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欤嗷蛘咝酥虏樯芡蛉俏蹦甓街桑靡庀禄够饭宋奈浜榔呶剩骸叭绱讼展兀稳撕推啤!
  甄武听到这话,都懒得再想一下堡宗了。
  而随军文员感受到朱棣此战自信的心情,一个个哪怕是第一次随军北征,一时间也都放下了忐忑的心境。
  甚至被朱棣特意叫来记录此战详细的金幼孜等人,还有心情游山玩水了起来,不是骑马逐兔,便是观山看景,没有一点大战当前的紧张。
  这搞得甄武都有点嫉妒了,于是有一日在金幼孜好不容易猎了条兔子后,甄武没好气的直接给他抢了。
  抢完后,甄武还恬不知耻的说道:“记得把我抢你兔子的事,记录下来。”
  金幼孜连忙摇了摇头道:“不会不会,这兔子就当孝敬国公的。”
  可谁知道这让甄武更不高兴了。
  “你费什么话。”甄武瞪眼道:“让你记录,伱就记录,别让我再打你一顿。”
  额。
  金幼孜有点发懵。
  甄武想了想,解释了一句道:“青史留名啊。”
  金幼孜顿时笑了出来道:“以国公之前的功绩,早已青史留名,何须这般。”
  “你懂啥,我甄武的形象,在史书中不得鲜活一点?!”说罢,甄武拎着抢来的兔子,趁着大军在兴和休整,快马去往了薛禄和顾明处。
  右哨营地中,不出甄武所料,顾明在夜里点燃了一叠一叠的纸钱,夜空中明灭的火光仿佛在传达着顾明对儿子的思念。
  薛禄见到甄武过来了,很是好奇。
  甄武把兔子甩给薛禄,咧嘴笑道:“打了只兔子,一个人吃着没味,你让人寻两壶酒来,咱们就着烤兔,饮上几杯。”
  薛禄看了一眼伤感的顾明,立时明白了过来,当即点头让人去寻酒过来,然后他看着甄武正满地找柴火,笑了笑抽出短刀亲自去处理兔子。
  这一夜,甄武薛禄和顾明,聊了许久的往事。
  ……
  自兴和后,再往下走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了。
  三月初九这天,朱棣在鸣銮戍,检阅大军,誓师出征。
  此次誓师有史记载:六军列阵,东西绵亘数十里,旗帜鲜明,戈戟森列,铁骑腾踔,钲鼓震动。
  可谓当今天下第一雄兵,无人敢掠其锋。
  等到誓师结束后,第二日大军再次出发。
  这次出发,甄武明显感觉到朱棣谨慎了起来,这让甄武微微有些放心,看来朱棣总归是沙场老将,即便有雄师在手,也没有飘起来。
  朱棣当了燕王那么多年,对蒙古可以说是非常了解,他晓得草原腹地水源最为缺少,所以每隔十日路程便下令修建一座储存饮水的城寨,以备大军寻不到水源时,可从后方源源不断的调集水源供大军饮用。
  这些城寨的名字也格外有意义,不是杀胡城,便是灭胡城,显示出朱棣打算毕功于一役的决心。
  但也因为如此,大军行走的非常缓慢,本来快马几日可至的路程,朱棣稳扎稳打的走了足足五十天时间。
  五月初一这一日,大军终于到达了鞑靼人长期活动的区域胪朐河,朱棣饮马此河,故改其名为饮马河。
  甄武等主将同时开始警惕了起来,因为他们都知道,此地已经距离蒙古人不远,而且必定也能在此处寻到一些蒙古人的踪迹。
  大量的斥候,尤其是先头部队左右哨两军,更是不断的派出精锐骑兵向着更远的地方探索。
  而这个时候。
  鞑靼内部正在爆发一股分裂的内讧。
  阿鲁台看着坐在大汗宝座上的本雅失里,心头怒火越烧越旺,尤其是想到本雅失里一声不说,便派人袭杀了大明使团,更是让他双眼冒火。
  本雅失里把阿鲁台的神色看在眼中,不屑的冷哼一声道:“怎么?太师还在对我袭杀大明的人心生不满?”
  阿鲁台冷哼一声,意思不言而喻。
  本雅失里大怒道:“太师什么意思?难道我堂堂大汗之尊,还杀不得几个大明的人?”
  阿鲁台气的想要吐血。
  他和大明如今正是蜜里调油,本来还能麻痹着大明,甚至借着大明的资助发展壮大,可现在倒好,大明五十万大军打了过来。
  那可是五十万大军。
  更何况是朱棣亲率大军前来,他们当初和燕王打交道打的少吗?
