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大明-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卸嗌僮ぞ兀
    “所以我们大可以在商议军事时将旗帜一一插上,而等说完一切,就可将之撤去,其保密性可比地图要可靠得多了。”
    “好!陆卿,你这一沙盘确实想得周到!”这一回,朱祁镇是真个龙颜大悦了,说话间,还很高兴地上前一拍陆缜的肩头以为鼓励。
    这一幕落到群臣眼中,就算是那些朝廷重臣心里也是一阵羡慕。天子何曾如此亲昵地拍过自己的肩头,今日真算是破天荒了。
    而王振,这回是彻底没了咒念,只得尴尬一笑,退到了一边。
    随后,皇帝又道:“你这沙盘,朕收下了。这是朕自登基以来所收到的生辰贺礼中最最满意的,朕知道这是你的一片忠君爱国之心,说吧,让朕如何赏你?”
    这话的份量可就很重了,一般来说,天子要赏赐臣下都是直接决定,哪有问对方想要什么的,足可见这一回他是有多么满意和高兴了。当然,这样的说法做臣子的也往往最难应对,因为谁也不好掌握为君者的心意,不知该讨要些什么赏赐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当然,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比如——
    “臣做这一切只为向陛下贺寿,不敢有其他要求。而且做出这沙盘来也非臣一人之功,无论兵部相关官员,还是那些工匠都是出了大力气的,所以陛下若真要赏,自可赏他们。”陆缜这番以退为进的策略,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果然天子闻言又是一笑:“陆卿你也太谦虚了,朕还记得几年前的那艘飞艇,当时也着实惊到了朕哪。也只有你这样能想能干之人,才能推陈出新,不断造出让人惊喜的好东西来。那些帮你之人固然有功,但你却是首功之臣,朕岂能有功不赏而寒了天下臣民之心?”
    “这个,既然陛下这么说了,那臣确有个小小的请求,还望陛下能恩准。”
    陆缜这话一说,胡濙略皱了下眉头,而王振却是一喜。若是他提出了什么过分的要求,虽然现在皇帝一定会满足了他,但事后自然会有些不痛快,那将来就好做文章了。
    “你说,只要朕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拒绝。”不等胡濙给陆缜打眼色,皇帝已经接了话了。
    陆缜忙郑重其事地再次拱手为礼,这才道:“臣所以造此沙盘,除了有感于数月前的那场风波外,更是因为知道边关将士对敌之不易。故而臣希望能略尽一点绵力,还请陛下将此沙盘以朝廷的名义推广天下,那臣便心满意足了。”
    “唔?”皇帝闻言便是一呆,其他那些臣子也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他居然会提出这么个要求做赏赐,这哪是什么赏赐,分明就是在为朝廷设想了。
    胡濙的脸色再次展露笑容,深深地看了陆缜一眼,这个年轻人果然没让自己失望。而王振则垂下了眼睑,把失望之色藏了起来。
    半晌之后,天子才摇头道:“这算什么赏赐,即便你不说,朕也会让人将之推广到各处去的。就像当初那飞艇一般……”
    “陛下圣明,别的臣已无所求。”陆缜忙称颂了一句。
    但皇帝明显不想就这么算了,可一时间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妥善的封赏来。毕竟对陆缜,他并不是太了解。而一般的财物赏赐,似乎又有些拿不出手,难道要给他封个文官的勋位么?
