怪。”
    “呵呵,你不必如此,我也没有怪你的意思。其实这样也挺好,至少吃着这些简单的菜肴可以让我时时体会到民间百姓的不容易,以此自省才能尽心报国。”于谦笑了一下,示意陆缜坐下说话。
    在揭过这一节后,两人的对话才终于进入到了正题之中:“善思可知道我今日为何要宴请于你么?”
    “不是要为我送行,以及贺我终于如愿么?”陆缜随口答道。
    于谦却是一笑:“这只是一方面罢了,另一方面,却是有些事情需要提醒于你哪。”
    “大人请说,下官洗耳恭听。”
    “看来你到现在还没看出个中问题哪。你就不奇怪为何当你指出要去山东时,那些反对的官员突然就不作声了?”
    “这个……”陆缜不禁皱了下眉头。说实在的,对此他当时也深感其中有古怪,可仔细想着,又实在想不出个头绪来。本来他是打算去找胡濙参详一二的,结果散衙之后却被于谦邀到了自己府上,所以这疑问一时也就解不开了。
    看着他这模样,于谦就明白其还没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便提点了一句:“山东自古便是朝廷极其看重的所在,你可知是何人有此地位么?”
    “山东……何人……”陆缜再度沉思之后,突然身子一颤,答案已被他想到了:“大人的意思是指衍圣公孔家?”
    儒学自汉以来就已是中原王朝的显学,是朝廷用来控制天下民心的重要手段。虽然让它发扬光大的是董仲舒、朱熹和二程等人,但当人们需要立起一个偶像时,儒学的开创之人孔子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因为孔子被历朝皇家捧上了高高的神坛,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下,孔家在朝廷里的分量也自然不轻。于是就有了这个无论朝代几度更迭,却总被天下人所顶礼膜拜的衍圣公孔家一门。孔家这个公爵,可是实打实的,并不比那些朝廷里的公爵地位要低,足可见其在天下的地位有多么隆重了。
    不过孔家人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为了保全自家长盛,从来就不搀和朝堂中事,其家族中人也很少有踏出山东地界的,所以他们也并不为常人所熟知。
    但在山东地界里,衍圣公一家的地位可就太也崇高了,就是当地的布政使衙门都得跟他们客客气气的,有什么差事,还得跟孔家人有商有量。这不光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以及同样作为读书人出身的官员对孔家的尊重,更因为经过上千年不曾间断的发展,孔家的势力早已遍布山东的每一个所在,官府也得依赖孔家来治理地方哪。
    而作为守旧儒家的绝对权威,孔家在如今的大明朝自然是一力支持海禁的,这一点只从朝中那些守旧臣子的反应就可推断出来。现在,陆缜居然一头就撞进了老孔家的大本营山东,想在那里开海禁,干出一番事业来,其难度可比在别处要强上数倍不止了。
    在想明白个中关窍之后,陆缜不禁倒吸了一大口凉气,神色也变得紧张了起来:“这可大大地不妙哪……不知还有没有办法换个地方……”
    于谦苦笑一声:“这怕是太难了。朝中那些人虽然暂时被你压了下去,可他们的本心是不会变的,依旧会全力反对你开海的决定。而现在你自己提出要去最难,抵触最大的山东推行此新政,他们自然不会给你反悔的机会。”
    “是啊,这事还是当着陛下之面定下来的,旨意都已经传达了,怎么可能再生变化呢?”陆缜再次摇头苦笑,深深为自己的仓促行事而感到后悔。
    本来,他只是想打铁趁热,趁着群臣在气势上被自己压制住的机会彻底把事情给敲定下来。可现在看来,却是操之过急了,在没有对整件事有个全盘考虑的情况下就出手,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
    “所以此去你务必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开海之事可是艰难重重哪。”于谦正色地提醒道。
    陆缜把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这才点头道:“下官已经明白了,此事必然极度艰难,说不定还会与衍圣公一家起什么争端呢。到时候,我可真要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公敌了。”
    看着陆缜满脸纠结与担心的模样,于谦只得出言鼓励道:“其实你也不必如此丧气,事情也没那么叫人绝望。衍圣公家毕竟不在朝中,且出于自家声名着想,他们也不敢做得太过书资料,我办成此事的把握可就大了五成了。”
