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让甄武也少几分尴尬。
  说到底,他们走的这般早,在甄武心中也有点抓紧时间开溜的意思,毕竟医道博大精深,他虽瞧着是风寒,但是风寒也分好多种,而且和风寒病症相似的病也不在少数。
  他的一道药膳,对风寒管点用,但是对别的可没什么作用,若是不对症,按照张柔甲昨夜的架势,今早还不晓得会变成什么样子。
  若是真出意外,死了的话,甄武定然会心生内疚。
  路上甄武回望榆关驿站,叹了口气,心中想着,但愿那姑娘福大命大吧。
  ……


第119章 …铁岭卫清河关
  张柔甲沉沉的睡了一觉。
  午时方醒。
  她只觉的好似从没有睡过这么踏实的觉,一醒来浑身汗淋淋,仿佛所有的疲惫,软弱,不适全部排出了体外。
  她体察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已经好了很多,顿时心情愉悦起来。
  这若是让甄武知道,不得不感叹一句,张柔甲的运气和体质真好,病确实是风寒不说,昨夜那般凶险的情况,竟然一碗粥,睡了一觉,就好了个大半。
  月环半夜至此时一直没睡,忠心耿耿又忧心忡忡的守着张柔甲,此刻见到张柔甲醒来,连忙跑出去通知张叔。
  张叔也是一直未睡,上午时进屋瞧过一次张柔甲,见张柔甲呼吸悠长安详,这才把一直提着的心放下来。
  他本来打算好好感激一下甄武,顺便让甄武再帮张柔甲开个方子,可没想到甄武他们已经走了。
  不过张叔也没多担忧,因为夜里派出去寻找大夫的人,也带着一个乡下郎中回来了。
  现在听月环说张柔甲醒了,连忙请郎中再去帮张柔甲诊治。
  张柔甲也非常配合。
  等到郎中把完脉,郎中笑了:“小小风寒,无需忧心,吃上两幅药就好了。”
  这话一落,张叔和月环对视了一眼。
  随后,到了外间,张叔上前小心的提议道:“大夫,你要不再看看?昨晚凶险的很,而且昨夜有位世代从医的大夫,帮着诊查了一番,说不是一般的风寒,您看是不是再看看方才稳妥。”
  郎中一愣,本能的有些不喜,他虽是乡下大夫,但是也要脸面,但是瞧见张叔递过来的银子份上,即便不喜,也接受了张叔的建议,再次帮张柔甲把了一次脉。
  这次他非常认真。
  可看完后,还是认为只是小小风寒。
  这…
  郎中忍不住开始琢磨起来,世代从医的大夫看错病的概率高吗?
  显然不高。
  他脸色一沉,仔细的询问了一番张叔,等到张叔把甄武昨晚说的,做的叙述了一番后,他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问道:“你是说那位大夫用了一剂家传的药膳,把病情稳定住了?”
  张叔点了点头。
  这让郎中有些琢磨不透了,他又想了一会儿,还是想不明白,最后只好放弃,
  可是这要怎么说?说自己不知晓这种病症?或者诋毁昨夜那位大夫的判断?
  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诋毁一个人,势必让他的可信度也下降,天知道人家信他还是信昨夜的那个。
  想着想着,郎中眼前一亮,有了注意,他故意叹了口气,感叹道:“看来你们运气不错,竟然遇到高人了。”
  “高人?”
  郎中坚定道:“对,就是高人。”
  他不想管昨夜是什么风寒,现下他诊治的就是普通风寒,既然昨夜那位大夫都说了,那他就顺着昨夜那位大夫说一说。
  同行嘛,花花轿子你抬我,我抬你,顺道还能圆回他之前的定论,何乐而不为,所以郎中接着说了起来。
  “听了你这番叙述,加上我刚才细细体会,昨夜确实不是一般风寒,非常险峻,若是没有遇到昨晚的高人,怕是后果难料,不过好在这位高人,家学渊源,一剂家传药膳压住了病情,才能让患者病情稳定到这般程度,也就是现在小小风寒,说起来也多亏了我多年行医,见过很多疑难杂症,要不然普通大夫肯定看不出来昨晚的状况。”
  张叔一听这话,整个人顿时放松了下来,他想下,认同的说道。
  “确实,昨晚的大夫也说过,只要今日稳定住病情,就可无忧,想来正如你所言的。”
  郎中含笑点头。
  一旁听了这番话的月环,开心的跑进了屋里,叽叽喳喳的和张柔甲说了起来。
  张柔甲听着听着,眼睛也越来越亮。
  “这么说那个药商…不对不对,昨夜的大夫,真是高人?”
