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你慢慢长大之后你就明白了,皇子的位置是必须要争夺的,这就是命。”
  李泰看着面前的李恪,嘴角微微上扬,加重自己的语气说道。
  李恪自然也知道争夺皇子就是命,很多时候只要是皇子一登基,第一件事情就是杀死那些自己的兄弟。
  也就是现在的所有王爷,目的就是害怕这些王爷会反自己。
  所以只有争夺皇子,才能保全自己的宿命,之后才能走的顺风顺水。
  李恪听见李泰的话,无奈的摇了摇头。
  想想李世民活的还真是憋屈,自己的儿臣不想着自己内心的感受,还要杀死自己。
  那些大臣也不懂李世民的内心想法,一味地利用自己的权势,时刻给李世民上一课。
  “你走吧,既然父皇不惩罚你,那我也没有义务惩罚你。”
  李恪把架在李泰脖子上的青釭剑缓缓的拿了下来,然后加重了一下自己的语气说道。
  李泰怒视着面前的李恪,转身便消失在黑夜之中。
  【恭喜宿主完成隐藏任务。】
  【隐藏任务奖励:获得大唐所有百姓十天的口粮。】
  【恭喜宿主获得惊喜小礼包一份。】
  【礼物已经发往宿主的仓库,请宿主自行使用。】
  就在李泰转身离开的一瞬间,系统的声音在李恪的脑海中回荡着。
  现在自己联姻的婚礼上,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李恪自然没有心情在继续待下去了。
  李恪收起手中的青釭剑之后,朝着远处李恪之宅的位置走去。
  等到李恪走到李恪之宅里面的时候,发现茜茜公主早就已经去掉了红盖头,然后坐在桌子面前自己发呆。
  在茜茜公主的面前,还有一壶老酒和两盘子菜品。
  茜茜公主吃着桌子上的饭菜,喝着杯子之中的老酒,一脸的惬意。
  “这么早就结束了?”
  茜茜公主看着李恪走回来,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发生了一些事情,我就先回来了。”
  李恪一脸痛苦的坐在茜茜公主的旁边,脸上的神情也异常的无奈。
  经过李恪的一系列描述,茜茜公主才得知事情的原委,看着一脸幽怨的李恪,茜茜公主只能露出无助的眼神。
  “怎么了,因为皇子没有当成,所以才这么沮丧?”
  茜茜公主看着一直在大口喝酒的李恪,眉头紧锁,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皇子的位置不重要,我在意的是之后的大唐。”
  李恪直言不讳,直接把自己内心的话给解释了一番。
  “切!我才不相信,我觉得你就是想要皇子的位置,也难怪,这个世界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所以面对你争夺皇子的位置,我一点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茜茜公主看着面前的李恪,一脸坚定的说道。
  “你不懂我,真正懂我的人,现在应该就在我们的房顶上。”
  李恪听见茜茜公主的话,无奈的摇了摇头解释道。
  “是呀,毕竟我们才见了几次面而已,自然不会懂你,但是我还是很支持你当这个皇子的,为了我们邯郸人。”
  “所以看你这样,我也是有资格心疼的。”
  茜茜公主一字一句的解释道。
  “算了,我一个人出去走走。”
  李恪听见茜茜公主的话,站起身子朝着外面的位置走去。
  李恪现在的内心,满是惆怅,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的不对,竟然被这样针对。
  “王爷,这些事情不是你的问题。”
  就在此刻,李白缓缓的走了出来,看着面前的李恪语气自信的说道。
  “既然天命让大唐干旱一年,那我李恪也阻止不了啊!”
