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朱高煦不等别人说什么,就已经跑了出去。
而朱玉英满脑子就只剩下一句话,好些天前就开始准备了,然后心里忍不住的开始翻涌,他为什么好些天前就开始准备,是在意吗?可在意他为什么还要跑去结亲?
……
燕王府,甄武过来表明来意后,被带到一处地方,这里有个管事的坐在长条凳上在登记,身后已经摆放了许多的贺礼。
此时管事前面还有着几个武将在登记名讳。
甄武也不着急,等他们登记完后,上前把贺礼送上去,报了一下自己的名字,看着管事按照名字放置好后,便转身打算离去。
可没想到之前那群武将,有人听到甄武这个名字的时候驻步停了下来,回头看向甄武。
他打量了一番甄武后,见甄武只有一个人过来,忍不住的嘲讽道:“还真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过来送贺礼。”
嗯?
甄武耳灵,听到后第一时间看了过去,这一群人没一个眼熟的,不过甄武也不怵,直接走过去,问道:“你谁?”
“王全吉。”那人傲然的说道。
王全吉?
甄武很快想起来了,前段时间就是这人的小舅子欺负的石冷,甄武也打量了一番王全吉,瞧着王全吉的神色是记挂上了他,不过他也无所谓,谁也不可能和所有人都和气。
甄武笑了笑,眉毛挑了一下说道:“我是阿猫阿狗,那你不一样也是阿猫阿狗?”
大家都是百户,一样的分量,谁还能比谁差了?
王全吉眼睛里立马闪过一丝狠厉。
可是他还没说话,这群人为首的一人,突然在这时说道:“你们不一样,他陪我来的。”
“你又是谁?”甄武看了过去。
那人不屑的瞥了一眼甄武,更加傲气道:“永清左卫指挥同知付大生。”
指挥同知?
好大的官!
还真是大鳖带乌龟,一窝子王八羔子。
甄武心里生出了些火气,自己好端端的送个贺礼,也能惹一身骚,而付大生这个做上司的护短的这般明显,不管青红皂白,上来就帮腔。
真是可以。
可就在这时,朱高煦从远处跑了过来,他一眼就落在了甄武身上,远远的就惊喜的喊道:“甄武?!这可真是巧了,没想到还能刚好撞见你。”
说话间,朱高煦已经跑了过来,一拳头锤在甄武胸膛上:“话说你的贺礼呢?瞒我许久,这会儿瞒不住了吧。”
甄武指了指管事那里,示意管事已经收了。
朱高煦兴冲冲的就跑了过去,甚至连付大生几人的行礼,都只是随意的挥了挥手,就像对一个不在意的陌生人一般。
甄武瞧见这幕,笑了起来,心中的郁气顿时消散了不少,冲着付大生道:“瞧着,咱们确实不一样啊。”
说着,朱高煦已经把贺礼拿到了手中,然后来到甄武身边,他只是淡淡的瞥了一眼付大生等人,连多看两眼就懒得看,拉着甄武就往外走,一边走着还一边和甄武聊着。
留下付大生等人一脸铁青。
甚至,远远的他们还能听到朱高煦的高嗓门:“甄武你要不要随我去里面,我问问我娘见不见你,你可以把贺礼亲手交给我姐。”
甄武摇了摇头:“还是不去了,今日瞧着你们一家陪郡主过生辰呢,我就不过去凑热闹了,你替我祝福郡主两句即可。”
“成,没问题。”说着,朱高煦开始摆弄甄武的礼物。
甄武的礼物用木盒装着,外面还包着一层红纸,朱高煦完全看不出来是什么,好奇的不行。
两人正走着,没想到迎面撞上了朱棣,朱棣正从外面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眼里突然映入朱高煦和甄武不由一愣,随后停下了脚步。
甄武和朱高煦都是连忙参见。
朱棣点了点头,训斥朱高煦:“你不陪着你大姐他们,乱跑什么?”