    就在天子纠结的时候,邝埜站出来开口道:“陛下,臣倒是有个想法。”
    “邝卿请说。”
    “陆缜他现在虽是职方司员外郎,但却担着郎中之职。而自从该司郎中纪彬因病离京之后,此职便一直虚悬。以臣之见,不如以此番之功升他为郎中,如此也算名正言顺了。”
    皇帝一听,便当即点头:“邝卿此言甚是。陆卿听封……”
    于是乎,这么一座花了数月才制作完成的沙盘给陆缜带来了不小的好处,不但让皇帝再次加深了对他的印象,而且也从五品的员外郎被提拔成了从四品的郎中,此时的他已经有资格穿上代表高层官员的红色官服了。
    当这一消息在几日后为朝臣所知时,再次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要知道,除了那些世袭或是在战场上立过功的武官,本朝是很少有二十多岁就能当上四品高官之人的。就算是年轻有才,在科举中考上状元的才俊,也得经过数年磨练,才能爬上如今陆缜的位置,而那时,他们早已是三十五岁以上的年纪了。
    可以说,这次陆缜的迅速升官,实在惹来了太多人的眼红,背地里也多了许多非议之声。不过他们的这些声音显然是没什么用的,真正的威胁,只在那位天子身边的亲信太监。
    可出乎不少人意料的是,这一回王振也没再出声和生事,似乎他已经接受了对付不了陆缜的这一事实。
    只有他身边最最亲信之人才知道,其实他是因为另有一件大事要做,才暂时放过了陆缜。而这件大事,很快就将在朝中卷起一阵风浪来……
    @@@@@
    听说今天是那个特殊的五二零。。。。各位书有可要看紧了自己的钱包哪!!
    另,感谢书友18672397的打赏支持,以及书友王家王勇的月票支持。。。。。。

第452章 暗流(上)
    天高气爽,风轻云淡,这已是大明正统十三年的九月时节,正是深秋季节。
    有道是九月鹰飞,正是捕猎的好时候,也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最是活跃与不安分,不断觊觎着富庶中原大地的时候。
    往年里,大明九边诸镇在到了此时节,都会厉兵秣马,严阵以待。虽然几十年来蒙人都未曾真个大举进犯,但这种事关天下安危的大事可开不得半点玩笑,就是平日里总是往来长城内外的那些蒙人,都得被仔细地检查清楚,以防其入关之后有什么不轨的行为。
    不过今年的情况却要好上了许多,因为那进入各要紧关城的蒙人明显是要少了许多,而且这些蒙人脸上的笑容也明显增加了许多,看到明国官民,甚至还会主动笑着跟人问候与打招呼,看着就跟多年的朋友一般。
    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还得归功于朝廷在数月之前的那一道旨意——在北边诸多城镇增开了数十处榷场,从而让蒙汉两族之人的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加,蒙人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来换取生活必需品,而不必再像以往般为生存所迫不得不铤而走险。
    无论是中原的茶叶、盐巴、丝绸还是粮食,他们都能在这些新开设的榷场中得以换到。而他们所要付出的,往往只是几匹养肥养壮了的牛羊马匹,或是刚硝制成的牲畜野兽的毛皮。。。
    虽然这些东西对草原牧人来说也是价值不菲,但毕竟是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的。这比起拿命去赌去拼,结果还未必能抢到多少财物的打草谷之类的行径可要合算得多了。
    就如陆缜之前在奏疏中所提到的那样,只要给了他们一个能不动干戈就获取中原物产的机会,草原牧民也是会分得清轻重,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以如今蒙汉两族之人友好相处的态度来看,百年的恩怨说不定就真会因此而得到彻底的解决了。
    只是,没有人会想到,在这一片和平之中,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而这,必然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破坏和毁灭。
    @@@@@
    宣府下辖的阳高县,算是大明官府所控制的这一带的最西点了,再往西越过那高耸的长城,便是草原的地界。所以这个小县城一直以来都是让朝廷官员谈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
    也正因如此,小城的百姓一向不多,甚至很多时候连蒙人都懒得来打这儿的主意,因为这小城实在是太穷了,几百人杀过来,都未必能抢走多少东西。
    不过这一段时日,因为城外设立了两个大规模的榷场,让这座小县城一下子就成了蒙人眼中的香饽饽,许多部落的蒙人都驾着马,驱赶着一头头的牲口,驮着各种毛皮物产赶来此地与大明官府进行交易。所以此时的小城早已变得热闹起来,连那几乎都算关了门的小客栈都被各色人等给住了个满满当当的。
    本来满脸忧苦之色的甄县令,这时也是整天都笑呵呵的,因为他知道如此一来,光是收上来的商税,就够衙门上缴府衙一年的税款了,说不定还能多出一笔来进自己的腰包呢。
    所以每日里,甄县令都会兴致盎然地走出县城,去那两个占地颇广的榷场里逛上一圈,在了解当日的贸易情况后,也和两族的商人们交流一番,以为亲民之举。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特别踏实,感觉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今日自然也不会例外,一早,甄县令便出了城,直转到接近中午后,方才带着满意的笑容,返回了县衙,准备下午再处理一些杂事。
    可他人才刚进县衙大门,佐贰官萧主簿便带了一丝紧张的情绪迎了过来:“大人,京城突然派了人来,说是有事要吩咐。”
    “嗯?”甄县令闻言眉毛便是一挑,随即又是一阵兴奋——莫非最近这阳高县在我治下变得富裕起来连京城的那些大人们都有所耳闻,所以要提拔我了么?但随即,他又打消了这个有些自恋的念头,这种事儿怎么可能惊动京城的那些大人物呢?