  月环连连点头。
  张柔甲脸上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脸,眼睛一弯得意道:“看来我张柔甲,真是福大命大呢。”
  ……
  甄武等人进了山海关后,稍作休息,顺道打探察罕的去向。
  薛禄胡长勇等人都是值得信赖的。
  就像甄武对于朱棣来说是可信的一样。
  但是甄武交代众人查探时,仍然没有说出查探的目的是为了杀掉察罕,甚至没有告诉他们查探之人真实身份其实是察罕,只是随便编了一个理由扔给了他们。
  至于杀掉察罕这件事,除非甄武在杀察罕时用到谁谁谁,甄武才会告知,要不然他没打算说与薛禄等人知晓。
  察罕和赵金虎两人的假身份,是朱棣在北平查出来的,基于有这一点,甄武等人不至于像个无头苍蝇,无处下手。
  他们一连用了两日,施了一些办法,从关口守卫处,得知到察罕等人去往的是铁岭卫。
  甄武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铁岭卫的位置,他仔细的琢磨着,这个消息的准确性。
  铁岭卫,现在可以说大明汉军边界卫所,紧挨着的就是阿扎失里的泰宁卫,而阿扎失里之前与察罕的父亲纳哈出,同出一系,都是保皇派。
  但是纳哈出金山之战败给大明后,便降了大明,尤其是也速迭儿弑君后,更是忠于大明,而阿扎失里却一直还带着他的部落对抗大明。
  不仅如此,他在对抗大明的同时,也不承认也速迭儿为蒙古可汗。
  脑袋不太灵光的他,两头被打怕后,才一怒降了大明。
  而大明随即在白城,齐齐哈尔,兴安盟等地设了泰宁卫,福余卫,朵颜卫三卫,但是这三卫又与其他卫所不同,属于‘属夷’,他们还是带着自己的部落,大明对他们的掌控很低,目的也只是让他们帮助大明抵抗其他蒙古部落。
  现在的泰宁卫是三卫中实力最强的,为三卫之首,同气连枝。
  这点倒是和甄武的记忆不同,他一直以为朵颜卫实力最强,要不然为什么兀良哈三卫,在后世也被称为朵颜三卫?
  不过甄武也没在这点上多纠结,现在是现在,以后是以后,发生什么变化都没准的事。
  甄武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阿扎失里和察罕,因为察罕他爹的原因肯定交情不错,铁岭卫紧挨着阿扎失里的泰宁卫,那么察罕去往铁岭卫的概率就很大。
  到铁岭卫后,入泰宁卫见阿扎失里?
  很有可能。
  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察罕的这个举动就有点耐人琢磨了,要知道阿扎失里受到失烈门袭杀捏怯来的影响,本就一直不愿意接受大明的封赏,现在和他有仇的也速迭儿死了,额勒伯克接了位置,当上了蒙古可汗,更让阿扎失里摇摆。
  而据朱棣的消息,阿扎失里有意参加,今冬的蒙古部落聚集。
  这下事情可有意思了。
  甄武笑了笑,看来得先去铁岭卫再说了,他仿佛感觉到有一场大戏,要在那边上演了。
  那么,动身。
  正好,在朱棣给甄武的名单上,铁岭卫驻守清河关的千户,就是朱棣的人。
  这个助力刚好用得上。
  ……


第120章 …凉国公府的商队
  辽东,自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就开始在此地建立点线式的防守要塞,然后到隋唐时期,高句丽被内迁中原大陆,汉民族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辽东地区。
  再之后……
  就轮到了大明。
  随着这片土地再次回归汉族统治,朱元璋通过设卫,迁民,移军,等一些列手段,不仅巩固边防,还使更多的汉家人在这里落地生根。
  有汉人,就会有耕地,他们不会管这片地方之前是做什么用的,只要是土地他们就会试着种一种粮食。
  而一旦种出粮食,这一片地方也就有了根基,继而慢慢的影响到渔猎民族,带着他们靠双手吃饭,不再满脑子想的都是劫掠。
  汉民族伟大就是伟大在这里,他们有着很强的开发能力,慢慢的会把贫瘠的地方,开发出繁荣的样子。
