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人终不负。
……
北平城,燕王府。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王府都属于低气压的情况,内侍,府兵,一个个说话都小心了几分,不仅如此,就连徐妙云和朱高炽等,也不再肆意的大笑。
这一切的原因,出在燕王府的主人身上。
朱棣坐在后殿里,听着文武汇报和讨论事情,可是精神始终难以集中,总是在不知觉的看向茫茫草原方向。
已经一个月了。
依然没有北元踪迹的消息。
谈何出征,又如何出征?
人生在世,不能立不世之功,意如何能平!
后殿里。
朱亮正在汇报,内容提及晋王,让精神云游的朱棣回过神来。
“晋王?晋王怎么了。”朱棣问道。
朱亮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口道:“晋王那边传来消息,晋王带军深入草原,北元余孽皆望风而逃,不见踪迹。”
望风而逃?不见踪迹?
“呸。”
朱棣突然大怒的拍在桌子上,让下面的众人,惴惴不安。
“茫茫草原何其之大,不探查清楚,贸然带大军深入,能撞见故元人马才是见了鬼,除了徒耗军资,还能有什么好处。”
朱棣大怒的斥责晋王的北征方针,其他人却不敢多言。
其实他们也知道这段时间朱棣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朝廷那边已经有不少人在夸赞晋王扬我大明军威,而私下里对燕王按兵不动有着不少非议。
幸好皇上雄才大略,能够体察一切。
要不然他们的燕王非要气出病来。
随着,朱棣一句话一句话的脱口而出,慢慢的朱棣平静了下来,可是还没有平静多久,朱棣突然想到万一晋王真的瞎猫碰到死耗子遇到故元人马,而后一战攻成。
那他真要呕死。
急躁的情绪,立马再次占据了朱棣的心神。
“如今还有多少支斥候队没有回来。”朱棣再次询问。
朱亮道:“还有五支。”
五支。
朱棣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深深吸气。
一定要带回准确消息啊。
一定要!
他等了这么多年的一个机会,近在眼前,不能不把握住。
朱棣甚至为此,忍不住的祈祷上天让他幸运一些。
而谁又能想到堂堂燕王,在遇到自己掌控不了的事情时,也会如普通百姓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军士匆匆跑了进来。
“启禀殿下,有斥候队带回了准确消息。”
朱棣猛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惊愕的同时脸上也慢慢绽放出狂喜。
“好。”朱棣接着又道:“速带他们进来。”
殿中其他人听了这个消息,脸上也都带上笑意,大家都是燕王一脉,燕王憋屈,他们又能好到哪里。
不一会儿。
一支衣衫褴褛,各个冻得面色青紫的斥候队走进了大殿。
众人看到他们这番模样,顿时大吃一惊,尤其朱亮甚至差点惊讶出声。
这个斥候队,正是甄武等人。
而朱亮此刻眼睛正一转不转的放在朱能身上,嘴唇忍不住的在微微颤抖。
一趟差事,何至于此。
朱棣这时也看清来人,其中不少都是他见过的人,比如朱能,甄武,可他现在都有点不敢认。
“你们怎么搞成这幅模样。”
甄武几人相互看了看,随后,都示意顾明上前回话。
顾明上前抱拳,开始说了起来。
语句不快不慢,顾明也不会说的夸张,很平淡的把他们遇到狼群,烧了军帐,丢了行李,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冰天雪地中跟踪其其格等人,探查到对方的大营所在,全部讲了出来。
可即便语气平淡,但是众人都有些动容。
他们大多去过草原,草原日夜温差大,在帐篷里尚且有时候冻的睡不着,更何况他们在空旷的夜里硬挺。
朱亮看着朱能,眼神中带着一些心疼,可更多的却是欣慰。