  李恪看着远处的风景,一脸无奈的高声喊道。
  在李恪放弃当选皇子的那一刻,李恪就没有打算继续争夺皇子的位置。
  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如果真的是争夺过来的皇子,那么就算是坐到了皇子的位置,也要面对樊忠那些老臣的排挤。
  不如就顺其自然,真的等到皇子顺理成章的扔到自己的手上,李恪在亲手接住。
  至于现在系统任务的问题,李恪也没有想着打算继续完成。
  到时候就看看,这些老臣还有那些耍嘴皮子不干事的众臣,到时候能想出什么奇妙的办法。


第324章 朝堂商讨
  邯郸城和大唐的联姻这一件事情,经过几天的传播,闹得人尽皆知。
  就连周边的所有国家也知道了这一件事情,原本准备攻打大唐的人,响起了邯郸城,所以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之前一直和邯郸作对的那些国家,当知道大唐现在已经和他们同盟,自然不会硬着头皮去攻打两个国家。
  所以大唐和邯郸也安宁了有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李恪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直呆在李恪之宅。
  不管外面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李恪都没有丝毫的动容,只是把自己关在屋子中。
  李恪在把自己关在屋子中,并不是自我反省,而是聚精会神的研究之前系统给自己的那一本古老书籍。
  研究上面的那些功法奥妙所在。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宿主任务失败。】
  【失败惩罚:大唐一年干旱,将会颗粒无收。】
  【请宿主不要气馁,再接再厉。】
  就在李恪还在研究其中吸收灵气的功法的时候,系统的声音从李恪的脑海中传了出来。
  李恪听见这个系统的声音,眉头紧锁,知道大唐的旱灾要来了。
  面对大唐一年的干旱,李恪一点都不会感觉有什么愧疚的感觉。
  毕竟之前李恪已经早早的提醒过这些人,如果不给自己皇子,那么大唐就会干旱一年。
  只不过这些人不相信,那李恪就没有办法了。
  随着系统惩罚出现,远处天边的太阳开始日益变大,一时间高温的情况在整个大唐里面上演。
  一些官员和财主,利用自己的经济给自己找了避暑的位置。
  但是现在可苦了那些大唐的百姓,因为天气太热的原地,地面也开始出现一些裂痕。
  之前流淌了几百年的河,也在慢慢的干枯,不能给庄家上水。
  面对眼前的情况,因为干旱,百姓的粮食也慢慢的枯萎变质。
  随着时间的增加,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外面的大唐从一开始的繁盛,到现在的衰败,也就两个月的时间。
  除了幽州之外,所有的百姓都开始出现挨饿的情况。
  而在之前,李恪早就已经在幽州做好了准备,幽州储备的粮食,足够幽州的百姓吃上一年的时间。
  所以李恪并不在意幽州会因为自己的事情,然后把自己之前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幽州给搞垮。
  在朝堂之上,李世民看着面前的朝堂众臣,没有一个人说话,全部都安静的可怕。
  所有人的内心都在思索李恪之前说的那句话,他要是不当皇子,那么整个大唐就会干旱一年的情况。
  “皇上,看来现在发生的事情,真的是天命,李恪将军难道真的是天命之子?”
  就在此刻,朝堂之上其中一个朝臣,站出来看着面前的李世民询问道。
  “不可能,无稽之谈,这只是天灾,过来这三个月,天灾肯定就过去了。”
  “所以林大夫还是不要说一些神鬼的事情了。”
  樊忠听见林南的话,语气坚定的否定道。
  “哼……三个月?照着眼前的情况来看的话,可能真的能持续一年的时间。”
  “就算是三个月,那请问,这三个月大唐应该怎么度过?”
  林南听见樊忠的话,一脸疑惑的询问道。
  “开仓放粮,把国库打开,去邻国购买一些粮食。”
  樊忠扭过头瞥了林大夫一眼,加重了自己的语气说道。
  “哈哈哈……据我所知,国库里面属于大唐的早就已经空了吧,现在一直使用的都是李恪将军从邯郸带回来的金银珠宝。”
  “间接性来说的话,李恪将军还是在继续帮助大唐,这你樊忠怎么解释?”
  林大夫听见樊忠的话,站在原地不由的哈哈大笑了两声,语气坚定的回答道。
  “解释?我凭什么要解释,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全部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如果老夫敢有一点是为了自己的,那老夫就不得好死。”
  樊忠转身看着面前的林大夫,提高了自己的嗓门喊道。
  “好了,现在眼下还是先解决大唐的危及,如果你们两个继续争执下去就有一个解决的办法的话。”
  “那你们两个现在就继续争执,整个朝堂都留给你们两个。”
  李世民原本就一脸的无奈,听见这两个人的谈话,更加是无语的说道。
  “皇上,现在的情况,除了幽州之外,所有都出现了难民的情况,唯独幽州一直没有被干旱所侵扰。”
  林大夫看着面前的李世民,拱了拱手说道。
  “幽州?”