  朱棣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在场之人谁不知晓。
  而且再听听朱棣的阵营,甄武,朱能,张武,薛禄,好家伙,这几年能征善战,声名鹊起,又恰在壮年的全部拉来了。
  这是要干什么?
  阿鲁台深深的吸了口气,努力的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怒火道:“大汗当然杀得,但大汗既然杀得,引的明军来攻,想必大汗定有应对的良策,不知大汗此时可否明示一二。”
  “良策?”
  本雅失里心里暗笑,可脸上却装作一副糊涂的样子:“没有啊,我从哪里来的良策。”
  此言一落。
  阿鲁台阵营的人全部倒吸了一口冷气。
  火点起来后,不管灭?
  这大汗有点混蛋呀。
  本雅失里这时再次开口道:“太师手下兵马众多,想必以太师之能,阻挡住明军攻伐,应不是难事,这还需要良策吗?”
  阿鲁台这时仿佛终于知道本雅失里的盘算了。
  借大明之手消耗他的威望?
  可他不是傻子,也不会上当的,阿鲁台眸光一转,看向了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随后对着本雅失里道:“我这两日身体不舒服,怕是无法上阵,不如先让阿达卜率部众阻挡一两天如何?”
  说完阿鲁台看向了本雅失里。
  然而本雅失里有些出乎他的所料,竟然顺着他的话头接了下来。
  只见本雅失里看向了他最为忠心的部将阿达卜。
  “阿达卜,你能否阻挡明军一两日?”
  阿鲁台眉头皱了起来,突然有点看不透本雅失里了。
  而阿达卜此刻却大大方方的站了出来,一点也没有为难之色的说道:“回大汗,阿达卜有心替大汗效命,可是阿达卜部众太少,万万不是明军的对手,若是让阿达卜去阻拦明军,除了败逃之外,再无任何的可能,阿达卜并不是怕死,只是怕因阿达卜反害了咱们鞑靼。”
  “有道理。”本雅失里说道。
  下一刻,本雅失里仿佛自己嘟囔的说道:“太师身体不舒服,阿达卜也不是明军对手,那咱们该如何是好?”
  众人沉默。
  阿达卜突然提议道:“大汗,明军如今气势汹汹,我们不妨暂避锋芒。”
  本雅失里眼中一亮道:“好主意,既然打不过,那咱就先逃命再说吧。”说完,本雅失里看向阿鲁台问道:“太师以为如何。”
  这时的阿鲁台恍然大悟,原来在这里等着他呢。
  但他如何舍得逃。
  这片地方他苦心经营了二十年,二十年啊,他怎么舍得放弃这片丰沃的水域。
  阿鲁台怒道:“若是不战而逃,我们哪还有脸面存活在这个世间!”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太师到底意欲何为?!”
  说着,本雅失里的脸色也在此刻冷了下来,他卸掉了脸上的伪装,再也不装模作样,冷冷道:“既不想逃?那就劳烦太师前去阻敌。”
  阿鲁台噌的站了起来,带着冲天的怒气,直视着本雅失里。
  什么意思?
  本雅失里把大明引过来,反倒逼着他去应敌?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法子,本雅失里也肯做。
  真他娘的不是个玩意儿。
  本雅失里则毫不示弱的看着阿鲁台。
  良久。
  阿鲁台咬牙道:“一定要如此?”
  “没错!”本雅失里沉声道。
  阿鲁台沉默了下去,可是眼光却闪烁起危险的光芒,自从他领了太师之位,整合了一个又一个部落后,很久没有人这么强势的站在他的对立面了。
  他重重的向前踏了一步。
  一时间支持他的部将们,同时凶悍的站了起来。
  而阿达卜众人则也应声而起,针锋相对。
  火药味顿时弥漫了起来。
  可片刻后。
  阿鲁台挥手让他的人全部坐下,他沉声道:“大汗想要暂避锋芒也可以,那咱就东迁避避风头,咱们去飞云壑附近,那里也足矣让我们熬到朱棣退军。”
  他想的很简单,大敌当前他们实在内耗不得,而他既然不想应对大明,那么东迁至飞云壑附近,等到朱棣退军后,再次回来占领这片水域,也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可他把本雅失里想简单了。
  只见本雅失里摇了摇头道:“这点我却不同意,我以为咱们应当西迁,前去与瓦剌合军,双方联合定可阻明军不敢再轻犯草原。”
  什么?!