朱高煦连忙举了举甄武的贺礼:“我是帮大姐拿贺礼来了。”
朱棣依旧没好语气:“又不是你的贺礼,你惦记什么。”
说完,朱棣转头看向甄武,想了想后说道:“撞上你也刚好,你在偏房等我会儿,我忙完了有事问你。”
甄武连忙应是。
随后朱棣又匆匆走了。
甄武无奈,只好去偏房等朱棣传唤,朱高煦正琢磨着贺礼是什么,没兴趣陪甄武闲聊,便和甄武说了一声匆匆回内院去了。
不远处的付大生看到这一幕,脸色铁青之外又添了几分惶恐,他侧目看向王全吉,问道:“这人什么来头。”
王全吉连忙说道:“好像是护卫军中的一个百户。”
付大生听到这话,气的想当场抽王全吉一巴掌,脑子笨成什么样,才会在燕王府嘲讽燕王护卫军。
他妈的,不晓得什么叫亲疏有别?!
……
第091章 …贺礼
世事好多时候的走向,往往出人预料,就像今日的甄武,本当只是普普通通的一趟送贺礼之行,却没想到被朱棣留了下来。
甄武随着王府的人,来到后殿偏房里坐下。
这里属于等候室,备有茶水,可惜甄武不愿意表现的太过肆意,所以不打算尝一尝王府的茶。
说起来,这个时代的茶,他还没喝过一口碰心意的,这倒是一件好事,因为后世知名的一些茶园,必将是他的钱罐子。
朱棣办公的后殿经常有人走动进出,甄武不时站起身来活动,就能瞧见外面的人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这让甄武有点吃惊。
他真的没想到朱棣的工作量会这么多。
甄武心里叹了口气,这样的人还真的适合当皇帝,甄武他自问如果有一日他变成了王爷,绝对做不到朱棣这般,反而更愿意做一个混吃等死,天天享乐的王爷。
天天躺着还有钱花,想玩什么就能玩什么,这才是他动起来的最大动力。
渐渐的,甄武收回这种乱七八糟的思想,把心思用在了正事上,他发现来来往往的多是蒙古人,不由的开始琢磨,最近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而与此同时,朱高煦已经拿着贺礼回到了朱玉英房间里,所有人眼光第一时间放在了朱高煦手中的贺礼上。
徐妙云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三个儿子,四个女儿,最小的是女儿才四岁,最大的便是朱玉英。
二女永平郡主,嫌弃的皱着眉:“这是什么呀,这么丑。”
“只是盒子不好看,里面想来会很有趣,你们不晓得甄武,他的想法总是稀奇古怪的,所以我才想要知道他送贺礼,会送什么东西。”朱高煦说道。
然而,其他人依旧不怎么相信,他们一家人什么没见过?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些物件惊喜呢。
永平郡主又从朱高煦嘴里听到甄武的名字,思索了一下,心生好奇的问道:“这个甄武是不是有两个妹妹?”
说着说着,她看看向了徐妙云。
徐妙云点了点头道:“没错,经常来咱们王府的甄良和甄淑便是甄武的妹妹呢。”
听到这话,永平郡主顿时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妹妹们就那么土,哥哥还能多稀奇?”
朱高煦脸一下子黑了,不乐意的对着永平道:“你莫要这样说,甄武是我自己人,我可是会帮他撑腰,便是他妹妹你也不许欺负。”
永平眼一瞪,毫不示弱,论年岁她还是朱高煦的二姐呢:“那我连你也一起欺负。”
不过,她说是这么说,但是从小在王府长大,脑子又不笨,晓得能来王府的都是朱棣所看重的,她自是不会自找麻烦的惹出事端。
朱高煦不乐意的嘿了一声,眉头都皱起来了。
徐妙云见越来越过分了,训斥道:“你们都在胡说什么,给我老实点。”说完这句,顿了一下,眼睛看向了甄武的贺礼,她秀眉微蹙道:“这东西即是取来了,便打开瞧瞧吧。”
朱高煦点了点头,把贺礼放在了朱玉英面前的桌上。
贺礼既然是朱玉英的,理应朱玉英打开。
朱玉英看着贺礼楞楞的出了会儿神,没人晓得她在想什么,只是眼睛里流转着伤感。
但是可惜在场的都是孩子,除了徐妙云没人会在乎或者说没人能体察她的这份伤感,不仅如此,甚至耐不住性子的朱高煦还在连连催促。
“大姐,盒子有啥好看的,快打开瞅瞅里边到底是什么。”
“快点吧,要不我帮你?”
