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恪在一旁轻轻点头。
  这倒是正常。
  毕竟当下大唐帝国的城市化率。
  还是太低。
  城市化率顶多也就是百分之几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大多数的人口。
  大多数的财富。
  都集中在广袤的农村地区。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要必须攻打的位于长城要塞之上的幽州城外。
  突厥可汗颉利脑子,只要没出问题。
  就不会去一个一个的,攻打城池。
  “那咱们就先到沧州城休息一会儿,明天再继续行军吧!”
  李恪看了一眼天空之后说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
  李靖点点头。
  一行人,迅速的入了沧州城。
  沧州城太守,见到大将军李靖带军进来。
  是激动异常。
  原因非常简单。
  沧州城就处于战争之中。
  可是城里却没有正儿八经的军队守卫。
  仅有的一些军队。
  还在前些日子。
  被途经此处的柴绍给全部拉走了。
  眼下,在这坚固的城池里,却是薄弱到令人发指的守备力量。
  偌大一座城池里面的守卫士兵,顶多只有三千人。
  而且全都是从城里边临时招募过来的青壮。
  装备也差。
  训练更差。
  在这样的情况下。
  沧州城太守,是急得团团乱转,生怕哪一天突厥人率军直扑沧州城。
  自己连同城池一块被突厥人给杀了。
  所以看到了率军进城的李靖还有李恪之后。
  后者是激动异常之余。
  可谓是有求必应。
  要什么便给什么。
  所求的,不过就是想请大将军李靖能够拨下来一些军队负责守城。
  可惜对于他的这个要求,李靖是不会答应的。
  原因非常简单。
  他的军队也不够啊。
  突厥人,可是整整三十万大军啊。
  他守在这五万大军,要去与突厥人硬刚。
  即便是有炸药,这种黑科技存在。
  可是原始的黑火药武器。
  又怎么能够,抵消如此巨大的人数差异呢?
  故而,在当下这种用人之际,无论是李恪,还是李靖,都不会同意这个太守的要求,哪怕,人家这也不是无理之要求。
  正当李恪等人在沧州城里面休整的时候。
  颉利手下的三十万大军,此时,则正在疯狂的北上着。
  刚刚,高月已经送出了最新的消息。
  最新的情况,也不知道这个高句丽的公主,到底是凭借什么手段,竟然刺探出来了,唐军掘开黄河大堤的具体时间。
  眼下,颉利已经知道了,在后天早晨的时候,大唐便会掘开黄河大堤,放黄河大水来淹死他们。
  这还了得?
  对于颉利而言还有他们的大军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只剩下了一天多点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里面。
  他们如果不能逃到一个足够安全些的地方的话,那么,涛涛的黄河大水,便会直接的将他们给全部淹死掉!
  想到这里,颉利是脚步是怎么着也不敢停下来啊。
  一路北上,疯狂到了极点,甚至,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他们还就地的将一些粮食, 还有一些个俘虏给尽数的抛弃了呢。
  为的便是能够更加快速的跑路。
  而与此同时,大唐皇宫里面,深夜里面,李世民接到了一封自从他开战之初到现在,唯一一封告捷的文书!
  “皇上,大捷,大捷啊,皇上。”
  一声声大喊声传来。
  李世民从龙塌上起来,他眉头一挑,一旁长孙皇后连忙的给李世民披上了一件衣服,而李世民,却已经在一旁的侍女的搀扶下,走下床去。
  “怎么回事?”
  李世民朝急匆匆的进来的太监王海质问道。
  “陛下,大捷啊,大捷,不只是一个大捷,是整整两个呢!”
  “两个呢?”
  李世民脸色一喜。
  “快跟朕说说。”
  只见到王海,连忙的将手上的两封奏折给呈到了李世民手上。
  “殿下,这两份奏折,一份是蜀王的,一份是李将军的。”
  “蜀王?”
  李世民眉头一锁,李恪不是去突厥那边了吗?怎么他的报捷文书,跟李靖的一块到了?
  这时候,李世民已经翻看起来了奏折。
  瞬间,他脸色大喜,嘴里面连呼了三声。
  “好好好。”
  嗯,能不好吗?