  李世民听见林大夫的话,瞬间想到了什么。
  “肯定是李恪之前私藏了粮食没有上交,所以现在才有这么多粮食。”
  长孙无忌听见林大夫的话之后,朝着李世民的位置拱了拱手说道。
  “皇上,既然是这样的话,那现在我们直接可以去幽州抽取粮食,然后救济整个大唐的百姓。”
  樊忠缓和了一下自己的语气说道。
  “皇上,幽州是李恪的管辖,就算我们这样做,还是要经过李恪将军的认同的,不然李恪将军要是发火的话。”
  林大夫听见在场人的话,一脸无奈的解释道。
  “后果,哼……李恪在老夫面前,就是一个娃娃,就算是抽走了幽州的粮食,也是李恪之前应该上交的。”
  樊忠转身走到林大夫的面前,神情坚定的说道。
  “好了,就按照樊忠说的去办吧,至于李恪那边,我会去说的。”
  李世民听见面前的情况,一脸无奈的说道。
  经过这一次的朝堂商讨,最终还是决定剥削李恪的幽州,来拯救整个大唐。
  有了李世民的指令,下面的人办起事情来根本没有一个轻重。
  所有的士兵就像土匪一般,直接冲进幽州,然后肆意的掠夺,就连李恪的王府都没有放过。
  在武媚娘的注视下,眼看着李恪的王府就被搬的一干二净,一时间竟然有些无助。
  当李白走进李恪的房间的时候,把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一五一十的给李恪讲解了一番。
  听见李白的描述之后,李恪一脸的平静,没有丝毫的动容。


第325章 水深火热
  “王爷,现在整个幽州的环境,比整个大唐都水深火热。”
  李白看着面前的李恪,加重自己的语气解释道。
  “我知道了,放心吧,我会解决这个事情的。”
  李恪听见李白最后一句话,缓缓的站起身子,一脸自然的回答道。
  看到李恪的表情,李白实在是想不明白,李恪辛辛苦苦培养的幽州。
  现在都都已经被人给祸害的不成样子,李恪竟然没有一丝丝的焦急。
  在李恪的眼中,发生这种事情也是在在所难免的。
  幽州之前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本来是准备打仗的时候用,但是一直没有用上。
  刚好遇见了这一次的灾难,所以李恪就下令拿出来救灾。
  整个大唐现在都水深火热,只有幽州有粮食,朝堂之上的那些人,肯定会对幽州下手。
  这个李恪早就心知肚明,只是不知道会这么快。
  不过面对这个事情,李恪不慌张的原因也很简单。
  等到幽州的那点粮食被大唐剥削完之后,那么大唐的那些臣民下一步还准备怎么做?
  李恪现在仓库可是握着整个大唐十天的口粮,李恪要是不开心了,直接把所有的口粮全部给幽州的百姓。
  到时候,大唐的干旱就让那些人自己慢慢去解决,李恪不会继续插手。
  如果李恪仓库的粮食,大唐之上的那些朝臣要是敢继续争夺的话。
  那李恪直接调集所有的重甲兵,就把守在幽州城池的边缘,谁来就打谁。
  就算是李世民下令都不好使,在大唐一年的干旱结束之前,幽州就自成一体。
  这并不是李恪做的绝对,这是朝堂之上的那些人做的太绝对了。
  李恪只是被动行事,争夺了现在幽州的粮食,那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是大唐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
  但是要是争夺了李恪仓库中的粮食,那李恪第一个就不愿意。
  这些粮食完全就是李恪的粮食,和大唐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大唐要是不识趣,那就打。
  有那个能力多有幽州的粮食,那就送给大唐,没有那个本事,那就乖乖的自己来求粮食。
  大唐的规则和命令,现在在李恪的眼中,完全就是轻如鸿毛的东西。
  现在随着干旱的时间增加,李恪越发觉得,粮食现在短缺的眼中,就连自己的伙食都开始慢慢的减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