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没有多想,脸上一笑道:“不如改封个好地方,大明境内好地方那么多,十七弟你随便挑,挑一个你喜欢的,你看这样如何?”
嗯?
朱权本还以为大宁这是要不回来了,他将要赔个底朝天呢,万万没有想到朱棣会大方的来这手。
他顿时整个人有些懵了。
大宁再好,能好到哪里?
满大明不说所有地方都比大宁好,但比大宁好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如果可以挑个更好的地方。
他还要个屁的大宁啊。
朱权有些感动的看向朱棣,之前他还曾暗戳戳的担心过朱棣小气呢,现在看来四哥到底是四哥,这格局,没得说。
一时间朱权激动的连连点头道:“四哥你对小十七真是太好了,如果让我挑选,我自然是欢喜的。”
“那好,你说吧,你想要什么地方?”朱棣大气的说道。
大气的样子让人看不出一点毛病。
搞得甄武这会儿都有些疑惑了。
甚至还怀疑是不是他的记忆出错了。
可朱棣没道理这么大方啊。
甄武隐隐感觉这事没那么简单。
而朱权这时候满脑子已经装满了大明的疆域地图,他在脑海中左挑挑,右捡捡,最终心中浮现出一个地名。
苏州啊。
这世上还有比苏州更有钱更舒适更好玩的地方吗?
他朱权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别人,没有!
朱权兴致勃勃的向着朱棣激动道:“那我选苏州,苏州就好。”
“苏州?”朱棣问道。
朱权连连点头。
可朱棣的反应又有点出乎他的意料,朱棣竟然沉吟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
朱棣才好似自个都囔道:“苏州这地儿好吗?”
朱权有点摸不清朱棣的意思了。
不过他确实很想改封到苏州,而且他觉得之前靖难他也出力了,他改封个苏州也不过分,所以他哪怕有些猜测朱棣不太愿意把苏州改封给他,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苏州应该…是个好地吧。”
嘶。
朱棣吸了口气,这小老弟开始不上道了啊。
不过没关系,这事好办。
朱棣扭头看向甄武问道:“你觉得苏州是个好地吗?这事不能委屈了我十七弟,别到时候封错了地方,所以你也说说。”
甄武看乐子正看的入迷呢,没想到朱棣转头把他又拖到了戏里面。
那么这苏州…该…该是好地吗?
甄武看着朱棣,朱棣神态中啥也不透漏,仍旧一副替弟弟担心的好兄长模样,演的贼逼真。
甄武犯愁的挠了挠脑袋,他只觉得这场合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了的,他一咬牙摇了摇头道:“苏州这地…不好。”
朱棣眼睛一亮。
甄武看到这幕后,心里彻底踏实下来了。
“那你说说哪不好。”朱棣问甄武。
甄武一愣。
过分了吧。
那可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啊。
能有什么不好的。
他说一句不好已经很给面子了,好嘛。
非得让他说出不好的一二三不成?
“你不是说苏州不好吗,你总得说出来让你十七叔听一听,要不然你乱说话,你十七叔怪罪你怎么办。”朱棣催促道。
甄武只好硬着头皮道:“苏州…苏州…这地方规矩多,住的让人不自在,而且有钱人太多了,人心不古,民风很差,不安全,哦,对了,还有离京城太近了,难免有人挑刺,朝中的那些御史不就做这个的,到时候难免念叨十七叔,念叨其实不怕什么,就怕伤了十七叔和父皇的情意。”
朱棣眉头微皱,这说的都什么和什么啊,不能搞点古语什么什么的?
不过也还行吧,勉强算够用。
朱棣转头看向朱权道:“十七弟,你看甄武说苏州不太好,你是什么想法?你不用顾忌什么,你如果觉得苏州就是很好的话,那我让甄武带兵护送你去苏州亲自瞧瞧,你俩刚好看看谁说的不对,怎么样?”
这…是护送吗?
护是一点看不出来,送他上路倒是真的。
而且还是甄武送他上路,这谁他娘的能救得了他。
朱权看了一眼甄武,摇头苦涩道:“这就大可不必了,既然甄武说苏州不好,那肯定就是不好,我再换个地方就是了。”
随后,朱权又想了想,退而求其次道:“钱塘如何?”