    心里带着一丝紧张一期盼,甄县令赶紧就走进了二堂,便看到了一个灰色衣衫,面容冷肃不见半点笑意的男子正坐在那儿喝着茶水。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只第一眼看到此人,就让他生出了一丝如芒在背的惊恐之感,似乎眼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择人待噬的凶兽一般。
    在深吸了口气,稳了稳心神后,甄县令才堆起了一丝讨好的笑容走上前去:“下官阳高县令甄仁丙见过上差,因为公务缠身不在衙门怠慢了上差,还望恕罪。”说这话时,他还深深地弯腰行了一礼。
    对方这才把手中茶碗往几上一放,目光落定在他身上扫视了一番后才道:“甄县令不必多礼,我今日前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吩咐于你。”
    “上差请说,只要是本县力所能及的,下官一定竭尽所能把它办好。”
    “这事儿,你一定是能办好它的。”来人咧开了嘴,露出一口白森森的牙齿笑着说了一句。
    虽然对方是在笑,但甄仁丙却只觉一阵心慌,一股寒气突地从心底冒了起来。好容易才控制住心绪,勉强一笑:“大人言重了,下官尽力而为,尽力而为。”
    “我要你做的是……”来人也不再与他客气,当即压低了声音,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几句话一说完,甄县令的整张脸唰地一下就白了:“这……这怎么使得?如此一来,来此贸易的那些蒙人一定会不满,说不定会起冲突哪。还望大人三思哪!”
    “怎么,你敢不遵号令行事么?”男子的脸色顿时一沉,双目如刀般落在甄仁丙的脸上,直看得他忍不住就是一阵心跳加快,甚至都下意识想要朝后退去了。
    但是,甄县令却也明白要是照他的意思办事会是个什么结果。往轻了说,就是把这段日子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一切都推翻,一切都打回原形。往重了说,城外那几千蒙人说不定就会以此为借口攻击县城了。
    虽然阳高县也有数百驻军,但这点人马明显抵挡不住几倍的蒙人攻击。何况,这事一旦发生,自己这个县令就是首当其冲,就算没有被蒙人所杀,朝廷也不会轻饶了自己。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甄仁丙虽然被对方的阴冷气势压得额头冒汗,却还在做着努力的坚持:“这位大人,你要下官这么做可是有朝廷的旨意么?此事可是与之前的旨意相矛盾,若没有的话,请恕下官难以从命了!”
    顶着对方的压力,甄县令好不容易才把这一番话给说完了,然后只觉身子都有些发软,若非是坐在椅子上的,都要瘫倒到地了。
    见他居然敢拒绝自己的要求,那人也略感意外。但随后,脸上的寒意就更浓重了三分:“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若是你不肯照做,不出数日,不但你这官儿做不了,就是小命也别想保得住。”
    “我……我……”甄仁丙很想硬气些说什么,但话总是说不出口。
    看出他似有些不信的样子,那人已果断从袖子里取出一物,在他面前一亮:“我乃东厂百户,我想要是我东厂想要拿个什么地方官员,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而一旦你入了我东厂之手,我们想给你栽什么罪名,都不过是举手之劳。”
    直到这时候,甄仁丙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对手,怪不得一见了他就会感到一阵心惊胆战。厂卫的凶名在这百年的时间里早已让大明上下人等都到了闻风变色的地步了。
    “姓甄的,我再问你一次,你是做还是不做?我的耐心可有限得紧,大不了拿下了你换个人来帮我们做事!”说话间,对方已经站起了身来,似乎只要甄县令摇下头,他便会有所动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