  阿鲁台顿时咬起了牙。
  这就好比汉献帝想带着曹操去投袁绍。
  比喻有点不恰当,因为鞑靼此刻的力量明显是强过瓦剌的,而且强的不是一点半点,但如果瓦剌和本雅失里搅合在一起,对阿鲁台来说却依旧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这让阿鲁台如何能同意。
  本雅失里看着双拳已经握紧,透着一股暴戾的阿鲁台道:“太师不愿意吗?”
  “你说呢?”阿鲁台冷声道。
  本雅失里默默的解下短刀放在了桌上,坚定的道出了他的目的:“那咱们就各奔东西,各安天命,太师自可带着你的人马东迁,我则西行自谋生路!如若不然,我也不惧与太师彻底撕破这张脸!”
  本雅失里的声音,如铁一般的响在大帐之中,刚好呼应了帐外呼啸的狂风。
  鞑靼内部的双方势力,不知不觉间已经图穷匕见,走上了分裂的道路。
  而此次交锋,很显然本雅失里谋划的更为周全。
  阿鲁台这个亏,不得不咬碎牙齿咽进肚里。
  可这对大明来说,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利处。
  ……


第411章 …血染斡难河
  几日里。
  朱棣一边探查鞑靼人的踪迹,一边率大军顺着饮马河缓缓而行,一路经过平漠镇,苍山领,锦屏山…
  至五月初九时,哨军终于发现了一小波鞑靼人的踪迹,而这波鞑靼人仿佛没有一点战意,在见到明军后掉头就跑,一点也没有犹豫。
  哨军见状立马追了上去,马蹄飞溅碧草地,箭失飞射,在经过一番奋力追击骑射后,成功逮住了几个俘虏,然后兴奋的返回了大营之中。
  当薛禄听闻此事后,当即就进行了审问。
  审问的结果让他喜出望外。
  鞑靼内部竟然出现了矛盾,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已经分兵各自向着西北和东北方向逃窜而去,而更重要的是这几个俘虏,竟然知晓本雅失里逃窜的一些路线。
  这让薛禄是惊喜又心疑,他把几个俘虏分开都审问了一番,发现几个俘虏说得全都能对的上,又派人顺着本雅失里逃窜的路线去探查了一番,当探马回来禀报,确实发现了本雅失里逃窜的踪迹后,薛禄再也忍不住了,当天夜里便带着几个俘虏,去往了朱棣处。
  薛禄一路快马,来到了朱棣的帐中。
  当朱棣听完薛禄的禀报后,一时间激动的从座位上直接一跃而起。
  他的眸光里闪烁着光彩,仿佛在说着,苍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
  不过朱棣在兴奋过后,还是谨慎的问了一句。
  “俘虏呢?可分开审问过?又可否派人顺着路线探查过?”
  薛禄抱拳道:“末将全部分开审问的,几人所说全无破绽,而且也曾派探马前去探查过,确实发现了本雅失里逃窜的踪迹,俘虏现下也全被我带到了此处,陛下可随时传进来审讯。”
  “好!”朱棣眉目中闪过思索,随后眼光一定,先是冲着士卒吩咐道:“快马前去通报,让甄武等将速来见我。”
  随后,朱棣让人把俘虏带进了大帐,再次进行验证性的详细审问。
  果然,审问的结果与薛禄的禀报并无差异。
  就在朱棣为此兴奋的眼中连连放光时,大帐外响起了急速而来的马蹄声。
  没多久。
  甄武等人便全部聚齐在朱棣的大帐之中。
  在这晚上时分,朱棣突然召他们过来,甄武他们自然明白,定然是有大事相商,所以所有人都是神色郑重又带着期待的看着朱棣。
  朱棣向着薛禄示意了一下,薛禄点了点头,站出来一五一十的把他所知道的信息全部详细的讲了出来。
  众将听闻后,一个个脸上全都爬上了喜色。
  自从二月间从北平出发,他们已经在路上走了三个月了,每个人心中的好战分子早就变得有些焦躁了。
  如今发现了鞑靼的踪迹,这简直正是将士报国立功时。
  朱棣抬手指向甄武道:“你怎么看?”
  甄武简单琢磨了一下后,便自信的看向朱棣道:“陛下,既然发现本雅失里的踪迹,自然不能放过,不管如何咱们也该先尝点甜头了,而且本雅失里的部众据我们多年的了解,最多七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