    确实,这些郑和留下的宝贵资料可比任何帮助都要实际得多,这可是前人的经验哪。不然,陆缜真要去山东筚路蓝缕地重新开创,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代价将是几倍都不止哪……
    本书来自

第558章 赴鲁
    都道七月流火,暑气渐消。可今年的气候却有些邪性,这都入了八月了,天气却依然酷热,尤其是正午前后,在头顶日头的关照下,更是热浪滚滚,让人恨不能躲在屋子了一不出来。
    不过这一期盼也只能是富贵人家才能实现,寻常百姓还是得顶着暑热在烈日下奔忙以求能够谋生立足的。比如运河岸边,此时便有不少光着脊梁,汗流浃背的纤夫正在一声声号子的鼓舞下,奋力拉着纤绳,带着绳后的几艘大船缓慢向着前方行驶。
    今年这天候确实有些折磨人了。五六月份时,那是暴雨如注,止都止不住,以致黄河泛滥改道,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到了七月后,却是滴雨未落,再加上日头酷烈,使得河水又浅下去了一大截,尤其是这条沟通南北的运河,此时更是无法让大型船只通过,只能靠着两岸的纤夫们卖力气拉过去了。
    此时被缓慢拖行于运河水面上的,是几艘足有三层高的巨大官船,头前一艘上还打出了巡抚山东的旗号,正是新任的山东巡抚陆缜的座驾了。
    在一切都定下之后,陆缜便也没在北京多逗留太久,只是作了些简单的交接,把手头上的各项差事都放下之后,便向天子辞行,正式踏上了前往山东的路程。
    本来,这山东离着北京并不甚远,更有水陆两条道路可走倒也算便利。但因为天气原因,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从运河水路过去。可是现在,看着那一点点往前挪动的船只,陆缜又不觉有些后悔了,这还是在陆地坐马车赶路来得更快哪。
    站在船头甲板上的陆缜此刻正轻锁着眉头,手里一柄折扇似有些不耐烦地快速摇动着,倒是给自己带来了一丝清凉。
    他愁的并不是会在路上多作迁延,这点时间他还是拖得起的。也不是因为看到两岸纤夫的辛苦模样而有了什么感慨,已经在大明朝当了多年官的陆巡抚早没有了穿越前那种思想,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就是有三六九等,自己身为朝廷命官坐在船上由纤夫们卖力拉着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让他感到犯愁的,是家里的事情。确切点说,是他离家之前刚得知的一个消息——楚云容已经怀上了他的骨肉!
    就在陆缜已确认将往山东担任巡抚,打算着把二女带上同往——他与两女之前因为种种之事总是分离,再加上之前将她们送回苏州又遭了不小的埋怨,并作了今后再不分离的保证,这次自然不敢再把她们留在北京了——时,却发现楚云容怀了身孕。这一下,计划就只能应变化而改了。
    虽然楚云容只是略起反应,尚不显怀,但作为他老陆家的第一个孩子,无论是陆缜这个当爹的,还是其他什么人都紧张得不行,自然不会再让楚云容舟车劳顿地跟着他一路跑去山东了。
    不光是她,就是云嫣,也自请留在了府中照顾自己的姐姐。至于她这么选择是真因为姐妹情深,还是为了照顾孕妇的情绪,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于是乎,咱们的陆大巡抚就只能再度孤身踏上了赴任的道路,却连个家眷都没有。而让他感到惭愧的是,照山东复杂的情况,以及开海的难度来看,自己这一次至少在那儿得待上两三年,也就是说自己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是看不到了。
    每每想起这点,陆缜都感到一阵愧疚和愁绪袭来,正印了那句话——当官不自在,自在不当官哪。
    不过在旁人看来,陆巡抚这一路所以愁容满面长吁短叹的就是因为担心前路难行了,这让随行的一干佐员心里也满是忐忑,这次去山东任职,想要打开局面可是太难太难了。
    正看着船前河水发呆的陆缜突然发现身边多了个人,这才收回了神思,扭头看去,却看到了一张棱角分明,肃然而几乎看不出什么心绪表情来的脸庞。
    见陆缜转头看向自己,这位才硬挤出了一丝笑容来:“抚台大人不必太过担忧,山东纵然是龙潭虎穴,也终究是我大明的疆域,你有钦差身份,无论是当地官府,还是所谓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