有子如此,父复何求。
甄武等人也觉得不容易,这些天基本上没怎么睡过,全是眯一会,冻醒了,活动活动身子,眯一会再被冻醒,能抗到现在,全靠着一股楞头劲。
不过这一切都值得。
因为甄武看到朱棣眼中的赞赏了。
朱棣看着众人,眼中赞赏越来越浓。
“好,当赏!此次北伐结束,必有重赏,接下来看本王的吧,有了北元准确位置,活该我朱棣荡靖漠北。”
朱棣大笑。
第043章 …第一次随军北伐
甄武等人自从汇报了侦查结果后,整个北平地区都动了起来,各个卫所无数的军士向着古北口大营集结。
他们这些护卫军,自然而然全部编入中军。
三月初二,朱棣率众将出长城古北口,急行军直奔乃儿不花等屯扎的迤都。
中军队伍中,甄武带着他的总旗兵,默然行军,在浩浩荡荡的大军中,如沧海一粟,毫不起眼。
他这支总旗是步兵,甄武乐的刚好如此,在马背上待了那么多天,骑马的技术虽说提高不少,但现在一瞧见马匹,大腿内侧还在打颤颤。
行军路上,有时和张武对视一眼,各自都是会心一笑。
一日行军下来,军士们闲下来聚堆聊天,内容来回都是老三样,谁谁娶了个小媳妇,我知道哪家有个俏寡妇,再就是真特么羡慕骑兵那群孙子。
甄武也钻在一堆士兵间乐呵的闲聊,前两个话题聊的,把甄武都美的咧嘴直笑。
等聊到骑兵的时候,甄武觉得没意思了。
突然有人问甄武:“甄百户,咋聊到骑兵你不说话了,聊小媳妇俏寡妇的时候,你说的可全是我们没听过的玩意儿,骑兵你也给我们说点新鲜的呗。”
要是聊之前的。
什么曹操力战大小乔。
什么极品家丁之萧家母女三朵花。
什么武松劝嫂嫂自动。
等等。
不拘年代,不拘职业的多少还能聊一段。
但聊骑兵有什么好聊的,难道和他们说骑马,骑的都快吐了?
甄武摇了摇头,没兴趣的不想说。
在场的不单是只有甄武他们总旗,也有其他总旗队里的,见状,还想激一激甄武。
“甄百户,你不会羡慕的不想说吧。”
一旁的薛禄,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激甄武,急赤白脸的就替甄武辩解起来了。
“羡慕?呸,我们百户有什么好羡慕的,前段时间我们百户还入斥候队来着,就说乃儿不花他们的位置都是我们百户探到的,骑兵有啥好稀罕的,那是我们百户不想,要是我们百户想的话,转骑兵就一句话,而且保准当的都比那群骑兵强……”
说着说着,薛禄转头看向甄武,自豪的问甄武:“甄老大,要不你就给这群没见识的讲讲?”
“不,你会讲,你给他们多讲会。”
薛禄一愣,看到甄武享受且充满鼓励的眼光。
甄武突然发现,听别人尬吹自己,也挺有意思的。
……
之后,就是平淡的行军,甄武和张武两个总旗队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相互黑出感情了,在这马上要打仗的节骨眼上,一下子亲近起来,休息的时候不时能看到俩总旗之间的人勾肩搭背。
有时候,朱能和顾明他们几个中护卫,也会过来找甄武和张武闲聊。
有时候,甄武和张武也会去中护卫那边,一时间,甄武在中护卫那里倒也多出了不少的熟人。
就这么,渐渐的大军越来越逼近迤都。
……
而迤都。
咬住的大帐内,其其格一个人坐在火盆前发呆,等到咬住掀帐走了进来,才回过神,随后立马迎了上去。
“阿布,和他们商议的如何?”
咬住来到火盆前,烤了烤火道:“他们不愿意再动,若是要迁徙,这方方面面总是一件麻烦事。”
“可他们不知道明军已经有斥候探到周围了吗?而且咱们在北平的探子,之前就来报过,今春明军肯定会要征伐咱们草原。”其其格着急的说道。
“都知道的。”
咬住点着头,脸上也满是纠结:“可他们说的也有道理,明军的那伙探子,不是已经被你带人全部杀死了嘛,他们不见得找得到咱们,就算找到,咱们大不了和他们打一场,咱们全部加起来也有数万部众。”
其其格听了这话不由得生起怒气。
她摸了摸自己断臂处,眼中突然浮现出甄武的样貌,咬牙道:“阿布啊,明人都狡猾善战,谁知道他们有几支斥候队,若真让明军打过来,这些年咱可有胜过他们大军?”