  自已儿子李恪竟然把突厥王廷都给攻破了,把突厥可汗的老巢一把火给烧了,把里面的突厥贵族全给屠了,这事,李世民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不高兴呢?
  只见到许久没有流露出来过笑容的李世民,面目满是喜跃之情,他又打开了第二份奏折,然后,细细的观看了起来。


第122章 大黑锅
  “幽州城已经收复了?”
  李世民脸色微变。
  他是打过许多仗的马上天子,自然明白,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眼下,突厥人已经被大军给堵在了华北平原了,堵在了太行以东,黄河以北的平原之上,在这个时候,再掘开黄河大堤,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想到这,李世民脸色微变。
  “现在是什么时候?”
  “回禀陛下,今天是四月二十九啊。”
  一旁,响起的太监王海的回话声。
  “不好。”
  李世民暗道一声。
  “那也就是说,明天,汴州那边便会掘开黄河大堤了?”
  “是啊,皇上,这是前几天您亲自下的诏书。”
  王海点点头,附和着说。
  “眼下,派快马去是追不出来了……”
  “这这……”
  李世民脸色有些阴沉,他无奈的苦笑一声,随之,额头上便密布起来了青筋。
  嗯,黄河大堤被毁,眼下肯定是要淹死不少的大唐百姓的,如果能够顺便的淹死一些个突厥军队的话,那倒也罢了,只能说是必要的牺牲了。
  可是,问题是当下,李世民大抵已经笃定,突厥军队,应该是后撤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掘开黄河大堤,以水来代兵的话,他李世民那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啊!
  想到这里,李世民眉头紧锁着一团。
  因为,突厥牙帐被毁,与幽州城失陷两件事,按照他的估算,颉利应该是已经接到了消息,在接到消息的情况下,颉利断然是会选择回师草原的。
  所以,接下来的黄河以北。
  很有可能,一个突厥骑兵都没有。
  届时,掘开大堤那就是在杀敌了,那特喵的是在害民。
  这么一口又大又黑的黑锅,李世民可不能背啊?
  他是要当千古一帝的人物。
  哪里能够背上一口,掘开黄河大堤,然后致使数百万黄河北岸百姓死亡的大黑锅呢?
  这种黑锅,搁历史上,那都是由反动派背的啊。
  “这个王在齐,该杀啊!”
  听听见,李世民低吼着说。
  一旁的王海匍匐在地上,不敢说话。
  与此同时,汴州城里。
  随着天亮大亮,一骑快马匆匆的到达了黄河北岸,此时的黄河上面,是没有大桥的,不过,渡船却是不少,只见到快马上的骑兵,在岸边一阵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条路边的官船,便急忙的高呼道。
  “八百里加急,速速过来送我过河,否则,日后定严惩不怠。”
  官船上的船夫不敢怠慢,匆匆的便划着船,朝岸边靠近,载着上面的骑士,还有他骑着的,还有用来换乘的共计三匹战马,匆匆的便过了黄河,后者过河之后,便匆匆的往汴州城去了。
  汴州城。
  这里可是数朝之古都啊。
  而在当下的大唐,这里仍繁荣异常,此时,城里一片的肃穆,城中,两千士兵已经准备好铁锹之类的工具,正准备妥当,要往黄河北过去,汴州太守张光禄,此刻正站在众人面前,面色沉重的说道。
  “皇上有旨,尔等速速随本官出城,然后渡河过去到北岸开始掘开大堤。”
  “是。”
  一众士兵们虽然有些不忍,毕竟,作为生活要汴州的汴梁子来说,他们就居住在黄河南岸,当然明白,那高高的,突出于地面的黄河大堤一旦被掘开,后果将会是什么。
  黄河可是一条悬河啊。
  在平原之上,河堤却是要高于两岸的土地的,如此一来,一旦黄河大堤被掘开的话,那么,从大河里面奔涌而出的涛涛河水,便会以极快的速度,以雷霆万均之势,一口气冲出数百里远。
  将数百里范围内,所有的生民,全部淹死。
  这可不是在危言耸听啊。
  君不见,蒋光头这混蛋玩意,当初掘开花园口是在什么时候?