朱棣这次都不问朱权了,直接问甄武道:“你再说说,钱塘好不好?”
甄武的脸都有点黑了。
没完没了嘛。
但他看着朱棣认真的眼神,也不敢不上心。
甄武一边在脑子里苦思着说辞,一边摇头道:“钱塘也不好,因为钱塘…钱塘从风水上讲,就不适合十七叔,十七叔过去的话,少则短寿多病,重则累及妻儿的,十七叔还需慎重啊。”
朱棣被甄武这一句话搞的脸色也有点黑。
他狠狠的瞪了甄武一眼。
这他娘的说风水呢还说他呢,他就想让甄武说点钱塘的缺点,甄武和他扯什么犊子风水。
甄武也很无奈啊。
他对这方面真的不是很精通。
朱权这时候也看懂了,他心中一沉道:“四哥,要不你替我选个地方吧,我真不知道哪里合适我。”
朱棣略微有点尴尬,不过还好他脸皮厚,一个愣神就恢复过来,他假装琢磨了一下,开口道:“要不南昌?我瞧着南昌不错。”
南昌是什么鬼。
朱权忍不住的开口道:“南昌就是好地吗?”
朱棣没回答,脑袋一转看向了甄武。
艹的。
甄武心里的火气曾的就冒出来了。
干嘛呢这是。
朱棣他娘的不会自己说吗?
合着好地方要他说缺点,不好的地方还要他说优点?
牲口也没这么使唤的。
再说了是朱棣不愿意封好地方给朱权,一直把他拉出来干什么?他知道南昌有什么好的啊。
别说他这辈子没去过南昌,上辈子都没去过南昌。
这让他说个屁啊。
甄武直接破罐子破摔道:“南昌那确实好,不是我吹,那真是众所周知的好,就比方这一点,对不对,而且南昌那个什么来着,那真是没得说,谁见了都得竖大拇指,还有那个,我这么说,你们都明白了是不是,那我就不多说了,总之一句话,十七叔过去,绝对不会后悔。”
额。
朱棣和朱权都有点懵。
这他娘的都说了些什么啊。
不过,大家都是明白人,这话照样够用。
朱棣笑着对朱权道:“你看,甄武说的有道理吧。”
“嗯,很有道理。”朱权不得不也附和道。
朱棣大喜:“那就这么说定了,改封你到南昌,以后啊,有什么想法和需求,多和四哥沟通,四哥肯定满足你。”
“那我可谢谢四哥了。”
……
随后,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一阵废话,当时辰差不多后,朱权提出告辞,朱棣也没有挽留,便让朱权离去了。
等到朱权走后。
朱棣的脸彻底黑了下去,他转头看向甄武训斥道:“你他娘的要不要听听你刚才说的都是什么玩意儿,不学无术到你这个境界也是少有,你闲暇的时候不能给老子好好读读书吗,别他娘的用到你的时候,只知道和老子扯那些废话,你丢不丢人。”
甄武翻了翻白眼,理都不想理朱棣了,他丢人,朱棣难道不丢人吗,也好意思说他。
朱棣瞧见甄武的样子,心头忍不住有点火起,不过他也知道他比甄武好不到哪里,骂也没啥意义。
他吸了口气,烦躁的挥了挥手道:“算了,懒得再看你,你也滚吧。”
得。
甄武老老实实的告辞离去。
朱棣看着甄武这股老实的样子,突然噗嗤一声又笑了出来,他好笑的摇了摇头,想着刚才甄武不着四六的乱扯一通的样子,不由得感叹:还是他爷俩配合的好,事前都不用对对词,就能把朱权的问题解决的漂漂亮亮的。
相比起他的几个儿子,老大正经,老二冲动,老三机灵,都缺了甄武那股子无赖劲和厚脸皮。
……
当甄武心气不顺的回到了家中后,想了想,没有回自己院里,转头去找小七了,然后又让人去通知小六去小七那里。
今儿的心情,适合训妹妹和弟弟。
等到甄武好好的训斥了一顿小六和小七后,这才心情舒畅的回到自己的院中,和朱玉英腻歪着上床睡觉。
之后的日子,朱棣仿佛真的懒得见甄武,一直也没有召见甄武或者突然给甄武增加什么差事,甄武也乐的如此,每天除了日常的差事外,基本上都窝在家里,和一家人享受着家庭的温馨。
在家中窝的多了,家里就容易出喜事。
朱玉英又怀孕了。
这事一时间惊动了家里的所有人,然而就在全家喜气洋洋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他的家中。
安南使臣,安南太史令杜省。
甄武听到马毅禀报后,略微皱了一下眉毛,随后便笑了起来。
他还没去找安南,安南的人竟然先找上了他。
这就有意思了。
甄武当即在中堂接见了这位来自安南的使臣杜省。
等茶水上来后。
甄武端着茶水看着杜省,笑道:“杜先生怎么想来见我这个武人了,咱们好像并没有什么联系吧。”
“是下臣来的唐突。”
杜省赔笑着说完,然后让他的随从搬进来一个木箱,他接着说道:“为了表示我的歉意,特意给国公备了一些小礼物,还请国公笑纳。”
“哦?”