咬住沉思不语。
其其格叹了口气道:“要不这样吧,咱们带着咱们的人,退居二十里,让乃儿不花他们待在这里,我总觉的此地已经不太安全。”
咬住怒气冲冲训斥道:“咱们都是一个部落的。”
其其格无惧依然道:“我又没说就此分割,咱们这么做,若是真的明军攻来,也能相互救援,但是万一救无可救,也可保证咱们火种不灭啊。”
“好了,你不要说了。”
咬住烦闷的摇了摇手,随后语气柔了几分道:“你让我想想吧。”
……
明军一路疾行。
可是离迤都越近,天气突变,一连两日降雪,到了今日,雪不减停的迹象,反而越发大了起来。
就好像仙人醉酒,狂乱的把漫天的云团揉碎洒下。
雪越积越厚,踩在上面一下子就陷了下去。
军士们前行越发受阻。
这天停军后,朱棣大帐里,众将士按位序落座,商讨军情。
不少将军进言,大雪阻路,将士难行,若是贸然前行不仅有敌袭危险,就是后面的辎重部队也跟不上,不如就地扎营,静等变天。
朱棣站在地图前,眼睛死死盯着地图上插在迤都的小旗子上,已经这般近,现下停下如何甘心。
良久。
朱棣开口道:“我们定的本就是急军突袭的策略,若是一停,不白费了这些日子的急行军?”
“但是雪下的太大了,天时不利我等,这也是没办法的。”
朱棣又是良久没有说话。
最后,在众将的劝解下,不得不说道:“我再想下,你们先下去吧。”
等到众将散了后,朱棣心烦的走出大帐,顺着中军营帐漫无目的的走着,一边想着对策,可越想越是不甘心。
正气闷时,突然看到甄武带着兵,在巡视。
今天值营人马中有甄武他们总旗。
朱棣看着,莫名觉的这个年轻人总有着一股沉稳,眼中始终带着自信般的从容,随后想到甄武之前的所作所为,和前段时间甄武他们斥候队的情况。
一时突发奇想,冲着甄武招了招手。
甄武本没有看到,随后听到几声招呼,转头一看,惊讶的连忙跑了过去。
“值营的事,可安排妥当了?”
“已安排妥当,定当无误。”甄武抱拳说道。
朱棣点了点头道:“那随我走一会儿。”
这自然没有问题,也不敢有问题。
大雪纷纷,朱棣在前,甄武在后,走着走着,朱棣的声音响了起来。
“大雪难行,有人建议就地扎营,有人建议冒雪突袭,你怎么看?”
甄武愣了愣,他没想到朱棣会问他这个,并且也觉的朱棣问的突兀,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试百户。
可朱棣发问,甄武就得回答。
甄武想了想,偷偷瞄了一眼朱棣的神色,心里简单琢磨了一下后道:“其实殿下心中应有定意,但殿下发问,卑职便斗胆一言。”
朱棣转身看向甄武。
甄武眼睛透着亮光,如冰晶一般清澈。
“思敌所思,出其不意!”
……
第044章 …优秀的人总会在风口浪尖
思敌所思,出其不意!
朱棣咀嚼着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可这八个字仿佛有着神奇的效果,让朱棣眼睛也越来越亮。
敌人在想什么?
他们肯定想着大雪天不可能遇到袭击。
但我朱棣偏要大雪天突袭。
如此出其不意,怎能不大胜而归。
甄武没有想那么多,他偷偷看了两眼朱棣的神色,心里满意的给自己点了个赞。
他不懂战场计谋,也记不清楚这场战争的具体细节进程,但是他知道怎么琢磨人性。
朱棣但凡想要就地扎营,早就下令扎营构建防事了,怎么可能在这里犹犹豫豫,既然犹豫,肯定是朱棣自己想要冒雪突袭。
那么,甄武顺着朱棣的想法,逆推八个字,再送给朱棣轻而易举。
而且,他知道这场战争,朱棣是赢了的,既然能赢,让朱棣坚持自己就可以了,总不能他白话两句,就改变了历史进程。
再怎么说,朱棣这种人也没那么容易被人影响。
甄武的这些想法,朱棣并不清楚。
此刻,朱棣看着他手下的这个年轻人,越看心里越欢喜,不仅心思和他相仿,还聪明有想法。
这样的人若是只扔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