  那年代的黄河,可是屡次断流的情况下,都能够一口气把整个豫东平原给淹了,淹死了数百万生民,至于受灾百姓,上千万计,而在当下的这个时代,在水流充沛的情况下。
  一旦大堤决口,正逢雨季的当下,那无数的河水,兴许能够一口气冲到沧州呢!
  可是,即便如此,他们却仍我执行李世民的命令。
  而且,事实上在大多数的人,包括此刻,汴州里面的百姓们眼里,掘开黄河大堤,是必须要做的!
  原因非常简单。
  此刻,如果不能够掘开黄河大堤的话。
  那么,很有可能,在黄河北岸肆虐着的突厥骑兵会挥师渡过黄河,然后,在汴州劫掠,可想而知,这对于汴州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
  所以,他们才愿意,掘开黄河大堤。
  嗯,相比于自已的安危而言。
  北岸那几百万人的生死,已经顾不上了。
  就在张光禄匆匆的带着两千个手持着铁锹的士兵,准备渡过黄河,然后,一路前往大堤上面,挑选个合适的地方,在黄河上边挖开个口子的里瞧。
  远处,一骑快马冲到了汴州城里。
  “八百里加急,敢阻挡着,斩!”
  随着骑士在汴州城里那黄土泥地的道路上飞奔着,随着他那一声声嘶哑的呐喊声传来,当听到这八百里加急这几个字眼后,汴州太守张光禄随之便反应了过来。
  “何事?”
  只见到他匆匆的走出府衙,朝面前的骑士质问。
  “是什么奏报?”
  “是军情急递?还是陛下诏书?”
  “都不是。”
  骑兵抹了把脸上的油汗,随之,从自已的怀里掏出来了一个用火漆密封了好,且装在油纸袋子里面的信封。
  “就是这个。”
  “是我家谯国公要给您的。”
  说罢,骑兵又从自已的背后,掏出一面旗帜来。
  “另外,谯国公还让我带了这个过来。”
  “这是?”
  张光禄定眼一瞧,顿时脸色骤变,那是面旗帜,可是,这旗帜却有其的特殊之处,这玩意被称为王命旗牌。
  是朝廷颁发给那些个封疆大吏,或是边军重镇的将领用的。
  其作用,大抵相当于后世电影里面比较拉风的尚方宝剑。
  “我家谯国公说了,汴州上下,如有谁敢不遵他号令者,皆可以让小的王命旗牌斩之!”


第123章 程咬金要北上
  送信的骑兵那掷地有声的声音回荡在张光禄的耳边 ,他脸色微变,但还是匆匆的撕开了信封上面的火漆封口,然后,迅速的扫了几眼后,他眉头一挑。
  “本官自当遵令。”
  说罢,又瞅了眼这骑兵,一身的泥水,明显是一路急驶,顾不上休息,在过黄河的时候,沾上的,便说道。
  “尊下也累着了,先到府衙里面休息吧,我让下人们去准备些热水,热汤,你且歇着,至于黄河大堤一事,暂且放下,本官定然会遵守谯国公信上所说的,绝对不会擅自毁堤!”
  “如此便好。”
  骑兵长出口气。
  而张光禄,也正如他所言,在得知了突厥骑兵们已经退回去的时候,便放弃了毁堤之后,以水代兵的想法。
  毕竟,自古以来,掘开黄河大堤的人。
  哪个不是遗臭万年了?
  如若不是性命攸关,如若不是李世民降下了旨意,他张光禄也不愿意这么作。
  而与此同时。
  张光禄也派出去骑兵,给在魏州城里,等候着消息的柴绍,送去了一封急递,让后者放心,自已不会掘开黄河大堤。
  “张光禄,你小子给本将军滚出来,快些滚出来?”
  就在张光禄以为事情都安排妥当的时候,外面传来了阵阵的大吼声,吓的是张光禄心肝一颤抖,也不敢怠慢,连忙的三步并作两步,走了出去。
  “程将军,您怎么来了?您这是干什么啊?怎么突然间发了这么大的火啊?”
  张光禄小心翼翼的看着面前的程咬金问道。
  “朝廷是不是送来了什么诏书?你怎么突然间不挖大堤了?”
  程咬金问道。
  “倒不是朝廷送过来的,是谯国公柴绍送过来的诏书。”
  后者摇了摇头解释着说道。
  “谯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