甄武来了兴趣,他起身来到木箱前,打开木箱看了一眼。
好家伙,东西还不算少,珊瑚,珍珠,黄金,全是价值不菲的东西。
甄武似笑非笑的看向杜省道:“杜先生还是先说一下来意吧,要不然这东西我可不敢收,不过杜先生别紧张,若是事情不是太困难的话,看着这东西的份上,我倒是愿意帮这个忙。”
杜省大喜。
他激动道:“国公有所不知,自正月我等来了京师后,便一直祈求大明皇帝陛下赐封我安南国王爵,只是不知为何一直未得到应允,还望国公帮忙向皇帝陛下说上一说。”
这事甄武知道。
而且甄武也一直关注着呢。
至于朱棣为何不赐封,原因很简单,之前安南国王一直姓陈,可这次送过来上表求封的却换成了一个姓胡的,这让礼部觉得可疑,便劝朱棣调查一番再说。
可一连几个月,朱棣都拖着没办,这让安南使臣开始着急了。
而朱棣为何拖着此事,甄武也清楚,表面上朱棣看似一直在拖着,可实际上朱棣早已经暗中派人去往安南调查了,因为甄武也有派人前往安南,并且此时都已经调查的差不多了。
甄武笑了笑问道:“杜先生为何觉得我能帮的上忙?”
杜省说道:“我在京城走访过许多人,皆言赵国公权高语重,所以还望赵国公相助一二,我安南以后定然年年有厚礼相赠。”
“可这事有点难办啊。”甄武故意表示为难道。
杜省见甄武如此,一咬牙,让随从又搬进来一个箱子道:“还望国公相助一二。”
甄武瞄了一眼另个箱子,笑了起来:“行吧,看在杜先生这般真诚的份上,那我便去宫里走一趟,至于这些东西…”
杜省连忙说道:“不管事成与否,这些东西都是送给国公的一点心意,只是还望国公尽心一二即可。”
甄武笑道:“你既然这么说,你且放心吧,这些东西不让你白送。”
“那就多谢国公了。”
甄武点头送客道:“回去等信吧。”
杜省了然道:“那我便不多打扰国公了。”说完,他在马毅的带领下向着外面走去。
当杜省走后。
甄武想了想,先去书房拿了他准备了许久的一叠厚厚的奏折,然后才让人备马向着皇宫而去。
这个奏折是甄武花费了好几个月才写出来的。
里面写着甄武对未来方略的一些看法,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两条贸易线,一个是海上的,可途径南洋诸国,过马六甲海峡,一路航行能至印度,非洲和欧洲,另一条线便是自古以来的丝绸之路。
只要这两条贸易线,能打通,并且守护下来,在甄武看来将会给大明带来源源不绝的好处,这就像两条大动脉一样,会源源不断的给大明输送血液。
其实最早之前甄武考虑过向海外殖民这个手段,但经过甄武调查后,他才发现大明根本不需要殖民,或者说现阶段不需要。
因为大明是如今最为发达的国家,它只需要通过贸易顺差就能赚的盆满钵满,像茶叶,丝绸,瓷器,器具,书籍等等都是旁人求着他们交易的,而大明可以通过这些东西,随意的挑选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和财物,并且交不交易,怎么交易都得看大明的脸色。
大明不像某些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