  而辽东地区经过这么多年的开发,现在已然升腾出宝地的气象。
  自甄武等人出关之后。
  天高地阔,纵马奔驰不说,越来越多的耕地开始落入了甄武的眼中,有农田也有军田,展示着希望的样子。
  众人在路上也不多做耽误,一路疾驰。
  初始大家都带着好奇,跑起马来也只觉得畅快,可这般过了几日后,就有人挂着个苦瓜脸,连话都不愿意多说,每次一下马,恨不得亲吻大地。
  甄武笑了笑没说什么。
  顾明见到后,顿时乐不开支道:“这就觉的苦了?想我们年前的时候,我和老甄他们入漠北探查乃儿不花,在马背上待了一个多月,每天基本上睁眼就上马,甚至有时候晚上还要爬在马背上休息呢,可也没人叫一声苦啊。”
  这事薛禄几个大多听过,以往喝酒甄武等人也没少拿这个自夸。
  可之前薛禄他们听归听,但对一个月在马上并没有什么具体概念。
  但现在经历这么一遭,顿时对甄武他们有些佩服。
  “而且现在还只是刮些风,若是下了雪,那才叫受罪呢。”顾明自豪的说道。
  甄武见薛禄几人脸色又苦了几分,开口道:“行了,没他说的那么受罪,等习惯了就不觉的什么了,而且此地离铁岭已经不远了,等咱们到了铁岭后,咱们好好休息几日。”
  习惯?
  顾明发愣的看了一下甄武,不过下一刻,他的脸上就露出了一抹等着看乐子的笑意。
  习惯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可想要习惯谈何容易,当初甄武与张武两人如何习惯的马上生活,顾明可是亲眼得见。
  没有循序渐进,就只能吃得下大苦。
  随后,众人又一路疾行,过广宁卫,东宁卫,沈阳卫,然后直奔铁岭卫,这一路,越往北走,天气越发寒冷,人烟也渐渐的稀少了起来。
  等到了铁岭卫后,周边几乎只剩下屯军庄子和边防军堡,除了一些大胆的行商外,少见普通百姓,而这里的军士也比南边的一些卫所,多了几分肃穆沉稳,少了几分轻浮。
  众人踏入铁岭,薛禄几个都忍不住的松了一口气,甄武一路上没有照顾任何一个人,而放慢速度,所以他们只能咬牙挺着。
  顾明倒是对他们暗暗点头。
  大明军人就得这般,不管什么困苦都扛得住。
  甄武带着这些人找了个客栈,简单收拾了一番,甄武看天色还早,便出了客栈在城里乱逛,随着他转悠的时间越长,他对这里的认知也越发清晰起来。
  这里才是真正的边镇啊。
  甄武了解过大明现在的边防布置,由东向西,铁岭卫,全宁卫以及宣府,这一条线是直面北方蒙古人的战线。
  全宁卫在其中又显得更加重要,位于后世赤峰市附近,是去年刚刚设置的卫所,指挥使捏怯来带其部众驻扎,但是他没多长时间便被失烈门袭杀,导致部众溃散,被朵颜等部吸纳走了。
  这个结果就是全宁卫设了个寂寞。
  而且全宁卫和铁岭卫一样,北面都是泰宁卫阿扎失里的地盘,一旦阿扎失里反叛,完全可以进全宁,占高州,如此南下可进逼北平,坚守亦可孤悬辽东。
  所以,阿扎失里若是想要反叛,朝廷肯定不会视而不见,出兵是铁定的事情。
  甄武一边走着,一边想着这些事。
  全宁卫属于大宁都司,不过现在已经改名为北平行都司,属于宁王的封地。
  只不过那位后世也算大名鼎鼎的宁王以及辽东的辽王都还没有就藩,不知道是不是现在这边还一团乱麻的原因。
  想到这一点,甄武一愣。
  他仿佛感受到朱元璋的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对他们寄予厚望的同时,也在尽力的保证他们的安稳。
  这个老人好像是在打算彻底稳固住这边的局势后,才会让他的儿子们来这边镇守。
  呵。
  这老头还真有意思,不愧是家主式皇帝,性子里就带着些小农思想。
  不过,甄武倒挺有共鸣。
  说起来,甄武何尝不是这样的人,拼命博前程,不就是为了给家里人或者后代留下些能够传承的东西吗。
  ……
  等甄武回到客栈的时候。
  眼前的景象却让甄武大吃一惊。
  好长的一个商队,这得多少货物?!
  甄武倒吸一口冷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