一旁的永平就爱和朱高煦闹,直接怼了上去:“又不是送给你的,你着什么急。”
朱高煦顿时被憋住了。
朱玉英被两人吵的也回过神来,她慢慢的撕下贺礼外表的红纸,然后把木盒子从八音盒上取了下来。
八音盒精致的样子落入在场所有人的眼中。
一棵树,一座房屋,一个女子,这三种东西坐落在木桩底上,仿佛是在远离人间,千尺之上的悬崖上,而衣衫飘飞的女子更像是九天之上的仙女。
徐妙云一边看,心里也在点着头,暗暗念叨着:确实是件很精致的玩意儿,瞧着也用了心思,倒不枉玉英这番为他伤感。
永平这时也啧啧了两声,说道:“没想到,瞧着还真的挺精致的。”
徐妙云最小的女儿还笑着叽叽喳喳道:“这个仙女真好看。”
然而,就在众人夸赞精致的时候,旁边一直淡定的朱高炽拿起刚刚不小心掉落的说明书,他看了两眼,随后立马理解了全部内容。
他眉头轻轻皱起道:“这东西还有玄机,你们让我瞧瞧。”
朱高炽说完,上手摆弄了两下八音盒,很快就找到了上劲的机关,他锁着眉,一点一点增加力气慢慢的扭动机关,按照他看的说明书里的,扭了几圈才松手。
就在他刚刚松开机关的时候,上劲后的发条储存了足够的动能,一点一点开始释放。
音乐突然响了起来。
衣衫飘飞的女子同时也转动了起来。
这一个变化,立马让众人惊住了,没人弹奏,音乐何来?无人转动,女子又因何起舞?
这种新鲜的东西,一下子就刺激到他们所有人的感官。
徐妙云最小的女儿惊讶的一下子长大了嘴巴。
就连一直不相信甄武能拿出什么新奇玩意儿的永平,也忍不住的低喃道:“这…这也太神奇了。”
哪怕向来理智的朱高炽也忍不住有点惊叹,随后开始思索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可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不由得有点失落。
难道我比甄武差这么多?
而朱玉英此刻,整个人已经失了神。
这东西真好。
可他为什么送这个东西呢?
人啊,联想的时候往往喜欢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联想,朱玉英的心忍不住开始激烈的跳动起来。
她看着这座房屋,看着那个转动的女子,又把视线定焦在甄武的刻字上,她伸出手轻轻抚摸刻痕,在音乐的感染下,她的脑海中仿佛闪现出甄武认真刻画时的样子。
他说我好看呢,那他是不是也常惦念着我呢,朱玉英忍不住的闪过这个念头。
而这个念头又让她之前坚定不再想念甄武的想法开始破碎。
就在这个时候,憨乎乎的朱高煦突然一拍大腿,大咧咧的夸道:“哎呀,这东西可真好,搞得我现在都想去父王那里寻甄武,问问他到底咋想的。”
这话一落,朱玉英猛地抬起头看向朱高煦,她的眼里带着润气,情绪略显激动的问道:“他在王府?”
朱高煦楞楞的点了点头道:“在啊,父王有事寻他,把他留在了后殿偏房呢。”
朱玉英又猛的站了起来,脸上闪过一丝纠结,可下一刻她依然转头看向了徐妙云,她咬了咬牙,紧张又坚强的说道:“娘,我…我…我去厨房一趟,瞧瞧饭食好了没。”
说完,朱玉英不敢等徐妙云的回话,头也不回的向着外面跑去。
……
第092章 …总有一瞬间怦然心动
房间里,徐妙云见女儿这般激动,怎么会不晓得女儿是去寻甄武了,她本能的想要张口拦住。
这般行为不成体统。
可话到了嘴边,又忍了下来。
她也曾年幼过,清楚的晓得朱玉英此刻是什么样的心态与心境。
因为,她也曾这般憧憬惦记过朱棣。
女儿家的情绪,总是会因为旁人,而容易忘记自己。
徐妙云还记得,她年幼时父亲徐达宠溺的神色,那时候,她便不与其他女孩一般,她喜欢舞刀又酷爱读书,父亲没有因为她是女儿身而强加阻拦,反总是由着她任性,所以她在十三岁时不仅耍的一手好鞭法,更能写得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外面因此还给她传出了‘女诸生’的名头。
然而这个事情传出去后,慢慢的落入了朱元璋耳中。
徐家有女初长成,怎能不便宜自家人?
朱元璋当时便和她父亲定了儿女亲家。
那一年,徐妙云尚还不晓得这对她的人生意味着什么,甚至还为得到朱元璋的夸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